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加拿大菩提学会欢迎大家共同学习佛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加拿大菩提学会简介

加拿大菩提学会是正规注册的佛教团体,英文名称为Bodhi Association Canada,指导上师是尊贵的索达吉堪布任波切。学会的宗旨是弘扬显密教法,普及智慧与慈悲,以佛法甘露利益众生。学会目前在加拿大的学员有几十余名,定期举行相关佛学内容研讨和共修。现在学课程包括《亲友书》、《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藏传净土法》、《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以及《现观庄严论》等。

学会通过各种现代的传播方式为学员提供学习佛法的便利,目前拥有智悲佛网(www.zhibeifw.com), 学会论坛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 以及新浪UC菩提讲堂等网上资源。论坛和讲坛都设有指导法师给予及时的、全方位的佛法指导。

*** 目前在学课程有《亲友书》、《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藏传净土法》、《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以及《现观庄严论》等。有兴趣的道友可以通过论坛报名。也可以发电子邮件到:edwzce@gmail.com
论坛:www.bodhiinstitute.org
网站:www.zhibeifw.com;

索达吉堪布任波切(法师)简介

索达吉堪布任波切(法师),幼即具大慈心,对佛法信心坚定。1982年,师舍俗出家,前往喇荣十三大光身成就圣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大恩根本上师晋美彭措法王,潜研教理,精苦修持。来院九个月即被法王任命为堪布。三年内,通达五部大论,善学善辨。后通过讲论、辨论、著论,而成为喇荣五明学院的大堪布。
堪布任波切是晋美彭措法王亲自任命的、为汉地四众弟子传法的主要上师。20多年来,对藏汉学法弟子日日未断传讲显密经论、窍诀。师志欲弘扬密乘于汉土,每叹内地圣教衰危,邪外猖蹶,不忍目睹,对汉地四众弟子,深具大悲、大恩护持。任波切主持的汉僧显密经堂,经过十年的努力,现有常住僧众数百余人,随师修学显密经论。师对弟子极为关怀,从生活到学修,处处关心。数年来,师以其悲愿,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僧才,其中于教于证,不乏佼佼者。
任波切至勤至精,日夜操劳,日不缺讲,夜不乏译,沤心沥血,从未休息。讲经余外,一有空暇,便埋头于阅览经论之中。在译著方面,二十年来,师从未间断著述、翻译,故其译著颇丰,且极具加持与利益。如《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净土教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定解宝灯论》、《智慧品澄清宝珠论》、《大圆满心性休息颂词及引导文》、《大圆满三自解脱》、《格言宝藏论》、《悲哀之歌》、《三十忠告》、《文殊静修大圆满》、《光明精华讲义》等等。至于诸小类型仪轨、窍诀,教言,有数十种,恐繁不录。师于翻译经论的同时,又写出了许多启迪信众的短小论文,诸如《入密明灯论》、《放生功德文》等。著述了《论各教派互不相违》、《忠言心之明点广释》、《五台山志》、《温古寺记》等著述。 师于国内外信众中,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影响颇深。

喇荣五明佛学院简介

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学院,汉藏僧众近万余。1980年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如意宝在此创立喇荣五明佛学院,十世班禅大师曾亲自为学院亲笔题名。几十年来,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如意宝不辞劳苦,不间断广转显密法轮,为弟子传授显宗五部大论,密宗甚深修部以及顶乘大圆满窍诀续部注疏,现已培养出一大批堪为中流砥柱的高僧大德,甚多学而有成的弟子正在世界各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广利群生。具足真修实证而示现无余虹身成就,圆寂时身体缩小、出现金刚舍利等瑞相的修行者也屡见不鲜,往生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者更是数不胜数。每逢法王传法或举行法会期间,几乎都会出现天降舍利等瑞相。如果身临其境仿佛当年的那烂陀寺又重现于世。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加拿大菩提学会欢迎大家共同学习佛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加拿大菩提学会简介

    加拿大菩提学会是正规注册的佛教团体,英文名称为Bodhi Association Canada,指导上师是尊贵的索达吉堪布任波切。学会的宗旨是弘扬显密教法,普及智慧与慈悲,以佛法甘露利益众生。学会目前在加拿大的学员有几十余名,定期举行相关佛学内容研讨和共修。现在学课程包括《亲友书》、《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藏传净土法》、《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以及《现观庄严论》等。

    学会通过各种现代的传播方式为学员提供学习佛法的便利,目前拥有智悲佛网(www.zhibeifw.com), 学会论坛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 以及新浪UC菩提讲堂等网上资源。论坛和讲坛都设有指导法师给予及时的、全方位的佛法指导。

