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王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死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随父亲迁家至山阴,后来,他结庐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又创建阳明书院于越城,故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28岁中进士,历官庐陵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主事、左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等,敕封新建伯。他一生的语录、书札及其他论学诗文,被后人收集编为《王文成公全书》(现名为《王阳明全集》)三十八卷流传于世。
王守仁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也是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他一生既为官又倡学,文治武功,勋业卓绝,堪称一代名臣,学界巨擘,受到后人的极大推崇和广泛颂扬。
王守仁的先世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后世徙居余姚,先祖王纲、曾祖王杰、祖父王伦、父王华均是儒家学者,历任高官。因王家是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王守仁自然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易》《礼》《春秋》《左传》《史记》等典籍,王守仁在年轻时便烂熟胸中,有志于读书做圣贤。王守仁少年时聪颖过人,10 岁时同祖父前往北京途中经过金山寺,吟绝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顿时,四座皆奇,其祖父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再吟诗一首,王守仁随即应口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两首七绝诗既有吞吐环宇之慨,又富含哲理,可见其后成为一代哲人并非偶然。十五岁时,就“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十七岁始慕圣学”。
王守仁的哲学理论是孟子以来儒家心性之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哲学命题是对当时程朱理学的反叛,最终确立和完善了他的“心学”体系。其“心学”崛起于海内,风行天下,成了明中晚期的主流思想。他提出的“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说,“良知”与“致良知”说,是以道德实践为其思想的生长点得出的,他以自己的为人为学双向圆融,致使儒家心性之学达到了实践与思想的高度统一。他的一生在内圣外王方面所建业绩于理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他兼有统军征战的豪雄性格和精神修养上的哲人气质,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用惊人的指点方式使人顿悟,这种性格气质使他极富创新精神。在青年时,他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亭前翠竹七日,病倒之后,他还是一直探求“格物致知”的真谛不辍。34岁时,他因上书反对阉党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在极艰苦的环境里,也还是在内心“格物致知”探寻着如何认识这个“理”。他当时的处境是万山丛棘,蛊毒瘴疠弥漫,栖居山洞,仅“驿丞一员,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苦熬度日,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但他“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当即做了一副石棺材,指天发誓曰:“吾惟俟命而已!”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时或歌舞谈笑,超然于尘世之外,苦练制心功夫,力图发挥“心”的作用来战胜险恶环境,以求自我解救。“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才知道圣人所体会的大道,其实是在自我的本性中就很圆满自足,以前在外物中求事物之理,其实是十分错误的。王守仁此时便否定了朱熹“求理于事物”的认识途径,肯定了“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此即王守仁的“龙场悟道”。他由此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心学命题“心即理”。这个命题还有一个补充命题:“心外无理”。并为其“知行合一”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何谓“心即理”?几年后,王守仁贬谪期满回到越中老家,他的学生徐爱问他如何理解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他答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这里王守仁所说之“理”可理解为侧重道德之理,因为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确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物上。心就是理,天下的理都在心中,就如你对父母的孝心是来自内心情感,本来就在你心中。就如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若心完全为善,自然会从行为上体现出来。王守仁认为理就在心中,并且在心外没有理,这个在人心中的理一旦发出来,便形成事物的理。为何说“心外无理”呢?他向徐爱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为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在这里“意之所在便是物”是个关键,“意”指意识、意向,“意之所在”当然指意识意向的对象,这个命题将“物”看作是离不开“意”,否定了“物”的客观独立性,他进而指出“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物非意之用乎?”在这里,“物”不仅离不开“意”,而且是“意”作用的结果,由此他得出结论 “所以说某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即如你看一株花,你见着了花,花则在,若没见着,则无花。这就是物不在心外。王守仁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存在的界限,片面夸大和神化了人类认识的能动作用,以致用吾心之主观精神吞并了客观存在之物理,成了主观唯心主义。但王守仁 “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的潜在能力,反对迷信等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主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对个人书法艺术的形成却道出了秘旨,一幅书法作品全然是作者个性、心灵的外在流露,是性情的抒发。是优是劣,除了书法的根底功夫之外,与作者的思想活动是紧密相关的,全由心来主宰,汉代杨雄将书法称之为“心画”,这说明古今一理。由此我们也可看出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包含着他的书法艺术观,在他所留下的信札与诗卷的笔走墨舞中,其思想性情是他“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的“心即理”最妙写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王守仁是明代哲学家,心学唯心主义集大成者;也是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他一生既为官又倡学,文治武功,勋业卓绝,堪称一代名臣,学界巨擘,受到后人的极大推崇和广泛颂扬。
