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佛法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佛法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两者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都需要有逻辑与研究精神,以探讨确认现象的本质;还有,两者都不鼓励在学习阶段盲从的相信,而鼓励尽量产生疑问。佛法和现代科学理论中关于宇宙的发源或人类的物理演化,并不相冲突。事实上,法王达赖喇嘛说过,如果科学地发现和佛教经典中所说的相冲突的话,佛教徒就应该接受新的资讯;然而,如果科学没有直接反证经典所说的,就不须要舍弃那观念。举个例子,虽然科学家还没有证实轮回的存在,但他们也不能证实它不存在。

科学与佛法都用引过来解释事务的运作。科学探讨因果在物理、物质世界的运作,佛教则是用心的观点来探讨因果,两者都强调现象相依赖的本质。事物的成立依赖于因缘、组成的各个部分,以及观察与分类命名的意识。量子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愈来愈察觉到后者的因素,他们意识到实验者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能够客观地观察外在的现象。即使是观察而已,他或她仍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这就和佛法所说的实有空产生关系了。实有空强调意识与意识的感知对象,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

......

佛教“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观念还可以用在神经学的领域。神经学不会把知觉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看成各种因素结合的呈现。就像科学家说知觉的发生不可能分出一个特定的细胞或化学电学的过程来谈;佛教说认知的发生时依赖于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其中没有一个因素可以是认知本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我想知道什么是佛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想知道什么是佛法?


    常有同学问起关于佛教入门的书。这里我想推荐一本面向初学者的书,书名是《Buddhism for Beginners》,作者是图丹·却淮(Thubten Chodron)。这本书的对象本是现代西方对精神修炼比较陌生的读者,主要向他们介绍有关佛教的最基本教义。所以本书采用的清楚、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有关佛教的最常见的问题,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我觉得相对于中国出版的有关佛教的书,此书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中国毕竟是个有二千年佛教传统的国家,每每有人著书,总是假设读者已经有了基本的佛教知识。或者,在以前的中国,能看书学佛的人总归是有知识的、有文化的人。又或者,如今的大陆,佛教基本上被视为迷信,因而缺乏普及、推广之人;而旧时的书籍,因为文言的缘故,无法与现代人对机。个人觉得,想比中国内地,西藏和台湾在佛教的推广上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近来看到不少留学青年对藏传佛教的攻击、辱骂,令我很是悲哀。这让我不由反思: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继承了什么呢?

    本书的作者图丹.却淮生于美国,是位藏传佛教的弟子。自一九七五年起在印度和尼泊尔修学佛法。她曾在新加坡阿弥陀佛佛教中心担任常驻教师,现为西雅图的法友基金会常驻老师。本书的中文版《我想知道什么是佛法?》由黄盛璟翻译,台湾的橡树林文化出版社出版。(多伦多太古广场里的森记书店有售。)

    让我冒昧(未经著作者、译者允许)摘录中文版部分片断,与大家分享。有兴趣的同学请自己购书阅读。

    =======================================================

    什么是佛陀教法的精髓?

    简单地说,就是避免伤害别人并尽力帮助别人。也可以用以下常被引用的偈颂来说明:

    舍得负面的行为,
    建立完美的德行,
    净化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佛陀的教法。

    (此偈颂一般中文译为:诸恶莫做,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法。)

    由舍得负面的行为,如伤害别人、愤怒、执著、闭塞等破坏性的动力,我们因而停止伤害自己和别人;又建立完美的德行,如平静、爱、慈悲、喜悦等有建设性的行为,我们开发出对自己与别人有益的态度;由进化心灵、了解真相,我们能把所有不实的投射抛诸于后,让我们能沉着、平和。

    佛陀教法的精髓也可以用四个高贵的真理(即“四圣谛”)来说明:苦的真相(即“苦”),苦的原因(即“集”),苦与苦因的止息(即“灭”),以及止息的道路(即“道”)。佛陀所谓的苦,是指我们无法拥有满足的感受。即使感受到的是快乐,也不会永久持续,因为我们都处于这样的情况,以致我们不满足。然而,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不在于外在的环境与事务,而在于我们的心。烦恼、负面情绪,如执著、愤怒、无知(即“贪、嗔、痴”),才是造成我们不快乐的根源。既然苦的根源是基于我们对事实的本质有错误的了解,我们可以把他们从心相续中去除,我们于是可以安住于涅磐的极乐状态中――没有不满足的经验,也没有造成不满足的因。通往涅磐这条道路,就在于认识真相及增加我们善良的心性。佛陀描述了这条道路,我们则有实践它的能力。

    ......

    (待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什么是禅修?
      什么是禅修?

