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净慧法师:在家学佛方便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家学佛方便谈
净慧法师

  一、 四句口诀

  作为在家佛弟子,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脱离了这些,你的信仰就悬在半空中,信仰就没有地方落实了。

  什么是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呢?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是修习生活禅的四句口诀,也是在家学佛的人应有的心态。

  (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这句话随便说说容易,可实际做起来比念经打坐、烧香磕头不知要难多少倍!你怎样把信仰落实在生活当中,或者说你怎样在生活中去把佛法的精神体现出来,这是硬功夫。

  佛法的引导方式正日趋多元化,有些引导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把它一般化了,推而广之就会出问题。因为用一种方式讲某个问题,它总是有一定的时间、环境、人物作为讲话的出发点。今天我讲的东西,它的精神在寺院里可以用,但是具体的操作在寺院里就不行了。所以我在这里讲的有针对性,也可说是有局限性。在家居士都有家庭、有亲人、有工作,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家学佛就是要把你的信仰和家庭、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结合起来,把两者融化成一体,成为不二法门,这是关键!

  现在我们在家学佛学不好,症结出在我们听闻佛法后没有认真去思考,没有真正领会佛法的精神,得一点皮毛,一知半解,或者到寺院走了几趟,看到出家人好象不食人间烟火,于是回到家里依样画葫芦,那就错了。

  历史上儒家曾批评佛教:入家破家。可是佛教并没有告诉我们每一个信佛的人都要像出家人一样生活,佛教告诉我们要按照你所处的位置,按照所受的戒律,把你的信仰定好位就行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这在于我们有些法师引导上不能对机,听的人又不善于活用而走偏了。比如有的法师说信佛就必须马上吃素,不能吃肉了,或者你信佛之后要马上受五戒,受了五戒以后再受菩萨戒,不是根据个人信仰的不断提升,并在取得家人认同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信仰的层次,而是一种生搬硬套,强人所难,这样就容易出偏差。

  我不赞成在家居士不问情况每家每户都要设个佛堂,每家每户都要烧香。有位居士开装修公司,他跟我说他在公司请了两尊1米多高的菩萨,还要贴金。我说你是在修庙?还是在办公司?信佛的人有多少搞得起房屋装修?你的客户中信佛的人比例有多大呢?你必须面对全社会,面对许多不信佛的客户,你应该用佛教的精神去热情、优质地为大众服务,不能走形式。客户到你公司一抬头看见两尊菩萨,可能扭头就走,不谈了。人家产生了疑虑,还跟你谈什么生意呢?有时候你们思想上那一点窍开不了,就阻碍了你们弘扬佛法的道路,路不是越走越宽,而是超走越窄,最后走进了死胡同。

  我们要领会佛法的真精神,把这种精神付诸实践,身体力行,不是走形式。如果老板能够设身处地体贴职工的疾苦,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管理企业,这个企业一定会管理得很好。日本人把四摄法看做是经理管理企业的四条基本原则。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条是菩萨的精神,菩萨的思想,但我们往往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别人应该这样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先反省自己做到了哪些?然后再去要求别人做些什么,一定要把这个位定好。

  我在柏林寺提倡“三自精神”,就是“自觉、自由、自在”。我刚提出这个问题时许多徒弟都反对,怎么能自由、自在、随随便便呢?我说,你们理会错了,首先是自觉,这是素质教育,每个人都自觉了,他才真正自由、自在了。自觉意味着什么呢?自觉就是每个人要认识自己,为自己定好位,每个人都定好自己的位:我有什么责任?我该做什么?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都能够时时刻刻去主动落实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你说他能不自由、能不自在吗?他一定是自由、自在的!学佛学到自觉的程度很不容易。早晚打坐几支香、念几个钟头的佛号,念几个钟头的经文,那还算容易,唯独把信仰落实于生活当中不容易,但这正是我们修行的着力处啊!

  (二)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我们的思想往往不是想过去就是想未来,今天的事很少想,当下的事想得更少,总是在追悔昨天或幻想明天,这就是脱离实际。要知道,一切事情,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长,当下是基础,今天是基础。你说明天我要走多少多少里路,今天我寸步不移,行吗?所以说,抓住当下就是抓住机遇,不晓得抓往当下的人,永远都抓不住机遇!修行也是这样。着力照顾当下的心念,清明自觉,清净无染。分分秒秒如此,心心念念如此。久而久之,就能把握自己,灵明觉照,当下自觉,当下自在。

  我们不是为学佛而学佛,佛法也不是为佛法而佛法,佛法是一种教化,它是希望将众生教而化之,光教了不化没有用。什么是化呢?化就是改变。现在不是在讲什么电器化啦,现代化啦,这个化就是改变旧的面貌,实现新的面貌。化有两重意思,一是动词,一是名词,名词是动词的结果,先“教”而后达到目标,那就是 “化”了。“化”要从当下开始,在当下来展现,离开当下去谈“化”,寄希望于将来的“化”,死后的“化”,都是说食不饱的。

  (三)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作为在家学佛的人来说,首先是要建立一个佛化的家庭。这里大家别误会了,建立佛化的家庭,并不是说家里供满了菩萨就是佛化家庭,而是在家庭里充满了佛教的精神,有礼让,有关怀,有爱心,这才是佛化家庭的内涵。小孩看到母亲来了,赶快迎上去;母亲看到小孩来了,赶快亲两下,这就是爱心,这就是佛化家庭的精神。看到小孩都不理,“你别打我的闲岔,我正念佛呢。”这行吗?要有爱心,还要学会用佛法来净化家庭。因为我们的爱心往往是一种很狭隘的情执,你要把这种爱心提升到慈悲的精神上来,把爱心扩展开来,由近及远地扩展到更多的人身上,它就不是情执,而是慈悲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做,家庭一定不会有矛盾,一定是个团结、和睦、幸福、佛化的家庭。你别看有些人不信佛,家庭生活却非常融洽,那也是在体现一种善的精神,善法在他的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来了。一个佛化的家庭,一定是个非常清净的家庭,一定是妻子守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丈夫守丈夫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子女各尽其责,各得其所,那必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

  作为在家佛弟子,首先自己一家人要生活得和好,你自己家庭生活和好了,才会影响邻里,才有精神和精力去帮助他人,你自己家里都搞不好,成天争争吵吵,打打闹闹的,你去给别人讲佛法,人家说你先讲给自己听吧,你自己做好了再说,必须以身作则。因此,将佛法融化于世间,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家庭是世间的一部分,世间是什么?用佛法的眼光看,烦恼就是世间,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就是息灭烦恼,得清净自在。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菩提从哪里来?菩提从烦恼中来,烦恼息灭的当下就是菩提;烦恼炽盛,菩提就没有了,所以菩提就是烦恼的觉悟。我们信佛一定要理性化,要多领会佛法的实质。要知道,离开了烦恼,就没有菩提,离开烦恼到哪儿去找菩提呢?到哪儿去找佛法呢?也可以说,没有世间就不需要佛法了。佛法的作用与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沉淀世间的烦恼,能够净化世间的烦恼。如果我们学佛数年,烦恼来了却不能对治,学佛有什么用呢?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以佛法的心态来学佛就是解行相应。行什么呢?行我懂得的那点东西,如果你知道的那点东西而不去行,那永远都是理论脱离实际。你说这个茶好啊!就是不去喝,你总是干渴的!

  (四)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最后一点,就是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讲这句话,几个字脱口而出,很容易,但是落实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不能完全做到,也只是高山仰止,朝这个方向努力而已!这是很难的事情。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就是要时时刻刻知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一分一秒、一呼一吸的时间离开了大众,离开了社会。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尽那么一点点责任,那么其它种种责任靠谁去尽呢?比如说,我们的车一出门就有一条路,走到哪里都有路,谁给我们创造的呢?是大众!什么事情都由我们自己去做行不行呢?不行!社会是整体的、互相依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滴水难成河,独木难成林,这是个简单的道理,认真体会落实就不简单了。

  那么,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的精神是什么?就是时时刻刻对大众怀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心。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都对我有恩,我都要对他们感恩。我们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唯我独尊,我执太重。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越是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总是越谦虚。而那些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往往是没有力量的人,因为没有力量才会装得自己有力量。什么人有力量呢?就是能够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能够真正走群众路线的人。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时时不要脱离众生。佛陀曾讲过:佛在僧数,佛是大众的一分子。为什么我在柏林寺特别强调,要每个僧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养成僧格,要融入僧团?因为佛陀都要融入僧团,我们每一个初出家的人,更应该融入僧团,这是日后将佛法融入世间的开始。

  前面讲的四句话,把佛教的一切修行都包括进去了。这四句从原则上讲,出家人、在家人都通用,但在具体操作上,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操作方法,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操作方法,但是其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二、 回答提问

  问一:佛教认为算命是外道,不提倡这一套,但是社会上有些算命的人算得很准,于是有人有种宿命论思想,生活态度变得很消极。我的一位朋友,她与男友本来相处非常好,很相爱,但后来查出两人属相不配,不敢与其交往了。请问师父,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算命?

  答:命运到底有没有?应该说有,你过去种了恶因,你就要感受恶果。怎样让这个恶因不成熟或推迟成熟,而让善因能够及时成熟?恶因与恶果之间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关系,这中间还有一个缘,即条件。因果的成熟是要通过一定条件的推动才会变成现实。不管善因也好,恶因也好,都是一样,通过我们现在的努力,其目的就是要给善因的成熟创造正面的条件,给恶因的不成熟创造负面的条件,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使善因具缘,使恶因缺缘。你做善事,就是使恶因缺缘,同时也就是使善因具缘。我们现在修行就是做这件事。我们要相信,我们无始以来做了许多的善事,种了许多的善因;同时也种了许多恶因。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为什么会来早或来迟?那就是缘的关系,创造了什么样的缘,就会有什么样的报,就看善因成熟的条件多,还是恶因成熟的条件多。所以大家不要管过去怎样,即使我们过去造了许多恶业,害怕没有用,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行善积德,现在的努力既能改变过去,也能够开拓未来。着眼当下,着眼现在,这是我们人生命运转变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抓住这个关键,要转变我们的命运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必去算命。

  算命到底准不准呢?有一些可能准,准了以后怎么办?算了命知道我明天会有恶运,不好的事情会出现,积极的态度就是赶快做善事,让明天的恶不至于成为事实,而不能因算命而消极,消极的人生态度是不对的。你们都看过《了凡四训》这本书,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非常好的例子。其中有两句话:命由已立,相随心转。大家要时时刻刻地记住这两句话,将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假如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命运不可以改变,那修行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的努力有什么必要?那样也就没有因果了,正因为有因果,所以命运是可以转化的。

  问二:我想问学佛与素食的关系问题。我家是双职工,孩子的姥姥做饭,我们每天下班较晚,回来饭已做好了,假使我要吃素的话,就要麻烦姥姥每天多炒个素菜,做为学佛的人,应该让大家生欢喜心,我却麻烦了老人家。如果不让姥姥炒素菜,她做菜总会放些肉,那样又有伤慈悲心了,这不就矛盾了吗?怎么解决呢?

  答:我觉得不要把吃素和学佛必然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在家学佛,没有这个必要。要知道我们中国的汉传佛教提倡素食,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佛教徒基本上是吃三净肉的。三种净肉,所谓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已杀。当然我们非常赞叹吃素,但是并不要勉强每位在家佛弟子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必须吃素。所以我刚才讲,不要一学佛就在家里摆一个佛堂,然后就是我要吃素,你看看我现在学佛,我有慈悲心了!其实不见得。还是家里做什么菜,你就吃什么,你不要给孩子姥姥提要求,更不要让她明天杀只鸡,后天买点海鲜,你遇到什么就吃什么。然后你可以慢慢告诉她,希望她不要买活的鱼回来宰,不要买活的鸡回来杀,逐渐地影响她,培养慈悲心;在吃的时候,不要以贪心去吃这餐饭,没有贪心,你是以无记心去吃这餐饭,你的慈悲心才不致于受到伤害。如果说这东西好吃,希望明天做得更多一些,这就是恶业了。不要生贪心,而要以惭愧心去吃这餐饭。等待家里人都认同你了,老人、妻子、孩子都觉得你现在学佛了,更爱他们了,更关心他们了,你的言行他们都愿随喜,你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做,那时你就有影响力了,你再和他们商量,可不可以吃素啊?可不可以隔七天吃两天素?慢慢来,大家容易接受。

  我给你们讲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香港某大学的校长是信佛的,而他的太太却信天主教,因为他太太的家庭是一个天主教的家庭。他自己信佛,但他却每个星期日都陪他太太去天主教堂,长年如此,由于他太太没有改变信仰,所以他就没有受皈依,他只是在修行、学佛,却没有受皈依,他的太太看到他信佛非常虔诚,而且表现非常好,受到感化,他太太也就慢慢不去天主教堂了。都六十多岁的人还改变了信仰,后来在征得太太的同意后才皈依了三宝。看看人家是怎样做工作的?所以我们不能一意孤行,要重视教化人的方式方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慢慢达到认同和一致。

  问三:接触佛教后,觉得佛教博大精深,于是产生一种愿望,想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经典和修行,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工作、家庭都非常繁忙,怎么办?

