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什么是佛法 作者: 海空上师 著于:2002-11-18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所谓“佛法”,即成就智慧觉悟圆满的方法。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传教到以后南进的小乘佛教,以及北上的大乘佛教,并至传入中国后,分各宗各派的说法。若用历史的眼光讲佛法,只能说明外表,而没有深入骨髓。我今天试将这个大问题,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阐述:至于我这样阐述究竟是否能使各位得到益处,还要请各位指正。
  哪三个不同的方面呢?第一是比较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目的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说明佛法。第二是以大乘佛法人人都具有佛性的真理为中心,说明我们还未成佛的原因。第三是针对现代一般人的生活情况,介绍几点符合佛法修持原则而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实行的方法。目的在使人人易于自己体验,逐渐引入,明白佛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佛法否认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其他任何宗教,除佛教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能做。
  可是佛法却不承认有这么一位创造世界万能的上帝,因为佛法在基本理论上,根本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最初开始。佛法的理论:对“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为其本身的思想便利起见,所发明创造出来的一个假想或假定罢了。
  一般宗教的“宇宙开始”论,即是犯了这个错误。凭着自己有限性意思,硬说有个开始,因为有这么一个最初开始的假想,所以接着就弄出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来。问题是:上帝如果是万能而慈悲的,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这些痛苦的众生,当皮球一样,一脚踢上极乐天堂更省事!可是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
  其实上帝也是人类思想的假定。上帝这个概念,是由于古代人民震慑于宇宙间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如雷电、地震、海啸、瘟疫等而设定出来的。人类创造出来这个“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现象的奇妙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当时人类实际的需要,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这种观念,在人类政治社会的进展上有它的价值。若要谈真理,这种人为的假定就很难自圆其说。

二、佛法是平等的

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佛教里至尊的“佛”却与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说明这一点,我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即通常我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他是一位印度的思想家;在佛教徒心里,他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千千万万、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但佛不是万能赐赏我们得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去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一切都是人们自证自取,自行自得的。佛告诉我们:人人都能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人人原都具有。只是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人类恋着于外境及现象,与假定诸般设想,为所谓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一直到老死,还不觉悟!因此埋没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不能同时达到圆满的境地,不能从烦恼苦痛中解放出来。佛陀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成为和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没有高下之分。
  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两个永远对立的单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这位万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救拨。人要得到上帝的恩典,死后才可以上天堂,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却永远不能成为上帝,上帝与人之间始终有一条鸿沟。
  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求人人成佛,得到正等正觉,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总之,佛法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真正的佛法所说的道理。

三、佛法的教理是圆融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建筑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找不出像“你不可相信假神”之类的教义。问题是哪一个宗教的神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呢?这个争端,甚至用战争去求解决,都是没有结果的。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没有排外和专横的气氛。佛教不但与其他宗教有共同圆融的讲法,还进一步有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说法。广大菩提心和无尽庄严的菩萨行愿,以及甚深广大的空慧学,也是在任何宗教中找不出来的。佛教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因而教导之法各有所殊。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作用。任何一种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现世和未来得到利益和安乐。佛法这种包涵容摄万象的特性,真是广大无边,不尽其际!而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不是佛法!

四、佛是无烦恼的大自在

佛是自在的、从容的。佛不会发怒,不审判众生;佛不会发脾气,送人入地狱。如果人会入地狱,那是他自己的业力送他入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狱,佛还要入地狱去救他出来。所以,佛法决不会恐吓人说:“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则佛陀发了怒,就会送你入地狱”。相反的,佛法却鼓励人入地狱去度众生。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所以佛是度人无烦恼的大自在。

五、佛教是民主的

佛法的基本教义,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宽容性和包涵性,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现的,是宽容和民主精神。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绝对自由的发言权,都可以随便发挥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批评其他宗派的主张。其民主精神和重视真理的态度,发挥到极致时,竟至于“呵佛骂祖”;在阐明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道理时,居然说佛是“干屎橛”,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这种精神,何等彻底!何等豪放!在哪一种说教里,找得到这些表现呢?在其他宗教里,上帝或教主所说的话,是神圣不可过问的。所谓上帝的话,错也好,不对也好,教徒只许全部接受。但佛法却不然,佛教徒对佛陀所说的话,可接受或不接受。因为佛陀所说的道理,是由于佛教徒根基智慧的不一致而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方面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说的某一部份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份的道理。在佛经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及听讲的人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总是劝导听众,研究真理,注重理性,从没有用威吓强迫的口吻或手段来叫人听从的。这是何等的包涵、民主及伟大!

