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Ad by
  •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加拿大新天地工作移民诚聘求职顾问&行业导师!

金庸谈皈依佛教的心路历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池田:金庸先生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起于什么事呢?

金庸:我之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那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而且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

池田:请往下说。

金庸: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池田:是吗?我可是初次听到。失去孩子的父母亲的心情只有当事者才可理解。我也是这样,我曾失去我的次子。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他还年轻的时候,他的仅有一岁的女儿夭折了,这是发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他曾经感伤地缅怀道:

“我抱着变得冰冷的女儿,哭了整个晚上。”过了不久,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这使得他认真地思考有关“死”的问题。

金庸:此后一年中,我阅读了无数书籍,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详细细地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怀》(Man’s Concern with Death)。其中有汤恩比博士一篇讨论死亡的长文,这篇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

这个疑问,当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我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时回忆书中要义,反复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我的想法,后来我忽然领悟到(或者说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池田:户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长女及妻子之后的一个时期信奉过基督教,但是,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始终无法令他信服,也无法解答困惑和疑问。您之所以认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解答“生死观”的问题吧!

那次会晤,我们说起过的康丁霍夫·卡列卢基先生曾经说过:“在东方,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如果翻起这一页,下一页就会出现,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然而在欧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整的书,由始而终。”

这也就是说,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生死观”,您曾作过竭力的思考,当然也不会满足于那种将人生视作“一本完整的书”的生死观吧!但是,佛典浩繁,不可能一口气学完,那种苦读和钻研殊非易事啊!

金庸:是啊!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有数万卷之多,只读了几本简单的入门书,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但还是勉强读下去。

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在古文的翻译中,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

于是我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所谓“原始佛经”,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纪录,因为是从印度南部、锡兰一带传出去的,所以也称为“南传佛经”。大乘佛学者和大乘宗派则称之为“小乘”佛经。

池田:能以汉译的佛经与英译的佛经相对照比较,才可以对之进行研究。

金庸: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

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池田:我希望您能原原本本地谈谈当时的心情。

金庸:随后,再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疑问又产生了。这些佛经的内容与“南传佛经”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我很难接受和信服。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法华经》中,佛陀用火宅、牛车、大雨等等多种浅近的比喻来向世人解释佛法,为了令人相信。

池田:《法华经》富于艺术性,有“永恒”,有广阔的世界观、宇宙观,有包容森罗万象一切生命空间的广大。其中许多警句般的经文有影像般的美,简直可以说是一本庄严的“生命的摄影集”,可以一页一页翻转似的,那一瞬一瞬的画面如在眼前浮现。

金庸:我也是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不起反感。这个从大痛苦到大欢喜的过程大概是两年。

池田:《法华经》是“圆教”,如果从作为大乘经典最高峰的《法华经》来看的话,其它的佛经,都可谓各执真理一端的说教,一切经全部都可收纳于“圆教”的《法华经》中,宛如“百川归海”。您先学小乘佛经,后再研读大乘经典,得出的结论认为《法华经》是佛教的真髓,这确实反映出先生对于佛教的认真探索之精神。

金庸: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来源:《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金庸谈皈依佛教的心路历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池田:金庸先生也信奉佛教,且对佛学甚有造诣。先生皈依佛教,是缘起于什么事呢?

    金庸:我之皈依佛教,并非由于接受了那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导,纯粹是一种神秘经验,而且是非常痛苦和艰难的过程。

    池田:请往下说。

    金庸:1976年10月,我十九岁的长子传侠突然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自杀丧命。这对我真如晴天霹雳,我伤心得几乎自己也想跟着自杀。当时有一个强烈的疑问:“为什么要自杀?为什么忽然厌弃了生命?”我想到阴世去和传侠会面,要他向我解释这个疑问。

    池田:是吗?我可是初次听到。失去孩子的父母亲的心情只有当事者才可理解。我也是这样,我曾失去我的次子。我的恩师户田先生也有过这样痛苦的经历。他还年轻的时候,他的仅有一岁的女儿夭折了,这是发生在他皈依佛教前的事。他曾经感伤地缅怀道:

    “我抱着变得冰冷的女儿,哭了整个晚上。”过了不久,他的夫人也撒手人寰,这使得他认真地思考有关“死”的问题。

    金庸:此后一年中,我阅读了无数书籍,探究“生与死”的奥秘,详详细细地研究了一本英国出版的《对死亡的关怀》(Man’s Concern with Death)。其中有汤恩比博士一篇讨论死亡的长文,这篇长文有不少精湛的见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对“人之生死”的大疑问。

    这个疑问,当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我在高中时期曾从头至尾精读过基督教的新旧约全书,这时回忆书中要义,反复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义不合我的想法,后来我忽然领悟到(或者说是衷心希望)亡灵不灭的情况,于是去佛教书籍中寻求答案。

    池田:户田先生也曾在失去长女及妻子之后的一个时期信奉过基督教,但是,关于“生命”的问题,却始终无法令他信服,也无法解答困惑和疑问。您之所以认为基督教不合您的想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能解答“生死观”的问题吧!

    那次会晤,我们说起过的康丁霍夫·卡列卢基先生曾经说过:“在东方,生与死可说是一本书中的一页。如果翻起这一页,下一页就会出现,换言之是重复新生与死的转换。然而在欧洲,人生好似是一本完整的书,由始而终。”

    这也就是说,东方与西方的生死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生死观”,您曾作过竭力的思考,当然也不会满足于那种将人生视作“一本完整的书”的生死观吧!但是,佛典浩繁,不可能一口气学完,那种苦读和钻研殊非易事啊!