  答:请问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准备当佛学家呢?没有想过吧,你一定还要做好你本身的事业。佛学不管多么博大,多么精深,就像大海一样,只要我们能够尝到大海中的一滴水,就知道整个海水都是这个滋味。这里的重点是你必须根据已知道的那一点点,去认真地落实,慢慢体会佛法,学习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千经万论,说的是什么?就是讲净化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人生。

  佛教有四句偈,它包括一切的佛法,这四句偈成了我们学佛人的口头禅,人人都会念,但几乎人人都不能如法去做。这四句偈是什么?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佛法说来说去,就是在诠释这四句偈。这四句偈是一切诸佛的共见,过去诸佛所说的法离不开这四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也离不开这四句,未来诸佛说法同样离不开这四句。所以你们年轻人工作很忙,你们要做事业,不是要作佛学家,不是专门从事佛学研究的,你们可以有重点的学一两本经,能够自己去行,去受用,这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学那么多。当然,如果有条件,有时间,一年抽一两周去寺院里住一住,专修一段时间,那当然更好。但是不要因为学习佛法,而把事业都放弃了。要在做事业中落实佛法,把事业当成佛事来做,把做好事业看作是修行,也就是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这本身就是修行。

(明进、明嘉根据录音整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净慧法师:在家学佛方便谈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家学佛方便谈
    净慧法师

      一、 四句口诀

      作为在家佛弟子,不论你信佛有多虔诚,你都不能脱离社会和人群,不能脱离你所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你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脱离了这些,你的信仰就悬在半空中,信仰就没有地方落实了。

      什么是在家学佛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呢?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这是修习生活禅的四句口诀,也是在家学佛的人应有的心态。

      (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将信仰落实于生活”,这句话随便说说容易,可实际做起来比念经打坐、烧香磕头不知要难多少倍!你怎样把信仰落实在生活当中,或者说你怎样在生活中去把佛法的精神体现出来,这是硬功夫。

      佛法的引导方式正日趋多元化,有些引导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把它一般化了,推而广之就会出问题。因为用一种方式讲某个问题,它总是有一定的时间、环境、人物作为讲话的出发点。今天我讲的东西,它的精神在寺院里可以用,但是具体的操作在寺院里就不行了。所以我在这里讲的有针对性,也可说是有局限性。在家居士都有家庭、有亲人、有工作,也就是说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在家学佛就是要把你的信仰和家庭、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结合起来,把两者融化成一体,成为不二法门,这是关键!

      现在我们在家学佛学不好,症结出在我们听闻佛法后没有认真去思考,没有真正领会佛法的精神,得一点皮毛,一知半解,或者到寺院走了几趟,看到出家人好象不食人间烟火,于是回到家里依样画葫芦,那就错了。

      历史上儒家曾批评佛教:入家破家。可是佛教并没有告诉我们每一个信佛的人都要像出家人一样生活,佛教告诉我们要按照你所处的位置,按照所受的戒律,把你的信仰定好位就行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这在于我们有些法师引导上不能对机,听的人又不善于活用而走偏了。比如有的法师说信佛就必须马上吃素,不能吃肉了,或者你信佛之后要马上受五戒,受了五戒以后再受菩萨戒,不是根据个人信仰的不断提升,并在取得家人认同的前提下逐步提升信仰的层次,而是一种生搬硬套,强人所难,这样就容易出偏差。

      我不赞成在家居士不问情况每家每户都要设个佛堂,每家每户都要烧香。有位居士开装修公司,他跟我说他在公司请了两尊1米多高的菩萨,还要贴金。我说你是在修庙?还是在办公司?信佛的人有多少搞得起房屋装修?你的客户中信佛的人比例有多大呢?你必须面对全社会,面对许多不信佛的客户,你应该用佛教的精神去热情、优质地为大众服务,不能走形式。客户到你公司一抬头看见两尊菩萨,可能扭头就走,不谈了。人家产生了疑虑,还跟你谈什么生意呢?有时候你们思想上那一点窍开不了,就阻碍了你们弘扬佛法的道路,路不是越走越宽,而是超走越窄,最后走进了死胡同。

      我们要领会佛法的真精神,把这种精神付诸实践,身体力行,不是走形式。如果老板能够设身处地体贴职工的疾苦,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来管理企业,这个企业一定会管理得很好。日本人把四摄法看做是经理管理企业的四条基本原则。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条是菩萨的精神,菩萨的思想,但我们往往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别人应该这样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先反省自己做到了哪些?然后再去要求别人做些什么,一定要把这个位定好。

      我在柏林寺提倡“三自精神”,就是“自觉、自由、自在”。我刚提出这个问题时许多徒弟都反对,怎么能自由、自在、随随便便呢?我说,你们理会错了,首先是自觉,这是素质教育,每个人都自觉了,他才真正自由、自在了。自觉意味着什么呢?自觉就是每个人要认识自己,为自己定好位,每个人都定好自己的位:我有什么责任?我该做什么?每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都能够时时刻刻去主动落实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你说他能不自由、能不自在吗?他一定是自由、自在的!学佛学到自觉的程度很不容易。早晚打坐几支香、念几个钟头的佛号,念几个钟头的经文,那还算容易,唯独把信仰落实于生活当中不容易,但这正是我们修行的着力处啊!

      (二)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我们的思想往往不是想过去就是想未来,今天的事很少想,当下的事想得更少,总是在追悔昨天或幻想明天,这就是脱离实际。要知道,一切事情,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长,当下是基础,今天是基础。你说明天我要走多少多少里路,今天我寸步不移,行吗?所以说,抓住当下就是抓住机遇,不晓得抓往当下的人,永远都抓不住机遇!修行也是这样。着力照顾当下的心念,清明自觉,清净无染。分分秒秒如此,心心念念如此。久而久之,就能把握自己,灵明觉照,当下自觉,当下自在。

      我们不是为学佛而学佛,佛法也不是为佛法而佛法,佛法是一种教化,它是希望将众生教而化之,光教了不化没有用。什么是化呢?化就是改变。现在不是在讲什么电器化啦,现代化啦,这个化就是改变旧的面貌,实现新的面貌。化有两重意思,一是动词,一是名词,名词是动词的结果,先“教”而后达到目标,那就是 “化”了。“化”要从当下开始,在当下来展现,离开当下去谈“化”,寄希望于将来的“化”,死后的“化”,都是说食不饱的。

      (三)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将佛法融化于世间,作为在家学佛的人来说,首先是要建立一个佛化的家庭。这里大家别误会了,建立佛化的家庭,并不是说家里供满了菩萨就是佛化家庭,而是在家庭里充满了佛教的精神,有礼让,有关怀,有爱心,这才是佛化家庭的内涵。小孩看到母亲来了,赶快迎上去;母亲看到小孩来了,赶快亲两下,这就是爱心,这就是佛化家庭的精神。看到小孩都不理,“你别打我的闲岔,我正念佛呢。”这行吗?要有爱心,还要学会用佛法来净化家庭。因为我们的爱心往往是一种很狭隘的情执,你要把这种爱心提升到慈悲的精神上来,把爱心扩展开来,由近及远地扩展到更多的人身上,它就不是情执,而是慈悲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去做,家庭一定不会有矛盾,一定是个团结、和睦、幸福、佛化的家庭。你别看有些人不信佛,家庭生活却非常融洽,那也是在体现一种善的精神,善法在他的家庭生活中体现出来了。一个佛化的家庭,一定是个非常清净的家庭,一定是妻子守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丈夫守丈夫的责任和义务,父母、子女各尽其责,各得其所,那必然是一个和睦的家庭。

      作为在家佛弟子,首先自己一家人要生活得和好,你自己家庭生活和好了,才会影响邻里,才有精神和精力去帮助他人,你自己家里都搞不好,成天争争吵吵,打打闹闹的,你去给别人讲佛法,人家说你先讲给自己听吧,你自己做好了再说,必须以身作则。因此,将佛法融化于世间,首先要从家庭开始,家庭是世间的一部分,世间是什么?用佛法的眼光看,烦恼就是世间,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就是息灭烦恼,得清净自在。所以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菩提从哪里来?菩提从烦恼中来,烦恼息灭的当下就是菩提;烦恼炽盛,菩提就没有了,所以菩提就是烦恼的觉悟。我们信佛一定要理性化,要多领会佛法的实质。要知道,离开了烦恼,就没有菩提,离开烦恼到哪儿去找菩提呢?到哪儿去找佛法呢?也可以说,没有世间就不需要佛法了。佛法的作用与价值就在于它能够沉淀世间的烦恼,能够净化世间的烦恼。如果我们学佛数年,烦恼来了却不能对治,学佛有什么用呢?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理论不能联系实际。以佛法的心态来学佛就是解行相应。行什么呢?行我懂得的那点东西,如果你知道的那点东西而不去行,那永远都是理论脱离实际。你说这个茶好啊!就是不去喝,你总是干渴的!

      (四)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最后一点,就是将个人融化于大众。讲这句话,几个字脱口而出,很容易,但是落实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不能完全做到,也只是高山仰止,朝这个方向努力而已!这是很难的事情。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就是要时时刻刻知道一个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一分一秒、一呼一吸的时间离开了大众,离开了社会。我们仔细想想,我们每个人都只能尽那么一点点责任,那么其它种种责任靠谁去尽呢?比如说,我们的车一出门就有一条路,走到哪里都有路,谁给我们创造的呢?是大众!什么事情都由我们自己去做行不行呢?不行!社会是整体的、互相依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滴水难成河,独木难成林,这是个简单的道理,认真体会落实就不简单了。

      那么,将个人融化于大众的精神是什么?就是时时刻刻对大众怀有感恩之心,报恩之心。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都对我有恩,我都要对他们感恩。我们不能搞个人英雄主义,唯我独尊,我执太重。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越是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总是越谦虚。而那些总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往往是没有力量的人,因为没有力量才会装得自己有力量。什么人有力量呢?就是能够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的人,能够真正走群众路线的人。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时时不要脱离众生。佛陀曾讲过:佛在僧数,佛是大众的一分子。为什么我在柏林寺特别强调,要每个僧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要养成僧格,要融入僧团?因为佛陀都要融入僧团,我们每一个初出家的人,更应该融入僧团,这是日后将佛法融入世间的开始。

      前面讲的四句话,把佛教的一切修行都包括进去了。这四句从原则上讲,出家人、在家人都通用,但在具体操作上,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操作方法,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操作方法,但是其精神是一以贯之的。

      二、 回答提问

      问一:佛教认为算命是外道,不提倡这一套,但是社会上有些算命的人算得很准,于是有人有种宿命论思想,生活态度变得很消极。我的一位朋友,她与男友本来相处非常好,很相爱,但后来查出两人属相不配,不敢与其交往了。请问师父,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算命?

      答:命运到底有没有?应该说有,你过去种了恶因,你就要感受恶果。怎样让这个恶因不成熟或推迟成熟,而让善因能够及时成熟?恶因与恶果之间并不是一个直接的关系,这中间还有一个缘,即条件。因果的成熟是要通过一定条件的推动才会变成现实。不管善因也好,恶因也好,都是一样,通过我们现在的努力,其目的就是要给善因的成熟创造正面的条件,给恶因的不成熟创造负面的条件,用佛教术语来说,就是使善因具缘,使恶因缺缘。你做善事,就是使恶因缺缘,同时也就是使善因具缘。我们现在修行就是做这件事。我们要相信,我们无始以来做了许多的善事,种了许多的善因;同时也种了许多恶因。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为什么会来早或来迟?那就是缘的关系,创造了什么样的缘,就会有什么样的报,就看善因成熟的条件多,还是恶因成熟的条件多。所以大家不要管过去怎样,即使我们过去造了许多恶业,害怕没有用,你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行善积德,现在的努力既能改变过去,也能够开拓未来。着眼当下,着眼现在,这是我们人生命运转变的关键所在。如果不抓住这个关键,要转变我们的命运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不必去算命。

      算命到底准不准呢?有一些可能准,准了以后怎么办?算了命知道我明天会有恶运,不好的事情会出现,积极的态度就是赶快做善事,让明天的恶不至于成为事实,而不能因算命而消极,消极的人生态度是不对的。你们都看过《了凡四训》这本书,那是一个改变命运的非常好的例子。其中有两句话:命由已立,相随心转。大家要时时刻刻地记住这两句话,将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假如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命运不可以改变,那修行有什么意义?我们现在的努力有什么必要?那样也就没有因果了,正因为有因果,所以命运是可以转化的。

      问二:我想问学佛与素食的关系问题。我家是双职工,孩子的姥姥做饭,我们每天下班较晚,回来饭已做好了,假使我要吃素的话,就要麻烦姥姥每天多炒个素菜,做为学佛的人,应该让大家生欢喜心,我却麻烦了老人家。如果不让姥姥炒素菜,她做菜总会放些肉,那样又有伤慈悲心了,这不就矛盾了吗?怎么解决呢?

      答:我觉得不要把吃素和学佛必然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在家学佛,没有这个必要。要知道我们中国的汉传佛教提倡素食,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佛教徒基本上是吃三净肉的。三种净肉,所谓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已杀。当然我们非常赞叹吃素,但是并不要勉强每位在家佛弟子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都必须吃素。所以我刚才讲,不要一学佛就在家里摆一个佛堂,然后就是我要吃素,你看看我现在学佛,我有慈悲心了!其实不见得。还是家里做什么菜,你就吃什么,你不要给孩子姥姥提要求,更不要让她明天杀只鸡,后天买点海鲜,你遇到什么就吃什么。然后你可以慢慢告诉她,希望她不要买活的鱼回来宰,不要买活的鸡回来杀,逐渐地影响她,培养慈悲心;在吃的时候,不要以贪心去吃这餐饭,没有贪心,你是以无记心去吃这餐饭,你的慈悲心才不致于受到伤害。如果说这东西好吃,希望明天做得更多一些,这就是恶业了。不要生贪心,而要以惭愧心去吃这餐饭。等待家里人都认同你了,老人、妻子、孩子都觉得你现在学佛了,更爱他们了,更关心他们了,你的言行他们都愿随喜,你怎么做他们也怎么做,那时你就有影响力了,你再和他们商量,可不可以吃素啊?可不可以隔七天吃两天素?慢慢来,大家容易接受。

      我给你们讲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故事。香港某大学的校长是信佛的,而他的太太却信天主教,因为他太太的家庭是一个天主教的家庭。他自己信佛,但他却每个星期日都陪他太太去天主教堂,长年如此,由于他太太没有改变信仰,所以他就没有受皈依,他只是在修行、学佛,却没有受皈依,他的太太看到他信佛非常虔诚,而且表现非常好,受到感化,他太太也就慢慢不去天主教堂了。都六十多岁的人还改变了信仰,后来在征得太太的同意后才皈依了三宝。看看人家是怎样做工作的?所以我们不能一意孤行,要重视教化人的方式方法。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理解、尊重的前提下慢慢达到认同和一致。

      问三:接触佛教后,觉得佛教博大精深,于是产生一种愿望,想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经典和修行,但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工作、家庭都非常繁忙,怎么办?

