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大乘佛教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大乘佛教是佛教兩大派別的一支,另一支為小乘佛教。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譯文。Mahā(摩訶)是大的意思,Yāna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於大乘,主要流傳于中國內地、日本、朝鮮、尼泊爾、西藏、蒙古等地,在越南,台灣也有相當數量的信徒。
大乘佛教前期
佛教最初的分裂大概出現在釋迦牟尼涅槃後一百年左右,當時的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開始進入部派佛教時期。至西元前後,在印度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標榜著「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求成無上菩提」的菩薩行修行者,同時,也開始流行稱為「方廣」、「大方廣」(或譯為「大方等」sk. Vaipulya)的經典,這些經典很快發展成為大乘經典的前身,此為大乘佛教的起源。這些「方等」經(即是「方廣經」)屬於阿含經之外的雜藏部,根據大眾部所傳,是富樓那尊者窟外集結所成。傳統的佛教部派認為,這些經典都不是佛陀所說(大乘非佛說),認為這些大乘行者並非正統佛教[1]。而這些菩薩行修行者,則自稱為大乘,指傳統的佛教部派為小乘行,認為他們所傳授的,不是佛陀真正的教誨,只是用以接引根器較差眾生的暫時手段。

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日本平川彰博士認為大乘佛教是一群以菩薩道修行為主的在家、出家僧團相結合而興起的教派,並不是由某個特定部派發展而來。

大乘佛教的經典甚多,傳統上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其中,方等門由雜藏部發展而來,逐漸發展出《般若經》與《華嚴經》,再漸次展開出《法華經》、《大般涅盤經》等等經典。

到了佛逝五百年左右,印度僧人龍樹(c. 150 - 250 CE)著《中觀論》,建立般若中觀學派,被視為大乘佛教理論完全建立的標誌,此為大乘佛教前期。


[編輯] 大乘佛教中期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學派則有清辨及佛護、月稱等,起而復興。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有如來藏思想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印順法師因此將中期大乘佛教,分為性空唯名派(中觀派)、虛妄唯識派(瑜伽行唯識學派)、以及真常唯心派(如來藏學派)三系。


[編輯] 大乘佛教晚期
公元七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咒語、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


[編輯] 向外傳播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著名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就是這一時期雕刻的。另一個方向上,大乘佛教傳入尼泊爾、西藏境內,和當地的原始宗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

傳入中國境內的大乘佛教得到創造性的發揚,成為宗派眾多、成就顯著的漢傳佛教。尤其是隋、唐以後發展起來的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和淨土宗,更是結合了中國固有的文化特色和儒、道思想,成為印度佛教所沒有的、純粹的中國大乘教派。隋、唐以前不少佛家人士也大量使用道家(道教)詞彙,如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禪師(515—577)《立警願文》中說到:「我今入山修習苦行,懺悔破戒障道重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懺悔,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願生天及余趣,願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饑渴,常得經行修諸禪,願得深山寂靜處,足神丹藥修此願,借外丹力修內丹。」

信仰特點

救苦救難的大乘菩薩,擁有許多隻手和器具,代表無限的決心和能力。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像小乘佛教那樣認為現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一位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槃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釋迦牟尼也並非實體的佛,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在佛在人間的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樣板」。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編輯] 大乘修法

[編輯] 四弘誓願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編輯] 四無量心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編輯] 四攝六度
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此外還要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無染。儒家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屬於基本戒律的範疇。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編輯] 總結
有人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進行改革的產物。但是佛教界內部則有不同看法。一些小乘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摻雜了大量「外道」(其它宗教信仰,如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等釋迦牟尼所反對的古印度思想) 思想的產物,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為後人所附會。

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由佛所說,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經典的。一個明顯的區別是,小乘佛教僅僅將佛當作覺悟的人,當作偉大的導師,而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牟尼佛神化成了有無邊法力的神靈。小乘接近無神論,而大乘則是典型的有神論。

大乘思想很多源於佛教之前的古印度民間思想,但也有許多理論在早期佛教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發展,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理想;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佛教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而且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大乘倫理倡導慈悲度化一切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等。