    *** 目前在学课程有《亲友书》、《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藏传净土法》、《入菩萨行论-善说海》以及《现观庄严论》等。有兴趣的道友可以通过论坛报名。也可以发电子邮件到:edwzce@gmail.com
    论坛:www.bodhiinstitute.org
    网站:www.zhibeifw.com;

    索达吉堪布任波切(法师)简介

    索达吉堪布任波切(法师),幼即具大慈心,对佛法信心坚定。1982年,师舍俗出家,前往喇荣十三大光身成就圣地(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大恩根本上师晋美彭措法王,潜研教理,精苦修持。来院九个月即被法王任命为堪布。三年内,通达五部大论,善学善辨。后通过讲论、辨论、著论,而成为喇荣五明学院的大堪布。
    堪布任波切是晋美彭措法王亲自任命的、为汉地四众弟子传法的主要上师。20多年来,对藏汉学法弟子日日未断传讲显密经论、窍诀。师志欲弘扬密乘于汉土,每叹内地圣教衰危,邪外猖蹶,不忍目睹,对汉地四众弟子,深具大悲、大恩护持。任波切主持的汉僧显密经堂,经过十年的努力,现有常住僧众数百余人,随师修学显密经论。师对弟子极为关怀,从生活到学修,处处关心。数年来,师以其悲愿,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僧才,其中于教于证,不乏佼佼者。
    任波切至勤至精,日夜操劳,日不缺讲,夜不乏译,沤心沥血,从未休息。讲经余外,一有空暇,便埋头于阅览经论之中。在译著方面,二十年来,师从未间断著述、翻译,故其译著颇丰,且极具加持与利益。如《入菩萨行论-善说海》、《净土教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定解宝灯论》、《智慧品澄清宝珠论》、《大圆满心性休息颂词及引导文》、《大圆满三自解脱》、《格言宝藏论》、《悲哀之歌》、《三十忠告》、《文殊静修大圆满》、《光明精华讲义》等等。至于诸小类型仪轨、窍诀,教言,有数十种,恐繁不录。师于翻译经论的同时,又写出了许多启迪信众的短小论文,诸如《入密明灯论》、《放生功德文》等。著述了《论各教派互不相违》、《忠言心之明点广释》、《五台山志》、《温古寺记》等著述。 师于国内外信众中,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影响颇深。

