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贪嗔痴三心,是无明众生进入六道轮回的主因.眼耳鼻舌身意,是造业的帮凶,苦由此而生...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名相 三细六粗
解释 语出大乘起信论。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之妄法(迷之现象),其相状有三细与六粗(九相)之别。细者,无心王与心所之分,其相微细难测;粗者,心王与心所相应,其作用之相粗显。 三细即:(一)无明业相,略称业相。指从真起妄的初动之相。即由根本无明起动真如之最初状态,乃枝末无明中之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区别主客之状态。(二)能见相,又称见相。指见初动之相。又称转相。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此系依前述无明业相所起而认识对象之心(主观)。(三)境界相,又称现相、境相。由前转相,而妄现境界之相。盖能见相既起,则同时妄现此认识对象(客观)。 六粗即:(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於净境则爱,於染境则不爱,称为智相。(二)相续相,依智相分别,於爱境则生乐,於不爱境则生苦;觉心起念,相应不断,称为相续相。(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着,称为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执取生着,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六)业系苦相,系於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称为业系苦相。 依此,若由细相进入粗相,即由不相应心之阿赖耶识位进入相应心之六识位,迷之世界乃随之展开。是故,若欲抵达悟境,须由粗相向细相迈入。凡夫之境界为粗中之粗(六粗後四相)、菩萨之境界为粗中之细(六粗前二相)及细中之粗(三细後二相)、佛之境界则是细中之细(无明业相)。此外,若以三细六粗配五意,则三细依序配业识、转识、现识,智相配智识,相续相配相续识。若以之配六染心,则三细依序配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不断相应染,执取相及计名字相配执相应染。若以之配四相,则业相配生相,能见、境界、智、相续等相配住相,执取、计名字等相配异相,起业相配灭相。〔释摩诃衍论卷四、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起信论疏卷上、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p617

----佛光大辞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我们的感觉(摘自佛缘网)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们的感觉


    1.甲先生去一家公司面试。他走进公司的电梯看到一位和他一样西装笔挺的年轻人(乙先生),于是友好的和乙先生打招呼:“你好”。事后甲先生也没有在意,觉得乙先生不过是个和自己一样去面试的。

    2.在一阵等待后,终于到甲先生面试了。进了办公室一看,呀,原来这个公司的老总竟然是乙先生,刚才在电梯里真没看出来,这么年轻,这么有才干。因为在电梯里和老总友好的打过招呼,所以面试很顺利,甲先生的心情也很好。甲先生觉得乙先生很好,很平易近人,很亲切,也很敬佩乙先生。

    3.甲上班后的一天。甲在工作时间正在玩电脑游戏。正巧,老总进来了,看到了,瞪了他一眼后。甲冒了一身冷汗,事后回家就琢磨这事,原来乙先生这么厉害。亲切感没了,以后每次见到乙先生都战战兢兢的,就怕乙说他上班打游戏的事。

    4.甲去澡堂洗澡,正巧碰见乙,看到乙和他一样一丝不挂,觉得乙也没什么了不起,也和他一样。接着又通过和乙的交流,逐渐畏惧感没了,亲切感回来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成了好朋友。

    5.甲带乙去甲家做客。甲父刚出过车祸,腿有伤,还没恢复。甲父见了甲的老总后,也没打招呼,就进自己房间去了。甲没在意,和乙聊的还是很投机。

    6.甲送走乙回家后,父亲大怒。告诉甲,乙先生很像撞甲父后驾车逃逸的司机,由于乙是甲的老总,而且没有确认就没说出来。甲愤恨之心油然而生。由于没有确定,也没有证据,所以没办法,还要在乙的公司忍气吞声。不过对于乙只是唯唯诺诺,应付了事罢了。

    7.乙知道甲父出车祸受伤,买了水果来看望甲父。乙走后,甲觉得,虽然乙没有承认,但是这样能拉下面子回来看已经很不错了。对甲的印象稍微改善了一些,不过还是不能原谅乙。

    8.事有巧合,刚刚有目击证人举报,警察抓住了撞甲父的肇事司机,可是不是乙。甲和甲父都感到万分羞愧。乙还带东西来看甲父,他们都没有好好招待乙,还冤枉了人家那么长时间。

