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启蒙运动与儒学
1945年,美国汉学家顾立雅(1905-)出版了《孔子与中国之道》,对儒学在十七、十八世纪对欧洲的影响,尤其是对法国启蒙学者的影响,做了极其翔实的阐述和论证。该书一开头就明确指出:“众所周知,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中国,在儒学的推动之下,早就彻底废除了世袭贵族政治,现在儒学又成为攻击英法两国世袭特权的武器。在以大革命为背景的法国民主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克里尔(1905-1994)在评述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儒家思想的关系时写道:“启蒙运动思想的一些很重要的方面,与其说和当时教会的立场相类似,不如说和孔子思想的立场更相类似;这一事实已为启蒙运动的领导人所承认和广泛宣扬。”他还引用了英国作家尤斯塔斯.巴尔(1686-1737)的话:“甚至法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政治学方面超过所有其他国家;对於孔圣人所收集、整理和评论过的那些政治原理,怎麽予以赞扬也是不过份的。”
二、法国思想家与儒学之缘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一直主导着法国的启蒙运动。他的思想对18世纪欧洲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后人把18世纪称为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称教士是“文明的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设计的最可耻的圈套”。但就是这位藐视权威的西方思想领袖,却把东方权威孔子的画像供奉在家里,写诗赞美,朝夕礼拜。他在《哲学辞典》中写道:我全神贯注阅读夫子的著作,吸取其中的精华。我发现,夫子的著作里只有最纯洁的道德,没有丝毫滥竽充数的诡诈。”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理性的哲学,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伏尔泰成为儒家思想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
魁奈、狄德罗、爱尔维修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也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全世界只有中国的统治者明白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奉为为楷模。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哈甚至宣称:法国要想繁荣,必须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道德。
三、德国思想家与儒学之缘
十七、十八世纪,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数百个骑士国,在各方面都远不如法国,思想文化更是唯法国马首是瞻。当法国人追捧中国的时候,德国对中国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莱布尼茨是德国哲学的鼻祖。他的哲学思想,对于以后的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都有重要影响。他在《论中国哲学》中说:“从前我们夜郎自大,不相信在地球上还有比我们更完善的伦理,更进步的民族。东方的中国,使我们觉醒了”。
真正把东方价值观研究透了的,是文学家歌德,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从一些文学作品开始的。歌德读过《好俅传》、《老生儿》、《花笺记》、《玉姣梨》等中国小说,并通过男女主人高度的道德克制敏锐地发觉了中国礼教的特点。对于中国的孝道,歌德认为孝是一切之本。在歌德晚年,他仿照中国诗歌写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对于儒家的“中庸”之美和道家的"自然"意境体会颇深。
问号:对于西方启蒙运动与东方儒学的关系,似乎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儒学是西方启蒙运动必不可少的思想源泉。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夸大了儒学的作用。东学西渐,并不是启蒙运动产生的必要条件。即便不读四书五经,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同样也能提出自由平等博爱这些现代理念,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是西方人误读儒家思想后产生的幻觉,真正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西方启蒙者所憧憬的民主自由。我认为,这种观点才真正是对儒家思想和西方贤哲的误读。
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误读的话,为什么那么多位西方贤哲同时产生误读?从莱布尼兹到伏尔泰,这些西方精神泰斗全都对着孔夫子产生集体幻觉?这是不可想象的。问题的关键是,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林黛玉跟贾宝玉私奔一样,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民主自由标准,去要求2500年前的孔子以及中国历朝历代的君主。要知道,与中世纪的欧洲相比,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确是全世界民主自由的楷模,中国在经济文化上的繁荣也是全世界的楷模。
譬如说,中国老百姓普遍拥有信仰自由,儒释道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撰文攻击。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为了争取信仰新教的自由,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战争,付出无数人的生命。再比如,西方贤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用哲学家治理国家。这种理念在欧洲从没实现过,但却在中国得到了实践。中国帝王通过科举,选拔有道德的文人做官。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成为国家的宰相。这种君主制下的平等理念,跟欧洲的贵族世袭制度比较,简直是完美绝伦的体制。
