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是篇好文章。你的这篇文章与我载的并不矛盾。

我猜我zt的作者是一个基督徒,他只是说这种精神分析的理论使他更坚定了他的信仰。 他也不认为精神分析最终可以解决“镜像争夺”的问题,而他认为恰恰是这一理论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自亚当以来,人与神的关系割裂后,人在精神上产生的永远无法解决的痛苦。《圣经》上说是基督为世人赎了罪,用自己的宝血接通了人与神的关系。所以只有绝对信仰他,才会朝向“大它”的道路。

作者还指出了有些教徒以为自己信的是神,其实只是另一个自我假想的乌托邦,所以ta依然无法逃脱世人的痛苦。但是怎样才能做到绝对的信仰呢?

有一阵子很认真地研究过《圣经》,不停地问各种问题,就有人警告说:有些人即使成为《圣经》方面的专家,最后也没信, 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信。也被告知以人的智力是永远无法弄懂神的道理。我想知道那么我对神的信心究竟应该从哪里来?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zt]聆听“大它”召唤的绝对自我———论信仰的本质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有一次,我与一知名的拉康学派的精神分析学家应邀到某广播电台作一个心理谈话节目。我们被要求以对话的方式介绍什么是“精神分析”。交谈中,我叙述了我常做的一个与现实毫不搭边的梦并请他解释:“父亲流离失所,我从极度的焦虑中醒来。”那位精神分析学家并不对这梦境作出解释,而是把疑问又扔了回来:“你认为呢”?
        我明白,对于精神分析而言,这是个很专业的反问。尽管这一反问象泥鳅一样滑溜地让任何心理投射的可能性落了空,但我知道,这位精神分析学家的“专业反问”的背后,并非没有先在的设定,这个设定就是:人如果存在着一个终极的本质的话,这个本质就是为欲望所支撑的、为言说所构成的生命个体在经验世界中疯狂地抓取“镜像”以构筑自我的过程。或者说,人究其本质不过是一个“语病”。而精神分析家的职责就是治疗这个“语病”。
        也许我这个“语病”有些特别之故,那位精神分析学家建议我到他那里接受精神分析。或许出于“神经症的抗阻作用”,我婉言拒绝了。我说:“我觉得,只有上帝能治好我的病,因为,我相信,人不仅仅是经验世界的决定物。”他断然地说:“没有上帝”。(当然,他这话未免有失精神分析所惯有的滑溜风范)我说;“你怎么知道,所谓上帝,不就是拉康所说的‘大它’呢”?
        其实,真正说服我信仰上帝的,恰恰是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尽管,他的学说主要并不涉及宗教。《圣经》上说,人是按上帝的形象造的。如果人是上帝的摹本的话,则至少上帝的部分奥秘一定隐藏在人性中。那么,对上帝是认识是脱不开对人性的认识的。自弗洛依德所开创精神分析运动以来,人类对人性的认识有了整体性的进步,随着这一运动的整体推进,旧有的宗教大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但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转机。危机就是人们发现,发生在社会中及个人身上的许多传统的宗教现象其实不过是一种“神经症”,是人类在日益焦虑的生存处境中为对抗焦虑所营造的某种“心理防御机制”。它们并不象人们所传统地认为的那样具有终极的意义。而转机则是人类可以卸去旧有传统宗教的种种包袱,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和建构信仰的基础。而精神分析学对人性的结构性分析则为构建这一新的信仰基础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
        基督教神学家保罗·蒂里希说:“认为上帝存在,就是否认上帝”。这话意思是说,在“上帝”的前面,是不可以加上“有”这个字的。因为任何可以在“有”的范围内被把握的,都绝不是上帝。那么,上帝是“无”吗?是的,上帝是“无”。但这个“无”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老子所说“有生于无”、“当其无,有器之用”的“无”。在拉康的理论中,这个“无”就是那个绝对的“消失的主体”(被划斜线的S)在“象征轴”上所朝向的却又被“镜像争夺战”隔绝了的绝对的它者(A)。