    9.甲主动去找乙,把事情来龙去脉说清,承认错误,得到了乙的原谅,两人友情恢复了,而且越来越深厚。

    10.50年后,甲去医院看病,走进电梯,看到一个和他一样年纪的老人,于是打个招呼说:“你好”。甲对那个老人没有在意,觉得不过是个病人而以。

    11.在看病的等待期间,两位老人闲聊。通过聊天,才知道,原来那位老人就是失散多年的乙。两人一见如故,连病也顾不上看了,在那深情叙旧。

    12.10年后,甲去公墓给祖先扫墓。甲看着乙的亲属拿着乙的骨灰从自己身边走过。由于不知道,甲只以为这事陌生人的骨灰而以。

    在这个故事中,乙先生一直没有变,而甲先生对于乙的态度和感觉一直在变:

    1.乙是平常人;2.老总,敬佩;3.检查官,面临失业或处罚,畏惧;4.和自己一样的平常人,朋友;5.朋友;6.仇人;7.有点原谅仇人了,没有完全原谅;8.愧疚、惭愧;9.大好人,好朋友;10.陌生人;11.失散旧友,亲人;12.陌生人。

    乙从没变过,我们的清净自性也从没有变过,是什么使我们的态度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禅宗里的一个故事:进退之间的选择(摘自佛缘网)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着找接班人。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俩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将是我的接班人。」

      慧明和尘元一同来到悬崖下,那真是一面令人望之生畏的悬崖,崖壁极其险峻陡峭。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爬起来重新开始,尽管这一次他小心翼翼,但还是从山坡上面滚落到原地。慧明稍事休息了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半山腰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不得不让几个僧人用绳索,将他救了回去。

      接着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是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地向崖顶攀爬,结果也屡爬屡摔。尘元紧握绳索站在一块山石上面,他打算再试一次,但是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以后,突然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然后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着山下走去。

      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的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尘元的去向。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没费什么力气就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弱,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

      众僧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尘元向同修们解释:「寺后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下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的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传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堪验你们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世间痴情之人,执着于勇气和顽强者不在少数,但是往往却如故事中的慧明一样,并不能达到心中向往的那个地方,只是摔得鼻青脸肿,最终一无所获。在己之所欲面前,我们缺少的是一份低头看的淡泊和从容。低头看,并不意味着信念的不坚定和放弃,只是让我们拥有更多的选择和回旋的余地。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照你最后那段这么说,假设,我和继慧明和尘元一起被叫去爬崖,我直接下山走了,根本不去争夺什么位子,是不是我的境界更好?师傅应该传位子给我?
        • 那你就是师傅了,还要位子作甚
        • 学佛就靠自己理解、自己的悟性,再看这个:不过一碗饭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退下了。才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

            日于真快,转眼十年过去。

            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己经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遇到了。

            “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于有什么难过?何必硬赖在公司?所以辞职。”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不过为了混碗饭吃’,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

            两个人又去拜望师父,师父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

            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很多事真的只是一念之间啊!
          • 嗨,写这些文章的作者的水平太差,以欲望之心来解释禅理,(头一篇的挣位子),就像让虎狼来讲仁义
            这篇文章,
            如果那个回家种地的从此穷困潦倒(现实中这种可能性很大),如果留在公司里那个还是在底层受人欺负(毕竟一个公司里经理只有义人,大多都是职员),
            那么,再如何来圆满作者要宣扬的东西?
            • 现在人们的心多在"尘境"中,所以这种"生活禅"的小故事就会给人心灵进行抚慰,使大家能与佛法结个缘,这非常好.但是如果要了生死,断"相续心,轮回本",还是要真下苦功夫,"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大家共勉吧,南无阿弥陀佛!
              • "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说的好。 看来古人也都执心作尘境, 和现代人没啥两样!
                • 不仅是与现代人没什么两样,与未来人或者其他世界的人都没什么区别,人的苦恼都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触了"色声香味触法"之后而来的.网络可以使我们便利的流览佛学宝藏,也提供了因为"偷菜"而玩忽职守的机会,关键是人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尘境中如何做.南无阿弥陀佛!
            • 不同理解,就不同的人生。你怎么理解都行啊
          • 俗世的苦恼都是一样的,房子,票子,孩子,车子,权力地位,男男女女那点事儿。其实都是空的,没有一样真正属于你的。
        • 佛教寺庙丛林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延续佛灯明,师父要找什么样的接班人-弘法利世."转身而去"看似不为俗事所累,但是连"世间法"都不做尝试,如何能诠释"出世间"法,有很多这样的自了"阿罗汉",但是不是大乘的法器,因而师父是不会传法的.南无阿弥陀佛!
        • 你直接下山走了就好,反思境界也可以,单单想接班,坏事罷.
    • 邮件里收到的,与大家分享
      • 在哪订的邮件?
        • 佛缘网站上有"佛缘论坛",注册之后,每个月都能收到他们的信件,其中就有很多类似的小故事.南无阿弥陀佛!
          • 谢谢, 刚刚注册了 http://bbs.foyuan.net/index.php。 希望能收到这些小故事。
    • 又在邮件里收到:佛理故事了,与喜欢的朋友一起分享。——1、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2、一位智慧比丘与弥兰陀王的对答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原来的住持圆寂后,索提法师来到这里接替做新住持。