      答:请问你们当中有多少人准备当佛学家呢?没有想过吧,你一定还要做好你本身的事业。佛学不管多么博大,多么精深,就像大海一样,只要我们能够尝到大海中的一滴水,就知道整个海水都是这个滋味。这里的重点是你必须根据已知道的那一点点,去认真地落实,慢慢体会佛法,学习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千经万论,说的是什么?就是讲净化我们的心灵,改变我们的人生。

      佛教有四句偈,它包括一切的佛法,这四句偈成了我们学佛人的口头禅,人人都会念,但几乎人人都不能如法去做。这四句偈是什么?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切佛法说来说去,就是在诠释这四句偈。这四句偈是一切诸佛的共见,过去诸佛所说的法离不开这四句,现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也离不开这四句,未来诸佛说法同样离不开这四句。所以你们年轻人工作很忙,你们要做事业,不是要作佛学家,不是专门从事佛学研究的,你们可以有重点的学一两本经,能够自己去行,去受用,这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学那么多。当然,如果有条件,有时间,一年抽一两周去寺院里住一住,专修一段时间,那当然更好。但是不要因为学习佛法,而把事业都放弃了。要在做事业中落实佛法,把事业当成佛事来做,把做好事业看作是修行,也就是以出世精神,作入世事业,这本身就是修行。

    (明进、明嘉根据录音整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净空法师讲述:家庭主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家庭主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萨道

        净空法师讲述

        每天做同样的工作,一定会觉得很厌烦。尤其是家庭主妇,好像永远没有解脱的一天,许多人都觉得苦恼。假如能将观念转变过来,就会做得非常快乐。凡夫观念中执著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为什么替他们做,愈想烦恼愈多。若学菩萨道,发大誓愿普度众生,他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样了。

        行菩萨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罗蜜’。主妇菩萨在家庭里为一家人服务,就是修布施波罗蜜。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指在外面赚钱,供养一家人生活。内财是用自己的体力、智慧为一家人服务。在家事里做出圆满的三种布施。你将家事整理的井井有条、干干净净,使家人生活舒适,让邻居羡慕,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厌的做,即是‘忍辱波罗蜜’。每天还要改进,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 ‘精进波罗蜜’。虽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即是‘禅定波罗蜜’。清净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满,是‘般若波罗蜜’。于是觉了,原来菩萨的六波罗蜜,就是擦桌子、扫地、洗衣、煮饭圆圆满满的成就。这就是《华严经》善财童子所表演的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你将家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间所有主妇的榜样,一切家庭的榜样。这就能度邻里,推展开就能影响社会、国家、世界,乃至尽虚空遍法界。这才晓得菩萨在家里扫地、擦桌子、煮饭、洗衣,原来是在做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大愿大行。这是学佛、是正念、是诸法实相。若能如是观,则法喜充满,如何会起烦恼!佛法的修学一定要落实在生活中;不落实在生活中则没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法喜充满。
    • 太虚大师:居士学佛之程序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居士学佛之程序
      太虚大师

        窃谓佛法之近益人世者,即在五戒、十善,斯本与儒者人伦之常德相准,而亦与诸教诸学之明哲贤圣所期者不违。第佛之戒善流出于最上清净之大圆觉海,故即由戒善可上阶出世解脱,遥达无上菩提,使近为人中之贤哲,远引佛果之圣德也。语云:“白刃易蹈,中庸难能”。今之学佛者,每不能笃于信解戒善而好骛浮夸,殆亦由乎是。夫居士学佛与出家僧众异:出家僧众乃少数人之住持佛教,专务内修外宏者也;而居士学佛,则期以普及乎全人类,风俗因以淳良,社会由之清宁者也;由遵行人伦道德,养成人格而渐修十善菩萨行者也。故兹不辞庸拙,请一言居士学佛之程序焉。

        一、有普通学识之人,或因人劝导,或因事感怀,将发生修学佛法、信从佛教之心时,须先渐次请取佛学门径诸书籍,若印光文钞,了凡四训、莲池大师竹窗初笔、二笔、三笔,拙著之佛教各宗派源流、佛乘宗要论、人生观的科学;涉略研读,数月可以卒业。由是认识佛教大概之真相,三世因果,五趣升沉,生死之轮回,涅槃之解脱。既经完全肯定,则信心自然生起。如是信心,乃由胜解乐欲而发,是真信而非迷信,庶免盲从偏蔽之弊。

        二、既由了知佛法大概之真相,生起信崇之念,则当进一步以求坚定此信心,从一大德沙门乞受皈依佛法僧宝之三皈。此受三皈,即为将内心信崇佛法僧之真意,公布于世出世间圣凡大众之公布仪式。经此公布之后,世出世间圣凡大众,即公认为信佛徒众中之一分子;而己身已为从佛法中所化生之一佛教徒的新人格,亦因之确定。经此公布皈佛法僧之一阶级,最关要者在舍邪归正。云何归正?既从此唯以佛为师,以佛法为学,以修佛法之僧为友。换言之,即从三宝中新生得一新身命,如赤子之完全皈投于三宝慈怀中也;故云皈命三宝。云何舍邪?外之则永舍世间种种非清净、非解脱、非正觉之邪教、邪说、邪师、邪友、及所起邪行;故受皈后,应持纯正之佛教徒态度,处处高标佛教特胜之点,而不与异道及流俗苟同,信心乃能纯洁。内之则渐舍世俗之悭贪等心,能去奢节欲,而以所余修植福田。福田有三:一曰恩田,对于若父母等有恩者、不吝财力以为报酬;二曰敬田,对于崇佛宏法供僧以尊奉有德之事,不吝财力以为布施;三曰悲田,对于世人乃至畜生等,遇其种种艰难困苦之事,不吝财力以为济度。故受皈后,应即成为一乐善好施之人。

        三、由受皈行施之善信纯熟,审己之所能行持者,进从大德沙门乞受持五戒。五戒者,人道之纲纪,心德之根本也。然受五戒,不必一时皆受;盖在家居士处于习俗之中,复关职业之别,或受持一戒,若不杀生,若不偷盗,若不邪淫,若不妄语,若不饮酒、吸鸦片等,均可。一戒既能完全受持,进受二戒,乃进而完全受持五戒。此之受持戒条,贵在实行,非可以务名之心出之,妄云吾能受持几戒或全持五戒,而实际上或故犯覆藏,或误犯而不忏,已受而不持,譬之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又,不受而行杀等,不过恶行;受而毁戒,又加一毁佛戒法之罪,及欺罔佛圣、诳取名闻之罪也。故受戒之前,大须审慎!受戒之后,时切检点!每日当立一所受戒条之持犯格而审查之,一日能持净无犯,则可纪功;如稍有所犯,则当发露勤求忏悔。久之、纯洁无疵,则心喜身泰,即有君子坦荡荡之乐,虽处人世,无异天堂。如已受此戒而自审不能坚持者,则须重向一大德沙门、当众公布退除,免招破坏佛戒之大愆也。此受五戒,重在止恶行善之四字。所戒除之杀等,止为止恶;在于行善,即为儒家仁、义、礼、智、信之五德。唯佛法尤重止恶,盖能止恶而行善,则为无恶之纯善,虽行善而不能谨于止恶、则不成无漏清净之善,其程度仅等于但受三皈者之随喜行善而已。故止恶二字,为五戒较三皈进一步之特征,居士之学佛者不可不知也!诚能集合受持五戒之人而成一家、一乡、一邑、一国之群众,则眷属未有不和乐,邻里未有不仁美,风俗未有不淳善,社会未有不安宁。由身修而家齐、而国治、而天下平,庶可征之行实耳。窃愿居士之学佛及居士之提倡佛教者,能以此交相勉励激劝而深深注意焉。

        四、能受五戒,恒持清净,则为人中贤圣。更进一步,当短期学习佛所行之纲略,受持八关斋戒。关者、限期关约之意,亦关闭一切恶行之义。故受持八斋戒法,最短者、期以一日一夜,稍长、则二日二夜,或七日七夜乃至百日百夜,在行者随意期约。在乞受时、向大德沙门,将愿受斋戒若干期日夜当众陈告。由大德依法授与之后,则在期约之内,居于佛寺或净室中,等同短期出家,全屏世间一切习染嗜好。恭对三宝,凝摄六根,昼夜精进无间,如佛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完全断淫,非但不邪淫也──、不妄语、不饮酒、不香花严饰──服坏色缦衣──、不坐高广大床、不持金银财宝及过往歌舞观听、并持不过午时之斋──此之持斋,谓不过午食,非但蔬食而已──。而行者亦于所约定之期限内 ,如是行持,自一日夜以至百日夜,关闭诸恶,止息游戏,脱离俗染,节减食睡,近之则成为新濯新浴之一高尚严洁的新人格,远之则上通于如来清净法界海流。在常为职业所缠而可短期静修者,犹为特胜之方便也。此短期精进之所行,其功力每有胜过于持五戒数年者,故此亦为居士持戒之加行──居士、应曰近事士、近事女,今从中国习惯之称呼,姑仍名居士。实则居士乃隐居不仕之士,或素封端居之士,非必学佛者之称也──。虽未受五戒,或未受三皈者,亦可行之;然以已能受持五戒者,用为短期加行行之为更有功效也。

        五、能长守五戒或短持八关斋戒矣,若更求增进,则当净意地之烦恼毒,而进持心戒,此即崇行十善: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恶口、两舌、绮语,意不贪、嗔、痴是也。止身恶同于五戒;止口恶则别开出两舌、恶口、绮语三条,益加严密;净除意恶,则为十善行不共五戒之特胜点。然十善行,乃众圣之大本,万德之宏纲,枝条无量,繁细难尽,二地菩萨才能持净,至成佛时乃能圆满,凡僧不易精严,何况居士?故当就其中之尤重者,标举为相,俾可遵从。故当向菩萨沙门、乞受梵网之十重戒而严持之可也。推而广之,则由摄律仪而摄善法也,而饶益有情也;菩萨万行胥在乎是;惟智者之超然自达而已!

        六、第一、第二、在养成信解,第三、第四、第五、在习行戒善。夫学佛之道,以起信为母,而持戒为基;信具、戒就,则本立而道生,乃可进修定、慧。定、慧若非有真信、净戒贯持其中,则定未有不为杂魔之邪定,慧未有不为缚染之狂慧也。外道旁门之流,唯以邪定陷人;世智辩聪之辈,每将狂慧惑世;是皆无上来信根、慧根之故也。修习禅定,即修止观,圣教中向以不净、慈悲、缘起、数息、念佛、五种止观为方便。此中不净、慈悲、缘起三观,分别对治贪、嗔、痴三惑,修之匪易;数息兼治昏乱,为修定之要门;念佛总伏杂染,乃离障之捷径。今以华土之传习,可更加礼佛、称名、诵经、参话、持咒之四种。前所云念佛,实为凝心以观念佛之功德、相好为法门,此于念佛中别开出礼佛、称名二门:礼佛、即严供经像,常课或定期勤行礼拜,礼拜时观念佛等功德相好,三业恭敬,久之、定心现前,亦为修念佛三昧。称名念佛、即口称佛菩萨等名号,而心维其胜德,出于无量寿佛经及佛说阿弥陀经之建立,所谓执持阿弥陀佛等名号,若一日乃至七日,而获一心不乱之三昧者是也。约不净、慈悲、缘起、三观之精意,而为诵经、参话头二门:以诵经既能照悉心中烦恼分别,渐伏贪、嗔、痴等;而参话头尤能使贪、嗔不行,直捣愚痴也。诵经、即常诵般若心经、法华经等之一经,如因诵法华经而得定,即为法华三昧等。参话头、即抱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等一句话头,穷参力究等。持咒、在通常之照音称诵,殆与诵念经佛无异;其受真言密教之传授,依一定之仪轨,设特立之坛场,身手结印,心观字种,同时、口诵真言,三业玄密相应 , 行者因心与本尊之果德,同融于六大无碍之交加相持中,则更能总摄前来诸观而速疾成就也 。上之各种止观,或按日为定时数数之常课,或约期为闭关专修之加行,则在乎行者之自择其宜耳。行至情死智生,皆能定、慧俱获,以先有信解与戒善为基本故也。此时、更当广研圣教经论,多问深思,熏开胜慧,庶善识位次,离魔邪上慢、似道法爱诸过,上上升进于解脱之圣道中,不致滞误。若阿含、宝积、般若、深密、楞伽、华严等经,与俱舍、成实、中观、成唯识、瑜伽师地等论,皆胜义之结晶,前圣之鸿式也。古今诸德之疏注,及拙著之起信论略释、别说、唯识释,唯摩讲义,楞严研究,楞伽义记,法华讲义等,皆可参考资证,助发玄悟。由是信解融贯,定慧交修,菩提之心于是开发!