王守仁的先世相传为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后世徙居余姚,先祖王纲、曾祖王杰、祖父王伦、父王华均是儒家学者,历任高官。因王家是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王守仁自然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易》《礼》《春秋》《左传》《史记》等典籍,王守仁在年轻时便烂熟胸中,有志于读书做圣贤。王守仁少年时聪颖过人,10 岁时同祖父前往北京途中经过金山寺,吟绝句:“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顿时,四座皆奇,其祖父又以《蔽月山房》为题,令其再吟诗一首,王守仁随即应口诵道:“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两首七绝诗既有吞吐环宇之慨,又富含哲理,可见其后成为一代哲人并非偶然。十五岁时,就“凡兵家秘书,莫不精究”“十七岁始慕圣学”。
王守仁的哲学理论是孟子以来儒家心性之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哲学命题是对当时程朱理学的反叛,最终确立和完善了他的“心学”体系。其“心学”崛起于海内,风行天下,成了明中晚期的主流思想。他提出的“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说,“良知”与“致良知”说,是以道德实践为其思想的生长点得出的,他以自己的为人为学双向圆融,致使儒家心性之学达到了实践与思想的高度统一。他的一生在内圣外王方面所建业绩于理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他兼有统军征战的豪雄性格和精神修养上的哲人气质,他能像禅宗大师一样用惊人的指点方式使人顿悟,这种性格气质使他极富创新精神。在青年时,他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亭前翠竹七日,病倒之后,他还是一直探求“格物致知”的真谛不辍。34岁时,他因上书反对阉党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在极艰苦的环境里,也还是在内心“格物致知”探寻着如何认识这个“理”。他当时的处境是万山丛棘,蛊毒瘴疠弥漫,栖居山洞,仅“驿丞一员,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苦熬度日,随时都有生命的危险。但他“自计得失荣辱皆能超脱,惟生死一念,尚觉未化”,当即做了一副石棺材,指天发誓曰:“吾惟俟命而已!”他极力排除生死杂念,“日夜端居澄默,以求静一”,时或歌舞谈笑,超然于尘世之外,苦练制心功夫,力图发挥“心”的作用来战胜险恶环境,以求自我解救。“久之,胸中洒洒……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才知道圣人所体会的大道,其实是在自我的本性中就很圆满自足,以前在外物中求事物之理,其实是十分错误的。王守仁此时便否定了朱熹“求理于事物”的认识途径,肯定了“吾性自足”,而“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此即王守仁的“龙场悟道”。他由此提出了一个很著名的心学命题“心即理”。这个命题还有一个补充命题:“心外无理”。并为其“知行合一”说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何谓“心即理”?几年后,王守仁贬谪期满回到越中老家,他的学生徐爱问他如何理解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他答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这里王守仁所说之“理”可理解为侧重道德之理,因为道德情感和理性的确只存在于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物上。心就是理,天下的理都在心中,就如你对父母的孝心是来自内心情感,本来就在你心中。就如一个人的礼仪修养,若心完全为善,自然会从行为上体现出来。王守仁认为理就在心中,并且在心外没有理,这个在人心中的理一旦发出来,便形成事物的理。为何说“心外无理”呢?他向徐爱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为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在这里“意之所在便是物”是个关键,“意”指意识、意向,“意之所在”当然指意识意向的对象,这个命题将“物”看作是离不开“意”,否定了“物”的客观独立性,他进而指出“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物非意之用乎?”在这里,“物”不仅离不开“意”,而且是“意”作用的结果,由此他得出结论 “所以说某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即如你看一株花,你见着了花,花则在,若没见着,则无花。这就是物不在心外。王守仁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主观意识的能动性,混淆了主体同客体、意识和存在的界限,片面夸大和神化了人类认识的能动作用,以致用吾心之主观精神吞并了客观存在之物理,成了主观唯心主义。但王守仁 “心即理”之说,是其“知行合一”论的基础,它充分肯定了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相信自我的道德力量和自我成圣的潜在能力,反对迷信等外在权威,否定用现成规范和书本教条来禁锢人的身心,主张依靠自我的“心之主体”(良知)来主宰和支配一切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努力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对个人书法艺术的形成却道出了秘旨,一幅书法作品全然是作者个性、心灵的外在流露,是性情的抒发。是优是劣,除了书法的根底功夫之外,与作者的思想活动是紧密相关的,全由心来主宰,汉代杨雄将书法称之为“心画”,这说明古今一理。由此我们也可看出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包含着他的书法艺术观,在他所留下的信札与诗卷的笔走墨舞中,其思想性情是他“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的“心即理”最妙写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