      初来乍到,他绕着寺院巡视,发现寺院周围山坡上到处长满了灌木。那些灌木杂乱无章,树形恣意而张扬。

      索提法师找了一把剪子,不时地去修剪一棵灌木,半年过去了!那棵灌木被修成了一个漂亮的圆球形状。僧侣们看到之后,疑惑不解。问住持,法师却笑而不答....

      一天,寺院里来了一位衣衫光鲜,气宇不凡的客人。

      寒暄让座之后,对方说自己无意路过此地,随便进来看看。法师很客气的陪客人四处游转,行走间,客人向法师请教了一个问题: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索提法师微微一笑,返身进入内室拿了一把剪子出来,对客人说:施主,请跟我来。

      他把客人带到了灌木丛地,客人看到了法师修剪的那一棵成型的灌木。法师把剪子递给了客人,说道:您只要经常像我这这样的去修剪一棵灌木,您的欲望就会消除。

      客人接过剪子,走向一棵灌木,卡嚓卡嚓地剪了起来。

      一壶茶的功夫过去了!法师问他感觉如何,客人笑了笑说:感觉身体舒展了很多,可是平日堵在心中的那些欲望好像并没有放下。

      法师颔首说:刚刚开始会是这样的,经常修剪就会好了!

      客人走的时候,和法师约定,他十天之后还会再来。法师不知道,这个人就是泰国享有盛名的珠宝大亨。近来,因为遇到了从未经历过的生意上的难题。

      十天后,大亨来了!二十天后,大亨又来了!三月个后,大亨已经把那棵灌木修成了一只初具规模的鸟型。

      法师问他:现在你是否懂得如何消除你的欲望了?

      大亨面带愧色地回答:可能是我太愚钝,每次修剪的时候,倒是能够气定神闲,心无杂念。可是,一从你这里离开,回到我的生活圈子之后,我的所有欲望依然会像往常那样冒出来。

      法师笑而不答。

      当大亨的「鸟」完全成型之后,索提法师又向他问了同样的问题,他的回答依旧...

      这次,法师对大亨说:施主,您知道当初我为什么建议让您修剪灌木吗?我只是希望您每次修剪前,都能够发现,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就像我们人类的欲望,您别指望能够完全把它消除。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的美观。放任欲望,它就会像满坡生长的灌木,丑陋不堪。但是,经常修剪,就能够成为一道亮丽悦目的风景。对于名利也是这样,只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它就不应该被看作是心灵的枷锁。

      大亨恍然...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香客的到来,寺院周围的灌木也一棵一棵的被修剪成各种形状。这里的香火渐渐旺盛起来,日益闻名。
      =================================================


      一位智慧比丘与弥兰陀王的对答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从他的智慧流露事迹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奇人。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先比丘,就诘责他说:“你跟佛陀不是同一个时代,也没有见过释迦牟尼佛,怎么知道有没有佛陀这个人?”

      聪明的那先比丘就反问他说:“大王,您的王位是谁传给您的呢?”

      “我父亲传给我的啊!”

      “父亲的王位是谁传给他的?”

      “祖父。”

      “祖父的王位又是谁的?”

      “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继续问:“这样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不相信您的国家有一个开国君主呢?”

      弥兰陀王正容回答:“我当然相信!”

      “您见过他吗?”

      “没有见过。”

      “没有见过怎能相信呢?”那先比丘又问。

      “我们的开国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这些都是有历史记载的;所以,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我相信他一定存在的。”

      那先比丘微笑颔首说:

      “我们相信佛陀确有其人,因为佛教也有佛、法、僧,有经、律、论;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历史事迹,决不是虚构不实的人物,这个道理与你们有开国君主是相同的!”