        七、上来解行无懈,可期果证。若于生死流转中未能不布,而又现身中未登三乘圣地,则今有一舍,势须于五趣中更受后有,难免隔蕴之迷,蹉跎耽误!甚或恶缘所逼,展转沉沦,则不可不求他力之净缘增上,上圣之大愿摄持,俾尽此身之报,即往净土而生;此则依弥勒以求生兜率内院,依弥陀以求生西方极乐之法门尚也!就今盛行之求生极乐以言,既具前来所修,信行已具,但加发一依恃阿弥陀佛之愿力,专心一意,以临命终时仗佛接引往生彼土而已。加习弥陀等经,确信必有弥陀等土之可往生,及专持弥陀佛名,则信愿行尤为一贯耳。

        八、若虽未能现登三乘圣地,而能坚发深固大菩提心,悲悯五趣有情,誓于生死流转中广为济拔,渐由十信进趣三贤等菩萨行位,于长劫中修菩萨一切难行之行,凭胜解力及大愿力不生恐怖,不畏艰难,则可依释迦本师行菩萨道之本生所行为师法,恒磨励以修六度,勤策发而习四摄,譬如火中优钵罗花,尤属难能可贵!若怡山发愿文所云近之矣。

      丙寅元旦释太虚草于浙西弥勒阁中(见海刊七卷二期)

      (本文录自《太虚大师选集》下册•457–467页)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 随喜赞叹师兄的法布施!南无阿弥陀佛!
    • 济群法师:佛教与人生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佛教与人生
      ——在定慧寺为苏州信徒开示——

      济群法师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动越做越好,听经的居士越来越多,真是非常高兴!大家能够踊跃地、积极地到这里来参加弘法活动,是大家的福德因缘,是多生累积的善根!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闻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这种信仰非常表面、非常功利。真正的学佛修行,并不是刻意地追求什么。修行从广义来讲,就是一种生活,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学佛说成是玄妙的事,说学佛是为了成佛,听来非常高尚,但我们要知道,学佛修行也可以是十分平常的事。

        平常到什么程度呢?正象古德们所说的那样:饥来吃饭困来眠。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佛是平常道,要象饿了吃饭、困了睡觉一样自然。当我们说到修行的时候,想到的往往只是礼佛、诵经、念佛等等。这些算不算修行?当然是修行。有的人诵经,每天要诵一卷《金刚经》或《地藏经》、《无量寿经》;有的人念佛,每天都要念几千声、几万声佛号;有的人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早晚功课。但我们诵经的目的是什么?念佛的目的又是什么?是不是所诵的经典或念的佛号象银行里的存款一样越积越多,我们的修行工夫也就越来越深?不是这样的!

        诵经也好,念佛也好,主要是为了改善并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每个人都有很多烦恼和妄想,因此浮躁不安。这些烦恼从哪里来?都是自己东想西想地想出来的!妄想少,烦恼就少;妄想多,烦恼就多。所有从贪、嗔、痴出发的行为,都会形成不善的业力。所以说,凡夫的起心动念都在造业。当我们产生一念贪心时,内心贪的力量就增强了一分;当我们产生一念嗔心时,内心嗔恨的力量又增强了一分;当我们起一念我慢心、嫉妒心的时候,内心中我慢的力量、嫉妒的力量也在随之增强。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念佛时,所念的每一声佛号,就是在我们的生命里种下了善的种子;当我们诵经时,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种下了佛法的种子。所以,我们是想让内心结出慈悲、智慧的果实,还是无明、烦恼的果实呢?关键在于平时是如何熏修我们的内心。如果我们不断地贪婪、嗔恨、嫉妒,烦恼就会渐渐地形成强大的力量,甚至完全左右我们的身心;如果我们不断地听闻佛法,如理思维,慈悲、智慧的菩提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有的人每天都在忙着家庭琐事、忙着工作经商,偶尔才有那么两个钟头到寺院里听一点佛法,有没有用呢?当然是有用的,但这种作用却微不足道!因为我们长期处于贪、嗔、痴的状态中,短短两个小时所得到的净化,远远不能抵消我们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受到的染污!而凡夫所具有的贪、嗔、痴是来自无始以来的习气,所谓积重难反。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学佛作为生活中的点缀,而是要将它落实到生命的实处!

        常常听到有人说:我也想学佛呵,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到寺院来,没有时间听经,没有时间念佛。作为在家的居士来说,的确有很多世俗的事务需要处理,包括家庭、儿女、工作、人际关系等等。但是,什么叫有时间?什么叫没有时间?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谁也不会多一分或少一分。只是每个人都会把时间放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认为工作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工作;如果认为赚钱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赚钱;如果认为娱乐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娱乐;如果认为人际关系最重要,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应酬人际关系;如果认为学佛最重要,也就不可能没有时间学佛。

        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没有时间,而在于是不是重视。当我们觉得没有时间到寺院来或没有时间学佛时,就说明我们没有把学佛放在人生的首要位置!前面已经说过,修行是一种非常平实的生活,是一种健康如法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将学佛真正落实在生活中,就不可能出现有没有时间的问题,因为我们不会没有时间生活。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作为在家居士来说,不应将学佛和世俗生活对立起来,也不应为了学佛而放弃世俗的责任。

        在生活中,妻子要尽到妻子的职责;丈夫要尽到丈夫的职责;身为父母要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为人儿女就要尽到孝顺老人的责任。佛教里有一部《佛说善生经》,在这部经里,佛陀非常详尽地告诉我们:作为妻子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丈夫又要履行哪些职责;作为父母,对儿女要履行哪些职责。这和儒家所讲的"父慈子孝"也是一致的,佛教也提倡孝道,孝顺父母的功德仅次于供养三宝的功德,如果无佛在世时,孝顺父母的功德就是最大的。假如一个人对父母都没有孝养之心,又怎么可能慈悲一切众生呢?

        在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本着爱心和慈悲心来与人为善,这是一个佛教徒处世的准则。当我们对别人产生爱心和慈悲心的时候,不仅能给他人带去温暖,更能以此克服我们生命内在的嗔恨。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佛陀提出了四摄法门。什么叫四摄?就是四种摄受别人的方法,如果我们依教奉行,就会获得他人的欢喜爱戴。

        四摄法门中,首先就是布施。布施包括财布施,就是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以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还有是法布施,就是以我们掌握的生存技能或所学的佛法去帮助别人。我们学佛之后,多多少少会在佛法上得到一些体验,得到一些受用。我们自己从佛法中得到了利益,就有责任以去开导、帮助别人,让周围的人也有机会接触佛法,这才是最大的布施。因为世俗的财富只能暂时帮助他人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而佛法则能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甚至解脱生死。所以,《普贤行愿品》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也就是说,在一切供养中,能够用佛法去帮助别人,所得的功德是最大的。

        其次是爱语,要我们带着爱心和慈悲心与人交流,远离两舌、恶口、妄语、绮语这四种不好的语言。两舌就是挑拨离间;恶口就是以粗暴的语言伤害他人;妄语是以假话欺骗他人;绮语就是以诲淫诲色的语言使人产生烦恼。修学佛法,要培养一种坦诚的心态。当我们说真话时,在生命中积集的就是真实的种子。而真实的种子是开发智慧的根本,如果说假话说多了,我们就会越来越虚伪。所以,一方面要说真话,一方面要说有利于别人的话,如果是对他人无益的话则不必说。

        第三是要利行。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要对别人有好处、有帮助;凡是会伤害到他人利益的事情都不要做。

        第四是要同事。当别人从事一些健康的事业时,我们应尽力去参与或随喜,不要因嫉妒而排斥他人。同时,要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我们因为我执的关系,总是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或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别人顺从。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无论父母对子女,或者妻子对丈夫,总是一相情愿地希望对方如何如何,而不能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来相互理解。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父母对子女的爱越深,子女的负担就越重、越痛苦,甚至有的子女被父母爱得活不下去,心灵受到极大摧残。同事法门就是告诉我们,当我们帮助别人时,要知道对方需要什么,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去帮助他,而不是想当然地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他。

        如果我们能够按四摄法门去处世,那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是个最受欢迎的人!学佛,就是以爱心和慈悲心给别人带去欢喜、带去信心、带去利益。

        当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的引导。只是一味的没有原则的慈悲,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佛法具有悲和智两大内涵,所谓"悲智双运"。智慧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闻思经教,如理思维才能获得。佛陀是具有圆满智慧的人,三藏十二部典籍是智慧的宝藏。在我们每天念诵的"三归依"中,就有"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真正把佛法学好,智慧就会象大海和虚空一样无穷无尽。

        学习佛法不只是诵经、念佛,还要闻思经教。有句话叫做"有信无智,长愚痴",就是说,盲目而缺乏智慧的信仰会使人偏执一端,越来越固执,越来越狂热。所以,信仰需要智慧来引导,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信仰的层次,提高信仰的水准。


        作为居士,选择一份正当的工作也是修行的关键。所谓正当的职业,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它包含着两重标准。首先,是不违背法律的规范,法律制定是以维护大众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如果我们连良好的公民都做不到,离佛教徒的标准就差得更远。因为佛教徒还须遵守更高的道德准则,还应遵循五戒的标准: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只有符合法律和戒律的双重标准的职业才是如法的。

        为什么要以戒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呢?除了对行为的约束,戒律还有什么更重要的意义呢?在我们的人性中,贪、嗔、痴是危害我们生命的三种毒素,当它们发作时,就会带来杀、盗、淫、妄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方面会纵容我们的烦恼,张扬我们人性中邪恶的力量,伤害到我们的心灵健康,更会侵犯到他人的利益。我们杀生,一定有被杀的对象;我们偷盗,一定有被盗的对象;我们邪淫,一定有被淫的对象;我们妄语,一定有被欺骗的对象。同时,造恶带来的果报还会影响到我们未来的生命,杀生会导致短命和多病的果报,因为杀生使动物们不能终其天年;妄语则会使我们被人欺骗或不能取信于人;盗窃和邪淫也是同样,只要是我们自己种下的恶因,最后,也一定由我们自己来品尝它所结出的苦果。

        受持戒律,主要是帮助我们克服贪嗔痴的烦恼习气,帮助我们制止不善的行为。当我们在选择职业时,要知道职业仅仅能够保障暂时的生存。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几十年的光阴,如果看不到生命的未来,就可能急功近利,一切从眼前利益出发。作为一个佛教徒来说,要为更长远的生命着想,眼前的几十年毕竟是短暂的,而未来的生命却是无限的,如果为了暂时的利益而殃及未来,岂非舍本逐末?

        如何才能保障我们未来的幸福呢?就要严格地按照戒律的规范来生活。健康的、正命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修行。我们做的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和修行无关。但如果我们将佛法的智慧落实在生活中,以佛法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言行,那么,行住坐卧中一样可以修行。平常人吃饭不能好好地吃;睡觉也不能好好地睡;在家庭中不能好好地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不能好好地待人处世。

        我们吃饭时也要检查自己的心态:是带着贪心在吃?还是带着嗔恨心在吃?吃饭最原始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是为了我们的色身得以维持。但很多人吃饭早已超过这个界限,有时为了贪图口腹之欲而大造杀业;有时为了虚荣和面子而一掷千金。所以说,如果我们不能以平常心来吃饭,遇到好吃的饭菜就会起贪心;反之,则会起嗔恨心;为了吃给别人看,那又是虚荣心和我慢心在作怪;看到别人吃得好,自己吃得不好,心里不平衡,还会产生嫉妒心。我们看,不好好吃饭,就会带来这么多的贪嗔痴烦恼。

        为了维持色身的基本生存,还要注意相应的营养,营养不必太多,但也不要不够。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缘起的,需要依靠物质条件才能得以维持。暴饮暴食固然不对,忍饥挨饿地自苦其身同样是不足取的。我们应奉行中道的原则,远离纵欲和苦行两个极端。所以说,吃饭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修行,就蕴涵着智慧。

        从前有位祖师在回答"修行是什么?"的问题时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听的人不明白:谁不会吃饭、睡觉呢?祖师就说:"你们吃饭时挑肥拣瘦;睡觉时又东想西想。"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什么都会做,如果我们真正想要学佛的话,一切都要重新开始!从原有的情绪式的生活,改变为智慧的、健康的生活。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习惯。还是以吃饭为例,嗜酒的人必须有几杯酒才吃得有滋味;嗜肉的人又要有点荤腥才觉得踏实,就把吃饭这件简单的事情越来越复杂化。因此,我们要以平常心来吃饭,其中有几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一是饿了才去吃,这是个重要的前提,否则再好的东西也吃不出滋味来;二是要有好心情,古德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没有心事也就没有烦恼和负担,才能吃得开开心心;三是饮食要简单,如果菜太多、太复杂,会使我们的味觉被麻醉,根本就分辨不出各自的原味,远不如清请淡淡的两三样更适宜。

        吃饭是如此,睡觉也是如此。尤其是那些有自己一番事业的人,每天俗务缠身,到了晚上仍妄想纷非,结果备受失眠折磨。如果我们每天以打坐、诵经将心静下来,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扰。当然,这种训练要有个过程,念佛和禅修都是很好的方式。凡夫的妄想总是不绝如缕,就象流水般一念接着一念,吃饭时在想问题,睡觉时在想问题,睡着了还要做梦继续想。可真正想要思考问题时,却无法集中精神。

        如何才能使我们的心保有清净的状态呢?我们可以通过念佛把心安顿在佛号上,无论是走路还是干活,都让这一声佛号念念相续。如果妄想太多,心就会变得复杂,烦恼也随之增多。如果能够天天念佛、时时念佛,心就会越来越单纯,心理负担就会越来越少。一个人为什么开心不起来?就是因为心事太多,心被很多事物和执着压迫着。当我们心事重重时,想快乐也快乐不起来,反之,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任何负担,就能体会到放松的自在。

        所以,我们要学会观照自己的心念。我们手上的念珠是起什么作用的?就是帮助我们来看好自己的念头。禅宗里有个故事说,一个孩子去放牛,开始时,牛是野牛,所以孩子每天都要跟在牛的后面,时时地抓着牛的绳子,稍一疏忽它就跑得无影无踪。孩子天天都训练这头牛,吹一下哨子,就拉一下绳子,久而久之,牛变得越来越温顺,到最后,孩子甚至可以骑在牛背上走,当他自己去睡觉时,牛也不会跑掉了。我们的心念,也象这头野牛一样。有个词叫做"心猿意马",就是说我们的心象猿猴一样不安分,我们的意又象马一样到处乱跑。我们时常都会迷失在五欲尘劳中,听到好听的,看到好看的,就去执着,就去贪嗔痴了。当我们贪著这些的时候,早就把自己的心丢在了一边,早就迷失在自己所喜欢的环境里,就象那头牛一样,一不小心就跑得无影无踪。而念珠就象栓牛的绳子一样,我们的心念,比牛跑得更快、更野,所以时常要观照它。

        我们时刻都要反省一下,看看现在在想什么?看看自己想的这些念头是什么?我们要看住自己的念头,无论是好念头还是坏念头出现时,心中都要了了分明。尤其是我们起贪心、嗔恨心的时候,不要盲目地跟着它跑。一个没有学佛的人,贪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贪;嗔恨心现前的时候就拼命地嗔;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恨的时候又恨得不共戴天,让这些烦恼的心理成了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人。而念佛就是要培养我们的正念,使我们把握好自己的心念,把握好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而不是让那些五欲尘劳的烦恼来左右我们的身心,使我们的心始终保有清净的觉照。

        总而言之,修行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行住坐卧中,都包含着修行。学佛就是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做起,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起,只要我们拥有健康而智慧的生活,那就是最好的修行!