金庸曾說過自己的感受,即大乘是用比喻的方法來教導度化人,其中所說的妖魔鬼怪一類,都是用的比喻方法而非真正事實。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大乘佛教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大乘佛教是佛教兩大派別的一支,另一支為小乘佛教。大乘是梵文Mahāyāna的譯文。Mahā(摩訶)是大的意思,Yāna則是乘,也就是交通工具,是印度佛教對教法的習慣稱呼,按字面翻譯就是大教法。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都屬於大乘,主要流傳于中國內地、日本、朝鮮、尼泊爾、西藏、蒙古等地,在越南,台灣也有相當數量的信徒。
    大乘佛教前期
    佛教最初的分裂大概出現在釋迦牟尼涅槃後一百年左右,當時的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開始進入部派佛教時期。至西元前後,在印度佛教團體中,開始出現一群標榜著「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求成無上菩提」的菩薩行修行者,同時,也開始流行稱為「方廣」、「大方廣」(或譯為「大方等」sk. Vaipulya)的經典,這些經典很快發展成為大乘經典的前身,此為大乘佛教的起源。這些「方等」經(即是「方廣經」)屬於阿含經之外的雜藏部,根據大眾部所傳,是富樓那尊者窟外集結所成。傳統的佛教部派認為,這些經典都不是佛陀所說(大乘非佛說),認為這些大乘行者並非正統佛教[1]。而這些菩薩行修行者,則自稱為大乘,指傳統的佛教部派為小乘行,認為他們所傳授的,不是佛陀真正的教誨,只是用以接引根器較差眾生的暫時手段。

    一般學者都視大眾部為大乘佛教的最初起源,但大乘佛教與說一切有部、經量部及分別說部也有著很深的關係。日本平川彰博士認為大乘佛教是一群以菩薩道修行為主的在家、出家僧團相結合而興起的教派,並不是由某個特定部派發展而來。

    大乘佛教的經典甚多,傳統上分成五類,分別為華嚴門、方等門、般若門、法華門、涅槃門,稱五大部。其中,方等門由雜藏部發展而來,逐漸發展出《般若經》與《華嚴經》,再漸次展開出《法華經》、《大般涅盤經》等等經典。

    到了佛逝五百年左右,印度僧人龍樹(c. 150 - 250 CE)著《中觀論》,建立般若中觀學派,被視為大乘佛教理論完全建立的標誌,此為大乘佛教前期。


    [編輯] 大乘佛教中期
    其後又有印度僧人無著、世親創立「唯識論」,盛極一時。中觀學派則有清辨及佛護、月稱等,起而復興。中觀論和唯識論被認為是大乘佛學的兩個主要理論基礎,唐義淨法師《南海寄歸傳》說:"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在印度南方,則有如來藏思想盛行,與唯識學派合流。印順法師因此將中期大乘佛教,分為性空唯名派(中觀派)、虛妄唯識派(瑜伽行唯識學派)、以及真常唯心派(如來藏學派)三系。


    [編輯] 大乘佛教晚期
    公元七世紀左右,大乘佛教在吸收婆羅門教咒語、宗教儀規和瑜伽術身體訓練方法的基礎上,創造了一套極富神秘主義色彩的宗教實踐方式,稱為秘密大乘佛教,或稱「金剛乘」或者「密乘」。相對於密乘,人們把大乘佛教的理論部分稱之為「顯乘」。


    [編輯] 向外傳播
    大乘佛教在興起以後很快向外傳播,一度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宗教,著名的阿富汗巴米揚大佛就是這一時期雕刻的。另一個方向上,大乘佛教傳入尼泊爾、西藏境內,和當地的原始宗教信仰相結合,形成了顯密並重的藏傳佛教。

    傳入中國境內的大乘佛教得到創造性的發揚,成為宗派眾多、成就顯著的漢傳佛教。尤其是隋、唐以後發展起來的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和淨土宗,更是結合了中國固有的文化特色和儒、道思想,成為印度佛教所沒有的、純粹的中國大乘教派。隋、唐以前不少佛家人士也大量使用道家(道教)詞彙,如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禪師(515—577)《立警願文》中說到:「我今入山修習苦行,懺悔破戒障道重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懺悔,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願生天及余趣,願諸賢聖佐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療治眾病除饑渴,常得經行修諸禪,願得深山寂靜處,足神丹藥修此願,借外丹力修內丹。」