      弥兰陀王无法藉此非难那先比丘,动了脑筋又想到另一个难题,他问:“你们佛教徒常常讲:人们第一快乐就是证悟涅槃,达到不生不死不灭的境界。那先比丘啊!你已经证悟涅槃了吗?”

      那先比丘谦恭合十:“惭愧,还没有!”

      弥兰陀王得意地问:“既然没有证验过,那么,你怎么知道有涅槃的境界呢?”

      要是拿这个问题来问各位,你们怎么回答呢?

      那先比丘不直接回答,反问弥兰陀王:“大王,假如现在我拿一把大刀把您的膀子砍掉,你痛不痛啊?”

      弥兰陀王变色说:“当然痛!哪有膀子砍断了不痛的!”

      那先比丘追问:“您的膀子又没有被人砍断过,您怎么知道痛呢?”

      弥兰陀王答:“我看过别人被砍断膀子的痛苦情状,我当然知道痛啊!”

      那先比丘微笑致意道:“大王啊,我也同样地看过别人证悟涅槃时候的快乐,所以我当然知道涅槃境界的美妙啊!”

      弥兰陀王这个疑难又再次被驳倒,还是不服,便绞尽脑汁,第三次发问:“你们出家人奉信慈悲为怀,你怎么去原谅你的仇敌呢?”

      那先开颜笑了:“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长了一个脓血疮,您会把腿子砍掉吗?”

      “不会!”

      “那么,大王您怎么办呢?”

      “细心地清洗它,给它敷药,时间久了,疮就好了!”

      那先比丘说:“是了!仇敌、坏人就像一个脓疮,不去照顾、医疗,就会蔓延恶化,所以必须用法水去清洗,使他们弃邪归正,改过自新,这个跟大王您护持腿上的脓疮是同样的道理!”

      弥兰陀王点头称善,仍然不能心服口服,想一想又计上心来:“你们常常劝人要修来生福,你们既没有经历过死亡,怎么知道人死之后还有来生呢?”

      那先比丘和譪地回答:“这就好比柳柑,果实成熟了以后掉在地上,果肉腐烂了,可是种子却埋在土壤里,一等到时机成熟,就会萌芽、成长,茁壮为一棵柳橙树。人的身体只是四大暂时的假合,等到幻境破灭,躯体也就死亡了,可是业识却能不断生死流转,就像柳橙的种子一样地在六道轮回中生生不息,不止有一个来生复苏,而且有无限个来生。”

      弥兰陀王心有不甘,又提出第五个问题来质疑,一个比一个更难回答,但是那先比丘智识过人,胸有成竹,依旧微笑着一一开示。

      弥兰陀王问:“你们出家人爱不爱自己的身体呢?”

      那先比丘:“身体只是四大五蕴和合的色身,我们出家人是不爱的!”

      弥兰陀王一听,正中下怀,立刻狡黠地反驳:

      “哦!你说你们不爱自己的身体,但是,你们出家人一样穿衣、吃饭、睡觉,还不是在保护这个色身?若说不爱,岂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一笑而罢,另作别解:

      “大王,如果您身上长了一个脓包,您爱不爱它呢?”

      “包?那么脏的坏东西,谁会喜欢它?”

      “既然不喜欢它,为什么要把它洗净、敷药,时时守护它不使恶化,每天看看它有没有好一点?若说不喜欢包,这种做法不是自相矛盾吗?”

      弥兰陀王很不服气地辩驳:“我是为了身体的健康才要保护它的!”

      那先比丘击掌而笑说:“这就对了!出家人不爱这个身体,但是为了借假修真,也不得不照顾这个空幻的身体啊!”

      弥兰陀王屡仆屡起,紧接着又问:“释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因果呢?”

      “佛陀具有大神通,当然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了!”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给你们,让诸弟子迅即知道过去、现在、未来的业障,不就通通开悟了吗?何必一点一点地让你们慢慢历练呢?”

      聪明的那先比丘举重若轻,先问:“大王,如果您是个医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种治病的百药呢?”

      “当然啦!医生对于什么药能治什么病,是通通都要知道的啊!”

      “既然医生知道百草药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药都开给一个病人吃呢?”

      弥兰陀王大不以为然的回答:“当然不能!治病要对症下药,慢慢地一味配一味的调理,病人才会好,怎么能胡来!”