    金庸:是啊!中国的佛经卷帙浩繁,有数万卷之多,只读了几本简单的入门书,就觉得其中迷信与虚妄的成分太重,不符合我对真实世界的认识,但还是勉强读下去。

    后来读到《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几个月之中废寝忘食、苦苦研读,潜心思索,突然之间有了会心:“真理是在这里了。一定是这样。”不过中文佛经太过艰深,在古文的翻译中,有时一两个字有完全歧异的含义,实在无法了解。

    于是我向伦敦的巴利文学会订购了全套《原始佛经》的英文译本。所谓“原始佛经”,是指佛学研究者认为是最早期、最接近释迦牟尼所说佛法的纪录,因为是从印度南部、锡兰一带传出去的,所以也称为“南传佛经”。大乘佛学者和大乘宗派则称之为“小乘”佛经。

    池田:能以汉译的佛经与英译的佛经相对照比较,才可以对之进行研究。

    金庸:英文佛经容易阅读得多。南传佛经内容简明平实,和真实的人生十分接近,像我这种知识分子容易了解、接受,由此而产生了信仰,相信佛陀(印度语文中原文意义为“觉者”)的的确确是觉悟了人生的真实道理,他将这道理(也即是“佛法”)传给世人。

    我经过长期的思索、查考、质疑、继续研学等等过程之后,终于诚心诚意、全心全意的接受。佛法解决了我心中的大疑问,我内心充满喜悦,欢喜不尽——“原来如此,终于明白了!”从痛苦到欢喜,大约是一年半时光。

    池田:我希望您能原原本本地谈谈当时的心情。

    金庸:随后,再研读各种大乘佛经,例如《维摩诘经》、《楞严经》、《般若经》等等,疑问又产生了。这些佛经的内容与“南传佛经”是完全不同的,充满了神奇、不可思议的叙述,我很难接受和信服。直至读到《妙法莲华经》,经过长期思考之后,终于了悟——原来大乘经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来宣扬佛法,解释佛法,使悟性较差的人能够了解与接受。《法华经》中,佛陀用火宅、牛车、大雨等等多种浅近的比喻来向世人解释佛法,为了令人相信。

    池田:《法华经》富于艺术性,有“永恒”,有广阔的世界观、宇宙观,有包容森罗万象一切生命空间的广大。其中许多警句般的经文有影像般的美,简直可以说是一本庄严的“生命的摄影集”,可以一页一页翻转似的,那一瞬一瞬的画面如在眼前浮现。

    金庸:我也是了解了“妙法”两字之旨,才对大乘经不起反感。这个从大痛苦到大欢喜的过程大概是两年。

    池田:《法华经》是“圆教”,如果从作为大乘经典最高峰的《法华经》来看的话,其它的佛经,都可谓各执真理一端的说教,一切经全部都可收纳于“圆教”的《法华经》中,宛如“百川归海”。您先学小乘佛经,后再研读大乘经典,得出的结论认为《法华经》是佛教的真髓,这确实反映出先生对于佛教的认真探索之精神。

    金庸:对于我,虽然从小就听祖母诵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和《妙法莲华经》,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后,才通过痛苦的探索和追寻,进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灵上最接近“般若宗”。


    来源:《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访谈录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潘宗光教授,广东番禺人。伦敦大学化学科哲学博士,复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深博士学衔。自1991年始,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1985年至今历任香港政府科技委员会创会主席等职,其工作对推动科技发展和培育人才贡献良多,于1997年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并曾屡获勋衔殊荣。



      曾尝于1985年及1991年,两度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邀请,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亦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负责筹办香港97回归工作。潘宗光教授投身大学教育40载,在二零零九年一月荣休以前,担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长达18年,曾为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兼理学院院长。现仍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深圳市科技顾问委员会顾问、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核安全咨询委会委员、华侨大学校董及内地多间大学名誉讲座教授。



      潘宗光先生近年接触佛教,有感佛教不单是宗教,更是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实相,即作深入钻研及身体力行;曾到台湾佛光山参加七日短期出家,又到台湾法鼓山及缅甸宣隆寺参加禅修集训。



      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是香港盛大的文化节日。在书展广场中的“佛教坊”莲花绽放,读者踊跃,尤为引人注目。七月二十一日下午,佛教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原来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出席书展,在这里为他的两部佛学著作《佛教与人生》和《心经与生活智慧》举行签名售书--潘教授将所售书款,悉数捐赠与弘扬佛教及慈善之用,这一善心已让我赞叹不已。而潘教授这两部佛学著作,供不应求,深受读者喜爱,此刻发行的是增添版,就更令我惊奇了。因之,引发了我采访潘宗光先生的强烈愿望。



      以下便是当时的访谈实录(问者简称“觉”,潘宗光教授简称“潘”)。



      觉:你是香港著名的理工大学校长,是理学博士,是名副其实的自然科学家。在一般人看来,科学与宗教是不兼容的,甚至是对立的。似乎一讲科学,就不能认同宗教。请问,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您是不是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潘:我在学佛以后,确实碰到过这样的问题。也有人问过我,作为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是否会与学佛有抵触呢?我的回答是不会。我想引用孙中山先生和爱因斯坦对佛教的看法来简略地回应一下。



      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爱因斯坦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人格化的神,扬弃了死板的信条教义及宗教理论,涵盖整个自然与精神。它应该是建基于对万有的体会而生起的宗教意识,将自然与精神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佛教就正符合这些条件。”


      佛教和科学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在我看来,这两个范畴虽然不同,但两者的背后都贯穿对因果的探索与学习。或者说,佛教和科学两者对因缘的探索是不谋而合的,甚至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我特别尝试利用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佛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重要概念;又以科学的推论,来说明佛教相信六道存在,并非迷信之说。



      通过多年来的学佛,我深切地体会到,佛教不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而是一门深奥渊博的哲学;仅仅空谈信佛还不够,还需要多方面而恒久的实践,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和深入学习。



      觉:最近,先生有两部佛学专着《佛教与人生》及《心经与生活智慧》先后问世,很受读者欢迎,也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一版再版,供不应求。您以一位理学专业的著名人士,是怎样接触到佛学,而又对佛学产生了研究的兴趣,料想也必有一大事因缘,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一思想历程?