我们今天,只看到中国历史上的独裁专制与科举之弊,从没想过这是君主制下最合理的体制。我们只看到礼教吃人,却没想过用神权代替礼教的民族更加肆无忌惮的杀人。这实在有失公允。与此相比,倒是敏锐的西方启蒙者,从四书五经里读出了原汁原味的民主自由,从而在精神上和孔夫子产生了超越时空的共鸣。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1945年,美国汉学家顾立雅(1905-)出版了《孔子与中国之道》,对儒学在十七、十八世纪对欧洲的影响,尤其是对法国启蒙学者的影响,做了极其翔实的阐述和论证。该书一开头就明确指出:“众所周知,哲学的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中国,在儒学的推动之下,早就彻底废除了世袭贵族政治,现在儒学又成为攻击英法两国世袭特权的武器。在以大革命为背景的法国民主的发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展。”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克里尔(1905-1994)在评述十七、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儒家思想的关系时写道:“启蒙运动思想的一些很重要的方面,与其说和当时教会的立场相类似,不如说和孔子思想的立场更相类似;这一事实已为启蒙运动的领导人所承认和广泛宣扬。”他还引用了英国作家尤斯塔斯.巴尔(1686-1737)的话:“甚至法国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政治学方面超过所有其他国家;对於孔圣人所收集、整理和评论过的那些政治原理,怎麽予以赞扬也是不过份的。”
二、法国思想家与儒学之缘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他和他的“百科全书派”一直主导着法国的启蒙运动。他的思想对18世纪欧洲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后人把18世纪称为伏尔泰的世纪。
伏尔泰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称教士是“文明的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设计的最可耻的圈套”。但就是这位藐视权威的西方思想领袖,却把东方权威孔子的画像供奉在家里,写诗赞美,朝夕礼拜。他在《哲学辞典》中写道:我全神贯注阅读夫子的著作,吸取其中的精华。我发现,夫子的著作里只有最纯洁的道德,没有丝毫滥竽充数的诡诈。”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理性的哲学,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伏尔泰成为儒家思想在欧洲最有力的鼓吹者。
魁奈、狄德罗、爱尔维修都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也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道德结合的国家。全世界只有中国的统治者明白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中国的学说值得所有国家奉为为楷模。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哈甚至宣称:法国要想繁荣,必须以儒家道德代替基督教道德。
三、德国思想家与儒学之缘
十七、十八世纪,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数百个骑士国,在各方面都远不如法国,思想文化更是唯法国马首是瞻。当法国人追捧中国的时候,德国对中国的热情也十分高涨。
莱布尼茨是德国哲学的鼻祖。他的哲学思想,对于以后的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都有重要影响。他在《论中国哲学》中说:“从前我们夜郎自大,不相信在地球上还有比我们更完善的伦理,更进步的民族。东方的中国,使我们觉醒了”。
真正把东方价值观研究透了的,是文学家歌德,他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是从一些文学作品开始的。歌德读过《好俅传》、《老生儿》、《花笺记》、《玉姣梨》等中国小说,并通过男女主人高度的道德克制敏锐地发觉了中国礼教的特点。对于中国的孝道,歌德认为孝是一切之本。在歌德晚年,他仿照中国诗歌写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对于儒家的“中庸”之美和道家的"自然"意境体会颇深。
问号:对于西方启蒙运动与东方儒学的关系,似乎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儒学是西方启蒙运动必不可少的思想源泉。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夸大了儒学的作用。东学西渐,并不是启蒙运动产生的必要条件。即便不读四书五经,西方的启蒙思想家同样也能提出自由平等博爱这些现代理念,这是毋庸置疑的。另一种相反的观点则认为,十八世纪欧洲的中国热,是西方人误读儒家思想后产生的幻觉,真正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西方启蒙者所憧憬的民主自由。我认为,这种观点才真正是对儒家思想和西方贤哲的误读。
大家想一想,如果真的误读的话,为什么那么多位西方贤哲同时产生误读?从莱布尼兹到伏尔泰,这些西方精神泰斗全都对着孔夫子产生集体幻觉?这是不可想象的。问题的关键是,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林黛玉跟贾宝玉私奔一样,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民主自由标准,去要求2500年前的孔子以及中国历朝历代的君主。要知道,与中世纪的欧洲相比,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确是全世界民主自由的楷模,中国在经济文化上的繁荣也是全世界的楷模。
譬如说,中国老百姓普遍拥有信仰自由,儒释道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撰文攻击。这在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为了争取信仰新教的自由,欧洲经历了一百年的战争,付出无数人的生命。再比如,西方贤哲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用哲学家治理国家。这种理念在欧洲从没实现过,但却在中国得到了实践。中国帝王通过科举,选拔有道德的文人做官。就是普通老百姓,也有机会成为国家的宰相。这种君主制下的平等理念,跟欧洲的贵族世袭制度比较,简直是完美绝伦的体制。
我们今天,只看到中国历史上的独裁专制与科举之弊,从没想过这是君主制下最合理的体制。我们只看到礼教吃人,却没想过用神权代替礼教的民族更加肆无忌惮的杀人。这实在有失公允。与此相比,倒是敏锐的西方启蒙者,从四书五经里读出了原汁原味的民主自由,从而在精神上和孔夫子产生了超越时空的共鸣。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