    喇荣五明佛学院简介

    喇荣五明佛学院,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佛学院,汉藏僧众近万余。1980年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如意宝在此创立喇荣五明佛学院,十世班禅大师曾亲自为学院亲笔题名。几十年来,法王晋美彭措吉祥贤如意宝不辞劳苦,不间断广转显密法轮,为弟子传授显宗五部大论,密宗甚深修部以及顶乘大圆满窍诀续部注疏,现已培养出一大批堪为中流砥柱的高僧大德,甚多学而有成的弟子正在世界各地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广利群生。具足真修实证而示现无余虹身成就,圆寂时身体缩小、出现金刚舍利等瑞相的修行者也屡见不鲜,往生极乐世界等清净刹土者更是数不胜数。每逢法王传法或举行法会期间,几乎都会出现天降舍利等瑞相。如果身临其境仿佛当年的那烂陀寺又重现于世。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佛教的定义 ( 慈诚罗珠堪布)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天要谈的题目,是佛法或佛教的定义。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现在有很多学佛多年的人,还不清楚真正的佛法是什么,其所涵盖的范围究竟为何。不仅在汉地有很多人不懂何为真正的佛法,在藏地也有同样的问题。除了一些僧人以外,一般的农民或牧民都对佛法的内涵不甚了解,认为只要能修佛塔、经堂或金碧辉煌的寺庙,或者念一点观音心咒,就是很不错的佛教徒了,但这些仅是做善事而已,不是学佛,也不是修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略为说明
      (一)佛教的错误定义
      有些人认为,佛法是一种信仰。
      信仰也即信心,佛法当然是需要信心的,但如果因此而说佛法就是信仰的话,又显得过于简单了,由于信心仅仅是佛法的许多观念之一。佛教的基础和重点都不是信仰,而是智慧和大悲。佛法虽然提倡信仰,但除了佛法以外,科学也有对信心的要求。譬如,现代人提倡对科学要有信心,如果有人不相信科学的话,可能连飞机都不敢坐了。正因为相信科技,相信飞机能将人从出发地带到目的地,人们才会去坐飞机。无论做世上的任何事,都要有信心才能成办,而佛教所谓的信心,也就是如此,所以,认为佛教仅是一种信仰是不正确的,信仰不能等同于佛法,。
      那么,佛教是哲学吗?也不是。哲学有西洋哲学、东方哲学等不同的类别,虽说其中的某些思想与佛教相似,但没有任何哲理所剖析出的深度,能达到佛法的层次,所以,佛教也不等同于哲学。
      佛教是科学吗?虽然佛教中的某些观点与科学相同,但也不能就此将二者画上等号。
      佛教是唯心主义吗?很多人认为,宗教是唯心主义,但这应该是针对西方宗教而言的。多数的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然而,佛教的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所以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
      佛教有四个宗派,其中的经部与一切有部根本就没有唯心的论点,属于大乘的中观也没有唯心的主张,而同属于大乘的唯识宗则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派别,其中仅有一派所讲的小部份观点与唯心主义有些许相同。
      例如,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主张的部分观点,就与唯识宗所说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类似。罗素在《哲学问题》的第一章——“现象与实在”里,也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发现,要完全扳倒贝克莱的主张,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唯心主义的这些见解,也根本达不到佛教唯识宗所探讨的深度。
      除此之外,唯心主义与佛教的观点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了。
      其实,不管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它宗教等等,都有与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这些例子只说明了它们有相似之处,却不表示它们在整体上无分轩轾。因此,纵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将佛教视为唯心主义,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开小小的相似处,而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其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证明,将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西方传来的一种主张,佛教是与此全然不符的。
      举例来说,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经典,该论认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精神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并不是物质是空,精神是不空。月称菩萨进一步说道,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因为佛在《俱舍论》中,对世俗谛的精神与物质都有所探讨,而在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时,又同时破斥了精神与物质。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成立,则双双都成立;反之,则双双都要破斥。这是月称菩萨的论点。
      而密宗宁玛巴的观点,则以无垢光尊者为代表,他认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
      唯心主义的观点我也知道一些,佛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实在相去甚远,因此,根本不符合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其实也并没有人真正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只说宗教是唯心主义而已,因为西方宗教确实是如此的。
      综上所述,佛教不是唯心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精神是第一性;佛教当然也不是唯物主义,因为它不认为物质是第一性。
      佛教是宗教吗?
      “宗教”这个词是从西方传来的,如果从宗教的英文字religion本身的涵义来解释的话,则佛教也不能算是宗教,因为religion的字义中含有承认上帝存在的意思,西方有些人不认为佛教是宗教,就是由于佛教不承认造物主的存在。而过去佛教的一些高僧大德也持有同样的看法,说佛教不是宗教。我认为佛教也不是西方人所下定义的“宗教”,因为佛教向来都不承认上帝的存在。
      既然如此,那么,佛教究竟为何呢?

      (二)佛教的定义
      佛教的真实含义就是佛学。因为佛教实际上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传下来的学科;或者可以说,佛法是让凡夫人通过修学以达到佛之境界的一种方法,因此,佛教就是佛学。
      佛经对佛教的定义就是两个字:“教”和“证”。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传讲的,或是经过释迦牟尼佛加持和开许,然后由菩萨们写下的经论,如藏传佛教的《丹珠儿》和《甘珠儿》;证,是指个人的修证,其中包括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三部分。也就是说,教证这两个字代表了整个佛法;另外,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字,也可以概括佛法的所有定义,那就是“智”和“悲”。我们今天就从智悲两方面来谈谈佛教。
      所有的佛教,包括大乘、小乘,显宗、密宗的内容,都可归纳于智悲当中。智悲双运,是整个佛教的精华所在。修行就是要修智悲双运,所谓学佛,也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那么,烧香、磕头、念经等等是不是学佛呢?是学佛的一部份,但不是最主要的内容。
      佛是什么呢?唐卡中画的面色金黄、结跏趺坐的佛是不是真的佛呢?
      那是不了义的佛。大乘佛法认为,佛的化身与报身,是佛陀为了度化凡夫与十地菩萨而分别显现的形象。佛为了能与凡夫人沟通,就必须显现化身。虽说每个众生都具有如来藏,但由于没有证悟,因此佛的法身对我们还无法起到作用。要想证悟,想走解脱道,就必须依靠化身与报身佛的引导,然而,化身与报身都不是真正的了义佛,唯有法身才是真佛。所谓的法身佛,就是指智悲双运。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宁玛巴的高僧荣森班智达曾说过:佛教永不改变的定义,就是智与悲。除此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解释可以完整地表达佛法的内涵。
      他还认为:学佛的方法不一而足,用哪个方法都行。譬如净土宗的念佛是方法之一,禅宗的打坐参禅也是一种方法,但不能认为除了念佛以外,其它的方法都不算是学佛;同样,出家人守出家戒,在家人守在家戒,这是两种方法。不能认为只有出家戒才是真正的戒律,或者认为守在家戒就不能成佛;密宗有气脉明点的修法,但这并不是成佛的唯一道路,不修气脉明点也可以成佛。这些都只是方法而已,有些方法可有可无,佛教并没有限定非用哪一种方法不可,但唯一不变的精华,就是智悲。任何方法如果修不出智慧与大悲,就不能成其为佛法。虽然这是荣森班智达的论点,但却是显密都认同的。
      总而言之,如果从智悲两方面来表述佛法,就能完整地概括佛法的全貌。
      如果有人问:什么是佛法?则可回答说:佛法就是智悲。
      学佛是什么呢?就是学智慧与大悲。