      潘:对这一问题,有点说来话长。在我小时候见到长辈在每月初一、十五吃斋,也经常焚香烛和设供还愿,那时候,我还以为这就是佛教。当然,现在才知道,这只是民间习俗,而不是佛教。不过,从小我对佛教已有了一种模糊的印象,只不过没有时间去了解它,接近它,但从我的家庭来看,以往却是一个天主教的家庭。我走近佛教、认识佛教是十多年前的事。说出来,也是与科学有关系的。



      那是一九八八年,我应邀到一家佛学会去主讲《科学与宗教》,从此,我就定期收到这家佛学会寄来的‘佛学讲座’预告单张。终于有一天晚上,我无意中得悉翌晚有个佛学讲座,刚巧我也有空,便去参加。那是陈家宝医生讲的佛学讲座,听完以后,觉得内容很适合自己,从此对佛学产生了浓厚兴趣,这可以说真是一种缘份。



      于是,先后去明珠佛学会,听‘佛学初阶’的课程,到普明佛学会,听系统的佛学讲座,逐渐对佛教有了认识。佛教的基本理论‘缘起性空’,这本是宇宙的自然定律,这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而是佛陀悟到了这一自然真理。所以,‘佛’是觉悟了的人,他不是造物主,也不是主宰万物的神,是的的确确的众生的导师。

      但是研究佛学,仅仅懂得一些佛教义理,是远远不够的,佛教讲究信、解、行、证,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得到证悟。所以我除了听经,主动阅读有关佛教的书籍以外,我亦尝试过体验修行的生活。



      一九九五年,找到台湾佛光山参加了‘七日短期出家’。当时参加的男众弟子,按规定本须剃头。但我任职理工大学,是一校之长,如果光头返校,别人不理解短期出家之义,岂不要误会我发生了什么事?那就不妥了。因此,得到星云法师的谅解和同意,我是唯一留发的。在那一个星期内,暮鼓晨钟,青磬红鱼,三百多位短期出家人,无论各人的背景怎么不同,社会地位有何区别,全部平等,依教奉行,过着同一庄严、朴素、守戒的清净生活,给了我至今难忘的深刻体验。



      后来,我又利用余暇到缅甸的宣隆寺、台湾的法鼓山接受禅修集训。通过如法如仪的禅修训练,我又获得了更深一层的心灵体验。因此,这几年来,我亦养成了早起打坐的习惯。



      透过坐禅,使我开始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得以拓展心灵空间,逐渐扩大视野,处事的态度亦较前客观和包容。举例说吧,早前我曾请来百多名师生,对我这个校长的工作进行评核,最后获得八点一分的总评分。别人评为成绩不俗,在我来说,我是用一颗平常心来看的。



      也许我是第一个主动请师生评核我的大学校长,原因是我学佛以后,已不太重视个人的得失,评价好,固然好,不好,就要改善,目的还是为了改善。不断改善,才能做好工作,有利社会。由于学佛有了更深的体验,所以,我在去年(二○○○年六月)前往河北省石家庄市柏林禅寺,皈依净慧法师(柏林禅寺前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成了净慧法师的皈依弟子,这也是我的学佛因缘吧!



      觉:我们当今的科学研究,大都着重于经验世界,而对于超经验世界不是排斥,就是否认,甚至简单化以‘迷信’视之,这是符合科学精神的吗?请问先生,您是怎么看的呢?



      潘:我从事科学研究数十年,对于佛学也有一点肤浅的认识,从我个人的体会,佛教和科学两者范畴不同,但两者并无冲突。我试以科学的推论,说明佛教相信六道存在,并非迷信之说。在我们的经验世界里,是一个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我们的科学也是以这三度空间为准则发展出来的,我们的思维因此也被这三度空间所控制着。我们可以认为时间是第四度空间,但无论怎样,在同一时间里,只有长、宽、高这三度空间。在此三度空间里,我们便只能看见‘人界’及‘畜牲界’。



      那么,佛、菩萨及其它四道众生是否会存在于其它的三度空间,或者在我们超验的四度、五度空间里而不为我们所察觉呢?我尝试用推理探讨一下其可能性,并利用简单的空间例子来说明科学的限制。



      最简单的空间是一度空间,它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和高度。对于生活在一度空间的生物,它们所面对的科学是很有趣又简单的。



      假如,两个生物同时在一度空间的线上生活,它们只有一个跟一个地向前走。它们知道,在一度空间里,由于没有宽度和高度,在它们的科学领域中,后面的生物根本不可能超越前者。但假如后面的生物能够掌握宽度,要超越前者,便不困难了。它只要利用宽度绕过去,使可以超越前者。但对前面的生物来说,因为它完全不了解有二度空间的存在,当后面的生物突然出现在它面前,它会觉得这是个奇迹,是特异功能,甚至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



      其实在有长度和宽度的二度空间里,可以容纳许多值浅同时存在,也就是可以有很多一度空间存在。但生活在某一个一度空间里的生物,就未必了解到有第二个一度空间的存在。它们总以为自己的空间是唯一的一度空间。但是生活在两个一度空间(两条直线)交叉点上的生物,便或许会轻微感觉到有二度空间的存在。它们可能就会拥有看来是奇迹的能力,就有可能穿梭于这两个不同的一度空间。



      我们再把这空间的概念放大一点来看,在只有长度、高度而无宽度(或只有长度、宽度而无高度)的二度空间里,假如有两个生物,一个头向左方,另一个头向右方,如果要它们改变头的方向,在二度空间里是不可能的。在这里的生物,无论怎样活动,都不可以改变头的方向。如果要改变,就只有四脚朝天,颠倒过来。



      但是,倘若它们了解并能掌握到第三度空间(即宽或高),要改变头的方向,便很简单。只要利用宽(或高),就可以改变方向了。但在二度空间的科学领域中,这个动作是不可能的。如果发生了,对这些生物来说,又成了奇迹、神迹和特异功能。



      其实,在三度空间里,是可以容纳很多平面,也就是可以有很多二度空间的存在的。但生活在任何一个二度空间里的生物,未必了解到有另外一个二度空间的存在。它们只以为自己的空间,是唯一的二度空间。



      在同一个三度空间里的任何两个二度空间(两个平面),它们不一定是平行的,在科学上,两个平面的会合处,是一条直线,而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二度空间会合处的生物,便有可能感觉到或掌握到部分第三度空间的特性,它们就可能会拥有看来是奇迹的能力,可以穿梭于两个不同的二度空间。



      我们现今的科学,以及人的思惟,常被三度空间的概念局限了。到底有没有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呢?我们不知道。在我们自身存在的三度空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三度空间呢?我们也不知道。正如前面所述生活在二度空间的生物一样,它们不知道有没有其它的二度空间,或者有没有三度空间的存在。我们只是不知道,但不知道不等于肯定它不存在。