      如今的禅修经常和其他活动混淆。禅修不只是在放松身心,也不是在幻想自己是个有成就的人,拥有丰厚的财产、良好的关系、受人仰慕和著名的名声,这些纯粹是对所执著的事务做白日梦。禅修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即使姿势做到完美无缺,如果心思不定,想着贪著、生气的事,就不算是禅修。禅修也不纯粹是一种专心的状态,例如我们在画画、阅读或做自己有兴趣的活动时,也可以有专心的状态。禅修也不单单只是在任何时刻都清楚地觉知自己在做什么。

      藏文“禅修”叫做“功”(gom),根源于“使习惯”,“使熟练”这个动词。禅修的意思是:让我们对积极的、实际的、有益的情绪与态度养成习惯,能够转化我们的思想与观念,使想法与观念更慈悲,与现实更一致。

      ……
    • 佛法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佛法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两者有很多的共同点:例如,都需要有逻辑与研究精神,以探讨确认现象的本质;还有,两者都不鼓励在学习阶段盲从的相信,而鼓励尽量产生疑问。佛法和现代科学理论中关于宇宙的发源或人类的物理演化,并不相冲突。事实上,法王达赖喇嘛说过,如果科学地发现和佛教经典中所说的相冲突的话,佛教徒就应该接受新的资讯;然而,如果科学没有直接反证经典所说的,就不须要舍弃那观念。举个例子,虽然科学家还没有证实轮回的存在,但他们也不能证实它不存在。

      科学与佛法都用引过来解释事务的运作。科学探讨因果在物理、物质世界的运作,佛教则是用心的观点来探讨因果,两者都强调现象相依赖的本质。事物的成立依赖于因缘、组成的各个部分,以及观察与分类命名的意识。量子物理学家在实验室中愈来愈察觉到后者的因素,他们意识到实验者也不是一个独立的主体,能够客观地观察外在的现象。即使是观察而已,他或她仍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这就和佛法所说的实有空产生关系了。实有空强调意识与意识的感知对象,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

      ......

      佛教“相互依赖而产生”的观念还可以用在神经学的领域。神经学不会把知觉看成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看成各种因素结合的呈现。就像科学家说知觉的发生不可能分出一个特定的细胞或化学电学的过程来谈;佛教说认知的发生时依赖于各种不同的因素,而其中没有一个因素可以是认知本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佛教对浪漫的爱情和婚姻有什么看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佛教对浪漫的爱情和婚姻有什么看法?

      浪漫的的爱情通常会因为执著而让我们苦恼、受折磨,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婚姻最后以离婚收场的原因。当人们是以自己制造出来的形象,而不是以真正的人谈恋爱时,错误的期待就会快速增加。例如,很多西方人很不实际地期望伴侣符合他们的情绪要求。如果有人对我们说:“我希望你平常对我得敏感度要高,不断地护持我,不管我做什么都能了解我,并且满足我情绪上的需要。”我们会怎么说呢?毫无疑问的,我们会告诉他们,我们只是一个有限的人,他们找错了对象。同样的,我们应该避免把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加诸在伴侣身上。

      每个人都有多元的兴趣和不同的情绪要求,因此需要不同的亲戚朋友和我们分享、沟通。现今因为人们不断的迁移,可能必须更努力发展一些稳定的、长期的友谊。不过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如此能增进夫妻之间的关系。

      若希望浪漫的关系能持续,就不只需要浪漫的爱情而已,还需要爱对方如同爱人类和朋友一样。性的吸引力虽然可以满足浪漫的爱情,但却不是建立长期关系的稳定基础。更深的关怀与挚爱,以及责任与信任,都是必须培养的。

      何况,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自己,我们的自我是神秘不可理解的,更别说别人对我们而言更为神秘难解了。因此,决不能因为和伴侣已经在一起许多年了,便自以为了解伴侣。如果我们觉察到别人对我们都是神秘的,就会继续地留意他或她,并对他或她保持兴趣,而这样的兴趣是让关系持续长久的关键。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知足是佛教的基本原则。我们如何教导孩子这一点?
      知足是佛教的基本原则。我们如何教导孩子这一点?

      知足的态度能使我们更能享受生活,以及更能体会到知足的快乐。我相信孩子不知足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被给予太多感官享乐的选择。从小小年纪开始,他们就被问:“你要苹果汁还是桔子汁?”“你要看这个电视节目还是那个?”“你要这个脚踏车还是那种?”“你要红色的玩具还是绿色的?”孩子被这么多的选择轰炸因而变得迷惑,更别谈大人了!他们没有学习到满足于只要有就好,取而代之的是他们不断被迫去想:“什么带给我最大的快乐?还有什么我想要得能让我快乐?”这些会增加孩子的贪心及困惑。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要父母变成独裁者,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而是在家中,父母不要强调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当然,这还有赖于父母先改变自己对于感官愉悦及物质拥有的方式。如果父母懂得知足,孩子也会比较容易做到知足。
    • 祈愿的角色是什么?祈愿能得到回应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祈愿的角色是什么?祈愿能得到回应吗?