      一、智
      所谓“智”,是指佛的智慧,其与世间的智慧不尽相同,但也有类似之处。譬如,佛对娑婆世界——亦即世间人所说的宇宙——的描述,或对世间种种事物的看法,既有与一般凡夫的观点一致的地方,也有出入较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佛之所言都有其一定的道理。
      例如,佛在描述宏观世界时,曾提到有须弥山、四大部洲等等的存在,这就与部分世人的宇宙观有着一定的差异,因为以常人的眼光来看,这些事物都是无法找到的。
      虽然在之前,我就已经讲过佛陀为何要如此描述的原因,相对于古代的人来说,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更具有深刻的意义。因为,古代人对宇宙的形成与结构所知有限,当时的佛教徒也不会对这个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维,所以没有必须解释的迫切性,但在当今世界,依赖现代科技而形成的宇宙观,尤其是对宏观世界的认知早已深入人心,其中就有许多与佛教亦异亦同的观点。为了不让世人对佛教产生误会,所以有必要再次予以说明:
      佛陀传法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向每一位听法者确切地传达三法印的义理,如果不能讲清三法印的道理,就失去了传法的意义。
      凭什么说三法印如此重要呢?这是有经教为证的,佛陀在世期间,弟子曾问佛:佛陀圆寂后,若有外道假造佛经,该如何分辨正法与伪法呢?佛回答说:无论任何经论,只要包含了三法印的道理,都可纳入佛教之中,否则,就不是佛法。提纲挈领抓住要点,才是佛陀最看重的,这就是为什么佛传法时十分注重三法印的原因。
      释迦牟尼佛住世期间,在释迦教法的听众当中,有着各种不同背景的众生──外道、婆罗门教徒、天人、非人等等。其中以婆罗门教徒为主的很多听众,都持有与实际不符的宇宙观。
      佛陀深知,如果不合时宜地去驳斥他们,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弘扬佛法的事业也将受到威胁。为了与这些听众的根基相应,释迦牟尼佛便采用了一些善巧方便——虽然明知那些观点是不对的,却没有去推翻他们。只要能传讲三法印中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我的道理,其它观点正确与否都不必在意。因为唯有通达三法印,才能让他们从轮回中解脱。其他诸如宇宙观等等学得再透彻,也与解脱没有任何关系。
      正因为佛陀没有更正他们的其它观点,所以当时的宇宙观就被保留了下来。当听众的根基发生变化时,佛即会适时地驳斥他们原有的宇宙观或其它观点,并建立一种与其根基相应的宇宙观,这些都是佛陀传法时所用的善巧方便。之所以会有不同于现代的宇宙观出现在经典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这种解释,并不是为了应付现代人所提出的“佛经内容与当代科学结论不一致”的质疑,才强词夺理用于搪塞的,而是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解释好了。因为当时的人并不具备现代人对宇宙所了解的知识,因此也没有必要作出什么解释。这就说明,佛陀利用这些权巧方法来调化众生,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表现。
      佛陀自己也曾说过,为了适合不同听众的口味,他传法时讲过许多相互不一致的论点,但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空性。例如,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及有漏皆苦是真理;然而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就谈不上是绝对的真理。唯有其中的诸法无我,才是绝对的真理。
      其实,纵使佛教对宏观世界的描述与现代人的认知不同,也不能证明佛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现代人对世界的认知,也只能说是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用肉眼或仪器所能观察到的世界罢了,谁也不能就此认定这是唯一的宇宙真理。
      佛教认为,六道众生看同样的一杯水,会有六种不同的显相;六道众生看世界,会看见六种不同的世界,这就是多种宇宙的概念。
      就微观世界的层面来说,以前也讲过许多了,现在只略提一下。从过去的经典物理到相对论,再到量子物理,一路走来,这些科学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佛教的论点。量子物理学的创始人也认为,自从提出了量子物理的论点,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朝佛教等东方文明所指引的方向迈了一大步。我提到这些的原因,就是为了指出科学与佛陀智慧相似的地方。
      而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就是只有佛才能讲出的那些论点。不论是现代的科学或哲学,就算再往前发展成千上万年,也永远无法达到佛的境界──空性、光明、万法皆为佛的坛城、本来清净等等。世间所有的思维与逻辑,所有的聪明才智,甚至神通,都无法感知佛的这种境界,这就是佛的智慧凌驾于所有知识之上的表现。
      话说回来,智悲的“智”,可以简单地解释为证悟空性的智慧。证悟空性包含了很多意义:证悟人无我,证悟显宗中观的空性,以及证悟大空性与光明;从密宗的观点来说,空性与光明没有任何分别,这也涵盖了大圆满的见解。
      在世间流传下来的所有文献及思想中,都不存在大空性这个名词,即使有的话,也只是将物质分解到不能再分的粒子后,所剩的一片空白。而现在有些人就连这点都还不敢肯定,仍然要坚持保留能量的存在──能量也是物质。因为,如果连能量都不存在的话,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将变成是无中生有的,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无法接受的结论,因此,他们所能理解的程度,连显宗的境界都达不到。
      我在前面提过,在微观世界中,科学与佛的见解稍微有些相似,但这还不是佛的境界。虽然有一些七、八十年前的中国学者,不论出家与在家人都有,曾用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来解释空性,但都不是很恰当的,因为这种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断见:质量转换成能量后,质量就消失了——原来存在的变成空无,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空性。
      佛所讲的空性,不须经过这种转换的过程,而且依照能量守恒定律,也无法承认从有到无的说法;即便承认,这些推导也绝对不符合佛教所讲的空性。事实上,真正的空性并不是物质变成空性,而是既是物质,又是空性,在物质现象存在的同时就是空性,这才是佛所说的空性。
      尽管现代物理学家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已与佛的观点相当接近,但在精神层面或空性的见解上,现代人与佛教的智慧相比,仍有着天壤之别。
      以世间人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佳结果,充其量是能让日子过得更好一点,譬如科技的发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等等,可是也有人认为,科技带来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更复杂、更危险的生活,这种说法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相对而言,经由佛的智慧所能达到的结果,则是让每位众生都能从轮回中解脱。这不仅仅是书面上的理论,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要肯如理如法地修行,每个人都能亲身体验到这种结果。
      以上所讲,就是佛教的“智”。