      我们的科学是在第三度空间里探索,但其实宇宙里面是否只有一个三度空间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你看,活在深海里的生物,海是它们的生活空间,它却不了解,还有另一个陆地上的三度空间,也不可能了解到陆地三度空间里动物走兽的情况。它只以为海是唯一的三度空间了。



      同样,陆地上的动物,也无法知道深海里这个另外的三度空间的存在。但我们人类可以透过科学和聪明才智,穿梭于海的空间、陆、空在内的三度空间。对于鱼类来说,海是它们的三度空间;陆地动物,就拥有陆地这个三度空间;但在海陆交界处也有两栖动物的存在,它就会享有两个三度空间。那么,在我们这个宇宙里,已知的就已经有好几个三度空间的存在了。



      佛教早在二五○○多年前,已相信有三千大千世界。以现在的术语解释,一个太阳系为一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大千世界是相等于一千的三次方(相等于十亿)的小世界(太阳系),所以亦叫三千大千世界。佛教认为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刹国土。



      《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就是说,在离开我们很远的太空里,有另外一个阿弥陀佛的世界。



      我们目前的科学只知道在我们的太阳系外,还有无穷无尽的太阳系和星云。我们即无法知道其它太阳系与星云的情况,亦无法否定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可容纳诸佛、菩萨与六道众生的理念。



      此外,我们也不能否定还有许多另外的三度空间与我们的世界,并存于一个超乎我们想象的四度空间里。假如真有一个另外的三度空间里有佛、菩萨的存在,而这个三度空间与我们所生活的三度空间是可以相融相通的。根据科学会合处是一个平面。佛、菩萨便可以透过这个平面穿梭到我们这个世界里来,在不知者看来便又是奇迹了。



      这样的推论与科学并无冲突,因为我们目前的科学不能否定(或确认)其它三度空间或四度、五度空间的存在。在二五○○多年前,佛教的宇宙观已经超越了现在的科学。佛经内说:“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当时并没有任何科学仪器,佛陀就已认识到一小钵的水里有无数的微生物。由此可见,无论宏观或微观的层面,佛陀的智慧,都是不可思议的。



      觉:爱因斯坦曾经说:“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这和佛教的般若学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及法相唯识之学中的“比量,现量,佛言量”是十分相近的。对此,您有什么看法?



      另外,人的内心世界有多复杂,佛教的理论也就有多复杂。现在已经能证明,佛教是迄今为止,人类对自身内宇宙和外宇宙统一研究的深刻认识,同爱因斯坦、马克斯、韦柏(Max. Weber)、海德格尔(Heidegger)、荣格(Carl Guster Jung)的研究,有不少是相近相符,可以相印证的。所以,汤恩比说:“二十世纪最大的事件就是佛教传播到了西方。”在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信佛和学佛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有人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佛学的世纪,对此,先生有何评论?



      潘:爱因斯坦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他明确地说;“如果世界上有一种宗教能够解答科学上提出来的疑问,这个宗教一定是佛教。”佛教中‘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观念是很科学化的。

      在我们的世界里,牛顿定律规限着我们的思维。我们认为,任何可触摸到的东西,也可以准确测量其长度、高度、重量和速度。其实,任何东西都由分子组成,而分子是由更细小的原子、粒子等组成。到了很微小的领域,牛顿定律就不适用,要用量子力学才能了解它的运作。在量子力学中,最基本的原理就是‘不确定性原理’( Principle of Uncertainty 也译作‘测不准定理’)。



      这个原理指出,在处理很微细的粒子时,根本不可能测量到它的真正位置、方向、大小等。它的存在是或然率( Probability)式的存在,是变幻的,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可见,在极微观的空间里,物质是无常的、无我的。再看另一极端,在一个极大的空间里,我们也可体会到无常、无我。例如,我们坐宇宙飞船,作太空旅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当飞船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整个宇宙间在不断缩小,如果超过了光速,时间与空间都完全改变了。这就是说,我们所认识的宇宙,会依我们的飞行速度而变幻着,整个宇宙空间也因为有物质的存在而产生变化。



      既然微观的、宏观的两端是无常、无我的,中间便不会是恒常不变的。爱因斯坦认为物质的质量与能量足可以互相转变的(E=MC2)。世界上很多事物、很多现象,也确是因为能量、质量的互变而产生出来的(核能发电就是一例),所以,世界是变幻的,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个体,一切事物无常、无我。悟‘空’的理念,就是非常科学化的了。



      佛家讲‘空’,并非一切虚无,这就像我们对‘零’这个数目字的错觉一样,表面看来‘零’好像什么都没有,其实它包罗万象,变化多端,说有似无,说无实有。例如:在一○○的后面加一个‘○’位,马上增大,变为一○○○;你把一个数目乘以零,这个数目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以零除一个数目,则又要变为无限大。‘○’又可以对其它数目不作干预,保持中立,任何数目加零或减零,都不会改变其本身数值。‘空’就像‘零’一样,富于包容性,可变性。真能悟空,我们就不会执着,思想境界也大大超越了。



      佛教的义理和思想精华正在逐渐为西方所认同、所接受,这是因为西方社会有现实的需要。不过,佛法的弘传,一要看弘传者的质素,二要善于与当地的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相适应,正如同当初佛教从印度传到中亚,再从中亚传到华夏大地,都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一样。二十一世纪是否能成为佛学世纪,依然要看上述两个条件。



      觉:不久前,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香港的‘世纪论坛’上作了一次‘物理学与美’的学术演讲。他最后的结语说:‘物理学研究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尽头是宗教。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人类的终极美。’请问先生,您对此有何感想?联系您的学佛体验,请谈一谈您的看法。



      潘:现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资讯科技空前发达,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处身在疾风般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如何使心灵平静自在,不受困扰,从而提高心智效率,就成为现代人的一个最重要的课题。



      佛教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旗幡在疾风中飘动,幡下的人在争论,到底是风动呢还是幡动呢?答案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这个故事并非否定风动或幡动的外在变化,而是告诉我们:佛教不是以外物作为探讨的对象,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作为研究的重要对象。佛教无疑是心灵的启示与教育。佛教的义理是心灵的智慧结晶。只有改善自己的心灵,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只有改善自己的心灵,才能改善自己的命运和人生走向。



      所以领略佛教智慧,并应用于理解现实人生问题,就能为我们从诸多的烦恼和困惑中找到实际出路。由此看来,佛教文化就是心灵文化。心灵的高尚,才会有人格的高尚、人的高尚。杨振宁博士说:“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是人类的终极美”,我想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因而是很正确的。



      觉:六祖慧能大师有一句名言:“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他的本意是不执着于文字的、画面的、理论的这些东西,而是强调亲证亲悟,自证自悟。其实,这正是佛家最可贵的认证论与方法论。(在佛家,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如果把这种强调自身证悟的方法,引入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学习中去,那么,其学习效果一定会产生质的变化,对育才成才是很有帮助的。您认为这说法对吗?你会这样做吗?