      那先比丘顺势就下的说:“同理,佛陀传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要依照弟子根器的不同,一点一点逐步传授,才能如法得道啊!否则,偃苗助长,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弥兰陀王面露赞叹之色,十分佩服那先比丘对答如流的智慧,继续问到底的说:

      “那么,请问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嗔恨心,会不会发脾气?”

      那先比丘答:“佛陀没有嗔恨心,当然不会发脾气。”

      “可是,经典上这么记载: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带着五百徒众来听经,佛陀却很生气地斥责他们:‘出去!出去!’这不就是嗔心使然吗?”

      “这事是有的!”那先比丘耐心阐释说:“舍利弗与目犍连的确带了五百徒众来参加法会,但是这五百个人成群喧闹,不尊重庄严法会,佛陀喝斥他们出去,并不是出于嗔恨心,而是出于慈悲心。这就好比大地覆载我们,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了,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缘故,你能怪大地对你不好,对你生气吗?”

      弥兰陀王频频点头,这才心服口服了。各位听了这么多非难的问题,仔细思量,就可以体悟出那先比丘是何等大智慧了!

      感谢一智师兄分享

      欢迎大家到此阅读佛教故事: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原来剪去的部分又会重新长出来。就像我们人类的欲望,您别指望能够完全把它消除。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尽力把它修剪的美观。" ,真是"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多谢朋友的法布施,南无阿弥陀佛!
        • 什么是3 细, 6粗?
          • here...
          • 〈大乘起信论〉之“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三细与六粗

            张秉全

            由惑造业,因业感报,三者辗转生起,如恶义聚,此乃一切有情流转六道之根本原因。何谓惑?惑即无明。无明即是无所明了,亦即是不觉。〈大乘起信论〉说:“所言不觉者,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无觉性,则无不觉。”由此可见,不觉之无明,与本觉之理体,原非二物,无明不过是真体上之幻翳而已。若离本觉之性,则无不觉之无明,所谓无明实性即法性是也。〈大乘起信论〉之“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论述,深化了我们因无明导致流转生死之认识。先说三细。何谓三细?即根本无明惑,惑相微细,因对六粗,故名三细。

            一, 业相。由于无明依真心觉体而起,因无明故,不觉

            心动而有其念,名为业相。业有造作,动作之义,行相极微,即是生相无明也,唯佛能知。等觉后心断此最后一品无明,即入妙觉位矣。〈起信论〉说:“一者无明业相,以依不觉故心动,说名为业。”可知心不动,则无有业。心若动,必有其业。既有其业因,必招生死苦果,一定之理。〈起信论〉说:“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即此意也。若约断惑位次,十地菩萨后心断之。

            二, 转相。(或称见相。又名转识)转相者,转成能见之

            相也。或称见相者。见初动之相也。反显若不动,则无有能见之相。所谓转本有之智能光,成能见之妄见是也。〈起信论〉说:“二者,能见相。以依动,故能见,不动则无见。”若约断惑位次,九地菩萨断之。

            三, 现相。(或称境界相。一名现识)现相者,由依前转

            相,则境界妄现也。或称境界相者,即转相分别初动之境界也。由依能见之转相,妄见不实之境相。转相如目中生翳,境界相如空中现华。可知离见则无境界。喻如翳病若愈,空中则无华相。〈起信论〉说:“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即转相)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此之谓也。若约断惑位次,八地菩萨断之。

            此三细相,并由根本无明一念妄动而起。所谓“无明不

            觉生三细”是也。业相,即是阿赖耶识初起之相。转相属见分,现相属相分。但此时尚无心王心所之分。微细难测,故称“三细”。

            次说六粗。何谓六粗?即依前三细,更缘现相之境界,

            从而生起六种粗相。对前三细。故称六粗。

            一, 智相。即分别心也。谓依前三细中第三境界相,不

            了自心所现,妄起种种染净分别,于净境则爱,于染境则不爱。〈起信论〉说:“一者智相。依于境界,心起分别,爱与不爱。”是名智相。此乃俱生法执也。七地菩萨后心断之。

            二, 相续相。即依前智相所分别可爱与不可爱二种境界

            相,生起苦乐感受。即于可爱境,生乐受心,不可爱境,生苦受心。而此感觉与境相应,念念不断。〈起信论〉说:“二者相续相。依于智(相)故,生其乐苦(感)觉心,起念相应不断故。”是名相续相。此乃分别法执也。初地菩萨断之。

