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再次赞叹随喜楼主在贴子中,解释了"四谛"和"十二因缘",末学这里补充一下"六波罗蜜",即在中国大陆主要奉行的"大乘"的根本.六波羅蜜自他兩利.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 慧>) 南五阿弥陀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
慧度愚痴(邪见)。此六度可度我们的烦恼,同时也能度众生,所以它被称
为六波罗蜜。

佛教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義和其他宗教教義有所不同。一般宗教把世界歸於一個主宰者,宇宙萬有的來源都是直線的;而佛教把宇宙萬有歸於緣起法,宇宙人生都是圓形的,所謂「無終始、無內外」。佛教是講究「因緣果報」的宗教,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不但透過智慧的開展,找回自心本性,發掘心裡的能源寶藏,明白一切緣生緣滅等道理,讓自己從愚昧中清醒過來,從束縛中解脫出來,從短暫裡找尋到永恒,建立一個歡喜自在的人生,所以佛教主張:從自己的行為所作,而能獲得自我的解脫。

尤其,佛教講究待人要無我慈悲、立身要吃虧布施、心行要犧牲奉獻、處世要廣結善緣等;在吃虧、結緣、利他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培養自己的福德因緣,累積自己未來成聖成賢的資糧。所以,有因必有果,自度可以度人,度人也能自度。

信仰佛教沒有造物主的權威,沒有賞善罰惡的裁判者,所謂一切幸與不幸,都是自我的行為而來決定;佛陀只是平等公理的準則,是良醫善導的代表,不是威權的神明。佛法是自作自受的因果業報,除了自己的行為業力因果之外,沒有其他的主宰者;能主宰吾人的就是自己。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ZT:基督徒就“基督教与中国传统宗教”回应佛教徒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基督徒就“基督教与中国传统宗教”回应佛教徒 (基新社)

    来源:基新社 作者:北神 发布时间:2008-03-18

    笔者是一位基督教的福音使者,现全职从事传道事工。神给笔者的使命就是要把耶稣救赎的大爱传递给周围的人。近来笔者在网上与佛教徒有了一些交流,现将对于其它宗教的认识与大家做一个明确的交代,笔者的护教理念基于圣经使徒行传四章十二节:“除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笔者对于其它宗教的认识基于圣经以赛亚书四十六章5/9节上帝对自己百姓所说的话:“你们将谁与我相比,与我同等,可以与我比较,使我们相同呢?那从囊中抓金子,用天平平银子的人,雇银匠造神像,他们又俯伏,又叩拜。他们将神像抬起,扛在肩上,安置在定处,它就站立,不离本位;人呼求它,它不能答应,也不能救人脱离患难。你们当想念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里思想。你们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我是神,并无别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

    因此,笔者特地对几位佛教徒说,真正的基督徒在与其它宗教徒分享信息时,骨子里就是有“排他性”的,这种“排他性”不是说我们会进行人格攻击和排斥,而是基于我们坚定的一神论信仰,因为我们相信耶和华上帝是独一无二的神,而耶稣是神人之间独一无二的拯救者。就笔者看来,一神论乃是信仰的一个基本信念,事实上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也是这样信仰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探讨的问题不是一神论的问题,而是人类通过谁与这位神产生关系的问题。事实上佛教在笔者看来,还不算一种信仰,只能算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在这里就顺便再谈谈笔者对儒释道的看法。

    如果用两个字来描述儒释道的核心价值,笔者会这样来描述,儒家——道德;道家——无为;佛家——觉悟。毫无疑问,这三大价值系统的特色乃是强调人的“作为”,而基督教(包括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的价值观认为对于永生(佛教类似的说法是涅盘,道教谓之“长生不老”),人不可能有所作为因此才需要拯救(佛教采取以人为本的“觉悟”,道家采取以道为本的“治身”,本质上两者都是自救)