    信仰特點

    救苦救難的大乘菩薩,擁有許多隻手和器具,代表無限的決心和能力。從基本信仰上來講,大乘佛教不像小乘佛教那樣認為現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一位佛,普通人通過修證只能達到出離輪迴,至於涅槃的阿羅漢果位;而是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的佛,釋迦牟尼也並非實體的佛,而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現在佛在人間的應化之身,是向世人揭示證悟之道的一個「樣板」。世人只要按照釋迦牟尼的教誨去修證,就能夠達到佛果。

    在修證上來說大乘佛教視只求自身了生死、脫輪迴、離煩惱的小乘教徒為「自了漢」,認為這只是最粗淺的認識;大乘教徒認為要想成就佛果的話,不但要有自度的決心,更要有度人的決心。大乘佛教認為修行的過程必須是一方面通過思辨、禪修獲取無上的智慧;一方面以利樂眾生的慈悲心,行種種助人、度人的善行,也就是所謂的「悲智雙運」。只有這樣才能證得最後的無上果位,成為佛。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立誓願要為眾生利益不入涅槃。佛的三身學說是大乘學說的主要論題。三身為法身、報身、化身。化身指佛陀為度脫眾生,隨應顯化之身;報身指佛陀修行所得能享法樂並給十地菩薩示現功德之身;法身即是作本體之自性身。許多大乘經典都說佛有無量之多,但一致承認其本質為同一的法身。

    在理論上來說,大乘佛教也否認小乘佛教「我無法有」的觀點,而認為「我法皆無」。也就是說,佛法本身也是不具自性的緣合物,法的本性也是空的,但是在法性本空這個問題的解釋上,大乘佛教內部的中觀學派和唯識學派也有比較大的差異。


    [編輯] 大乘修法

    [編輯] 四弘誓願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如果既想自利又想利他,既要自度又要度他,那麼這就是一個修大乘的菩薩行者,大乘修行者都要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編輯] 四無量心
    立志度眾的大乘菩薩,要培養四無量心:「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即愛護眾生,給以歡樂;悲即憐憫眾生,救拔苦難;喜即喜眾生之所安,樂眾生之所樂;捨即苦樂等觀,無有戀著。


    [編輯] 四攝六度
    大乘菩薩行者,爲了方便度化眾生,所以要修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接近攝取眾生,爭取他們的信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以溫和悅耳的語言與他們交流,做一切對眾生有益的事情,與他們和睦相處,作他們的表率,同他們一切修行。此外還要修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布施包括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財包括金錢和財物之外財及體力和血肉等內財;法包括知識、技能等世間法及佛菩薩的出世間法;無畏就是解除眾生的苦惱、悲傷、驚恐和痛苦。持戒就是保持身、口、意不犯錯誤、清凈無染。儒家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就屬於基本戒律的範疇。佛教的戒律有五戒、八戒、居士戒、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忍辱包括安受苦忍(忍受飢渴、冷熱等自然苦)、耐怨害忍(忍受打罵、毀辱、毒害等人為苦)、諦察法忍(住於善法中,不生疑惑、動搖、執著、貪愛等感情)。精進包括披甲精進(不畏艱難、苦行)、攝善精進(勤修善法不知疲倦)和利樂精進(利樂度化、毫不懈怠)。禪定分四禪八定(色界四禪與無色界四禪)。智慧包括世間及出世間等各種智慧。四攝六度為一切菩薩行者所必修。


    [編輯] 總結
    有人認為,大乘佛教是佛教逐步發展的產物,是一部分佛教徒進行改革的產物。但是佛教界內部則有不同看法。一些小乘教徒往往視大乘佛教為不純正、不可靠的摻雜了大量「外道」(其它宗教信仰,如佛教之前的婆羅門教等釋迦牟尼所反對的古印度思想) 思想的產物,認為大乘佛教的經典為後人所附會。

    而大乘佛教界則自視為純正的佛法,認為一切大乘經典都由佛所說,只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時機尚不成熟,所以加以隱藏,後世闡述大乘理論的僧人都是在佛、菩薩的指引下獲得這些隱藏經典的。一個明顯的區別是,小乘佛教僅僅將佛當作覺悟的人,當作偉大的導師,而大乘佛教則把釋迦牟尼佛神化成了有無邊法力的神靈。小乘接近無神論,而大乘則是典型的有神論。