            智相与相续相,乃事识中细惑,总名法执,乃地上菩萨

            所断。

            三, 执取相。执取者,生执取著之义。谓依前相续相所

            缘念苦乐等境界,不了是虚妄法,深生取著。〈起信论〉说:“三者执取相。依于相续,缘念境界,住持苦乐,心起著故。”是名执取相。此乃俱生我执也。若约断惑位次,藏极果位、圆七信位断此惑。

            四, 计名字相。谓依前执取相上,更立假名言相,深生

            分别。〈起信论〉说:“四者计名字相。依于妄执,分别假名言相故。”是名计名字相。此乃分别我执也。若约断惑位次,藏初果、圆初信断此惑。

            执取相与计名字相,乃事识上粗惑,属于我执。二乘及

            别三贤位于菩萨所断。以上四相皆是起惑之相。

            五, 起业相。由惑造业,为起业相。谓依前所分别假名

            言相,以循名著相故,发动身口,造种种善恶诸业,此为苦因。〈起信论〉说:“五者起业相。依于名字,寻名取取著,造种种业。”是名起业相。

            六, 业系苦相。苦即苦报之相。谓依先造种种善恶不动

            等业,依因感果,受苦乐等报,轮转三界,系缚生死,不得自在。〈起信论〉说:“六者业系苦相。以依业受果,不自在故。”不自在,即苦相。是名业系苦相。

            起业相与苦相,此二相即苦因与苦果也。此六粗由三

            细辗转而生,所谓“境界为缘长六粗”是也。

            〈起信论〉说:“若有众生,能观无念者,则为向佛

            智故。”佛智者,即圆融中道之实相般若也。故行人果能依台宗十乘观法所说:一,观不思议境。谛观现前介尔一念,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竖穷横遍,虚明洞彻,不起一念,即契中道之实相般若也。

            從三細六粗相談惑業苦



            所謂的三細六粗相,皆因一念不覺而有,經曰:【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仗境為緣長六粗】。宇宙萬事萬物一切的相,皆是一念妄動迷失了本性所產生的妄覺,而非真實。禪宗大德說:【動念即乖,舉心即錯】。

            http://dabushi.org/seattle_pureland/jmzd/21.htm

            南无阿弥陀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用自己的语言体悟讲讲,这大篇的太难懂了。
            • 贪嗔痴三心,是无明众生进入六道轮回的主因.眼耳鼻舌身意,是造业的帮凶,苦由此而生...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名相 三细六粗
              解释 语出大乘起信论。根本无明起动真如,现出生灭流转之妄法(迷之现象),其相状有三细与六粗(九相)之别。细者,无心王与心所之分,其相微细难测;粗者,心王与心所相应,其作用之相粗显。 三细即:(一)无明业相,略称业相。指从真起妄的初动之相。即由根本无明起动真如之最初状态,乃枝末无明中之第一相,此相尚未能区别主客之状态。(二)能见相,又称见相。指见初动之相。又称转相。依初动业识,转成能见之相。此系依前述无明业相所起而认识对象之心(主观)。(三)境界相,又称现相、境相。由前转相,而妄现境界之相。盖能见相既起,则同时妄现此认识对象(客观)。 六粗即:(一)智相,依境界相妄起分别染净,於净境则爱,於染境则不爱,称为智相。(二)相续相,依智相分别,於爱境则生乐,於不爱境则生苦;觉心起念,相应不断,称为相续相。(三)执取相,依前之相续相,缘念苦乐等境,心起执着,称为执取相。(四)计名字相,依前之执取相,分别假名言说之相,称为计名字相。(五)起业相,依前之计名字相,执取生着,造种种业,称为起业相。(六)业系苦相,系於善恶诸业,有生死逼迫之苦,不得自在,称为业系苦相。 依此,若由细相进入粗相,即由不相应心之阿赖耶识位进入相应心之六识位,迷之世界乃随之展开。是故,若欲抵达悟境,须由粗相向细相迈入。凡夫之境界为粗中之粗(六粗後四相)、菩萨之境界为粗中之细(六粗前二相)及细中之粗(三细後二相)、佛之境界则是细中之细(无明业相)。此外,若以三细六粗配五意,则三细依序配业识、转识、现识,智相配智识,相续相配相续识。若以之配六染心,则三细依序配根本业不相应染、能见心不相应染、不断相应染,执取相及计名字相配执相应染。若以之配四相,则业相配生相,能见、境界、智、相续等相配住相,执取、计名字等相配异相,起业相配灭相。〔释摩诃衍论卷四、大乘起信论义疏卷上之下、起信论疏卷上、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本〕p617