        那么,什么是“消失了的主体”呢?精神分析学认为:新生儿的意识“主体”并不认为母亲和周围世界是异在于他/她的。相反,世界对于他/她而言,就是他/她自己的一部分。直到他/她意识到母亲是可以消失的、周围世界是可以怀着敌意的时候,人的第一个焦虑产生了。焦虑促使他/她不得不到母亲的目光中及周围世界去抓取形象以构建一个新的自我。但就在此时,那个“与万物而为一”的绝对主体消失了。在《圣经》中,失乐园的故事隐喻着这一过程:当亚当吃下了悦目的果子,就不再与神同行,而跌进了分辨善恶的必死的处境。而拉康把这叫做“镜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失乐”的新生儿走向了一条通过象征性地构筑周围世界来找回“乐园”的道路。这一过程体现在新生儿的游戏行为中。比如操控镜子里自己的形象、让物体消失又重现等等。这一过程也让新生儿找到了第一个战胜生存性焦虑的办法,他/她在想象中构筑一个替代性的外部世界,并自居于这个外部世界,这样,消失的乐园也就似乎被找回了,焦虑因而似乎消失了,当然,这是个自设的骗局。然而正是这个骗局,是被人类叫做“自我”的东西的开始。
        在拉康的理论中,所谓“自我”就是消失了的主体的残余部分(a)在想象中拼命抓取外部形象(a`)的一场战争,他把这叫做“镜像争夺战”。这场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乐园”。但这场战争注定是失败的。因为残余主体越是到外部世界取抓取形象来构筑自我,就越是被外部形象送往原离“乐园”的地方。这就象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中的主人公,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金阁寺。后来终于找到了金阁寺,却一把火把它给烧了。金阁寺就象是消失的主体或曰“乐园”,它是一个“无”,是不可以在“有”的世界中找到的。然而人在“有”的世界中所做的一切,就是想通过“有”来构筑一个“无”的乌托邦。其命运可想而知,只能是失之交臂。导致的只能是最深刻的绝望。
        那么,残余主体是怎样在“有”的世界找“无”的呢?如前所述,绝对主体亦即新生儿最初自我并不认为整个世界是相异于自己的。而当新生儿意识到这一点时,他/她第一个能抓住并觉得可以掌握的就是奶头。从这一刻起,奶头就成了人的第一个曾经拥有但又失去了的乌托邦的替代品,这个替代品将以不同的面貌伴随人的一生。并内化为人的一个重要的“能指”。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所指”的奶头在不断转换着角色,比如,首先是手指,然后是零食,然后是香烟,乃至毒品等等。总之,但凡可吸吮之物,都将成为一个“奶头乌托邦”的替代品。每当人感到焦虑的时候(焦虑的本质就是感到世界与自己相异),这个内化了的“口唇欲”的奶头“能指”,就会自动地“工作”起来,在“想象的链条”上疯狂地抓取那在潜意识中作为奶头替代物的所指,以重复新生儿时期的那第一个抵抗焦虑的策略。
        随着人的成长,儿童能抓住的第二个乌托邦,就是自己的粪便。当幼儿感到自己的排便行为是一件颇受父母关注的事情、而自己对自己肛门的控制能力决定着将会受到的褒奖或惩罚时,粪便就成了幼儿的一个可以从中获得权力感或有理由因此憎恨外部世界的东西。由此内化了的粪便的“能指”就将终其一生地固执地抓取它的转换形式———金钱。这是人的另一个抵抗焦虑的乌托邦。正如幼儿对粪便的吝啬地收藏可以赢得父母的褒奖从而获得权力感一样,对金钱的吝啬地占有也延续着幼儿时代的“粪便乌托邦”策略从而缓解着成人的自我与世界相异的焦虑。
        儿童为自己找到的第三个乌托邦就是“父亲的阳具”(phallus)了。当儿童感到母亲的目光总是指向自己以外的某个东西(他/她并不知道那是什么,只知道与父亲相关)时,就会生出一个强烈的想充当那个东西的愿望。因为他/她潜意识地觉得,那个东西才是世界的中心,而自己本该是那个中心的。于是乎,内化的另一个能指产生了,由于它的产生和父亲相关,它其实就是一个内化了的父亲,它代表着权威。在此后的成长道路中,这个内化了的权威也总是不断地在外部世界抓取着它的替代形式。这些内化权威的替代品或被设定为官长,或被设定为魅力人物,甚至被设定为“佛”或者“基督”。只是不同的人在内心构建了与这个权威相处的不同方式:或放弃自我而崇拜之,或膨胀自我而充当之。总之,这个“阳具乌托邦”或多或少地缓解了人那与生俱来的生存性焦虑。