      祈愿有很多种。有的是设计来应到我们的心趋向某个精神目标,激励我们的心努力往那个方向发展。创造以后能达到目标的因。一个例子就是祈愿让人变得对别人能容忍和慈悲。有的祈愿是为了某个特定的人或情况,例如祈愿某个人生病能痊愈,或者祈愿生病的人心灵得以平静,生命赋有意义。

      ......

      如果希望祈愿能够实现,光靠祈愿本身是不够的,正确的因也要造。我们不能只是想:“佛陀啊,请让这个、那个发生吧!你继续做你的,我放松一下喝个茶!”例如,我们祈求有更有爱心和慈悲,然而却一点都不努力要控制自己的愤怒,我们并没有造让祈求实现的因。心灵的转化来自于自己的努力,但可以祈求佛陀鼓励我们做到所企求的愿望。
      ……

      世尊讲过因果在我们心识的运作。他说杀生会造成我们的寿命减短或患病频繁;不杀生及护生能让我们长寿,免于生病。如果我们罔顾这些基本原则而还祈求长寿及健康,表示我们更本没有对焦。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杀生并且护生,我们的祈求才能帮助这些善业种子成熟。

      世尊还说过,慷慨是财富的因。如果我们以前很慷慨,现在祈求增加财富,经济可能会有改善。然而,如果我们现在很吝啬,那么我们正在造贫穷的因,将来不可能有钱。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再怎么祈求手头宽裕,我们的行为却是在造相反结果的因。因此我们需要培养慷慨的习性----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别人分享我们所拥有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How do we tell our family and friends who aren’t Buddhist about our interested in the Dharma?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How do we tell our family and friends who aren’t Buddhist about our interested in the Dharma? (From English edi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our practice, we tend not to be sure of ourselves or very confident in the Dharma, so we are very sensitive to others comments about what we are doing. As we gradually relax into the practice, we’ll find it easier to talk with our famil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about Buddhism. Of course, we should not become preachers, using a lot of Buddhist jargon to impress others. Rather, we should answer people’s questions simply, responding in a way that will make sense to them. There are many ways to talk about Buddhism without using Dharma words: after all, Buddhism is basically a common sense approach to life. When our friends talk to us about their problems, we can discuss the antidotes to anger, jealousy, or clinging attachment in a simple way without even using the word “Buddhism”. Giving people more information than they want is not skillful. Therefore, we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to someone’s question and respond to it accurately without going on and on about unrelated or complicated topics that may interest us, but not the other person.

      When talking with people of other religions, we can discuss the points that Buddhism has in common with their faith. Every religion values ethics, love, and compassion, so it’s skillful to speak about these when first explaining Buddhism. Don’t start off by talking about rebirth, karma, Buddha, Dharma, Sangha, and other unfamiliar words and concepts. Also, we can emphasize that according to Buddhism, the diversity of religions in the world is good because that gives people the opportunity to find a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that suits them. Everyone doesn’t need to become a Buddhist. Speaking in this way makes people of other faiths relax; because they know we respect their beliefs and will not try to convert them.

      Those who are married may want to invite their spouse and children to meet their teachers and Dharma friends or to visit their Dharma center if they’re interested. Some people neglect their families because they’ve become excited about helping all sentient beings and becoming a Buddha. They practice patience with everyone but their spouse and children, and expect the rest of the family to do all the household chores while they meditate. This isn’t very skillful! While Dharma practitioners want to lessen their clinging attachment to their families, they should not neglect them. Dharma involves generating genuine love and compassion for people we’re in daily contact with, not just for sentient beings universes away whom we never see!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多谢分享
    • 佛法(包括其它宗教)教导人与人为善知足常乐等等等等,不都是为人的基本吗?我不懂为什么人需要靠外界这些所谓宗教力量才能让自己行为有约束,甚至只是表面的约束。
      • 没病的人去医院干嘛?还要搞清西医中医的,麻烦么。
        但你没病,不等于别人没病,所以医院还是要开设的。
      • 差距太大了,你是没有详细的去区别。
        先说善恶的标准不同,大致上看上差不多,仔细去看,差距老大的了。
        再说奉行善业的目的也不同。如果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算是行善,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 学习是个螺旋前进的过程:一会儿看看一了,一会儿看看又异了。
          非一亦非异,
          诸说中第一!
          • 同意螺旋前进的说法,值得赞一下!
            可是“不一不异”的说法,就我们这些凡人来讲,也是在不断的学修过程中,不断摇摆、趋于中道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会很长很长,但只要一步步的,踏踏实实地走,决定可以得到。
            共勉!阿弥陀佛!
    • 当你知道什么不是佛法
    • 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