              ----佛光大辞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不净如何能空,本来无一物,何必“尽力修剪的美观”?
          • 在因地修行的凡夫怎么能跟果地菩萨的境界相比, 灌木丛不勤加修剪肯定是不好看的,而参天大树自然不用修剪了,可是也要时时观照自己是否给人遮风蔽雨,如果到了太阳的境界,就发光好了,南无阿弥陀佛!
            • 你要修剪得可是不存在的东西,慎言,言尽于此
              • 是您自己没明白故事中需要修剪的是什么,也没有明白佛法所谓空和有的关系是什么,依无所住而生的心才能观到自性本空的世界,被尘事染着的心都停不住妄念纷飞,能空到那里去,苏东破的"八风吹不动"就是最好解释,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八风吹不动(苏东坡、佛印禅师)
                作者:正观法师 出自:水月道场 浏览/评论:746/0 日期:2006年12月1日 20:09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苏东坡是宋朝有名的文学家,也是位虔诚的佛门弟子。他有个非常好的朋友,名叫佛印。佛印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禅僧,他的庙宇坐落在长江北岸,而苏东坡却住在长江南岸。

                有一天,苏东坡去拜访佛印,发现佛印不在,便坐在书房里等他回来。等了好久,佛印仍无踪影,苏东坡便在纸上胡乱写了起来,最後几个字写的是∶苏东坡,伟大的佛门弟子,不能改变,即使八风的力量合起来也不能吹动他。又等了一会,佛印仍没回来,苏东坡便回家去了。当佛印返回寺庙,见到苏东坡留在桌上的文字,便在後面加上一句「胡说八道,你的话等於放屁。」然後派人送给苏东坡。苏东坡见到佛印的题字,怒发冲冠,立即操舟过江,来找佛印理论。他飞快地赶到寺中,见到佛印,立即抓住佛印的膀子骂道∶「你这混蛋,凭什麽这样辱骂我?难道我不是关心佛法的佛门虔诚弟子吗?相识这麽久了,你还这样骂我,真是枉为朋友一场。」佛印静静地看了一会,然後微笑地说∶「苏东坡,伟大的佛门弟子,八风不动,一屁过江来。」一句话说得苏东坡面红耳赤,哭笑不得。

                大凡是人,都具有为人的常情。对於人之常情,禅宗总是以自然的态度予以看待。然而,有些人为了这样那样的原因,总是要将常情扩大到超出正常的程度,弄虚作假,胡吹大气。对於这种情况,禅宗便变得非常严厉,经常以辛辣的,甚至粗鲁的幽默予以讽刺挖苦。苏东坡本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可他在纸上胡写自己是八风吹不动的佛门弟子,在佛印看来便是一种狂妄自大。所谓八风,是佛教常用的一个名词,指「得、失、谤、扬、赞、嘲、忧、喜」八种世俗常情的力量。古往今来,能够真正八风吹不动的人,包括高僧在内,也实在少得太少了,苏东坡胡吹八风不动,明显是种自大,是弄虚作假。所以,佛印便以上述的幽默予以惩罚,使苏东坡自己认识到目己的缺点,以便於克服这种缺点。这便是禅的幽默,它不是哗众取宠,而是有著深刻的佛学目的。

                我们看到,禅的幽默不仅仅是用於讽刺挖苦,有时也运用到教学之中,使参学者对所问的事物能有更加深刻、直接的体验。郭子仪是唐朝宰相,有名的政治家、将军,同时也是佛法的爱好者,与禅师们保持著友好的关系。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禅师,问∶「和尚,佛法如何解释傲慢?」听了这话,禅师的脸色立即变了,说∶「你这个昏了头的呆子,你在说什麽?」郭子仪听到这种不礼貌的回答,感到受了侮辱,脸上微现愠色。於是,禅师微笑的说∶「大人,这就是傲慢。」如果那位禅师将佛经上解释骄傲的话告诉郭子仪,那郭子仪所得到的只不过是书本上的文句,没有亲身感受。现在那位禅师运用幽默,挑起郭子仪的傲慢之心,所得到的就是生动的体验,而非呆板的的教条了。这也是禅师运用幽默之一途。

                只是知道圣人们达到的境界,对佛教徒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自己也达到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南无阿弥陀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哈哈哈, "一屁过江来", 当头棒喝,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