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人死了肯定不会有灵魂了,否则,人就不惧怕死亡,就可以用死亡来摆脱一切的世间烦恼
    • 虽然歌唱的好,背运的人有隐形的翅膀,帮他渡过绝境,但是世间的终生,还是凄惨不堪,喝水都能被呛死
    • 这里善于念经的友人总是爱谈消灾避邪的难懂文字,但是没有解救人灵魂的文字,移民加国飘零无依靠,人心的飘零总在寂寞时加重,没有经可解,道可施
      • 今日天色已晚,我去睡了。估计老兄你不会忽然想不开就那个那个。。。呵呵,sorry,开个玩笑放松下,我无恶意。待我明天再来尽力帮你。我不见得一定能帮上,但总是个努力。哪怕基督教的朋友让你想通了,那他们也算你的菩萨,也是善缘。
        • 谢谢担心了,也许不会说话造成的印象,这里是心灵感悟,是个抒发思维的地方吧,不一定要属于那种宗教吧
          • 不用客气,我虽学佛,但不会排斥别人了解和信奉世界其他宗教或哲学思想。我们中华五千年文化精髓,儒、释、道等经典思想中很多东西都可以对我们有所启发。我想,无论周遭际遇如何变化,唯有你的心可以不变。祝平安吉祥。
    • 佛经总是讲一切烦恼来自人的贪念,人活着没有贪念,盼头,还活什么,还不如死了。 在这里的人贪什么,可怜大多数人的就是一些算不上富农的房产,做一辈子房奴的愿望罢了。
      • 不好意思,本来我学佛尚浅,不该指手画脚,但看你所解的生活现象有偏颇,还是贸然插句嘴吧。所谓不要有贪念,不是让人不要渴求知识、创造财富、争取成功、追求爱情,也不是
        所谓一个简单的知足不知足的问题。因为讲到知足,恐怕很多人又要为什么尺度该知足烦恼了。我的理解是,世上所有得失、成败、祸福,都有综合复杂的因果关系,有些我们直观觉察到了,有些没有,但不伦如何,自己是因,外界(包括他人)是缘,因和缘的不同组合方式产生不同结果。我们因该做好自己这部分,所以佛法不是叫人消极,恰恰相反,是鼓励人积极,但是,缘(外界因素)不是我们可以决定或改变的,所以对于果,爱情也罢,金钱也罢、事业也罢,不必执着,只会为得而喜,为失而恼,再者,时间哪样东西你可以永远攥在手里不放的?所以,不执着于贪有恨失,就释然了。应该这么理解,而不是什么世人不贪哪还有快乐。新加坡有个101岁的许哲居士,过去是天主教修女,她什么都不贪,活得倒比样样都放不下的人轻松快乐。
        • 你说的还是贪念的问题,不能因为伟人他的想法就是理想,不能因为是乞丐他的想法就是妄念,终生平等,贪的意思是多要了,而不是不要,可是要的标准人人不同啊,贪字标准太难确定, 小贼惦记几两金银,国贼惦记皇位,都是贪,
          • 老兄正好说对了。谁知皇帝不会变乞丐、乞丐不会成皇帝。万事皆是因缘所致,自己是因,外界是缘,求才、求色、求功名,尽到努力,顺其自然,不用过于执着。
    • 希望我佛给每个挣扎的人送一个隐形的翅膀,带他们走出绝境。
      • 有时想幸福是什么?儿女绝对聪明,可那些有了伤残儿的父母就不活了吗,幸福标准是相对的
        • 这句问得最莫名其妙(sorry for saying that),你好比在问,长得俊美好呀,那长得难看就得自杀吗?幸福不是什么相对于智愚美丑贫富来决定,而是先天和后天、内和外、主观和客观因素的结合过程中,是否做到佛和道家讲的调和和协调。
      • 有时想,快乐是什么,有钱有闲有时间,可是那些忙得头打搅后跟的人就一定不快乐吗?可见快乐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概念。
        • 如果忙碌仅仅是为了生存,那会是负担,没有人为重负而快乐,如果忙碌是生活(不是生存)状态,是为了一个目标(事业、家庭、社会公益等),那就是充实。
        • 从来不忙的人,不会觉得休闲是愉悦(就象天天吃糖还特别觉得糖甜吗),从来不休闲的人(也许没有),不是成了机器人,生活不是丰富的音乐和图画,又有什么意思。你的问题本来就陷入极端。
      • 有的人说平安是福,没有事的日子是福气的日子,而有的人则认为有所的的日子才会有福,这两种人谁会更快乐呢
      • 有的人一生不断的奔波追求,想把出生时与生俱来的重负摆脱掉,但是着个负重被施了咒穷其一生也无法摆脱,但是在人生的最后,他发觉这些负重就是他这辆人生车子必须的,像叉车没了负重反而翻车了。蜗牛的壳是负重也是掩体和港湾。
        • 这个有点道理
      • 佛陀是不会再凭空给每个众生添加走出困境的翅膀的,因为我们跟佛一样都本来就有这样的翅膀,学会使用了,就自己可以自在翱翔,技术高的还还可以帮助别人,没有找到就那就只能是个隐形的翅膀,浩瀚的佛法就是帮助我们找到并使用它,南无阿弥陀佛!