    不过,儒释道教徒有这样或那样的宗教观是很正常的,因为神所创造的人本就有神的形象,他们天然就会有宗教属性,只不过他们的“求神欲”还没有得到真理的光照 ——耶稣的救赎。就如笔者提过,他们如同孤儿院里的孩子因为恋母心切,只能先以得到“叔叔阿姨”的照顾来弥补心灵暂时的虚空,相信有一天父母真正来到他们身边时,他们才会离开孤儿院。笔者相信儒释道教徒听到这话,很不舒服,这也无妨,因为孤儿院里的孤儿在没认出父母以前死心塌地地依赖“叔叔阿姨”是很正常的,同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们“叔叔阿姨”不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他们觉得很愤怒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在“叔叔阿姨”身边太久了。事实上,“叔叔阿姨” 对孤儿也有很多真诚的爱,这就好比很多宗教也有很多伟大的思想。基督教有一些重要的信仰教理,如一神论、道的真谛、基督教伦理观、世界的本质,就这几大信仰认识来说,世界上几大宗教也有过一些相似的教理,伊斯兰教的神观接近一神论,道教的道观接近对道之真谛的描述,儒家的伦理观也有不少是接近基督教的,而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佛教也有接近基督教的认识。

    不过,断定是否是孤儿们的父母却不是看谁对孤儿更友善(这很重要),而是看他是不是孤儿血缘上的亲身父母。因此基督徒与佛教徒沟通,我们最重要的意义乃是陈明一个事实,如圣经彼得前书一章3:“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着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这里提到的重生就是指孤儿重新发现亲身父母的过程。"

    以下笔者就简述一下“叔叔阿姨”(儒释道)的一些理念。

    华夏历史以来,儒家的道德观对中国民族是影响至深的,尤其被统治阶级所器重,因此儒家在中国历史中的运用具体表现在治国,它的价值观强调国家将采取什么样的制度,追求什么样的社会。它思想的延伸便是: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此看来,儒家根本的价值观乃是追求在人世间如何来接人待物,既追求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事实上,在基督教看来,儒家的很多思想都是有意义的。因为道德属性和良心的敏感度都是神形象的流露。

    就宗教意义和价值观来说,道家重要的思想是提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其意指自然界有一天道,这天道乃是有其自然运行的原理,人和社会都不应以人为的方式和做法来破坏它。道家提倡人因以“无为”为“有为”来顺应天道,并因此通过“治身”、“养生”、“修性”来达到与天道的合一。其实道家的思想是很伟大的,因为它已把宗教意义从人自救的“作为”和“解脱”提升到道的高度,道家尽管最终都不知道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他们已知道有“道”,这就好比孤儿已知道“叔叔阿姨”不是父母,尽管他们还不知道亲身父母在哪里,又是谁。

    就佛教思想来说,它最重要的精神乃是上求得到解脱,下求普度众生(大乘)。说实话,就人性来说,这是很伟大的胸怀,而且笔者也认为佛教的确是“叔叔阿姨” 中的典范,他们对孤儿们的照顾的确是有目共睹。不过当有人告之孤儿们的亲身父母正在找孤儿时,他们应该做的便是不应再次“冒充”父母。笔者之所以认为佛教乃是一个以“为本的宗教,那是因为佛教的思想处处体系在自救性的“人为”举动,为了寻求解脱,佛教徒们便通过念佛、诵经、打坐等修炼方式以寻求突破,事实上个人的努力是很必要的,基督徒也时常祈祷和灵修,不过,问题是你从哪里得来力量。佛教最不应该的便是偶像的崇拜,事实上原始的佛教根本没有佛像,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中国所有的佛教体系都是异端。让人家提到佛教就想到寺庙里的塑像乃是佛教在历史上最大的“堕落”,佛教思想里的出世观念与当今佛教界和佛教徒的入世(普遍的功利主义佛教徒)简直是天壤之别。佛教的“四谛”“十二因缘”“六道轮回”之主要教义在如今的佛教徒当中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便是以 “今世”为主、以“入世”为重的功利主义和投机主义。想想看,如今的佛教徒有多少是真正在寻求解脱的,人人都在“挂名”和“求利”。同时为了效法基督教的处世理念(基督教出世和入世结合的非常好),不惜全盘世俗化,以不惜丢弃佛教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来迎合大众。各位佛教学者们你们还有心思来为佛教护教吗?众观一千多年的历史,佛教还是原来的佛教吗?佛教每到一个地方变一个样,你们让笔者去了解佛教,也不知从哪里着手才对。事实上这说明了佛教已完全变质了。笔者以上的话,各位佛教徒看了以后,不要先生气,或义愤填膺来试图做反击。你们应该要开会好好默想默想,好好反省反省。


    附载自网络:

    「四谛」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谛就是佛教的“四大真理”。所谓“苦谛”,就是说人世间一切都是苦的,人生一世会遇到生、老、病、死十六苦(或说八苦),没有丝毫乐处,引导人们去厌恶人世。所谓“集谛”,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原因(“集”是“原因”的意思)找来找去佛教徒找到了两条原因:一条叫“业”(干事情),这是致苦的正因;一条是“惑(烦恼)”,这是致苦的助因。业和惑产生出无数苦果,如果断绝业和惑,苦果自然随之断绝,就可以达到“寂灭为乐”的境界,这就叫“灭谛”。要达到这种理想的境界,就必须修道,这就是“道谛”。佛教所说的“道”就是涅盘之道。所谓“涅盘”译义为灭、灭度、寂灭、圆寂、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等,实际就是死的化名。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苦、灭二谛尤为重要。人生最苦,涅盘最乐,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十二因缘」是佛教用缘起说理论观察人生而得出的,用以解释人生痛苦根源,以及说明如何才能解脱痛苦的教义学说,

    1)无明(人与生俱来的蒙昧无知)。
    2)行(由无知而引起的各种欲望和意志)。
    3)识(由欲望和意志引起的人的精神统一体)。
    4)名色(由识引起的人的精神和肉体)。
    5)六处(指人的六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意——即心)。
    6)触(指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的接触)。
    7)受(通过接触而引起的苦乐感觉)。
    8)爱(由感觉而引起的对乐的事物产生的贪爱之心)。
    9)取(由贪爱而产生的追求和执着之意)。
    10)有(因追求和执着而造成的生死环境)。
    11)生(有了生的环境就有生命的产生)。
    12)老死(有生就必有衰老和死亡)。这十二个环节构成一个人生因果循环的总链条,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和相邻的环节构成因果关系。


    《圣经》使徒行传四章十二节:“除耶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圣经》以赛亚书四十六章5/9节上帝对自己百姓所说的话:“你们将谁与我相比,与我同等,可以与我比较,使我们相同呢?那从囊中抓金子,用天平平银子的人,雇银匠造神像,他们又俯伏,又叩拜。他们将神像抬起,扛在肩上,安置在定处,它就站立,不离本位;人呼求它,它不能答应,也不能救人脱离患难。你们当想念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里思想。你们要追念上古的事,因为我是神,并无别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


    笔者以基督的爱爱每位佛教徒朋友,愿神带领你们早日得到拯救。愿神带领你们使你们脱离痛苦的挣扎(想追求解脱却被世俗主义和功利主义所淹没)。笔者如有言语上的不恭敬请谅解。

    耶稣永远在等待着你的来到——“回头是岸”。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赞叹随喜楼主给大家一个机会讨论问题!请看http://www.fofaseng.cn/bbs/read-htm-tid-5237.html"这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辽宁海城大悲寺",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法无高下""众法平等",南无阿弥陀佛!
      • 大悲寺常住要求      1、 不捉金钱戒。   2、 日中一食。   3、 行脚。   4、 乞食。   5、 不接客僧礼。   6、 一切供养归常住。   7、 三衣钵不离身(十八种物齐备)。   8、 不化缘、不求人。   南无阿弥陀佛!
        • 化缘不就是乞食么!
          • 8-4 mao dun
          • 化缘:佛教认为,能布施斋僧的人,即与佛门有缘,僧人以募化乞食广结善缘,故称化缘。还可以指为了佛事而进行的一切募化活动,不单指乞食。南无阿弥陀佛!
            • 化缘,不单指乞食。
              乞食 A
              化缘 B

              由上(化缘,不单指乞食。)推导A是B的一个真子集。
              命题A is B (A is a kind of B)

              大悲寺常住要求: 4、 乞食。8、 不化缘、不求人
              并列关系 命题4和命题8必须同时成立。
              4 AND 8