六、佛法的爱是无限的

佛法博爱和大悲,是无限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佛法的爱,不只及于全人类,而且及于全生物。佛法不但叫人爱仇敌,而且叫人要爱异教徒。佛说“恒沙众生,若不度尽,誓不成佛!”进一步从哲理的观点来说明佛法的爱,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爱,和不可思议的空性合一,于了达一切法不可得中,无缘大悲,任运兴起!这个空悲不二的哲学思想,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深不可思议之处。这些教义,一下子是不容易弄懂的,需要我们去证悟、去实修。
  佛见众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未成佛,是他们自己不够圆满。有修证的学佛人,能常常有“我与诸佛同一体”的境界;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惟有从这种高深的法尔境界里兴起的大悲与博爱,方才是平等的,无偏私的,最彻底的,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和限量的爱。这才是佛法的真精神!

七、佛法往生净土和永生天堂不同

一般不够了解佛法的,认为死后登天堂,和往生净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其中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对于其他说教里所宣传的天堂、地狱,似乎是和这个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人世是暂时的考验场,天堂或地狱才是真正人生之终点。这是一个有限的消极的错误论调。佛教所讲的净土,却根本与此不同,佛法的宇宙观是无限的。佛法中的净土是广大无边的,无穷无尽的。进而言之,佛法中了义的净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即是这个世界。《维摩诘经》里说:“心净则国土净”。你能自净其心,此土即是净土。所以往生净土,与投身这个世界,本质上并无不同,也绝对不是一切的终点!
  所谓的登天堂、永生和上帝在一起去享乐,是一般其他宗教的假设。佛法根据因果的原理,认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无限永生的善果的。所以上“天堂”去享受,将你的善因享受完了之后,还是要掉下来的。像仰天射箭一样,势力尽了之后,箭又会跌下来。
  前面所举的七点,目的是想用衬托的方法,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了解。
  因此,我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还须说明的是: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在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
  什么是大智、大悲及大能呢?
  佛的大智,包括有两方面的大智慧: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面的。这个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这个横面智慧,佛家称为“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就是深入法性最深一层的智慧;“尽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
  佛的“如所有智”,不但要透过凡夫、科学家、哲学家的境界,而且要透过圣哲们的境界,处于法性尽地,不可思议的如如境地——法性实相。这种境界,非语言思虑所能及到,只能以“如”字来代表,所以这个智慧,佛法里名之曰“如所有智”。
  什么是“尽所有智”呢?“尽所有智”就是无所不晓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说法,是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的。一个人怎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在今天,一个人一辈子研究某一种学问的一个专题,就够他一辈子努力了,哪能谈得上“无所不知”呢?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种智慧是不可能的。
  基于上述的道理,佛法不教人在“所知的境”上努力,如科学家对于研究现象界的努力,或佛学家们对于考据经典的努力,却教人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把“能知的心”扩大和发展到最高峰,大智大悲和大能都会自然而然的显现。
  佛法是什么?如果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如何认识佛教 ——白塔寺地藏殿开光法会暨佛学讲座 -- 海空上师 2001-11-24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天借这个开光法会的殊胜时刻,跟大家讲一个开示。

    今天要讲的是:如何认识佛教。

    我们在座的,有出家人,也有居士。你们以前也听了很多经,也见了很多经。而且呢,有不少的人,还会讲经,还会背经,也会诵经,还会做不少的佛事。但,不客气地讲,对佛教的认识却不多。

    什么是佛教?是不是烧个香、拜拜佛,求个菩萨保佑,就是佛教了?

    有些人,到了庙子,交了几块钱,就要写上一家人的名字。因为交了十块钱,他就说:“我交了十块钱,菩萨你要保佑我的儿子,保佑我的孙子,保佑我的妻子,还要保佑舅子,保佑老子,保佑祖宗.........”是不是啊?你要保佑他们升官发财、保佑他们百病不生,还要保佑他提干、还要保佑他当兵、还要保佑他升学,是不是?子孙八代都要保佑。

    现在社会上啊,好多人都把寺院当成一个保险公司,什么都要保佑。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说,我说文殊院那个地方正月初一人山人海,干什么呢?人头涌涌、水泄不通的,就是来发个愿,烧个香,菩萨就要保他一年的平安了。如果真能这样的话,还修行干啥?拿两块钱交在庙子里头,写个名字把他保佑到了,就行了,不用修了。或者拜个有名气的师父,有求必应摸一下,百病除了,还消灾延寿,累生累劫的业障他一口气就吹掉了。我们还修啥子行?

    所以说,我们对佛教的认识的某些偏见,必须要排除!

    怎么排除?建立正知正见!只有这样,我们的修行才能够达到目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居士,我们的出家人,弘扬佛法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有的出家人会跑去学法轮功,更不要说居士了,你们说这可不可悲啊?