    • 人生不幸福是因为担负过多,担负了自己不能或不该担负的事情。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卸下这些事情,人生就轻松如飞。交给谁呢?谁能担当全人类心灵的困惑和苦难呢?就是 神,耶稣基督,把自己的心灵交付给他,我们就有了新的生命,有平安喜乐。拿不走的平安喜乐。
    • WHAT A FRIEND WE HAVE IN JESUS
    • 其实,所有的人潜意识里都是害怕改变的。那些惧怕死亡的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 往好里变,也会让人害怕吗?
        • 是的。从改变一个发型,到公司的重组,社会的变革,等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例子,都能看到这一点。
          • 那么,那些面对死亡,洒脱自在的人们,又是为什么哪?
            • 当面对改变的时候,人们总要经过四个过程:Denial->Resistance->Exploration->Commitment。那些洒脱的人是已经进入第3、4阶段了。
              • 感觉,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会经过这四个过程。反而,应该是四种不同情况下的改变:1,当面临的改变,不如意的情况下。2,当面临的改变,充满危机的情况下。3,当面临的改变,充满希望的情况下。4,当面临的改变,光明无限的情况下。
                其实,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以及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在霎那、霎那不停的变化当中,而且无论我们是不是情愿的。所以,关键的所在,是我们自己怎样把握自己变化、以及方向。过去的不必感叹;未来还在我们的脚下。

                人身的珍贵之处,也正在于,有机会使自己的未来的生活环境,发生质的变化。如果是一种飞跃、一种升华、一种我们梦寐以求的改变,干嘛要Denial->Resistance->Exploration->Commitment这么麻烦哪?

                我们每个人都平等的拥有这个机会,这就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后的第一句话:“一起众生都圆满具足如来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 不同意你的说法,将来都是不确定的,方向也不是唯一的,改变是无法定性的。有了信仰以后,究竟是更勇于挑战还是更安于现状了呢?
                  • 信佛,当然是挑战现状的。将来的不确定性,来源于我们自己不能了解、掌握相关的确定因素,造成的。当你了解了、掌握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 你的感觉显然不全面。这四个过程:stages of adjusting to change,可是写在哈佛大学MBA的教材里的。
                  • 通过我们的讨论,我的片面感觉,能得到您的纠正、或弥补,我是很乐意的。
      • 确实如此,当我们认识到潜意识时,也是无能为力的,用惰性找开脱的借口,其实人求平稳的比重占99%
    • 有了信仰,就不惧怕死亡了,是这样么?
      • 取决于什么样的信仰。
        • 请举例说明
          • 唯物主义者,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放得下的就不怕,放不下的就怕;信佛的有轮回,担心下地狱怕来世做牛做马的就怕死,认为自己能成佛的就不怕;基督徒借着耶稣基督钉十字架死而复活,已经战胜了死亡,今生的死亡只是暂时睡去,将来有永恒的生命,就不怕。
            • 恩,MAYBE
    • 人常常喜新厌旧,又渴望安全感,有了信仰,是否样的状态不存在了呢?