        残余主体就是这样地妄图在“有”的外部世界找回那曾经拥有的“无”的“乐园”,只是这一过程注定终将是失败的。因为那“有”的外部世界与那“无”的“乐园”并不在同一个维度,这就注定了寻找和寻找的目的终将是“失之交臂”。这解释了人为什么连做梦都想得到的东西一旦到手就索然无味这一现象的本质。就象一部美国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里的主人公,爱上的是另一个时代的美女,而在现实的世界,那美女早已成了老太婆。只好去另一个时空(亦即死亡的国度)寻找真爱。也就是说,“镜像争夺”的最终结果就是死亡。
        那么,残余主体就将无可救药地这样永远地与“乐园”(亦即绝对主体)“失之交臂”下去吗?
        也不是。拉康的理论中,“图解L”画出了绝对主体(被划掉的S)所朝向的维度,这个维度让绝对主体的呈现有了可能性。如果说作为“有”的残余主体所能抓住的只能是相对的镜像世界的“有”(甚至是宗教所说的有神论的“上帝”)的话,那么,作为“无”的绝对主体所朝向的就是绝对的世界之外的“无”。这个“无”被叫做绝对它者(或曰“大它”。拉康用A来表示,以区别于“镜像它者”a)。这个“大它”是什么呢?它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能碰到的任何东西,也不是我们能把它想象成任何某物的东西。它无以名之,断然地与我们隔绝着,却又最为深刻地给定着我们的存在。就象老子说的那个让器皿成其为器皿的中空部分“无”。又象是亚当·斯密所说的决定着市场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它不由分说地给了人性一个结构性展开的可能。就象是一个我们不知道他在哪里但又和我们密切相关的“消失了”的父亲(也就是我梦中那个流离失所的“父亲”。在基督教否定神学传统中,它被叫做“未识之神”或“隐秘的上帝”)。惟有“大它”,是唯一能让人的绝对主体感受到自己的东西。只是,随着人相对自我的建立(即《圣经》所说的“始祖堕落”),“大它”和绝对主体之间的路径被“镜像争夺战”阻断了(基督教把这叫做亚当和神的隔绝)。那么,存在着打通这一阻断的可能性吗?
        至少对于基督教和精神分析而言,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只是在如何可能这一点上它们产生了分歧。基督教把这一可能性小心地保存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在基督教看来,既然“原罪”(也就是“镜像争夺战”)阻断了亚当(也就是绝对主体)通向上帝(也就是“大它”)的道路,那么,拯救就是在这个阻断上打开缺口。而做这事的就是“基督”。他作为被钉死的上帝就象一个楔子般地插入了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中。作为个体的人要让此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就需要“信基督为救世主”。从而转变自己与这个世界的那“镜像争夺”般的关系。
        不过基督教的解决之道却遭到了精神分析的质疑。在精神分析看来人的相对自我(残余主体)既然已经精心地为自己营建了各种乌托邦,那么对这乌托邦的任何破坏都是件痛苦的事。即使人认识到了前面提到的三种乌托邦的欺骗性和幻灭性,狡猾的相对自我很会为自己找一个折中方案。比如,把奶头/香烟、粪便/金钱、象征阳具/权威加以进一步的升华,给它取个神圣的名字,比如“基督”之类。这样以来,相对自我让自己相信自己仿佛已从相对的“镜像争夺”中解放了出来从而步入了绝对之境。不过,由于这个“基督”对于自我而言并不是“无”,而是“有”,并且与别的“有”并列着,是一个可以在这个世界中辨别出来的东西。那么,这个“基督”其实不过是另一个居于相对世界中的乌托邦,不过是“心理防御机制”为自己制造的另一个“神经症城堡”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信基督”并不必然“得自由”,反而有时会陷入更加严重的病态的原因。所以,在精神分析看来,弥赛亚不应是个想当然地就降临在人身上的东西,弥赛亚只能是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站在患者背后的静静地聆听着的精神分析家。因为只有这个摸得着的人,才能真正地在适当的时候,给言说着的患者“打开缺口”。从而敞现他/她的绝对自我。