      ·邢晓彤记录 ·宗慧整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济群法师: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济群法师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因为人生观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处世态度也往往大相径庭。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佛教徒是消极而悲观的。因此,选择佛教作为信仰,只是老年人的事,年轻时是不适合的,除非在事业或情感上遭受了重大打击。由于这种误解,使得许多人自决于佛法智慧与真理的大门之外。再从佛教界自身来说,许多佛教徒因为对经教缺乏研习,未能树立佛法的正见,面对社会的误解,自然也无法分辨。

        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修行和日常生活?消极或是积极?禁欲或是纵欲?自利或是利他?这一系列问题,不仅社会对此有诸多争议,即便是学佛者本身,多半也不甚了了,基与此,本次讲座将重点为大家分析“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人们总是习惯将佛教徒与消极厌世联系在一起,那么,学佛者究竟是不是消极的?如果是积极的,那佛教徒的积极又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首先要探讨一下:什么是消极?什么是积极?

      一、积极乎?消极乎?
        一、消极、积极的产生和表现

        消极和积极是我们对某件事表现出的态度。当我们对其发生兴趣或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就乐于主动参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反之,则会有意识地回避、抵抗,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尽管孩子的天性都是贪玩的,但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却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有的孩子觉得读书无用,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对学习难以产生兴趣,因此以消极的态度应付了事。而那些从小好学的孩子,因为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需要家长和老师的督促,自己就会努力对待。

        我们在工作和处世中也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同样的事情,落实到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的态度和行为也会各不相同。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采取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他为了恢复“周礼”,为了推行“仁、义、礼、智、信”的政治主张,几乎一生都在周游列国。在他游历期间,遇到很多挫折,包括隐士们的冷嘲热讽,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立场,仍“知其不可而为之”,积极实施治国平天下的志愿。在理想无法实现时,亦不轻言放弃,转而在学生中推行自己的主张,提出“学而优则仕”的读书观念,由读书进而仕途,进而治国平天下。

        与孔子的积极入世相反,历史上还有许多消极避世的隐士,他们无法接受现实社会的污浊,转而寄情于山水之间,过着淡泊无为的生活。《庄子》记载:尧有意将天下让与许由,许由闻听,不仅没有感到欣喜,反而跑到河边将耳朵反复清洗,觉得尧的话玷污了他。

        这样的机遇对孔子而言,或许是梦寐以求的,天下唾手可得,正可用来大展鸿图。但人各有志,许由所向往的是逍遥自在的人生,世间功名于他不但毫无意义,且避之尤恐不及。

        除了观念不同而造成的差异之外,消极与积极的产生,往往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有的人从小失去家庭温暖,长大后工作不顺利、婚姻不幸福,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和挫折,使他们看不到人生的意义,看不到生存的希望。活着到底是为什么?他们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在他们眼里,世上的一切都暗淡无光,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勇气。长此以往,他们的人生态度不免趋向消极。

        而在顺境中成长的人,很少经历挫折,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无论做什么都觉得有意义,他们所表现出的努力进取,就来自于积极的人生态度。

        社会环境也是导致不同人生态度重要的因素之一,古人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说,正是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若身逢乱世不妨遗世独立,心游江海;若天下安乐才可出来辅助明君,安邦定国。

        由此可见,消极与积极既取决于我们的主观愿望,也和客观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消极与积极是相对的

        消极与积极并不是绝对的,由于参照的角度不同,标准也会随之改变。

        伯夷和叔齐是历史上两位深受推崇的隐士。当时,周文王想请他们出山讨论伐纣王,可在他们眼中,这却是大逆不道的犯上作乱之举。他们为了遵循儒家的道德观念,拒不出山,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从入世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消极的。但换个角度来看,他们为了忠孝仁义而独善其身,其行为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再如出家人的修行生活,以世俗的标准衡量,无疑是消极的。但以他们追求的人生目标而言,出家不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命,更是为了住持正法、荷担如来家业的崇高使命。他们为寻求真理而放弃世间享乐,其选择无疑是积极而自觉的。

        所以说,消极和积极不可简单地一概而论。当我们看待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单一的角度,只有从多方面地观察、思考,才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反之则会有失偏颇。

        通常,在我们的人生中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人生始终都处于选择之中,而选择就意味着取舍:在占有的同时也在放弃。

        无论我们选择学校、工作还是家庭,都面临同样的问题。高校有几百所,而我们能选择的不过是其中一所,就是在这一所中,能选择的也不过是其中一个专业。生有涯而学无涯,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想要。类似的选择,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时时都要面对。而取舍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我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在作出抉择后,对我们所选择的,要积极努力,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上面,而对其它与之无关又足以形成干扰的事情,则消极对待。古人有玩物丧志之说,玩物何以会丧志呢?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本应消极对待、浅尝即止的事情投入了过多的精力,以至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三、佛教徒是消极的吗?


        为什么社会上很多人会认为佛教徒是消极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由出家制度引起的误解。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是以孝为本,而孝的核心内容就是传宗接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出家人必须独身,当然谈不上生儿育女;再则,世人多半以地位名利作为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认为人生在世或是要荣华富贵,或是要干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方能光宗耀祖,而出家人与世无争,视世间功名如过眼云烟。现代社会是鼓励消费的年代,而佛教徒生活俭朴。尤其是出家人,长年累月住在古老的寺庙里,饮食清淡,衣着简单。很多人对这种少欲知足的生活不理解,觉得佛教徒缺乏常人的生活热情,跟不上社会潮流,与当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因此在人们眼中,出家人的选择无疑是对人生缺乏积极的追求。

        同时,确实有些人是在无奈之下出家为僧。或是带着个人恩怨逃避现实,或是在遭遇挫折后对生活失去信心,万念俱灰之下遁入空门,这也是造成社会对出家人产生误解的重要因素。其实这类人在僧团中仅仅少数而已,而且,若是出家的发心不正,即使披上袈裟,在佛门中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再就是从为人处世方面引起的误解。如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人为了跟上时代,一生忧患劳顿,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从佛法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世人最大的无明。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正因为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所以佛教徒的处世原则是随遇而安,这也是被世人视为消极的因素之一。

        四、正确理解佛教徒的人生态度

        如何才能正确认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方式来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1、佛教徒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每位佛菩萨的成就都来自于他们的发心和愿力,正如四宏誓愿所说的那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佛教徒的人生理想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学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

        历史上有多少高僧大德为了弘扬佛法不辞劳苦、舍生忘死,正是他们不屈的努力,才使得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使更多的人因为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

        我们所熟悉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为将佛法传播到日本,在交通条件极其简陋的时代,六次东渡,其间所经历的艰难困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随行的弟子相继被风浪和疾病夺去了生命,他本人也因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双目失明,但依旧锲而不舍,终于在六十六岁的高龄踏上了遥远的异邦,成为日本律宗的开山祖师。是什么支撑着他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流?就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传法事大,浩淼大海何足为惧?”在他决定东渡伊始,便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才能在一次次的挫折中百折不挠,他所凭借的,正是为法捐躯的的赤诚之心,正是普渡众生的积极追求。

        2、佛教徒要积极的研究经教,以探索真理为己任

        如果说菩提心是成佛的种子,那一切善法的修行就是成佛的助缘,愿力还要通过具体的实践去完成。学佛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佛法甚深微妙,只有积极研究经教,才能从中探索出人生的真谛。

        且不说佛陀在因地时,为求半偈不惜舍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翻开《高僧传》,每一位前贤都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当年,玄奘大师在国内遍访各地善知识后,感于汉地流传的佛法义理派别众多,译文尚欠完备,毅然背井离乡,踏上了西行求法的征途。在那样的年代,西去印度谈何容易,往往是“去者成百归无十”。在漫长的旅程中,他无数次死里逃生,终于来到佛法的发源地,又在印度学习了十七年之久。大师的博闻强记和锐利思辩使印度各宗僧众都为之叹服,声誉之隆,一时无双。但大师学法的目的是为了济世度人,为了将佛法的智慧传遍东土。因此,在求得正法之后,再一次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回到汉地,开始了中国佛教史上规模空前的佛经翻译事业。大师的一生都积极致力于经教的研究,以探索真理为己任,真正体现了大乘佛教救世之真精神。

        3、佛教徒要积极止恶,积极行善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在传统儒教中,对人性的善恶始终存有争议,既有孟子的“人之初,性本善”之说,又有荀子的“人之初,性本恶”之见,究竟孰是孰非?

        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人性既不是善的,也不是恶的,在我们的生命中,这两种力量是共同存在的。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当年,白居易在向鸟巢大师问法时,大师正是以此偈作答,可见其重要意义。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

        声闻乘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行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而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4、佛教徒要积极完善人格,济世度人

        我们要像佛菩萨那样去济世度人,首先必须完善自己的人格。而完善人格,又必须从克服自身的烦恼做起。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综上所述,作为佛弟子,就是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二、悲观乎?乐观乎
        生活中充满着悲欢离合,并由此引发我们的喜怒哀乐。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会因事事如意而情绪高涨;当我们处于逆境时,又往往因困难重重而情绪低落,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境的转变而起起落落,时而悲观,时而乐观。

        一、悲观、乐观究竟是什么?

        悲观和乐观是我们对待现实生活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生活中遇到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悲观的人往往只看到其中灰暗的一面,随时担心失败,因此宁愿不去尝试任何新生事物,尤其遇到困难时,悲观会使人沉溺在挫折中无法自拔;而乐观的人,则会努力寻找其中所蕴含的光明面,从而激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

        曾经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做悲观,一个叫做乐观。他们的父亲希望能够改变一下这样的状况,所以,给悲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玩具,又给乐观的孩子送了一屋子马粪。第二天,他去检查他的试验结果时发现,悲观的孩子依旧愁容满面,所有的玩具连碰都不曾碰过,因为他害怕把它们弄坏了。而乐观的孩子呢,则在马粪堆里玩得不亦乐乎:“父亲,您一定在里面藏了什么宝贝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取决于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人生从一张白纸开始,其后发生的每一桩事渐渐在白纸上绘满了轮廓:我们的经历,我们的遭遇……悲观者总是在生活中寻找缺陷和漏洞,所看到的是满目的黯淡;而乐观者则会从中发现潜在的希望,发现亮丽的色彩。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幕幕悲喜剧,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莎翁戏剧,既有情节欢快的喜剧,又有结局凄惨的悲剧。悲剧与喜剧的诞生,既是现实人生的真实写照,又在客观上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认识。

        二、悲观、乐观的产生和表现

        人生有悲有喜,但文学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还停留在生活表层,没有深入挖掘苦乐产生的实质。

        悲观、乐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对于一般人而言,往往和性格及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

        乐观主义者,或者由于天性比较开朗,对什么事情都想得开,看得淡,重视过程多于结果;或者由于对人生无知,没有远大的理想,得过且过;或者由于出生优越,一生不知愁苦,对任何事情都充满自信;或者认为科学至上,对人生抱着必胜的信念……但这几种情况下产生的乐观,基本都属于盲目的乐观。

        而悲观主义者,或是因为对自己缺乏信心,被怀疑束缚了自身的发展;或是因为性格的缺陷,对社会及世界采取对立的姿态;或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逆境中,理想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得到体现,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念。

        但悲观和乐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芸芸众生中,绝对的悲观者或是绝对的乐观者都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会随着环境的改变、阅历的丰富,在悲观和乐观之间不停地摇摆。

        虽说乐观的人相对要豁达一些,对社会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只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若将人生比作河流,这河流中处处隐藏激流和暗礁,谁也无法预料明天等待着他的是什么,突如其来的重大挫折和打击往往会使人变得意志消沉,转而成为悲观主义者。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世界充满着矛盾和痛苦,充满着疾病和战争,一些哲学家对人生进行深层透视之后,看不到人生的价值,找不到人生的前景。他们认为人生是虚幻而没有意义的,生命的本质是痛苦的。

        叔本华和尼采都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叔本华说:“对于人生来说,所谓的幸福,是意志达到目的的状况,而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压抑则是痛苦的。所以,人生的幸福是暂时的,痛苦是经常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后的目标,人的欲望永远无止境。”

        对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决定了人生的痛苦。一旦追求实现了又会如何?是否会带来永远的快乐?遗憾的是,人类从来都是向往得不到的东西,一个欲望得到暂时的满足,新的欲望紧接着又会产生。社会在发展,人的欲望也随之不断提高。如果没有追求又如何呢?就容易对人生产生厌倦,所以人总是在追求和厌倦间痛苦地徘徊着。

        人活着,暂时的价值当然是有的,尽管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成就不同,但在为自身谋取生存的同时,总会或多或少地对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但这就是人生的终极价值所在么?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以死亡来衡量,人类的一切奋斗和努力都是徒劳。历史上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旦死后,丰功伟业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没。即使权倾一时,即使富可敌国,即使名满天下,这一切在死亡面前又显得何等苍白?