      二、悲
      所谓“悲”,亦即大悲心。大悲心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因为所有的大乘发心,都是以大悲心为起始的。如果失去了大悲,就根本不能称为大乘佛法。
      佛陀所讲的大悲,是世间所有的思想当中都根本不存在的见解。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崇尚伦理道德,西洋文化提倡慈善与社会公益,但佛陀的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等思想,以及大乘菩萨所履行的无条件的奉献,却是整个世界绝无仅有的。
      如果要细说大悲,则可从两方面着手:

      1、世俗方面的大悲
      譬如,佛陀在学道之时,仅仅为了让一头饥饿的狮子填饱肚子,就毅然决然地布施了自己的身体;又譬如,倘若有人强迫这个房间里必须有一个人从十楼跳下去摔死,那么,符合大乘佛法真正意义的行为,就是房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主动表示自己愿作那个跳楼人。这不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想到:“如果跳下去,一定会非常痛苦,不如让我来代替其它人承受这个痛苦吧!”
      诸如此类的布施及忍辱等行为,都是世俗方面的大悲心。佛法的真正意义,是不仅要这样发心,还要有实际的行动;不仅要从事救灾、布施衣物、看护伤病患者等解决众生暂时痛苦的慈善活动,而且甘愿为众生的解脱付出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代价。
      话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慈善活动只能解决众生的暂时痛苦,就放弃力所能及的世间慈善之举。作为发心利众的大乘行人,社会上的慈善活动当然也应该参加。
      戒律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重病卧床不起的比丘,由于没人照顾,所有大小便都拉在床上,污秽不堪的景象大家可以想像。
      一天,释迦牟尼佛带着阿难来到这个比丘的住处。见到佛陀的大驾光临,比丘惶恐至极,然而,佛陀却轻言细语地安慰他,并让他把脏的衣物拿来,然后亲手替他洗。既然佛都能这么做,身为佛弟子的我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还算不上是真正的悲心。真正的悲心,是在生死关头能做出舍己为人的决定,并付诸实行。虽然在某些其它的思想或理论中,也提及了这一点,但他们的悲心,却是片面的,范围很狭窄的;而佛的大悲心,却是针对所有的众生,而不是仅仅针对人类或佛教徒的。