    大乘思想很多源於佛教之前的古印度民間思想,但也有許多理論在早期佛教的基礎上有所創造發展,如不僅講人無我,而且講法無我;強調菩薩理想勝過阿羅漢理想;宣稱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佛教中的涅槃不僅僅是寂滅不生或超越輪迴,而且是無所不知的存在;大乘倫理倡導慈悲度化一切眾生,力主以功德迴向他人等。

    金庸曾說過自己的感受,即大乘是用比喻的方法來教導度化人,其中所說的妖魔鬼怪一類,都是用的比喻方法而非真正事實。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小乘佛教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小乘佛教(梵文:Hīnayāna),又称声闻乘佛教。译自梵语,Hīna意为“小”,yāna意为乘、车子、教法、或通往解脱之道,合起来,是“小车子”、“小的载具”的意思。这个称呼出现在一至二世纪之间,是大乘佛教(Mahāyāna)对成立在它之前的的各佛教部派的称呼,现代大乘佛教徒也用以称呼南传上座部佛教。因为它的涵义多变,而且充满争议,在学者及佛教徒间,长期存有争议。

      目录 [隐藏]
      1 小乘释义
      2 部派佛教
      2.1 部派分立
      3 大乘佛教观点
      4 汉传佛教
      5 藏传佛教
      6 南传上座部佛教
      7 注释



      小乘释义
      对大乘佛教而言,小乘是声闻乘、缘觉乘二乘的合称。因为此二乘修行人,发心狭小,无法济度一切众生,故称小乘。

      就历史而言,小乘佛教意指在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时期,所形成的佛教教法。又可以用来指称部派佛教时期,所成立的各个佛教流派。这些流派的现代继承人,为南传上座部佛教。

      因此,最狭义的小乘佛教,又可以指为现存的南传佛教。但是南传佛教徒认为,这个称呼,对他们来说,是有贬意的,所以他们拒绝这个称呼,自称为上座部佛教。


      部派佛教
      早期佛教发展史,可以分成几个时期,如印顺法师在《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中提出的定义:“我以为,佛陀时代,四五(或说四九)年的教化活动,是‘根本佛教’,是一切佛法的根源。大众部与上座部分立以后,是‘部派佛教’。佛灭后,到还没有部派对立的那个时期,是一味的‘原始佛教’”。

      相传在佛陀灭度之后,由大迦叶于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结(又称为王舍城集结),由阿难负责诵出经藏(即后世所称的《阿含经》),优婆离诵出律藏,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与僧团戒律。大众部相传,因为富楼那尊者来不及参与此次集结,所以另外主持了一次集结,后世称为窟外集结。窟外集结产生的杂藏部方广经,即是大乘佛教经典的前身。

      在佛陀灭度之后百年,摩揭陀国迦罗阿输迦王(俗称黑阿育王)在位时,僧团因为意见不同,产生争议。印度西部摩偷罗国的耶舍比丘,邀请东西方的七百位长老,至毗舍离〈Vaiśālī〉举行第二次集结(称为七百集结、或毗舍离集结),会中做出决议,认为东部比丘僧团对于戒律的十种看法是错误的(又称“十事非法”)。东部比丘僧团不同意这个看法,自行集结会诵,订定戒律。因七百集结代表了上座长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团,称为上座部;而东方比丘僧团则称大众部。此为佛教僧团分裂的开始,所以又称为“根本分裂”。

      在上座部跟大众部分裂之后,在其中因地域、教义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团(又称为“枝叶分裂”)。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间起于佛陀灭度后百年,至大乘佛教兴起之间。至西元一世纪前后,各部派已成熟发展,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教义,也各自传承了不同的经典。

      在这段时间内兴起的各部派,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仍然澎勃的发展,与大乘佛教各有擅场。他们认为大乘佛教的经典并非佛陀所亲说〈大乘非佛说〉,而大乘佛教徒则称这些部派为小乘,并不能帮助人究竟解脱。


      部派分立
      因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各佛教部派之间的关系,直到现代学者中仍然有所争议。南传佛教、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中,对于各部派的传承各有不同说法。现依印顺法师的看法,将各部派作一个简单的整理:

      根本上座部
      先上座部
      雪山部(在说一切有部分出后,原先上座部改称雪山部,大众部及分别说部传说,认为此部是由大众部分出)
      根本说一切有部(又名上座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萨婆多部,又名说因部,继承根本说一切有部)
      经量部(又名说转部Saṃkrāntivādins/Saṃkrāntikas)
      犊子部(Arya-vatslp-utrlyavadinah),异部宗轮论认为此部是由说一切有部分出。
      法上部
      贤胄部
      正量部(Sammatlyavadinah)
      密林山部(又称六城部)
      分别说部
      铜鍱部(Tāmraśāṭīya,又作赤铜鍱部,传至锡兰。因锡兰古称铜鍱洲,或赤铜鍱,故得名。)
      大寺派(即今锡兰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巴利文三藏为其主要特征,又被称为巴利文佛教。重要的论书有觉音所作的清净道论。现今南传上座部佛教皆以此部为根源。
      无畏山派。汉译解脱道论即为此部作品。
      祗陀林派
      饮光部(又作迦叶部)
      法藏部
      化地部
      大众部
      一说部(又称说出世部)
      说大空部(又称方广部)
      鸡胤部(又称窟居部、灰山住部)
      多闻部
      说假部
      制多部 (Caitika)
      东山部 (Apara Śaila)
      西山部 (Uttara Śaila)

      大乘佛教观点
      大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佛根据弟子的不同根性,因时因地,而给与不同的教法。这些教法又可以分成三乘。其中,接受四圣谛教法的弟子,因为是从佛亲闻教法,称为声闻乘(梵文 Sravakayāna),以成为阿罗汉为最高目标。没有亲自得到佛的教导,但以自己的努力与智慧,思维十二缘起法而得到证悟的,称为独觉或缘觉乘(梵文 Pratyeka-buddhayana),成为辟支佛是他们的目标。这两类人,都只重视自己的修为,而无法帮助他人得到解脱,故称为小乘。而真正的佛弟子,应当以帮助他人解脱为目标,发起大悲心,像这样的佛弟子,被称为菩萨,菩萨才是成为佛的真正道路,因此大乘又称为菩萨乘(梵文 Bodhisattvayana)。[1]

      但是大乘佛教内部对于小乘的看法,有许多分歧。一部份人相信,小乘的教法只是暂时的,不了义的,误导的,只能阶段性用以接引资质较差的人,并不究竟。这派可以《维摩诘所说经》为代表[2],认为即使犯了五无间罪的众生,只要修行大乘佛法,也能得到解脱。但是修行小乘佛法,永远无法成佛。

      但是另一派的人相信,小乘与大乘虽然修持方法不同,但同为通往解脱成佛的方法。此派可以以《妙法莲华经》为代表[3],它提出“三车喻”,认为在终极意义上,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两者的意趣并没有差别。


      汉传佛教
      随着佛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由印度向东方传入,南传佛教与大乘佛教同期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大量由梵文译作中文的佛经,当中以安世高译出大量小乘佛经,其中对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为说一切有部及经量部。这些佛经为魏晋南北朝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其后小乘佛教在中国的地位被大乘佛教所盖过。

      汉传佛教的戒律主要传承自说一切有部,以《四分律》为主流。至于宗派方面,主要的小乘传承,有俱舍、成实二宗,但是这两个宗派在唐初之后就已经衰微,丧失影响力。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中,并没有小乘传承。但是格鲁派很重视俱舍论的研习,列为五部大论之一。


      南传上座部佛教
      为现代最主要的佛教流派之一,参看上座部佛教。


      注释
      ^ 《妙法莲华经》:“舍利弗,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声闻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
      ^ 《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第六〉:“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佛道品第八〉:“诚如所言,尘劳之畴为如来种,我等今者,不复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乃至五无间罪,犹能发意生于佛法,而今我等永不能发。譬如根败之士,其于五欲不能复利。如是声闻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是故,文殊师利!凡夫于佛法有返复,而声闻无也。所以者何?凡夫闻佛法,能起无上道心,不断三宝。正使声闻终身闻佛法,力.无畏等,永不能发无上道意。”
      ^ 《妙法莲华经》:“初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何以故。如来有无量智慧、力无所畏诸法之藏,能与一切众生大乘之法,但不尽能受。舍利弗,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谢谢你的大小乘资料。
        • 不客气。对于研修佛法的人没有多少作用。只是一些历史的资料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