              故A和非B命题不能同时成立。
              A is B
              do A but not do B

              故,这个命题是悖论。
              学佛先要学逻辑,佛教中叫因明。
              所以你不能悖论。

              反之,如果B是A的一个真子集。
              那么A和非B可以成立。即除了B以外的A都可以做。

              施主不可不察啊!
              • 人家常住定的规矩,要去问人家常住才行。光在这个地方估摸,解决不了你的问题。
                怎么,您不会是要出家吧?!
                •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一身立志,不加入任何宗教团体。
                  正因为不是在家众,所以可以研究戒律,不犯戒。
                  • "兼听则明" - 这个词好,也适合我们大家自己。
                  • 相比圣经里能不能吃猪肉的问题,这点矛盾算不了什么,你同意么?
                    • 圣经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就是Juses最洁净的Temple.所以最好保持身体的洁净。
                      猪肉显然不能吃,最好吃素。
                  • 阿弥陀佛! 多谢提醒! 这里是大悲寺的网址:http://www.suyuan.org/ "大悲寺妙祥僧团溯源佛教网站", 鄙人个人理解为"乞食是一种化缘的方式, 而第八条中的化缘主要是指直接募集金钱",末学才疏学浅,不敢妄解,如若兄台感兴趣研究可直接联系. 南无阿弥陀佛!
                  • 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是不能看的。更不要说是研究了。
                    如果看了、或者在研究出家人的戒律。对个人没有好处的,而且只看戒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里面太多的不同情况了,其中的“开、遮、持、犯、他胜、下品恶作、上品恶作”,每一个条款再分不同的情况,在佛教里,应该算是个专业了。

                    出家人的戒律,是佛陀制定的。解释权只有大德祖师才行。电脑上看到的,是不可能深入到核心里去的。
                    • 我不是在家众,五戒我是不受的,也没有皈依,所以可以查看。
                      我只是个诸法无常,诸行无我的体验者。
                      这个不一定要成为在家众才能学习的。
                      • 愿意伤害自己,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 各大学研究戒律的教授多了去了,都没有皈依;但一旦皈依再翻看出家众的戒律就犯戒了。
                          • 地狱没有门,可是闲着没事往那里挤的人也多了去了。咱可别参合。——这不仅仅是犯戒的过失。具体这些细微的因果关系,很难观察得到。别人这样说,我也如是学舌,仅供您参考。
                          • 阿弥陀佛!凡是未受具足戒者不得闻律,、「比丘戒等出家律典」在家眾是否能閱讀,大德們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在家眾研讀出家律典,並沒有需要,有時反而會增加疑惑,甚至造成造成戒障,所以還是以「不要研讀」為宜.
                            • 有的認為主要是「懺悔羯磨」時,在家眾不得參與(這一點沒有爭議,所有部派、律師看法均一致);至於研讀「出家律典」,有心想出家或想隨分持守出家戒者則無妨。(若存心找缺點批評他人者則心態可議,不該!),南无阿弥陀佛!
    • 再次赞叹随喜楼主在贴子中,解释了"四谛"和"十二因缘",末学这里补充一下"六波罗蜜",即在中国大陆主要奉行的"大乘"的根本.六波羅蜜自他兩利.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 慧>) 南五阿弥陀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布施度悭贪;持戒度毁犯;忍辱度瞋心;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
      慧度愚痴(邪见)。此六度可度我们的烦恼,同时也能度众生,所以它被称
      为六波罗蜜。

      佛教是舉世公認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義和其他宗教教義有所不同。一般宗教把世界歸於一個主宰者,宇宙萬有的來源都是直線的;而佛教把宇宙萬有歸於緣起法,宇宙人生都是圓形的,所謂「無終始、無內外」。佛教是講究「因緣果報」的宗教,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不但透過智慧的開展,找回自心本性,發掘心裡的能源寶藏,明白一切緣生緣滅等道理,讓自己從愚昧中清醒過來,從束縛中解脫出來,從短暫裡找尋到永恒,建立一個歡喜自在的人生,所以佛教主張:從自己的行為所作,而能獲得自我的解脫。

      尤其,佛教講究待人要無我慈悲、立身要吃虧布施、心行要犧牲奉獻、處世要廣結善緣等;在吃虧、結緣、利他的同時,其實就是在培養自己的福德因緣,累積自己未來成聖成賢的資糧。所以,有因必有果,自度可以度人,度人也能自度。

      信仰佛教沒有造物主的權威,沒有賞善罰惡的裁判者,所謂一切幸與不幸,都是自我的行為而來決定;佛陀只是平等公理的準則,是良醫善導的代表,不是威權的神明。佛法是自作自受的因果業報,除了自己的行為業力因果之外,沒有其他的主宰者;能主宰吾人的就是自己。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道家尽管最终都不知道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 《道德经》是这样解的吗?
    • “佛教修行,以涅盘为极目的,其实就是引导人们去求死。“按这种逻辑,进天堂又何尝不是求死?
      • 怎么会把“涅磐”和“死”画上等号了?
    • “(佛教采取以人为本的“觉悟”,道家采取以道为本的“治身”,本质上两者都是自救)”,既然如此,又哪来的“叔叔阿姨“?
      •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就找不到叔叔阿姨了。再多了解一些,叔叔阿姨,还是叔叔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