        从个体生命来说,要面对死亡;从国家民族来看,也会经历盛极而衰乃至消亡的过程;即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寿命同样是有限的。面对着终将消失的世界,我们努力的意义何在? 因此,庄子早在两千年前就发出了“人之生也,与忧俱来”的哀叹。因为世界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旧摆脱不了对悲观主义的感慨和思索。

        相对悲观主义论调而言,唯物主义者基于入世的原则,基于生而为人的自信,提出了较为乐观的论点。康有为即针对庄子的论点批驳说:“吾则以为,人之生也,与乐俱来。生而为人,诸天之物威备于我,天下之乐孰大于是!”西方的哲学萨特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人实在就是这样一种东西,通过它,价值得以出现于世。”尽管乐观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但它的片面性也是不容忽视的。

        乐观主义的进步观有两大支柱,一是进化论,二是经济决定论。进化论将弱肉强食作为自然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演变而来的社会进化论,则将先进文明的对落后文明的征服作为人类进步的必由之路。乐观主义者所幻想的进步是着眼于科技的发展,随着工业文明的普及,人类的物质生活固然得到了提高,但并没有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内心困惑,甚至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因此,二十世纪的思想家大多数抛弃了经济决定论的信仰,可见,我们现有的乐观主义,依旧是轻率而不究竟的。 

        三、佛教是悲观的吗?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佛教是悲观的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世人的生活方式来衡量,佛教徒与世无争,不去追逐世间的功名利禄。尤其是出家人,过着简朴、淡泊、少欲知足的生活。

        其次,佛教说人生是苦,这在世人看来无疑是悲观的。在人们的心目中,苦就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因此,人们总是以各种方式试图摆脱人生面临痛苦,将希望寄托于对财富和事业的追逐。其实佛教所认识的苦,是佛陀对人生实质的透视。佛陀昔为太子时,外出郊游,见农夫在烈日下埋头苦干,大汗淋漓;耕牛颈上勒着粗绳,稍一迟缓立遭鞭打,以致皮破血流;犁铧翻出的小虫,又被飞鸟争相啄食,生存的残酷使一切生命都陷于普遍的苦难之中。而每个人必然要经历的生老病死之苦更是难以幸免的。

        除了观人生是苦,佛陀还要我们时时“念死无常”,这在人们的眼中,也是悲观消极的表现。我们平时总是忙忙碌碌,不敢让自己闲下来面对我们的内心。人在年轻时可以寻找很多乐趣来弥补内心的空虚,但现实终究要去面对的,人生的终点是什么?不是我们毕生追求的名利和享乐,而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死亡结局。请问明天远还是死亡远?生命是脆弱的,我们谁也无法保证自己可以活到明天,但在我们颠倒的观念中,我们总是拒绝将死亡和自己联系在一起,不愿接受对死亡的正确认识。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对佛法产生错误的理解。很多人学佛后执著于空,把世界看得很虚无,对人生的种种努力都觉得毫无意义,从而产生悲观情绪。这也是世人对佛教形成误解的原因之一。

        四、中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佛教徒究竟应以什么样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准确地说,佛教徒并不悲观、也不乐观,而是中观,即不偏不倚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说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因为学佛修行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信心,所以佛教徒不是悲观的。在民国年间的人生观大讨论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佛法为人心建设的准则,认为佛教不仅是人类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盖应于此时代要求之一良药”。因为菩萨的救世精神正是积极精进的体现,基于此,他在《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中标举佛教“乃兼善而非独善”,“佛教之信仰乃入世而非厌世”。

        为什么我们又说佛教徒也不是乐观的呢?因为生命的前景虽是光明的,但现实不容我们乐观。

        首先,人生的实质是苦。这在佛教的诸多经典中都有说明,如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大千世界不过是迁流不息、变化无常的苦集之地。世人由于无明,所认为的幸福往往停留在事物表面,不曾触及到幸福背后所隐藏的真相。我们以结婚成家为幸福,不知这正是束缚的开始;我们以生儿育女为幸福,不知这正是牵挂的开始;我们以事业有成为幸福,不知道这正是争斗的开始……面对人生的现实,我们无法乐观。

        其次,我们必须正视生命的无常。生命是脆弱的,众生在生老病死中沉浮挣扎,随时都会被淹没。而我们对自己的命运又没有把握,生时尚且不能做自己的主,一旦死亡来临,更没有能力做自己的主人。

        第三,我们要看到轮回的现实,只要生命中还有痛苦和烦恼,将永远在六道中生生不已地流转。即使来生能够继续做人,能否生在有善知识的地方,能否听闻到佛法,都是未知数,所以,生命的去向不容我们乐观。

        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污浊和罪恶,在这五浊恶世,天灾人祸不计其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已经被人类的贪欲破坏得满目苍痍,无量有情都在生死苦海中挣扎。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我们也实在无法乐观。

        什么是学佛者应有的中观的人生态度呢?

        佛教徒要在智慧的观照下如实观察,如理思维,正确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光明面和阴暗面。既看到人生存在的痛苦,又对通过修行所能抵达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

        了解人生的真相是为了离苦得乐。佛陀帮助我们正视人生的痛苦,并不是要我们回避痛苦或被动地接受痛苦,而是要进一步找到痛苦的根源,从根本上断除痛苦。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无助地沉溺在痛苦之中,才能积极坦然地面对人生,运用佛法的智慧去改造生命,改善社会。

        社会上的人普遍认为出家人是禁欲主义者。所以,年轻人听到学佛不免有几分畏惧:学佛后能否结婚?能否继续常人的生活?似乎学佛后就要到深山里与世隔绝,世上的一切都不能拥有,不能享受,很多人因此对学佛望而生畏。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理解,佛教并不提倡一味的禁欲。

      三、禁欲乎?纵欲乎?
        一、什么是欲?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

        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欲界。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无不沉溺在对五欲的强烈希求中。

        财欲:是人类对财富的需求,所谓“人为钱死,鸟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围绕着钱财奔忙。

        色欲:主要是指对异性的需求。

        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对某些人来说,生前能光宗耀祖,死后能流芳千古,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食欲: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物是众生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通常,我们只是将食简单地理解为饮食,但这里所说的食,包括了断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断食是我们的日常饮食,是色身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触食是我们接触的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思食是求生的意志和欲望,否则,即使家财万贯,贵为王侯,也照样活得百无聊赖;识食是指精神食粮,我们的精神若是崩溃了,肉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我们通常所说的 “行尸走肉”。

        睡欲:是人们对睡眠的需要。就我们平常的人来说,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通常情况下,五欲中又以食欲、色欲最为突出,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对食和色的希求是人类欲望中最大的欲望,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的基本手段。但具体到每个人,对待欲望又会有所偏重。爱财的人,觉得拥有金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为了挣钱可以不顾一切;贪色的人,为了美色可以将家庭、事业统统抛在脑后;虚荣心特别强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而贪睡的人,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上,五根为眼、耳、鼻、舌、身五种器官,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充满强烈的需求,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乐;舌头贪著美味的食物;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而同样在欲界,不同层次的众生,对欲望的需求也不同。天上的众生,欲望就比较淡薄,欲界天有六重天,层次越高,欲望越淡薄。

        欲界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欢喜,为了欲望的受挫而颓丧,无非是做了欲望忠实的奴仆!

        二、欲望的表现形式

        欲望的表现形式大体上有三个方面:占有、比较、竞争。

        为了生存,我们必须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即使生存问题得到解决,占有欲也不会因此消除,相反,欲望会随着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提高:希望占有更多的财富,占有更高的地位,占有更大的名望。

        除了占有,我们还要为抬高自己、炫耀自己进行攀比。有些人一生努力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却没有想到,超过别人的意义又在哪里?再伟大的人都无法超过所有人,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所以说,攀比会使我们背上沉重的负担,使人生处于紧张的拼搏之中。

        比较又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在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整个社会都处于强烈的竞争中。竞争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潜在的力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严酷的竞争又使我们不得不活得更累、更辛苦。

        人们不停地占有、攀比、竞争,无非是想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有得必有失。财富得到了,事业得到了,名声得到了,享乐得到了,轻松的心态却失去了,相应的自由也失去了,甚至于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也失去了。一个人得到越多,负担也就越重,对得而复失的恐惧也越强烈,所以,现代人的生活正是在物欲的纵容下变得愈来愈复杂,愈来愈艰难。

        真正珍惜生命的人,应当懂得享受自然,享受清新的空气,和煦的微风,温暖的阳光,而不是在盲目的占有、比较、竞争中消耗生命。在我们的生命中保有闲暇,就能使心灵获得更自由的空间。有鉴于此,古今一切贤哲都倡导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只有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三、对欲望不同的看法及态度

        对欲望究竟应当持有什么态度呢?宗教家和哲人在对待欲望的态度上,有禁欲和纵欲之分。

        佛陀在世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当时,禁欲为各宗教共同崇尚,他们认为肉体是罪恶的根源,只有以折磨自己的肉体来灭除欲望,死后才能享受天堂的快乐。佛祖未得道时,也曾以为苦修是正途。他来到王舍城郊外的苦行林,亲眼目睹各种奇特的苦修方法:有的忍饥挨饿;有的整天泡在水里;有的整天单足站立;有的裸露身体,在烈日下爆晒自己。佛陀亦身体力行地参与了苦修实践,“或日食一麻,或日食一粟,身形消瘦,有如枯木”。甚至在尼连禅河沐浴时,因虚弱无法上岸,他苦行六年之久,最终意识到苦行不是正道。因为极端的禁欲除了给他带来羸弱的身体,并没有使他通达宇宙人生的真相。

        基督教同样认为贪欲导致了人类的堕落,亚当和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乐园中,却受魔鬼的诱惑而偷吃禁果,结果被逐出乐园来到人间,欲望的过患在这个传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在基督教的道德规范中,欲望和虔敬、清净的教徒生活是相互冲突的,人类只有克制自己的贪欲,严格自律,才能获得心灵的纯净。

        安底斯泰纳和第欧根尼是古希腊犬儒派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也竭力推崇禁欲的生活,认为欲望是导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因此,提出“美德是知足、无欲是神圣”的主张,并亲自参与实践,从无欲的生活中享有轻松和自在。他们所有的财产,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几样东西:一根棍子、一件外衣、一条讨饭口袋、一个喝水的钵。一次,第欧根尼在河边见到孩子用手捧水喝,很受启发,觉得钵也是多余的累赘,索性连钵都扔了。

        早期的儒家思想,也有一定的禁欲色彩,发展至宋明理学达到极致,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哲学主张,认为灭一分人欲,才能存一分天理,道德必须在灭除人性的基础上才能显现。他们甚至主张“饿死事小,失贞事大”,对欲望的否定完全走向了极端。

        西方哲学经历了中世纪对欲望的否定,到了启蒙主义运动之后,开始肯定欲望的合理性。认为饮食、睡眠及性爱都是人类的本能,这些希求是合理的、道德的,人类完全有理由享受与生俱来的需求。

        对欲望的肯定和鼓励,使得近代的科技和经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但由此而来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不曾面临的。

        四、佛教对欲的看法

        那么,佛教对欲望所持的看法是什么呢?佛教认为欲望有三性之分,也就是说,欲望包括了善、恶、无记三种。

        我们发愿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种利己利人的欲望是善法欲。虽然发愿是理性的,由意志构成,但也需要欲望的推动。有了明确的愿望后,我们的行为就有了针对性,我们要离苦得乐,要了脱生死,要成佛作菩萨去度化有情,这些欲望就是菩提心,就是成佛的资粮!

        第三思潮的代表人物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学说,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欲望的最高实现。当人基本的生存欲望满足后,应当有更崇高的精神追求,进而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这也是属于善的欲望。

        也有的人为了满足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无视他人乃至社会的利益,这样的欲望就属于恶的范畴。战争就是由欲望的极端扩张而引起,为了侵占更多的土地,为了侵占更多的资源,国与国之间战火不熄,使得生灵涂炭,人民流离失所。

        所谓无记,是指非善非恶的欲望,如渴了想喝水,困了想睡觉,包括在家信徒正当的家庭生活,都属于无记之列。

        由此可见,欲望并非都是坏事,也无须视如洪水猛兽,关键是如何通过正常的渠道,合理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欲望。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佛陀在《善生经》中,就为在家众开示了赚钱及合理支配财富的方法,鼓励在家众通过正当谋生技能去获取财富。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

        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

        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论根据,也没有实际作用,就好比砂中榨油,不会有任何结果。

        但佛陀也反对放纵欲望生活。他在经典中时时提醒我们要“少欲知足”,要我们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欲望是烦恼的根源,而烦恼能遮蔽我们的佛性和智慧。唯有降低了物欲的需求,才能精勤于道业的修持。

        1、少欲知足是幸福人生的保障

        欲望是无限的,而现实却难以满足人类的所有欲望。面对有限的资源,竞争、对抗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为了获得多于其他人的利益而互相攻击,就会使世界危机四伏。如果能够将我们的欲望有所收敛,那么,因欲望而导致的冲突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人类维生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并不多,如果生活得简朴些,就可以有更多的闲暇享受人生,而不必为欲望的满足操劳一生。属于生活必需之外的奢侈品,固然为我们提供了方便和享乐,但若是耗费一生光阴为其服务,反而成了一种奴役。两千年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曾面对繁华的集市发出惊叹:“这市场有多少我不需要的东西呵!”