        那么,精神分析果真替人们指出了一条真正的“出埃及”之路从而可以宣布开除那个旧弥赛亚吗?恐怕不能。精神分析的确做了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彻底断绝了相对自我抓取镜像从而躲进“神经症城堡”的可能性(我不是说精神分析针对个人的具体操作必然会发生这一情况),这让绝对自我的出场有了可能。但镜像争夺的断裂并不导致绝对自我的必然出场,它也导致另外一种可能———彻底地绝望。因为整个“神经症城堡”的建立出于个体为对抗焦虑而想出来的类乎“鸵鸟政策”般的替代办法。一旦“城堡”坍塌人就将直接与他/她的存在性焦虑短兵相接,这是相对处境中的相对自我所不能承受的。它必有所依赖,也就是依赖于绝对自我的觉醒。而绝对自我的觉醒则有赖于聆听那来自绝对它者的“召唤”,精神分析给了这个绝对它者一个“无”的位置,却小心地对这个“无”敬鬼神而远之,以至于当一个“患者”躺在精神分析家的沙发上久久得不到专家的回答时,他/她听到的与其说是那个绝对的“无”的声音不如说听到的是自我的失败。此时的精神分析只能祈祷“患者”不会一枪把专家给毙了。
        精神分析不能承诺让人一定能“听见”那来自“大它”的召唤。精神分析更不能妄称自己就是那个召唤。对那个召唤,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信仰。这信仰不是“有”对“有”的信仰(相对自我信仰某个宗教言说中可知的“上帝”),而是相对自我的“有”从彻底绝望中所敞现出的“无”对绝对的“无”的信仰(觉醒了的绝对自我因“信仰”而被绝对的“无”赋予了存在)。这才是真正的不含任何自我欺骗的因素的纯粹信仰。惟有这真正的信仰才能破除那“镜像争夺”的乌托邦迷局;惟有真正的信仰才能打通一条绝对自我朝向“大它”的道路。这真正的信仰,就是绝对的存在信仰绝对的虚无,它绝不给“镜像”留一丁点余地!
        所以,真正的基督徒,是最彻底的无神论者!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今天太累了,迅速读了一遍没有读懂,明天早上再读。
      • 觉得说得挺有道理的,哪天找本精神分析的书读读,我是严重感兴趣。
        • 再看了一遍,还是没完全看明白。
          • 从天涯的闲闲书话转过来的,再看看别人的跟帖,就会明白的。
            • 要用心地读和想才跟得上作者的逻辑,我还是放弃了。:)
    • 如果某人是基督徒还是精神分析家,那就是最彻底的无神论者。对吧?
      • 好像不是这个意思。 感兴趣的话,去天涯的闲闲书话看看。
    • Do you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you posted here? Or part of it?
      • 文章的意思是明白了,但要真弄懂它的科学性还得看原书。
    • 看不懂,不过前几天和学校一个专门研究中国宗教的老外教授研究了一下。他说信仰这种东西,理解越多,越没有信仰
      他是研究东亚宗教的,和我聊中国人的宗教的时候,我和他讲了很多我自己的理解,例如老外以为中国人佛教徒多,而我告诉他中国人95%以上是真正的道教信仰。例如最有名的西游记看上去是佛教故事,但宣传的是完全的道教东西。因为佛教是没有玉皇大帝的,中国人文化的包容性决定了道教不排斥佛教.
      解放初期消灭的反动会道门中有个一贯道就是这种思想的集大成,一贯道就是见神就叩首,耶稣也拜,佛祖也拜。我和他开玩笑说如果天下人都信一贯道,天下太平也,就不会有现在的中东危机。
      最后谈到我自己的信仰问题时,我告诉他我是无神论者,我受了共产党20年的教育,不可能改的,但是我也不信仰共产主义。这时候他告诉我,他也是无神论者。他以前是基督徒,但是研究了东亚宗教以后,发现所有的宗教都是shit, 不过是少数人控制大多数人的工具。
      • "佛教是没有玉皇大帝的"???
        • 剛才google一下,佛教也有帝釋天就是玉皇大帝,不過好象是中國佛教特有的。但是玉皇大帝是100%的道教產物是確定的
      • you send wrong infomation about China culture and religon to that professor. It's so sad.
      • "他说信仰这种东西,理解越多,越没有信仰"有一定的道理。 可是没有任何信仰地活着,也是挺没意思的一件事。
    • 不烦看看这个:《心理學偏離真道》- 張逸萍博士(Dr. Lois Chan) 畢業於美國印地安納州的三一神學院,主修哲學及護教學。現在海外神學院、國際福音佈道神學院和基督學房兼任教席。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心理學偏離真道》