      潘:这的确是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身都潜藏着本有的力量及智慧,只是未经开发而已。譬如我们用手不能把木头砍断,但是空手道高手,能够将自己的潜力集中在手掌上,在刹那间集中意志力,把木头甚至石头都砍断。这不是特异功能,只是他有方法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而已。



      人的智慧也一样,我们本来有很多潜能和潜在的智慧,但就被无明烦恼和六尘所遮蔽了,被各种干扰蒙蔽了思维,就如同一颗蒙尘的明珠一样。但我们又可以透过修行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断绝外界的干扰,便能够把层层尘埃抹去,让明珠重新焕发光辉。这就不仅仅是大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了,而是一切人,也包括大学生和一切学习者,都能亲证亲悟,自证自悟,那肯定会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人生也将产生质的变化,我是深信不疑的。



      觉:佛教的本质是众生关怀,亦即关怀人生,关怀人的生命、人的生老病死、人的自我解脱。在今天,不信佛、不理解佛教的人,依然是多数。在您看来,佛教应当怎样走向人间,怎样才能为广大的人士所接受所理解?



      潘:近年来,很多大德致力于推广人间佛教,对于普及佛教,影响深远。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很认同佛教应该继续朝着生活化的方向发展,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近它,认识它,并借着领悟佛法智慧,提升生活品质,让每个人都活得更充实更快乐。现在资讯很发达,我希望透过不同媒体能够引起大家对佛教的兴趣,能鼓励大家了解佛学,研究佛学,多读经文,多听大德的开示及精进修行,也就是说,信、修、行(或信、解、行、证)缺一不可。



      尽管我在十年前才开始接触佛教,学佛的日子尚浅,但也深切理解,弘扬佛法,不仅是高僧大德的举世工业,也是每一位学佛者的责任。所以我也不执着于效果,于一九九八年底出版了《心经与生活智慧》一书,希望尽一己之力,利用简单的语言和日常生活的例子,帮助初学者去理解和掌握《心经》的大义。拙作出版后,得到各方的支持,短短时间,第一版即已售罄。后来又再版,再作修订,增补。



      去年二月,我接受香港理工大学文化推广委员会的邀请,以‘佛教与人生’为题,在理大主持讲座,受到在座一千多位朋友的热情支持,又把此讲座编辑成书,并且两本书都配了录像带光盘,与单行本同时发行。光盘辑录了讲座的整个过程,除了原来的广东话声带外,还请专人配上普通话声带,就是为了适应不同人士的需要。我希望能藉此引起更多的人学佛,让佛教走向人间,走进生活。



      觉:您对香港佛教的未来,有何展望?



      潘:香港佛教历史悠久,六百万常住居民中有近六分之一信仰佛教。自觉光大师担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以来,佛教又有长足发展,特别是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诞辰通过立法成为香港公众假日,使佛教更加深入人心,觉光大师功不可没。现在觉光大师高瞻远瞩,为香港佛教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创办香港佛教僧伽学院,这又是一项创举,一项续佛慧命、灯传有人的大事。对面向二十一世纪,培养新生代僧伽具有健康的理念、弘法利生的时代使命感,透过现代人的法治、组织、制度观念,并配合高新科技与社会通识来提升当代僧伽教育的学术层面,使僧伽教育在香港得到完善,这是功德无量、泽及后世的大事好事。



      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在觉光大师领导下,人才辈出之日,将是香港佛教繁荣发展、正法久住之时。我衷心祝愿香港佛教僧伽学院培育僧才,多出僧才,住持三宝,弘传正法,利益众生,同成佛道。



      觉:衷心感谢。阿弥陀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佟大为:一颗信佛的心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佟大为信佛。如此年轻便有信仰,特别是在浮躁的演艺圈内,让人不可想象,但佟大为说,一个人有信仰,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那还是在上海念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喜欢去上海的静安寺。日子纷纷扰扰,他有时觉得心里很难安静。于是就常去那些古木参天的庙里逃避。有时,他坐在那些大树下,想人生多么短暂啊。面对那些千年的古寺,许多潮来潮去最后不也归一场空吗?



      好象一种来自内心的感召吧,佟大为说:“我信佛的原因很简单,人们都说有慧根,我可能就是那种有慧根的人。”



      不是因为大的挫折,也不是因为什么功利的想法,纯粹,简单,这也许才是信仰的最高境界。所以很多人得知佟大为信佛,觉得很不可思议。他这样的年青有为,如花年纪,难道是受了什么苦难?心灵沧桑后才走近佛吗?



      有所信仰,让佟大为的内心变得极安静。出道演戏至今,他出演的戏一部比一部收视率提高,这也让他人气极升,成为中国目前最具人气的青春偶像明星。少年英俊,小小的年纪,佟大为好象什么都得到了。可是有一句话说是;如果你想祸害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满足他的一切欲望。



      佟大为有一段时间也感到内心的迷茫。成名得太快了,有时候仿佛措手不及。纷繁复杂的生活让他开始茫然,如何对待功名利禄,成了他当时最需要解决的心灵和思想问题。



      从这一点说,佟大为承认,佛学里的很多思想给了他一种对生命的淡泊感悟。他总结为就是:无论你成了多大的名,无论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功,都要对生活抱着一颗平常心。穿透世事的纷扰,淡泊才能让你不致于迷失方向。

        

      这也是他能够一直以平常心立足于演艺圈的原因吧。很多演员最难的就是超越自己,因为一旦有些名气,急功近利后,便难以再提高自己了。但佟大为的演艺事业却一直节节高。



      自佟大为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算起,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10个年头。10年当中,佟大为来到北京、成名、结婚,有了自己的女儿。今年是佟大为事业第二个10年的开始,对于32岁的佟大为来说,这也是他人生新篇章的开始。“除了工作,家庭需要兼顾更多了”,超级奶爸佟大为说道。