      2、超世俗的大悲
      更广、更伟大的悲心,是绝不止于让众生吃饱穿暖,虽然这些事也要做,但却不是重点。最重要的,是要让所有众生明白轮回的真相及解脱的方法。首先是令众生了解轮回的真相,然后教导他们如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佛最伟大的慈悲即在于此。
      为什么呢?譬如,纵使将一位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直到康复为止,但这样能防止他以后不再生病吗?不能。我们能解决的,只是这一次生病的问题罢了,他在以后的生生世世中所要经历的病痛,我们是爱莫能助的;任何形式的财物布施,都只能暂时地解决他人生活贫困、衣食无着的问题,却并非长远之计。只有让众生明了生老病死的真相,引导他们修行,从而踏上解脱道,才能彻底地、永久性地解决他们的所有痛苦,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众生、度化众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救度。
      唯有佛这样的悲心,才算得上是大悲,其它世间的慈悲只能说是“悲”而已,还不能用“大”来形容,因为大悲心与佛的智慧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菩提心也就是大悲心。
      大家都知道,虽然其他宗教所作的慈善事业比较多,但其以救人救世之名所挑起的战争也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不是绝对的慈悲心还值得商榷。相对而言,佛教从来就没有要征服或降服的意思,佛也说过,他根本不在意人与人之间的战争所获得的胜利,他所强调的胜利,是通过调伏自相续所得到的胜利。
      其实,大悲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意义:
      佛曾经说过:“我告诉你们解脱的方法,要不要解脱,全由你们自己决定。”也就是说,每个众生的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而不是由佛陀来安排的。这种说法所表明的态度,就不像其他宗教所供奉的“救世主”或“造物主”,谁能上天堂,谁该下地狱,都由他们来主宰。由此可知,在大悲当中,也包含了佛教的自由、宽容、平等、和平等意义。

      三、智悲双运的修法
      那么,该如何修智悲呢?
      其实,菩萨所行持的六波罗蜜多,都没有超出智悲之义:布施、持戒、忍辱是大悲;禅定、智慧是智;精进则是智悲的助缘。以智悲二字来界定佛教的意义,是简捷的说法,其深广的内涵,就是六波罗蜜多。
      既然整个佛法的精华,就在于智悲二字,那么,是否有什么方法可在一座当中将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涵盖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就是修智与悲。
      有人会提出疑问:修大悲心需要细密深刻的思维,而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不需要任何杂念,既然如此相互矛盾,又怎能在一座当中同时修呢?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首先要修菩提心、受菩萨戒,一旦受了戒,菩萨戒的戒体──菩提心就已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当中,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修空性。
      当进入空性的状态时,并没有明显地思维“愿一切众生脱离轮回痛苦”,也可说是没有明显的大悲心,但因为之前受的菩萨戒戒体已存在于心中,故而,当心进入空性境界时,菩萨戒也随之而进入空性之中。我们要知道,菩萨戒并非物质,而是一种心的状态,虽然在进入空性境界时,心里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念头,但菩萨戒却是存在的,所以,心与菩萨戒不分彼此,同时都可以进入空性的境界。此时菩萨戒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菩萨戒,这就是智悲双运。
      所谓双运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在证悟空性的境界中停下来时,心既是证悟空性的智慧,又与菩萨戒无二无别。如果能这样修,则所有大乘佛法的精华都已包含,再没有什么需要修的法了!
      这是初学者的智悲双运修法,如果能这样修,则仅在一个坐垫上、一个位置上或同一时间内,就可以将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华彻底无余地修完。
      菩提心与空性的具体修法在此无须重提,只要将两个修法合并即可。
      当然,在大悲心之前,还是要先有出离心。倘若自己对轮回痛苦都没有感受的话,是无法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的,因为慈悲心的来源,即是众生的痛苦。没有慈悲心,菩提心也无从生起。出离心的另一个条件,是希求解脱。当看到众生在遭受痛苦折磨时,发愿要让他们获得解脱。但转念一想,如果自己都不能先解脱的话,又如何能带众生解脱呢?这样一来,出离心的两个条件就都具备了。
      出离心是菩提心的基础,有了菩提心就可受菩萨戒,而菩萨戒是可以自受的,在受持菩萨戒之后,便开始修空性。当菩提心与空性结合在一起时,即为智悲双运。有了这样的见解,则所有大乘显密教法的精华都已了然于心。
      出离心、菩提心要一个个分开修,最后进入空性的境界,这样一来,前面修的出离心与菩提心,也就成了空性的智慧。
      此处所说的空性智慧,不像小乘的人无我见解,它是含有大悲心成分的,而在大悲当中,又有证悟的智慧。这些智悲双运的见解与修法,囊括了所有佛法的涵义,说起来虽然这么简单,真要做起来时,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出离心的生起,要靠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而生起菩提心的条件,则是积累资粮(修曼茶罗),及清净业障(修金刚萨埵)。显然,不论选择哪种方法学佛,都离不开外加行与内加行的修法,这也是我一直强调修加行的原因。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佛教的真正意义,是智与悲。从今往后,我们学佛就学这两个字,修行就修这两个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可学可修的了