      張逸萍著

      生命出版社;天恩

      228頁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今天教會所面對的問題,原來保羅已經和提摩太討論過,當時有一些「世俗的虛談和敵真道似是而非的學問」(提前六20),保羅勸提摩太「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但要遠避世俗的虛談」(提後二15-16),因為「有人自稱有這學問,就偏離了真道。」(提前六21)。

      序言

      第一章 大衛和現代心理學

      大衛一生,完全違反現代心理學理論﹕少年的時代,父兄都沒有把他放在眼內,也沒有鼓勵他自信,他可算是來自一個不健全家庭!但是大衛不受父兄態度影響,請戰歌利亞,並且靠神得勝,他相信神,不是相信自己。晚年的大衛也曾犯罪,但是他承認是自己的錯,沒有把原因推到原生家庭去,因為他真心悔改,所以終於能過得勝生活。

      第二章 三步曲

      現在教會流行討論溝通技巧,大家都相信,只要懂得溝通,萬事都可以解決,但是卻有基督徒心理學家表示,溝通是沒有用的。於是心理學家們教導探討原生家庭,找出問題的「深度原因」,一下子,人人(至少絕大部分)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但是找到「原因」,也不見得可以解決問題,於是教會流行內在醫治,在冥想狀態下召請耶穌療傷。事實上,已經有基督徒心理學家同意,內在醫治和催眠術類同。

      一步一步,從溝通到催眠。這就是接納世俗理論的結果。

      第一或第二部

      第三章 溝通萬能

      有基督徒心理學家表示,所有問題其實只是一個﹕溝通,所以大家都認為,只要你能講合宜的話,可以影響人,也可以叫別人接納你的意見。可是,不是所有心理學都同意,而且事實也並非如此。 雖然聖經並不反對溝通,它也講及言語問題,但從聖經教導可知﹕1。內心比舌頭重要;2。誠實比技巧重要;3。行動比嘴巴重要;4。禱告比溝通重要。

      第四章 EQ – 香港台灣貨

      EQ在東南亞中國人圈子非常流行,於是基督徒也跟著一窩蜂。其實,聖經在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教導,而且更高明。一般而言,EQ沒有敵基督教思想,也沒有新紀元邪術,而且大部分是常理,但是總難避免心理學中的老問題,譬如把事情都推到父母頭上。最後,希望那些在教會高唱EQ的人,提出一些EQ有效的證據,叫人信服。

      第五章 西方羅曼蒂克

      「你儂我儂﹕恩愛夫婦訓練課程」非常受中國教會歡迎。雖然這套課程有很多地方實在是常理,但是細想之下,你可以看見有很多不合聖經和常理之處。譬如﹕聖經教人要常常擔心自己愛別人不足夠,不是「存款」又「提款」;聖經中所講的愛和肌膚之親是兩回事物;鼓勵人當眾講論性愛問題,違犯聖經(弗五3-4)原則;教會的基本單位不是家庭,是每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這樣的教導,多多少少帶來不良影響。

      第二或第三步

      第六章 管教孩子?傷害孩子?