        而今天,随着人类欲望的不断升级,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物欲横流的泥淖中。生产力的发展,不但没有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轻松,相反,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繁忙的工作几乎使人类的承受能力达到极限,甚至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奔忙?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许仅仅换来了一些本可以不需要的东西。

        所幸的是,已经有更多的人意识到盲目追求欲望所带来的弊病。在西方社会,人们也已开始摒弃豪华的生活方式,简朴正逐渐成为最新的时尚潮流。因为简朴的生活无需太多的时间和劳动就可以获得,从而使人们从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解放出来,呼吸到更自由的空气,体味到更从容的人生。

        2、少欲知足是保护环境的手段

        少欲知足还具有保护自然的意义。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向自然盲目地索取,大量森林和耕地遭到破坏,使得水土流失,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所以,当今的有识之士都在为环保而积极呼吁,因为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这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就我们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而言,过高的物质要求,也在不知不觉中破坏着地球环境。

        其中,人类的饮食方式所造成的污染就是不容忽视的。据有关资料统计,在美国,每生产一磅肉类,需要使用二千五百加仑的水,相当于一个家庭一个月的用水量;而肉食者所需的生活用水,达素食者的十二倍之多。由饲养家禽而产生的排泄物及废水,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更是后患无穷。

        而我们对服装的需求,也不再是单纯地为了御寒。裘皮时装的流行,直接威胁到各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使大量动物因为美丽的皮毛而遭到残酷捕杀,严重影响了自然界的和谐和生态的平衡。

        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更在日益提高,即使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房产的开发也同样毫无节制。尤其是近年,不仅城市在向农村扩张,就是在乡村,住宅也在日复一日地侵占着可怜的耕地面积。

        而交通工具的普及,使汽车逐渐成为人们代步的首选。汽车在为我们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成了城市空气污染的罪魁,并由此带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危机。

        破坏环境和掠夺资源是向未来的透支,所以,少欲知足的生活对环保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少欲知足是修行解脱的途径

        对于解脱道的修行来说,少欲知足更是必须遵循的生活准则。

        欲望被无明滋养着,无休止地追逐着新的境界,使我们的心被它左右而不得自在。欲望越多,由此而来的烦恼也就越多。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克服贪欲,它就会成为我们修行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因为欲望会烧毁我们的理智,烧毁我们的道德,使人生失去正确的方向。

        “戒为无上菩提本”,而戒律所规定的,正是俭朴的生活原则。如果欲望减少,我们的执着就会相应减少。正是由于执着,使我们的内心失去了独立,迷失在对外境的攀援中,关心的都是生命以外的东西。只有认识到欲望带来的过患,才不会有追名逐利带来的烦恼,内心才能趋于纯净和安祥。也只有这样,众生原有的佛性、智慧光明才能得以显现,所谓心净则国土净。

      四、重生乎?重死乎?
        生和死,这是人类无法回避的永恒话题,也是我们每个人最切身也最重大的困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能够进入太空,登上月球,但面对死亡,依旧束手无策。因此,哲学家将生和死定义为人类的两大属性。

        一、人生的两件大事

        在世界上,每天都有无数生命在诞生,也有无数生命在死亡。作为一期生命的开始和终结,生和死贯穿了我们整个的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对于生死的认识,也建立在它们相互的关系上。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而逆向思维同样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正是死亡的必然来临,才显现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促使活着的人学会珍惜人生;也正是由于死亡的必然来临,使人生的一切努力在死亡的阴影下显得虚无。

        尽管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思索生死的问题,但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结论。因为能够论说死亡的人,都不曾真正地经历过死;而不得不经历死亡的人,却再也不能够来回答死。正如那个古老的戏言:“死亡其实与我们毫不相干,只要我们在,死就不在;只要死在,我们就不在。”

        但是,无论是对死亡的畏惧或嘲弄,都不能使我们从生死中解脱出来。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完满的生命?而诗人所赞美的“生时丽如夏花,死时美如秋月”,是否只是人类的一个美丽梦想?

        对待生死的态度,直接关系到我们人生观的确立。

        二、一般人重生

        生,包括外在的生活及内在的生命。

        一切生物都有求生的欲望,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类?我们生活在世间,希望拥有更多的财产;希望拥有更高的地位;希望事业能够成功;希望理想能够实现……这一切只有在我们活着的前提下才具有意义,所以说,无论什么样的希求都是建立在对生的希求之上。

        从人类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炼丹术,乃至现代各种媒体上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都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贪恋。因为生就意味着希望:“生命,也许是宇宙之间唯一应该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显示,本质上半场是一种无比激动人心的过程。”

        拥有生命,的确为人类创造了无限多的可能性。

        就佛法的修行来说,人生的获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条件。在六道中,只有人道的众生才有机会依照佛陀的教诲去实践,去证悟。因此,佛经中也将暇满人生作为修行的重要条件。

        三、一般宗教重死

        无论我们如何赞美生命,生命的脆弱并不能因此而有所改变。人命只在呼吸之间,生命从诞生之始,无一日不是在趋向自己的末日。年轻时或许还不能意识到时光无情,一旦步入老年,对死亡的恐惧再也无法回避。所谓“老来岁月增做减”,每过一年,便少了一年,每过一日,便少了一日。

        正因为任何人都难免一死,死亡才成为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因此,几乎所有宗教都致力于对死亡的关怀。

        基督教认为,人生是虚幻不实的,天堂才是永恒的归宿。针对死亡的威胁,提出了神化的永生,正如耶稣之死被宣告为拯救一样,人类也只有通过对上帝的祈祷,才能使死亡成为通往不朽的起点。基督教的信仰,正是建立在这种永生的希望上,在《圣经》中,上帝向他的子民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那么,上帝真的能够吞灭死亡,赋予死亡以新生的力量吗?我们知道,有生必有死,以佛法的观点来说也是同样。所以,基督教对永生的期待仍然是不究竟的。

        四、有人认为佛教徒只重视死

        佛教又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

        很多人认为佛教仅仅是为亡者服务的,之所以出现这种误会,主要是和弥陀净土在民间的流传有关,同时,经忏佛事的盛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自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结莲社创立净土宗以来,念佛往生西方的净土法门至今历久不衰,它的殊胜之处在于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与纯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尤其是明清以来,其流传之广可以用“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来形容。净土宗的广泛流传,使很多人以为学佛的目的只是单纯的求往生,求来世。

        元朝以来,经忏佛事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带,道场忙于超度亡灵,使寺院几乎失去了教化大众的功能。人们进寺庙烧柱香、拜一拜,只是为了祈求现生的平安吉祥。更多的则是因为家里有了丧事,才想起寺院,请些出家人念经超度,一来希望死者有个好去处;二来对活人有个安慰。

        基于以上两点,使社会上那些对佛教没有深入接触和了解的人,以为佛教所关心的只是死亡的问题,以为佛教只是为死人提供服务的。


        但我们要知道,虽然净土法门关心死后的去向,提倡借助佛力往生极乐世界,但和基督教所说的进入天国有本质的不同。净土宗是在自力修行的基础上,再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也就是说,他力必须通过自力才能实现。

        《弥陀经》告诉我们,彼国是“诸上善人集会一处,不可以少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由此可见,西方净土不是任何人想去就能去的,必须有福报、有德行、有善根的人才有资格往生,福报从哪里来?从人间的修行来,必须断恶修善方能积累往生的资粮,否则只能是缘木求鱼。

        五、正确理解佛教

        佛教对生命的认识,既不同于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断见,又不同于基督教所宣扬的永生。就一期生命而言,虽说是短暂的,但生命就像河流,贯穿着无穷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生命是永恒的,又是相续变化的。因为生命是变化的,所以才具有可塑性,才能通过修行去改造。所以说,佛教既重视死后的归宿,也关心现实的人生。

        1、对死后归宿的重视

        《宝蔓论》云:“人住死缘内,如灯在风中”。生命短暂脆弱,死亡之风随时都会吹灭生命之灯。尤其是末法世间的众生,命浅福薄,死缘者多,生缘者少。就是这么短暂的人生,又有几个人能好好利用?“少时心在父母,壮时心系妻室,老则心忧儿孙,一生之中,卒无暇时及法”。虽然我们一生忙碌不休,但死亡来到时,除佛法外一切无益,非但至爱的亲人不能替代,连我们朝夕与共的身体也带不去。

        但念死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认识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宗喀巴大师说:“能知暇满大义利,则知悔作无意义之事,不利于死与法相违之事,绝不乐为”。由此可见,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的意乐,利用生前的宝贵时光勤修善法。

        2、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1)五戒十善是幸福人生建立的根本

        儒家因入世而提倡人伦,提出了“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在佛教中,与之对应的有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则又增加了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和不贪、不嗔、不痴。作为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五戒十善正是着眼于现实人生的道德培育。学佛的关键在于实践,尤其是对于在家信徒而言,修行并不仅仅是诵经和念佛,而是要将佛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所谓“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戒具有防非止恶的功能,能调伏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持戒不仅是消极地止恶,同时也是积极地行善。所以说,五戒十善既是佛教徒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建立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个人学佛,多一个人受持五戒,世界就会多一份安宁,多一份和谐,多一份美好。如果全人类都受持五戒,那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太平盛世,就是人间净土。 

        (2)菩萨的修行以解除有情的人生痛苦为使命

        作为佛教徒,不仅要注重个人的利益与幸福,还要进一步关心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乃至国家的前途,社会的安宁。

        大乘佛教所提倡的六度四摄,就是建立在对众生的关怀上。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而四摄则是通过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等种种方便善巧来帮助他人,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成就自己的福德资粮。六度四摄都是以布施为基础,佛教称布施是种福田。世间的慈善事业关心的仅仅是解除人们的贫困,而佛教的布施还包括法布施,因为世人的痛苦不是依靠物质改善就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身为佛教徒,应该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佛陀在因地中,为救度众生而出生入死,他是为救度众生而修行,为众生而成佛。

        很多信佛的人,以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而忽略了利益社会之事,这就偏离了佛菩萨出世的本怀。我们学佛,就是要把佛教的精神发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知道了佛法,却没有身体力行地实践佛法,那只是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没有使佛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近代,太虚大师和印顺法师都极力提倡人生佛教,要求我们运用佛法的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菩萨作为佛法的实践者和推广者,要在利他中完善自己,发菩提心,发大悲心,以解除众生的痛苦为使命。

        (3)佛陀在经典中为我们指出的人生智慧

        佛教中的很多经典都非常关注有情现实人生的问题。

        《药师经》是流传甚广的一部重要典籍,经中详尽地讲述了药师佛对娑婆世界众生的无限慈悲。他不仅满足众生对物质的希求,“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还为众生拔除病苦,“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我之名号一经其耳,众病悉除,身心安乐”;更进一步为众生消灾免难,为众生庄严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长寿得长寿。及至众生临命终时依旧不弃不离,根据众生的愿力帮助其往生十方净土。

        除此以外,《善生经》、《十善业道经》也都是佛教关心现实人生的代表经典。

        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因果都是互为缘起,命运的好坏不是神的旨意,而取决于自己的行为。佛陀只是告诉我们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告诉我们行善和作恶的结果,告诉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还得靠我们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和上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创造的,命运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则认为,佛与众生只是迷与悟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开发自身本具的清净佛性,通过改善我们的现实人生而抵达成佛的光明大道。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就是为了让众生都能因为听闻圣教而获得“现生乐,来生乐,究竟解脱乐”。所以说,佛教不仅关心生命的未来,重视死后的归宿;同时也关心现世人生的幸福,关心现实人生的改善。修行是一个取舍的过程,首先要舍去不良的习气和行为,舍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烦恼,再以佛菩萨们为榜样,依教奉行,在现有生命的“因”上有所变革,使生命得到升华,使生命产生质的飞跃。

      五、自利乎?利他乎?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各自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不论有没有学佛,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责任。否则,纵然修行修得不错,但从利益社会的角度来看,却不曾起到一个佛教徒所应发挥的作用。大乘佛教的修行,要求佛弟子在自利的同时,进一步利益社会大众,这也是佛法在人间弘扬的必由之路。菩萨道的精神正是在利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佛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也都回向众生。

        遗憾的是,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人,认为他们抛弃父母妻儿,只图个人清闲,不承担家庭责任,不过问社会疾苦。那么,学佛的人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 

        一、什么是利益?

        世间的人,尽管奋斗的目标不同,但都逃不脱名利二字。正如孟子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是有情生存的基础。即使是出家人,也必须“衣食住用”四事具足才能安心修道。更何况凡夫都是血肉之躯,需要饮食来长养色身,需要服装来御寒,需要住房来遮蔽风雨,还需要适当的生活用具。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使佛法得到更好弘扬,也需要有相应的科技设备和物质条件。

        对利益的追逐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且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水准。经济发展的正面意义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灵危机也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

        自我中心主义的盛行,使得自私自利瘟疫般侵蚀着人类的心灵。在个体之间,表现为当代社会的缺乏温情;在群体之间,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战争。在当今世界,基于扩张需要而制造的核武器,已经足以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以想象,一旦这些核武器因为某些国家的利益被使用时,势必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安定构成莫大的威胁。

        这就涉及到义和利的关系。

        二、义与利的关系

        孟子周游列国期间,诸侯们关心的并不是他的政治主张,而是孟子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可孟子却认为:“王何必曰利?”如果只知维护自身利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就会更趋尖锐,所以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

        利益和道德是否冲突,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呢?以佛法的立场来看,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获得利益。

        前面说过,人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善的行为不仅对现实人生有利,更能惠及我们的未来。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既能在当下给双方带来快乐,而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这善的种子,还会在将来继续开花结果。反之,对人对己,对此世、他世皆无益的行为就是恶行。若是为了眼前的享受去杀人抢劫,不仅今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造下的恶业还会继续带到我们的来生。佛法的因果观贯穿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生种下的因,导致今生的果;今生种下的因,又招感未来的生命状态。如果造恶后不知悔改,就会使生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善恶行为是和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当我们为别人提供帮助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给对方带去安乐,既要随顺众生,又不能失去原则,盲目顺从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比如吸毒者请你为他提供海洛因,尽管毒品能为他带去暂时的快感,但无论从法律还是健康的角度出发,毒品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一味随顺,只能促使他在罪恶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所以,当我们利益众生时,要有智慧去分辨是非善恶,不仅让对方得到满足,还要检查这一行为是否符合自他双方的利益。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利益的追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和抉择。正当的利益,不仅要使自身得到安乐,使我们周围的人得到安乐,使国家和社会得到安乐,更应该使我们未来的生命得到安乐。

        义和利是相互的,义是人类获取利益时所应遵循的标准和原则,而利则是对义的实践所产生的果实。

        三、佛教徒讲求利益吗?