      绿色T恤、深色短裤、拖鞋,佟大为以一身休闲打扮出现在记者面前,现在的佟大为早已过了需要靠华丽外表装点门面的时候,在他的经纪人看来,佟大为现在“什么场合都能够hold住了”。



      佟大为给人的第一印象有点冷,聊起天来,才发现这是一个冷暖自知的男人,如同他的星座符号——水瓶,瓶口很小,进入之后,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佟大为的手腕上缠着一串金黄色的佛珠,他承认自己信佛。虽然最开始信佛总是“求这求那”,但是佛教还是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佟大为的心态,“凡事我会争取,但不强求,老天爷是公平的,不会把所有好的东西都给一个人。”


      来源:大渡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潘虹:我已皈依、吃素6年,享受净心生活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2009年12月16日,电视剧《医者仁心》顶着阵阵寒气,在市第三人民医院热拍。扮演医务处长的潘虹一身职业装,虽然天寒地冻,但看上去气色相当不错。接受记者访问时,说起拍戏这么辛苦,她是如何保持良好状态的,潘虹语出惊人:“我有自己的信仰,6年前我就皈依佛门,成为了一名居士,平时我没有任何的利欲争斗,心态好精神状态自然就好。”



      生活不必热闹



      在中国影视圈,潘虹算得上绝对的实力派女星,可跟很多明星比起来,她的“新闻”却显得相当少,昨日记者问:“除了拍戏,你平时都干些什么呢? ”潘虹笑了:“我就喜欢过平静的生活,很多朋友都说,不拍戏的潘虹就不是演艺圈的人了。在我看来,自己应该是一名文艺工作者,因此,生活里面不需要那些闹来闹去的元素,媒体自然就没有兴趣去写了。”



      接受采访时,潘虹一直非常谦和,因此,对于她的感情动态,记者也没好意思开口问,只能旁敲侧击:“为什么你接的大多是感情戏呢?”潘虹淡淡地笑了:“确实,除了古装戏,时装戏里,我出演的都以情感戏为主。”她说,自己这样选择,也是有原因的,“不知你们发现没有,现在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感情变得越来越冷漠了,我觉得要是人们间的情感真谛悄悄流失了,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因此,作为一名演员,我们需要去拍摄一些作品来呼唤人的情感回归。”



      潘虹感叹,以前的人们活得多真实呀,“我们应该尽量找回失去的东西。”



      早就皈依佛门



      说起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如何保养之类的话题,潘虹总是三言两语地带过,不愿多说。但是记者显然不满足于她的躲闪,经过一番拉锯战,潘虹终于向记者爆出了一个埋藏多年的秘密:“我是一个有着属于自己信仰的人了,生活过得很充实。”她接着说:“告诉你们吧,其实现在我已经是一个居士了,早在6年前的时候,我就正式皈依佛门了。”



      说起皈依的理由,潘虹坦言:“作为演员,我们都是常年在外拍戏,跟家人、亲人团聚的日子非常的少,这免不了有许多的牵挂。当自己有了信仰,即使不能跟家人见面,我也可以在异地给他们祈福呀。”“现在的社会无论怎么精彩,我的心却很静,我很享受这种用心沉下来的感觉。”



      “居士的饮食都很讲究,你也吃素吗?”潘虹点头称是:“自从皈依那天起我就一直吃素了,这没有什么不好的,人的一生难得是有一份好心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不需要血腥。”



      来源:中国素食文化传播网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修行注重的不应该是表面的形式。 这种拿名人来做幌子的更是好笑,你偏离正道了。。。
    • 李嘉诚 · 我是学佛的人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李嘉诚,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2010年,《福布斯》评选“全球最具影响力富豪”,李嘉诚位列第八。2010年3月10日,李嘉诚以210亿美元排在最新《福布斯》排行榜上第14位。



      他是大家眼中的亚洲首富,然而在李嘉诚看来,内心的富有才是真正的财富。早年随着事业进展,行有余力之时,李先生便热心公益,在香港、内地及全球广种福田,并于1980年成立了李嘉诚基金会,藉以对教育、医疗、文化、公益事业作更有系统的资助,常常捐助上亿元的巨资,用来做佛像、修寺庙、造桥铺路、兴办教育、支援医疗、赞助科研、弘扬文化、赈济灾民等等慈善布施。号称世界第一的香港大屿山大佛,李先生是一大功德主。



      李嘉诚身体力行所展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不仅为香港和内地的捐赠文化树立了卓越榜样,而且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弘扬和融入世界,都有深远的意义。



      下面有一些李先生回答记者采访的语录,体现了他平和至善、慈悲智慧的心态。



      “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一套西装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双有五双是旧的。皮鞋坏了,扔掉太可惜,补好了照样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



      “对人诚恳,做事负责,广结善缘,自然多得人的帮助。淡泊明志,随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许多失意之苦。”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大企业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一个员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凭他们对整个家庭的巨大贡献,他们也实在应该取其所得,只有反过来说,是员工养活了整个公司,公司应该多谢他们都对。”



      “我觉得,顾及对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自己舍得让利,让对方得利,最终还是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占小便宜的不会有朋友,这是我小的时候我母亲就告诉给我的道理,经商也是这样。”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白赚来的钱。”



      李嘉诚的母亲庄碧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在她的教导下,李嘉诚从小“崇佛尚儒,善心无量”。佛教教义告诫世人,善恶必有报应,有因则有果,奉劝世人,崇善积德,多做善举。母亲就是以教义视为做人的准则,作为教育子女的宗旨。



      作为母亲,她非常疼爱小嘉诚,但并不一味地宠溺、偏爱他,而常常传授以佛教的教义,教育孩子要以慈悲为怀、诚实待人。每到晚上,母亲庄碧琴都会教他读书写字,还经常给他讲述许多前朝文人墨客和民族英雄的故事,包括一心向佛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因此,李嘉诚无论做人还是经商都坚持“诚信、利人、良知”,多行善举。



      他的夫人庄月明也虔诚信佛,临终遗嘱,后事按佛制办理,李先生及家人一一遵嘱,助其往生,并葬于香港佛教徒坟地。多年来李嘉诚以身故妻子的名义捐出诸多慈善和公益的巨额款项,另外李嘉诚很多捐赠的建筑物也都以身故妻子而命名;例如庄月明中学、佛教李庄月明护养院、香港大学的庄月明中心、庄月明科学楼、庄月明化学楼等等,包括李嘉诚基金会捐出巨款的李庄月明佛学研究基金,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正如李嘉诚所说,这些也是自己身故妻子的愿望。



      李嘉诚在支持国家经济建设,以及社会慈善公益和科学教育等方面,所付出的心血和资金已超过我们所能够记住的内容,无论是四川赈灾的亿万加亿万,还是北京奥运会的美妙水立方及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无不体现出李嘉诚的独特品格;热爱祖国而感恩图报,尊妻重情而慈善心怀!