      基督徒心理學家所寫的父母指南,似乎都把父母形容得好像惡魔一樣,蠻不講理。例如張博士筆下的一個女孩子,因為父親要求她在學業和各方面都有好表現,所以患上抑鬱症,接受了四年的心理治療。問題是﹕管教孩子,是否等於傷害孩子?愛是否等於沒有要求?聖經告訴我們,父母要按照主道教訓孩子,但不要惹氣(弗六4),另一方面,管教孩子是愛孩子的表現(箴十三24)。最後,在相信這些理論之前,請父母們先調查心理學家在教導孩子方面的成積。

      第七章 表達感情、活出真我

      教會近年有一個流行理論,男人的問題在於不善表達感情,因為壓制感情,所以變得冷酷無情,甚至暴行傷人。如能表達感情,活出真我,這個人就可以變成一個有親情有愛心的人。但是,聖經中有沒有這樣的道理?聖經關心的是人的內心,不是表達情緒與否,細看聖經例子,無論哭、笑、憤怒,都可以是為好的原因,也可以是為不好的原因。事實上,聖經教導我們,控制感情,譬如含怒只可到日落。

      第八章 從生父形像認識天父

      最近教會中流行一個理論,一個人怎樣認識天父,全視乎他怎樣認識他的生父。聖經故然教導父親要有好榜樣,但是這個理論是畫蛇添足。聖經不但以父親比天父(如主禱文),也將上帝比牧人、丈夫,還有其他的。比喻重在精神,不能按字面解釋。另一方面,這個理論不過是佛洛伊德無神理論的延伸,而且新紀元圈子也有這樣的教導。

      第九章 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

      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人的問題都是因為有人曾經傷害過他,在潛意識中留下傷痕?

      首先,這個想法非常主觀,人人都是罪人,總會互相傷害、互相影響,那麼怎樣分辨誰是受害者,誰是害人者?還有,影響是否就是傷害?可惜很多專家都用「原生家庭」來解釋一切,我們只好相信!但是這樣做有好處嗎?有需要嗎?分析錯了的話,會冤枉好人嗎?

      聖經告訴我們,家庭和環境定有某程度的影響,但是人人自己交帳,況且我們一生的遭遇,是神決定的,所以聖經並沒有叫人追究誰曾經傷害自己,只教我們「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錯誤的理論自然帶來錯誤的結果。把問題推到別人身上,正是「不見己眼木、只見人眼刺」,無助於信徒靈命長進。事實上,這樣的理論破壞了很多家庭,也破壞了優秀的中國人傳統,當然也扭歪了教會內的神學思想。

      這個佛洛伊德派理論已經落伍,現時最新的科學研究是從遺傳和生理著手解釋行為,開始明白性格是與生俱來。再者,這個理論也是新紀元邪靈的教導!

      再想,如果這個理論是錯的話,我們豈不是不健全理論的受害人?

      第十章 自愛、自尊、自信 – 聖靈所結的果子?

      「自愛、自尊、自信」在教會流行到一個地步,你會以為它是聖靈所結的果子!「Self-Esteem」一詞,雖然心理學家們沒有統一定義,但是大致上是說,人應該覺得自己是好的、對的、和有價值的。現代心理學家高舉它,視之為眾善之泉,缺少了它就是萬惡之根,所以學生考試不合格、吸毒、未婚少女懷孕等等都推到「自尊/自信不足」的頭上;據說自尊/自信程度高的人,不但可以避免很多不良行為,而且可以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

      但是現在很多世俗人仕都批評,這個理論沒有根據,而且沒有事實證明,只不過它迎合人心。不但如此,也有觀察和研究顯示,它帶來壞處,譬如它有礙進步、增加暴力行為。當然,如果一個基督徒要努力保持良好自我形像,他就不去自省,以至傷害靈命。教會也因此不再指責罪惡,而且有異端神學產生。

      最重要的是,自愛自信是一個重要的新紀元思想,所有的邪靈都同聲大力支持。

      聖經教我們愛神愛人,從不鼓勵我們去愛自己,因為人人都會愛自己,不需要教導。聖經也教我們相信依賴上帝,不是把信心放在自己身上。同樣,聖經教我們謙虛,不是自尊。雖然自愛自信自尊是無可避免的,但是聖經和心理學的教導正好背道而馳!從聖經人物身上,我們也可以看見﹕靈性愈進步,自我形像愈下降。