      • 据俺的观察(非常实际滴), 有了所谓信仰的人, 其实更为痛苦. 要么世间没有诱惑, 还好办. 一旦有了诱惑, 没所谓信仰的人, 被诱惑也就被诱惑了,人之常情, 内心没有没必要的挣扎,
        • 所谓有信仰的人, 不是要挣扎就是要虚伪, 最终呢还往往是抵不住诱惑, 而且还有什么地狱或十八层地狱等着, 何苦来呢. 基督教也好, 佛教也好都可以顺手举出这样的实例.
          • 不太同意你的说法,抵抗不住诱惑的界定方法被你模糊了。佛教并没有旨在告诉众人凡受食欲、性欲、求才欲所影响就要堕地狱。起心动念是重要的,同样对美食、对性行为、对创业发财的享受,只要没有恶意歹念,不择手段或贪得无厌,就堕地狱啦?
            • 反正我这么对宗教有兴趣的人, 考查了N年, 最后连自己最热衷的佛教都保持距离了,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总的来讲, 我觉得宗教, 就算是所谓正教, 也是给自控力差的人准备的,
              • 当然在宗教内部, 又要分控制与被控制, 这就把宗教与某些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了,至于人们到底通过宗教自律了多少, 实在是很难说, 这可能也是信教的人口比例越来越少的原因.
                • 您这句说得很尖锐。当代的宗教组织很多变成敛财(您说的利益)、寄托心灵空虚(您说的自控)的场所。很多人念圣经佛经反成了经书的奴隶,为了教团的利益去fight别人。说简单点吧,接触宗教,其实是对世界、人生和心灵的思考,不必执着于经文。
                  • 您一定听过“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的悟了,不存在您说的控制和被控制。佛推崇人和自热的和谐,这不是控制与被控制、胜与败的境界。有一点你说对了,人不能改变周遭,只能改变自己,所以宗教是给自控过程出现痛苦的人的恩典。其实谁能始终自控的完好无缺呢?
                    • 我知道, 但不是佛徒, 也知道和教徒讨论起这些东西可以没完没了, 只是看到这个题目想起自己当初考查宗教的体会, 本质上已经不想再参加这样的讨论.
                      • 是的,要说下去会是没完没了的。不过很高兴和您交谈,thank you
                        • 有自律能力的人想自修没必要求于宗教, 这是我的结论, 恬淡虚无是我们老祖宗早就提示了的, 跟宗教不一定有什么关系. 我对加拿大的人, 尤其是生意人, 把"主"或者"佛"天天挂在嘴上的有一种本能的抗拒, 我总认为他们免费雇用了'主"或者"佛祖"来给他们做广告.
                          • 这个嘛,把主挂在嘴上的传销分子我是见过的。不过有些不同,我上面提过,佛法强调起心动念,打着佛的旗号美化生意的形象,如果动机不好,那些人自己应该懂得什么叫果报(不象某些人说的信了唯一的真神就跟着上天堂的)。看得出您的ego还是很重,还是祝您自修成功,呵呵。
                            • 平时接触的人里是有什么宗教都不信的而强调自己修的,一般来说,很多这样的人的所谓"修"都仅仅停留在"修身养性"的层面,注重在个人"修养"方面的提高,与佛法中的"修行"差别比较大,当然如果真能修到孔子和老子的水平也是很令人赞叹的,南无阿弥陀佛!
                              象某位国学大师,尽管对佛法的理解很片面,甚至让人哭笑不得,但是他佛学造诣很深,对古梵语的研究对后世研究佛经帮助很大,个人修养又很好,所以作为佛弟子我很敬佩他的学问.

                              如果一大树被埋在地下,可能腐烂,可能成为煤炭,也可能经过高温高压的锻炼而成为钻石,不过做个比喻,在佛法中钻石和煤炭,以及腐烂的树木,不过是因缘和合的,一律平等,没有高下的分别,南无阿弥陀佛!
      • 有道理,世间事物是如此这般的,所以阴阳,太极,地运用,就是讲究平稳中变通,可是变通平稳在各个时期的度数如何,决定一个人生命生活的质量,和内心安全指数,对物欲无所求的人不是他如何特别,而是他改变了自己对欲望产生反应的临界值
        • hehe ,可以预期的是,年龄越来越大,平稳指数越来越高,安全指数越来越低,神经麻木啦
    • 无论相信什么,都需要Faith。愿你能找到你的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