      “超人”李嘉诚在教育子女方面是很成功的,他的两个儿子在商界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有“小超人”的美誉。在谈到对子女的教育时,他说,教导子女需要常用佛学启发他们做人的智慧;即使现在他们长大了,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教如何做生意,因为真正重要的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李嘉诚说,在他小的时候,母亲就教育他要学会给予,学会诚实守信,对朋友讲信义。因此他严格要求儿子艰苦朴素、不讲排场,要他们注意树立自己事业上的信誉,恪守承诺,而且他要儿子为别人着想、不贪图小利、勤劳肯干、务实奉献。



      李先生佛化家庭,在港台地区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深信三世因果,深信布施和富贵的内在必然联系,深知慈悲喜舍的精神和举止是佛菩萨的特色。事实也证明,唯有如此,才能得天时、地利、人和;唯有如此,事业才能兴旺,社会才会祥和。



      李先生的座右铭是:“人生在世,能够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时候,对社会有所贡献,同时为无助的人寻求及建立较好的生活,我会感到很有意义,并视此为终生不渝的职志。”他常常很坦然地告诉人们:我是学佛的人。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对于李嘉诚,财富是一颗“善”的种子。李嘉诚先生,是佛教徒实践菩萨行、大布施、大成功的典范,是佛门弟子学习的榜样。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孙俪:心中有佛 使我更快乐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生于80年代的孙俪因在荧屏和银幕中塑造了很多生动形象而为人熟知,清纯得好像一朵滴着露水的百合花是很多观众对于孙俪的评价。从人生第一部戏《玉观音》开始,孙俪就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气质,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外型与内涵并重的深刻印象。



      经过这几年的迅速成长,孙俪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并一举摘得金鹰奖最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朝着演艺事业的巅峰大步迈进。因为公益,她成为荧屏外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个天使,很多孩子因她而生命之光重新点亮,很多家庭因她生活发生了转变。



      2003年,孙俪投入资金40万,在香格里拉和西双版纳建立了两所安心希望小学。



      2005年,因为要扮演盲女的角色,她许下心愿要帮助这些孩子们。2006年5月20日,孙俪无偿担任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爱心天使”。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多方筹集善款,帮助改善盲童的生活教育环境。



      2007年8月31日,在一次慈善拍卖现场,孙俪以近6万元拍下3幅儿童绘画作品,又爱心捐赠3万元,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无论是荧屏上还是在现实中,她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道靓丽缩影。有人问孙俪,慈善事业你会一直做下去吗?孙俪说,我很想多做一些,以后我不演戏都想去做。



      心中有佛,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受母亲的影响,演员孙俪信仰佛教,在上海的家里,她甚至设有佛龛。



      她说:“人需要有信仰,这会给你的精神带来一种寄托感。有信仰非常好,无论我快乐还是失意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声音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去做。高兴了不会得意忘形,不开心也不会令我一蹶不振。”



      孙俪认为:“心中有佛,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你会觉得自己思路开阔。以前我是一个比较爱钻牛角尖的人,但是现在已经比之前进步许多,心态平和了许多,也慢慢地学会了原谅。”



      闲暇时,孙俪经常会去一些动物基地,在那里当义工,给动物洗澡,买口粮,喂吃的。她还会去拍摄一些世界反皮草组织的宣传片。她认为动物比人更可爱,因为它们太单纯了。孙俪呼吁:“生命是平等的,如果你不喜欢小动物,也不要伤害它们,给生命一样的尊严。”



      谈到信佛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帮助,孙俪讲:佛理说,什么事情都有因果关系,但不要被结果所困扰。每个人都会有特别生气、特别不开心的时候,比如说有很好的机会没有把握住,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但我更多会往好的方面去想——可能还有更好的机会啊!这样人就会变得很乐观。



      《带我回家》‍‍‍



      这本关爱流浪动物的公益写真图文并茂,字里行间透露出孙俪的善良与爱心。



      《带我回家》讲述一群失宠宠物的故事,真实地记录下发生在它们身上一段段显为人知的故事。



      《带我回家》收集了孙俪多年来收养流浪狗的笔记,配以大量孙俪在流浪狗救助基地时与小动物之间亲密的合影图片。在一行一字中展露她的爱和真诚,记录她的细心和善良。



      《带我回家》独家揭秘生活中的孙俪与她7只宠物犬的相遇故事,每一篇娓娓道来孙俪与狗狗间的点点滴滴,以及孙俪如何走上关爱流浪动物的公益之路。



      救助流浪动物不仅仅需要爱心,更多的是要科学对待。本书特辟章节讲授如何正确对待流浪动物。本书内有与动物有关的小贴士。从宠物书的角度,赋予这本书更多的内涵。更有歌星韩红、主持人何东以及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负责人张吕萍倾情作序。



      据悉,首批图书孙俪将全部捐出,用于救助流浪动物的公益事业。



      信仰让我更尊重生命



      孙俪短短的发型利落又俏皮,简单一吹一抓,就是一个时尚的造型。缩短了造型的过程,也清爽了大家的心情。许多女星都不舍一头长发所营造的妩媚和柔情,孙俪却说剪就剪,而且愈发陶醉于短发所赋予她的简约味道,跟同事对她的评价愈发相称:单纯、直接、好相处。



        可能正是因为这份难得的率真,能赢得爱人全心的支持。她信佛,邓超也跟她拜了师傅;她救助小动物,邓超便收养流浪狗;就算是出帮助小动物的书,邓超也是自己先买10本。有佛做信仰,有爱人做依靠,有小动物做朋友,孙俪如何能不幸福?