      第十一章 自我實現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的開山先祖馬士盧認為人有四層基礎本需要。其中第四層「自我實現」是最大問題的,根據馬士盧的書,自我實現者的顛峰經歷是一個靈異的經歷,就是說,人要提升自己的表現,到某個地步,他只能依賴靈異能力。其他心理學家亦同意這是他的意思。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滋生了超越個人心理學(Transpersonal Psychology),是一個研究冥想,公開交鬼的學派。

      絕對是第三步

      第十二章 內在醫治

      近年教會流行內在醫治,做法大致上是想象耶穌臨近,治療過去的傷痛。但是這個「想象」不是普通的想象,而是觀想(visualize),用心靈力量去看或去收到一幅圖畫。這個做法和新紀元技術相似,靈異人士和鬼靈都有教導,其中唯一不同的是——所觀想的是耶穌。可是,耶穌是應召而來的嗎?同一個技術,可以召來耶穌,也可以召來鬼靈,這真的是聖經中的耶穌?雖然進行內在醫治的人無意行邪術,可是這個辦法還有很多不合聖經之處。

      第十三章 積極思想

      身體鬆馳,集中精神,將自己的心願變成腦中一個影像,天天去想,而且要把它想得很迫真和細微,據說想多了,就會心想事成。雖然這個流行的心理學技術已經進到學校和教堂,但它不過是新紀元觀想的另一個名字,其他異教傳統都有這樣的做法。譬如網路上就有一位靈媒解釋積極思想的做法和原理;佛教密宗的觀想也大同少異。雖然練習的人不一定馬上召來邪鬼,釋放靈異能力,但是基督徒不應該採用異教邪術。

      第十四章 觀想

      觀想是今天最流行的新紀元技術,它的名字甚多,變化萬千,上章所講的積極思想只不過是名字之一。一本新紀元字典給觀想下定義為心靈眼晴的觀看。你可以在人類潛能運動、心理治療、全人健康、甚至教堂(美國和中國)中找到,但是新紀元邪靈污鬼和靈異人士,也教導同樣的技術。有護教學家把各種樣的觀想分類,譬如學術性的和秘術性的,但是最後的結論是﹕各類觀想,界線難分。

      第十五章 催眠術

      催眠術是現代心理學技術,但它亦不過是帶進變異意識狀態的技術之一。社會人士對催眠術的效用非常懷疑,甚至有人認為它有害。基督徒更明白這是邪術,它不但影響人的思想,也幫助人接觸靈異領域,甚至惹來污鬼。很多人基督徒都同意,它就是申命記十八章中所講的「迷術」。雖然教會中有所謂基督教催眠治療,我們不能因此覺得技術都是中性的,反之,應該避免和反對。

      第十六章 妖言邪道

      我自己的博士論文,是研究新紀元圈子從交鬼的人所得的邪靈啟示,再將之比較世俗心理學和基督教心理學。我發現鬼靈的教導,大部分可以在世俗心理學中找到,過半數可以在基督教心理學中找到。這個統計數字雖然有點驚人,但是原因很簡單——心理學和新紀元運動是界線難分的。邪靈們不但教導泛神、輪迴、各種冥想辦法、靈異現象,他們也教導很多流行心理學,其中自愛自尊是一大主題,此外還有內心幼童、道德相對、靈魂伴侶等等。

      其他有關題目

      第十七章 任君選擇

      心理學家們在很多事上,都沒有統一意見。甚至有沒有潛意識和無意識,都不是一致同意的;自尊的定義和它的基礎,也是兩個爭論點;至於人是什麼時候定型的,從十五個月到成年都有人說,現在還有說是與生俱來;離婚對孩子有沒有影響,一派說有,另一派說沒有;每本父母指南書都有一套,都說自己那套最好;同性戀更是一個好例子,從前心理學家以同性戀為疾病,後來表示它是另一類生活方式。可見,心理學不是真理,不過是一些人為的理論。

      第十八章 質疑者眾

      雖然中國基督徒從來不批判心理學,但是美國教會大有人高聲疾呼,譬如《心理學不合聖經》的作者叫它做「心理學異端」(Psychoheresy);其他人則批評心理學為人本主義、高舉自我、倡導性解放、新紀元的橋粱。甚至非基督徒心理學家也批評它。譬如《TIME》和《Newsweek》都曾經有文章批評;有心理學家坦白承認,心理學在社會上倡導放縱。近年更有研究指出,也有心理學家承認﹕心理治療的效用甚低,幾乎等於零。