      http://www.zhibeifw.com/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forums/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不说佛因为我怕误导人.你转的这些却是实实在在地害人.
        • 既然你已经表态了,就来了解这段因缘吧。愿闻其详。谢谢。
          • 我原本确实想写个帖子来解释些关于佛的基本概念.但在构思时总是犹疑不定,现在更是失去写的动力.以后看看会不会写.
            • 看来您对佛教也了解?那怎么还自己构思啊?自己构思出来的,还是佛教吗?
              • 看来你理解人的话也有困难.你却还想向别人解释佛的话,那也太难了吧.
                • 您没有困难的话,就请解释一下别人的帖子里面,什么地方害人啦?——真心请教哈
                  • 我有困难,很大的困难.我已经决定不会写那篇文章了.所以我要请您和楼下的KINGSW朋友见谅了.如有可能请版主删除我上面的其他跟帖.
                    • 没关系,以后有心思了,可以PM我。
                      • 这样来安慰朋友,好有一比:
                        一天,朋友醉酒,一通酒疯发下来,家里的如意宝猪、珍宝玉屏等等全部打得稀巴烂不说,还一把火烧掉了所有一切,在大家正感觉可怜的时候,您老走上前去,抱着这位酒疯子朋友说:“没关系,等改天你心情好了,到我家,我们再来个一醉方休”
                    • 困难是一定的,等上面那句话的异熟果现前的时候,恐怕是、更加的、困难了。您好像还没有意识到那句话的过失有多大,是吧。学佛要先从了解因果入手,会比较好
                      不过,您比俺还是好多了。按照您说的:“我是理解人话有困难”。您是“理解圣人的话有困难”,好歹您已经和圣人沾上边了。豪不羡慕。
            • 好,等你以后有空了写写看看,上面的文章我基本认同的,所以我想知道你的解释。谢谢。
        • 把掌骂虚空, 虚空笑更痴. 唯渡有缘人.
      • 顶礼慈诚罗珠堪布!这么简短的一段文字,就涵盖了佛学所有最精深的、最精妙的所在。真是难得。要不是daynnight(wedream)的“鼓励”,我还不会仔细的阅读,受到这般殊胜的教益,都谢过了。
        • "我们学佛,就是要学智慧与大悲。所谓的成佛,就是指断尽所有的贪嗔痴烦恼之后,所显现出的原本具备的如来藏之所有智慧与大悲。" 说得非常好啊。顶礼慈诚罗珠堪布!
          • 这样直白的语言,这样精美的内容,竟然还会有人受到伤害(但愿只有daynnight一人而已),可想而知,现在的佛菩萨为什么不能显现在我们的身边了吧。可怜我们众生苦啊
            • 一人受害, 众生受苦
    • 劝学《亲友书》公开信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以学习《入菩萨行论》为缘起,很多道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受益,逐渐树立起对佛法的正知正见,深深体会到了菩提心的重要性,言行举止也有明显的改观,种种现象令人喜闻乐见。但我们作为一名大乘佛子,不能仅仅满足于修学一部论典,而应尽己所能了解更多的大乘经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闻思基础,才能端正自己的学佛动机,使今后的修行步入正轨。
      为令大家进一步对佛法生起不共的信心和意乐,对修行的基础和本体产生稳固定解,经过再三考虑和观察,下一部法我决定传龙猛菩萨的《亲友书》。之后,假如各方面因缘具足,打算继续传讲《大圆满前行》和《藏传净土法》。
      《亲友书》的作者龙猛菩萨,号称“第二大佛陀”,是释迦佛在诸多大乘经典中亲自授记的登地菩萨。在印度,他被喻为“二圣六庄严”之一;在藏地,众所周知他开创了两大车轨中的甚深见派;在汉地,他被禅宗、净土宗、天台宗、华严宗、密宗等八大宗派奉为开山始祖。因而,此论金刚语的加持力不可思议,有缘值遇并学习者,会为今生来世种下殊胜无比的解脱善根。
      显宗最甚深的窍诀,其实莫过于《亲友书》。在藏地,它是各教派四众弟子必学之课,由于是作者对乐行王的教言,故尤其适合在家居士学习。本论内容并不多,充其量只有一本讲义,但佛教最基本的坚信因果、诚信三宝以及为人处世等诸多窍诀,都包括在这120多颂当中了。
      这部论典,法王以前相当重视,曾于学院传讲过多次,如今学院藏汉弟子大多数都背过此论,且对其精义了如指掌。1999年我也在学院传过一次,并依之整理成《亲友书略释》,后来又于2005年,翻译了麦彭仁波切的《亲友书释•白莲鬘》,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最好能参考这些资料,以加深对其进一步的理解。
      这次参加学习的条件,除了菩提学会的成员外,我也特别开许,凡是对本论有兴趣者,皆可报名听受,年龄不限,宗派不限,报名邮箱和联系电话详见下方。届时将凭报名名单,统一分发讲记、视频或音频。希望大家报名之后,自己能善始善终、圆满传承,并尽量将此教义传播给更多的众生。
      《亲友书》是藏地尤为重视的一部论典,若与其失之交臂,则非常可惜。世间那些不重要的机会,失去了也不要紧,但对自他今生来世都有利的机会,希望大家不要错过!