        有些人以为学佛就意味着对世俗责任的放弃。没有学佛前,事业做得轰轰烈烈,学佛后立刻走向另一个极端,事业放弃了,家庭责任放弃了,这种认识实在是大错特错。

        如果是通过正当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典中称作净财。对于这样的净财,作为佛教徒也不必避之惟恐不及。因为财富也是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足够的资粮,我们才有能力造福社会大众。

        对于在家信徒来说,职业的选择非常重要。整个佛法修行的纲领不外乎八正道,它包括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其中,正见是正确的人生观念,正命则是指正当的谋生手段。

        很多在家居士都乐意布施,无论是助印经书还是建寺院、塑佛像,都能慷慨解囊,但却不注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正当与否。所谓正当,有两个标准,首先看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但作为佛教徒来说,还有更高的要求,要根据戒律的规范来衡量。

        比如杀生的职业,以世间的标准来看,也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但佛弟子若是从事这样的工作就很不应当,会使我们在赚钱的同时,造下了很多罪孽。我在弘法的过程中曾接触到一些在家居士,一方面做很多好事,一方面却在从事着和杀生相关的职业。他们来向我请教:“若是用这些钱去修布施,去供养三宝,将来还会不会遭到恶报?可不可以将功赎罪?”根据因果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能招感善报是肯定的,但所犯下的罪业也必须由自己来承担,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虽然布施会给你带来财富,但杀生的果报也同样不可避免。就像有些富豪,腰缠万贯却百病缠身,生不如死,到果报现前之时,想用金钱来买健康恐怕也办不到了。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符合法律和戒律的规范,在原则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由此类推,与偷盗、邪淫、妄语等戒律所禁止的行为有关的职业都是不如法的,不属于正命的范畴,学佛者不应盲然从事。

        佛教强调因果,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有句话叫做:“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不管怎样积聚财富,到临终之时,唯一能带走的就是我们造下的业因。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做善事,就是积集我们的福德。反之,“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通过不正当谋生手段来获取财富,最终将得不偿失。

        除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利益,佛经中还处处以较量功德的方式告诉我们学佛的利益。《金刚经》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由此可见,读诵、弘扬佛经的功德不可思量,财施功德有限,法施的功德无量。其他如《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普贤行愿品》等等,也都有类似的说明。

        说到利益,还涉及到思想境界的问题,即不能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有所执著。社会上的人每做一件好事,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和恭维,要知道对名的希求也是我们修行的障碍。若为人读诵、讲解经典时有心追求利益,那么所得就很有限。反之,如果没有掺杂私心杂念,得到的功德和利益就会象虚空那么广大。

        正如《金刚经》所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佛陀要求我们在布施时做到“三轮体空”,首先要没有布施的我,若是菩萨在布施时“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生起贡高我慢,对被施者失去平等之心,所做的一切也只能招感人天福报,和菩萨道的修行是不相应的;其次是没有接受的对方,作为菩萨,不管受施者是冤是亲,都应一视同仁;第三是不计较布施的物品,无论贵重与否,只要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如果能做到施者、受者、施物三方都空的话,布施的行为才是圆满的。不执着功德,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到的利益更是不可思议。只有本着无所得的心,所修的善法才是清净无染的。

        四、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的清净无为似乎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种看法实在有失偏颇。

        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乘是指运载的工具,小船只能自己乘坐,大船则能帮助更多的人到达彼岸。在学佛的人中,每个人的因缘和发心都不同。其中有偏向自利的发心,如声闻缘觉的修行,也称小乘;也有偏重利他的的发心,如菩萨道的修行,也称大乘。

        以发心来衡量,声闻乘发的是出离心。由于“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因而生起极大厌离之心。他们急于脱离生死,认为成佛之道遥远难行,只求灭除烦恼,证得涅槃,不再来生死中轮回。声闻乘的修行内容主要是戒、定、慧、解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印順法师:為居士說居士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為居士說居士法

      印順法师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出家與在家的分別。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學佛的組織,叫居士林。這兩種有什麼不同呢?從歸信方面說,是一樣地信仰佛法僧三寶;從修證佛法說,也沒有多大的差別。據小乘說,在家能證得三果阿那含,出家能證得四果阿羅漢,相差也只有一級。在大乘佛法裡,在家菩薩可多啦。諸大菩薩中,如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等,只有地藏菩薩現出家相,其他都是現在家相的。不要以為在家就得不到佛法的深切修證,以為修證唯有出家才會得到。

      既然沒有差別,到底有什麼不同呢?釋迦牟尼佛誕生在印度,出家成佛,最初弘法時,聽眾覺悟而自願跟佛出家,佛就把他們組成僧團。佛的制度,出家人不做生意、不做官,專門弘法利生,於是佛法就以出家人為主體而延續下來。過去出家人的責任,特別著重在這方面的。這好比政黨的組織,必先有主義,黨員必定要信仰與實行這個主義,但必須有一部分人不僅信仰實行,並且要專門辦理黨務的工作一樣。這並不是說,在家眾不必推動佛法,大家知道,在家眾有父母夫妻兒女,忙於生計,各有各的工作,是不容許專門推動佛法的任務,因此才需要出家眾。出家眾,因為沒有家庭生計的煩累,所以在修持弘法方面,要便利得多。這是出家眾與在家眾稍為不同的地方。

      不要以為居士有牽累,不能學佛弘法,其實這正是居士的長處。佛教並不單只到寺廟燒香念佛,也不單只是說法坐禪,它是要化導世界,使世界上的人一天一天向善,同受佛化,同證菩提的。在家人分佈於農工商學兵各階層,佛法正需要居士的力量,把它帶到世界的每一角落。居士與社會的關係密切,更容易達成此一任務,由此可見居士在佛教中的地位,是如何的重要!居士學佛,應著重在處世的、濟世的、資生的、樂生的。切勿向消極、獨善、專門在了死度亡方面用力。所以出家眾與在家眾,應分工合作,而共同負起發揚佛教的責任。如居士林也成為一類似的寺院,便毫無意義,而失去在家佛徒組合的真正意義。

      居士應該作大乘居士,學做菩薩,上求菩提,下化眾生。要往菩提的路上走,一定要修學五法,此五法是佛特為在家眾說的。

      一、信:信仰三寶是否深刻堅決,如猶豫不決,似信非信,就差得還遠,首先應該對三寶生起絕對的信仰。

      二、戒:居士應該信仰三寶,更應進而修持五戒,因為戒行,是一切人生道德的基礎。學佛必須先完備人格,成為一切人中的君子。

      三、聞:學佛的有了信仰,以及好的道德行為,還是不夠。要親近善知識,多聞佛法,得到佛法的正知見,對佛法有深刻的瞭解。佛法的種種功德,都是從聽聞得來,所以說;「由聞能知善,由聞能知惡,由聞離無義,由聞得涅槃」。

      四、施:以上三種,都還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功德不夠圓滿。要施惠於人,犧牲自己,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幫助他人。

      五、慧:上面的聞法功德,還近於一般的知識。佛法是要離執著、了生死、度眾生,都要有真實智慧。從聞思修而得真智慧,悟解真諦,才能達到佛法的深奧。所以這在學佛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學佛的人有的學識淵博,有的品德高尚,有的慈悲喜捨,各有各的長處。但居士學佛而要求上進圓滿,這五法都是要學習的。五法圓滿,才有菩薩風格,才達到做菩薩居士的第一目標。

      菩薩居士,要下化眾生,這一定要學四攝法。攝是領導攝受的意思。要影響別人的思想,使接受自己的意見,必須有方法。不要看輕自己,以為不能起什麼作用,學生可以領導同學,父母可以領導子女,店東可以領導店員,老師可以領導學生,在農工商各方面有成就的更不必說了,凡是與我們發生關係的,只要有方法都可以攝受領導他們,以佛法來熏陶他們,教化他們,救度他們,這方法就是現在要說的四攝法。

      一、布施:在經濟上、事業上、思想上,幫人家的忙,名為布施。受了你的恩惠對你自然而然發生好印象,信仰你所說的話,聽從你的指揮,就是不合情理的話,他也會順從你。有人問我:外道的教理很淺,為什麼會那樣地發達?我說:原因並非一端,但他們至少在布施方面做得很成功,好像辦學校、辦醫院,受惠的人,何止千萬!感激之下,不管天國有沒有,教主會不會救他生天,便什麼都信了。佛教徒要使佛法發展,必須從布施入手,舉辦教育慈善救濟等福利事業。假如學佛只為自己了生死,那倒算了,如學大乘佛法的要普濟眾生,那一定要學布施。所以菩薩著重布施波羅蜜,每見甲說的話,他不相信,但乙說了與甲同樣的話,他卻信了,為什麼呢?就是他與乙之間有特別因緣的關係。有施惠於人,就與人有緣,有緣就容易教化,這是弘揚佛法救濟眾生的必要方法。

      二、愛語:以和悅的語言來共同談論,這可分為三種;

      慰喻語:相見時,以慈和面容,親愛的語言待人。要是有人生病與受到災難,受到恐怖的更應勸勉他們,使得到精神上的慰藉。雖然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幫助他,可是因為溫柔的語言,同情的態度,他們會因而感激你的。
      慶悅語:每個人都各有長處,就是壞人也有他的好處。凡有好處,我們都得讚嘆、鼓勵、激發,使他歡喜,可以激發他向上的心。從前歐洲有一位哲學家,起初是很平凡,因為太太的鼓勵,使他努力,結果成為著名的哲學家。要教化他人,應該先要讚嘆鼓勵人家,使他認識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功德,不但因此而對我們發生好感,也因此而引人走上良好的途徑。
      勝益語:這是使人進一步的意思。譬如有人已能布施,應引導他更進一步的持戒;學了小乘法的,應引導他進學大乘,才是究竟。為了使人進步,不但用善語勸勉,有時也要用呵斥、責備的語言。但以誠懇的態度,真切的感情,也會得到對方的同情接受的。
      三、利行:父母教養子女,注意兒女的身心利益,自能得到兒女的孝順;教師教導學生,如處處為學生利益著想,也必能得到學生的信仰;長官如顧到部下的利益,也會得到部屬的擁戴。所以為了教化眾生,使人樂意接受你的意見,接受你的領導,就不能不注意利行。歐洲有一特長於養野獸的,整天與老虎獅子為伍,打打罵罵,野獸也不會害他。人家問他為什麼不會被老虎咬傷,他說:這有什麼奇怪,只要使牠知道你對牠好,沒有傷害牠的意思,牠自然而然會服從你,也不隨便傷害你。畜生尚且這樣,何況是人!只要你施恩給他,處處為別人的利益著想,別人就會信賴你,接受你的化導。

      四、同事:同事是共同擔任事務,與朋友屬下同甘苦。那怕自己的力量微小,自有許多人來幫助你、跟從你。還有,為了要教化他,須得跟他學,與他作同樣的工作。記得在抗戰的時候,有部分青年學生們,組織劇團與歌詠隊,到鄉下去演劇唱歌跳舞,鼓勵民眾,支持抗戰。雖然有了多少成就,可是收效還不夠大。他們自己檢討,原因是學生與農民的生活態度,相差太遠,有一點隔膜,農民們不容易生起共同的意識。所以觀音菩薩,才以三十二應身來化度眾生,為什麼人,現什麼身,與他一樣,便能化度他,就是這個意思。

      這四種,實是攝受人、領導人的根本方法;世間人事,也不能違反這種原則。現在以此來弘揚佛法,必得更大的效果。自己雖然修行佛法,或教化人,如不能感動別人,不能使更多人信受,我們對這四種方法,一定沒有學得到、做得好。假使這四攝法能做到了,一定會發生很大的作用。一個人總有家庭、朋友、與自己有關係的人,應該負起居士的責任,把他們領導起來,歸向佛法,使佛法能發揚光大。(明道記)

      (本文錄自《妙雲集•佛法是救世之光》239–248頁)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茗山法师:四摄 ——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四摄法门(节选)

        ......四摄的“摄”字有导引、摄受之义,“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是菩萨摄受众生时所应坚持的四种方便。第一,布施,有三种施:①财施,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医药等物惠施众生,这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施舍他人,这叫内财施。 ②法施,顺应人们的请求,将佛法道理讲给他们听;将佛经印送给人看;或将自己礼诵修持功德回向众生,这都是法施。③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对迷路者,指明方向;对冤仇者,调解道歉;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等,凡促使世界和平,社会安宁的,都叫无畏施。

        第二,爱语,《心地观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既是父母,自然亲爱。《华严经》说:“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能随顺供养诸佛,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古德说:“今生人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因此,我们对人说话,都要和颜悦色,善言慰喻,说诚实话、质直语,调解语、柔和语,使他对三宝起恭敬之心,方能依教奉行。

        第三,利行,《普贤行愿品》说:“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我们修菩萨行的人,于身口意三业,做事、说话,存心动念,要以利益众生为出发点,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人们自然欢喜受教。

        第四,同事,《观音普门品》说“应以长者身得度者,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应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应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普门示现,随类化身,同止同作,同学同修,即然志同道合,便易成就菩提。

        以上四摄法,都是菩萨利益众生的方便。“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作佛事。”即是此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随喜赞叹师兄的法布施! 太受用了!
      • UP,阿弥陀佛!
      • 赞一个
      • 很棒!
    • 非常感谢楼主师兄法布施!
      随喜!赞叹!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