      第十九章 結合聖經和心理學

      基督徒心理學家會告訴你,如果將心理學去蕪存菁,和聖經結合,兩個世界的好處都可以同時得到。聖經和心理學都是一套有關人的思想和行為的道理和教訓,但是二者互相矛盾,怎樣可以將之結合呢?現時有些辯衛的講法,譬如說「所有的真理都來自神」,誰知道心理學是不是真理?又如說﹕「心理學是普通啟示 」,但是普通啟示是指宇宙萬物顯示一個創造主,不是說心理學。如果說,只要那些合聖經的心理學理論,那麼,為什麼不光讀聖經,何必多此一舉?

      第二十章 介紹聖經輔導學

      美國神學家早在二三十年前,因為看見心理學的問題,所以開始了一個完全根據聖經的輔導課程,他們堅信,聖經不但在教義上足夠,而且在生活上的指導也足夠。開山祖師是亞當斯(Jay Adams),慢慢已經有好些神學院開設這樣的課程,其他基督教學者和神學家繼續研究。中國教會似乎慢了一點,不但如此,還有很多誤解和謠言,但都是因為不了解聖經輔導而有。
      敬請所有信仰純正的基督徒放棄心理學,改用聖經輔導。

       

      請向各基督教書局調查詢訂購。

      校園書房

      榮主

      Email Book Store  

      回主頁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Lois Chan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谢谢你的帖子。 文中的许多观点我在学习《圣经》的过程中也听其它教友提过。但有些观点我有些不同意,希望可以请教你。周末时,我再提我的问题,最近有些忙。
      • 又仔细地看了一遍,是篇好文章。你的这篇文章与我载的并不矛盾。
        我猜我zt的作者是一个基督徒,他只是说这种精神分析的理论使他更坚定了他的信仰。 他也不认为精神分析最终可以解决“镜像争夺”的问题,而他认为恰恰是这一理论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自亚当以来,人与神的关系割裂后,人在精神上产生的永远无法解决的痛苦。《圣经》上说是基督为世人赎了罪,用自己的宝血接通了人与神的关系。所以只有绝对信仰他,才会朝向“大它”的道路。

        作者还指出了有些教徒以为自己信的是神,其实只是另一个自我假想的乌托邦,所以ta依然无法逃脱世人的痛苦。但是怎样才能做到绝对的信仰呢?

        有一阵子很认真地研究过《圣经》,不停地问各种问题,就有人警告说:有些人即使成为《圣经》方面的专家,最后也没信, 知识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信。也被告知以人的智力是永远无法弄懂神的道理。我想知道那么我对神的信心究竟应该从哪里来?
        • 圣灵的印记. 是那种令你感动得跪倒, 热泪盈眶,无比悲痛却又无比喜悦,激励你行圣洁行为的精神力量.
          • 谢谢你的解答。我的教会朋友也是这样说的。但这种感受除非亲身经历过,否则很难有同感的。
            我曾认识夫妻俩,一个是很虔诚的基督徒,另一个却一直徘徊在大门之外。我想他不是不想信,也许就差圣灵的感动了。 怎样区分什么是圣灵的印记,什么是主观错觉?
    • 作者故弄玄虚堆砌一罗名词,特意叫你看不懂以显示自己有水平。
      • 哪儿比你崇尚的古文难?;)
        • 我若给别人讲古文都是用朴实浅显的语言讲深奥的道理。参看俺那篇小论文。凡是华丽辞藻难懂名词都是用来掩盖自己内容的匮乏的
          • 你的职业是老师阿。可以讲讲它的内容哪里你觉得匮乏了?
            • 因为看不懂,整篇文章就是无内容,浪费大家的时间,你若看懂了可以给我们解释一下嘛
              • 等我成了这种理论的信徒,再解释也不迟亚。
    • “有生于无”、所以,真正的基督徒,是最彻底的有和无神论者
      • 我的理解文章大致是这个意思。
      • 什么叫真正?什么叫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