      网上报名: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
      报名邮箱:edwzce@gmail.com
      加拿大报名电话:647 988 7577(工作时间:18:00~21:00)

      索达吉
      2008年9月1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一则真实故事)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闻法所得到的财富,谁也无法夺走,是最殊胜的内财。
        《续高僧传》中记载:有一位叫僧安的高僧,持戒精严,平日里坐禅、讲经。有一次,他在王屋山聚集了二十多个徒众,开讲《涅槃经》。在讲经题的时候,来了一只母野鸡,伏在一旁随众听经。僧众吃饭时,它也出去觅食。每晚讲经,野鸡必定按时来听法。讲到还差三卷时,野鸡就不来了,此后再也不见它的踪影。僧众都觉得此事有些奇怪。
        僧安说:“野鸡已经转成人身,不必惊奇。”
        武平四年,僧安带着徒众到越州行头陀行,他忽然说:“往年的野鸡应是投生在这里。”说完便走进一户人家,他听到外面有人喊“野鸡”,应声走出了一个女孩。这女孩与僧安似曾相识,一见面就欢喜地礼拜他。女孩的父母感到很惊奇,就请僧安到家中应供。
        僧安问:“你家的女孩为何叫野鸡?”
        他们解释说:“孩子出生时,头发长得像野鸡毛,所以叫她野鸡。”
        僧安听后哈哈大笑,于是说出女孩前世的因缘。女孩听完之后哭了起来,苦苦哀求父母让她出家。父母也高兴地答应了。
        出家之后,僧安为她开讲《涅槃经》,她一听就能理解,没有一点遗漏,但讲到最后三卷时,她却茫然不解经义。当时她才十四岁,就能为人讲经说法,远近的人们都来听她讲经,并赞叹她宿世善根深厚。经由她的劝化,许多人都跟随她学习佛法。

        由此可见,闻法有极大的利益。野鸡听了《涅槃经》,来世不但转为人身,而且有出家的善根。当时虽然听不懂经义,但因闻法种下了很深的善根,转世后一遇到因缘,善根种子就自然现行,对于前世听过的《涅槃经》,一听就懂,而对于未熏习过的后三卷,就感到陌生而不解其义。

        欢迎大家听经共修.
        网上报名: http://www.bodhiinstitute.org
        报名邮箱:edwzce@gmail.com
        加拿大报名电话:647 988 7577(工作时间:18:00~21:00)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今天开始,是吧
          • 随喜功德。 欢迎参加!
            • 挺好!浅显易懂,而且是号称第二大佛陀的作品,真得很值得学习,特别是初入佛门的同修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