      吃素,就是信佛的缘故吗?



      孙俪说:其实并没有刻意吃素,只是多年来的习惯,初一、十五吃素,随我妈妈,她信佛。



      我从小就被信佛的人包围着,家人、邻居,我身边信佛的人还真不少。对我来说,有信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让人心有所属,让人懂得善良的人,总会有善报。就像我演的“小姨多鹤”,她所做的一切,都缘自善良。一颗善良的心,可以让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温润的光芒,温暖自己,也温暖身边的人。



      你热衷环保、保护小动物,这些事对你有多重要?



      孙俪说:除了演戏,热衷环保、保护小动物应该是我最大的一份付出了。我所说的付出,未必是时间、精力和金钱,而是心思。过了春节,公司会安排一次与野生动物合拍的写真,还会拍摄世界反皮草组织的宣传片,两年前我开始担任这个组织的国内大使。我一直觉得,在某些程度上,动物比人更可爱,因为它们太单纯了。生命是平等的,如果你不喜欢小动物,也不要伤害它们,要给生命一样的尊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陈坤——自在学佛 淡定而简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之前,记者们已经设计了N多的问题要他回答。只要在网上输入“陈坤”二字然后点“搜索”,一切有关他的简历、经历、工作便可一清二楚,何必再多此一举呢?干脆,什么都不问了,我只想知道眼前的这个陈坤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不是一问一答可以获知的。



      陈坤对我说,“我们就随便聊聊天吧”。



        修行

      想来想去,恐怕只有关于陈坤与佛教的话题是个盲点。于是,我试图借这个深邃的话题来打开陈坤的内心,然后找到答案——他到底是个何样的人。话题始于此亦止于此,我的最大体会是,面对一个佛教徒,不该有“预谋”。



      我们现在生活在有许多人认识禅修的时代里,佛祖被排着队的顶礼膜拜,念经、禅坐被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所追崇,甚至被扭曲为时尚。以为陈坤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莫名地进入这神秘的世界。而事实并非如此,“我十一年前开始信佛,说不清如何开始,很自然地就发生了。佛教可能跟我的缘分比较深吧,所以我自然地就相信了。我刚开始没有想为什么,反而现在我会想为什么”。



      童年的陈坤“迷失”在雾都里,而童年的迷失却是真正的自在。简单地快乐着,玩耍、打架、做坏事,不会被远大的抱负所拖累。这样的时代被我们每个人所留恋,但是,内心真正自在的时代是短暂的。慢慢地,留恋变成向往,因为我们必须要长大,要奋斗,要生活,不再自在,陈坤亦是如此。



      “我其实一直是一个自在的人,但当了演员之后变得不自在了,现在我又变得自在了。”前后两个自在,内涵是相同的,但是第一个自在很容易得到,而第二个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再次拥有的,它需要一个修行的过程,重新悟得。这就是佛教的智慧。



      “佛教是一种智慧,他不是拿来膜拜的,也不是偶像崇拜,就是我个人觉得合适。就好像相信佛教、相信这个真理就是相信我自己内心存在的纯洁一样。这种智慧带给我很大的收益,不是俗世间的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态度,任何时候保持一个淡定的状态,你就是一个智慧的人。”



      那么陈坤又是如何拥有这种智慧的呢?“心有很多层面,其中的两个比较突出。第一是凡夫心,就是会思考、谋划、欲求、操纵的心;会暴怒的心;会制造和沉溺于负面情绪和思想的心;我们就是在这种混乱、迷惑、没有规律、反复无常的凡夫心作用下,不停地变化和死亡。



      另外,我们还有心的本性,也就是心的底蕴,是永远不受变化或死亡所触及的。目前,它就隐藏在我们的心中,但我们却未看出来,因为它被我们的凡夫心包得密不透风。当人们了解他们内心的心性时,他们将会珍惜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多么美好,并乐意为保存这个世界而奋斗。不管我们是谁,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当的环境及如法的训练下,体悟到心性。”



      在佛教里佛法有八万四千法,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寻求真理和内心解脱的方法。每个人都不可去评说别人的方法是对是错,只要跟随自己自在的上师,就能找到真理。我们每个人都是佛的种子。



        责任

      修行与责任看似两个不相干的字眼,但是在佛教中却有着因与果的关系。佛学里讲,当人们开悟了,学到知识、拥有智慧,随之而来的就是责任。



      以前一听到哪位明星说自己有责任怎么怎么样,就会觉得他太拿自己当回事,好像自己是救世主。但是,当我了解了陈坤的智慧,才懂得他所谓的责任是由心而生。



      陈坤的责任感体现在他所致力的公益事业中。作为救济贫困儿童慈善大使的他,传达着让所有人在平等的阳光和空气里面享受自己的权利的愿望。在歌迷会上,他还呼吁歌迷影迷们在筹划活动时,希望大家能把鲜花和礼物折合成现金,捐献给失学儿童和孤儿,为慈善公益活动出力,他会更高兴。


      陈坤把他从佛学中的修行所得,转化为责任投入到他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是莫大的快乐。





      《时装L’OFFICIEL》与陈坤的对话



      《时装L’OFFICIEL》:为什么要赋予自己很大的责任?



      陈坤:其实我认为责任感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负的责任大小而已。我之所以希望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人,是因为我希望尽我自己微薄的影响力,唤醒他们身体里本来存在的美德。我希望大家关注陈坤的同时也在关心他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回馈。



      每个人身上都有一颗种子,美德是有没有发现它,并不需要去学。我觉得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就应该去推广这些本来就存在我们身体里的这些美德。每天讲那些三八消息有什么意义?能够永远娱乐你吗?你能永远快乐吗?应该是去寻找对自己真正有意义的东西。

      花同样的时间不如去看看社会新闻,去关注那些可怜的孩子们。你心里有点痛楚、有点悲心,那已经很快乐了,为自己有一颗怜悯的心而快乐。我只是觉得对的东西我就去做去讲出来。

      更多阅读: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施主回头是岸啊 (#7371222@0)
    • 更多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