    前次我们在公安局开座谈会的时候,谈到为什么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包括有些高级知识分子都去学法轮功,而且还迷得很深,原因在哪里?我就说:“主要是人们对佛教不了解。”,而佛教本身也没把自己的道理讲清楚,让大家去了解。所以李洪志一讲佛教,人们就认为他那个是佛教,大家都相信了,所以好多人都误入歧途了。

    我们作为居士,作为出家人,我们必须要对佛教有个正确的认识。什么叫佛教?佛教说些什么?而我们要干些什么?它好,好在哪里?

    现在好多出家人信心不坚定,就是因为对佛教没有一个正确认识!念佛三天,佛在眼前;念佛三年,佛在天边。越念越远,说的是净土宗的。参禅的呢?开始的时候,雄心十足,在那装模作样一坐,烦恼一现前,越坐越乱,业障也现前。这就是为学法而学法,为学佛而学佛,不明白佛教真实含义。不明其义,不得其法啊。学密法的也有啊,念上几句咒,学上几个加行,还有些人拜了这个又十万,那个又十万过后,烦恼还是那么多,就退失初心了。

    我们在座的也有拜了几个活佛的,脑壳上也摸了不少,因为他身体好啊,也没把头发给摸掉,脑壳上带的还是烦恼。我看也还是没解决啥问题。哪里有个什么师父就跟着跑,法要修至高无上的,师要找德高望重的。找一辈子,自己还是一无所有。这也是没有正确地认识佛教啊!

    我们在座的就有。今天跑这个山,明天跑那个山,师父拜了不少,经念了不少,很多经还背得,要问他学佛是何事,他会说:“我也还是说不清楚。”那你在学啥子呢?

    我们说念大悲咒三十遍,念百字明咒一百遍,能消灾。他说:“我都念了好多遍了,怎么我的灾还是那么多?”所以对佛教就退失初心了,甚至还有说:“我拜了很多师父,都是很有名的,还拜了很多活佛,我看他们也没得个啥子,跟我差不多嘛。”

    我看未必,为什么呢?你拜了很多个活佛,拜了很多个大师,你把他们的东西学到了吗?他们的修行,他们的品质,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思想方法,你学到了吗?你用这种方法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吗?你去实践了吗?你证到多少啊?没想这个!根本没想到这里去。很多人学佛是带着贪心来的,看经时,按照自己所需要的去看,不顺心的,不如意的,跳过去就是了。这样是一辈子都学不到的!

    在佛教的认识这个问题上,如果我们是含糊的、是模糊的,我们哪怕就学一辈子,拜再多的师,也等于零!

    说实在的,我们对学佛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把自己摆端正了,是得益甚少的。

    谈到认识这个问题,我可以非常坦率的给大家讲,我在学佛的道路上是碰得头破血流,真的是头破血流的。不要说是学气功,我就是学道术都学了十二年。所以社会上那些什么讲易经、讲道术,讲这样那样的,我认为,那些都是在做游戏。真的。拜师不少,如果我没有亲自去证的话,我跟大家的思想还是一样的,没有区别的。如果我没有亲自证到,还是会一样的有这么多疑问。产生了疑问,如果不能解决,那就要退失初心了。

    我要跟大家说实在的是什么呢?一个真正的佛法,如果它没跟人类、跟社会、跟人类生活、工作相适应的话,那它就不是佛法!这种观点你们是不是还没有听说过?听到说过没有?听到没有?(众人答:没有)。我可以肯定地这么讲,如果佛法与社会、与人生,以及与人类、与生活、与工作不相适应的话,那它就不是佛法!

    任何佛法都是因缘而生的。缘,就包括了人的环境、生活和工作,包括这个在内,如果把我们的生活、工作摆开来讲佛法,是讲不走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来认识佛法。那,就是佛教的人生观。

    佛教的人生观是个什么呢?就是任何事、任何行为,都必须为整个众生着想,不是为自己。当然,整个众生,还包括你自己在内。

    我们的下一课,就要讲到佛道三根本要义。要专门讲出离心、菩提心和清静见这些问题,今天就不讲这些了。

    佛教的人生观,就是叫我们破除迷信,排除一切假象,明悟自心,用实际的、圆满的、无碍的方法,和平等的方法,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人。这才是佛教的人生观。不是叫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要去做。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事物和人。这就是佛教的人生观。

    如果你没有平等心对待事物,对待人或事,你就不可能得道。没有一个抱着贪心、偏心的人能有成就的!

    所以说,我们只要做到了平等心,把心平静下来,用平等心对待一切事物。那么,我们这个佛教的人生观就树立起来了。

    在佛法这个问题上,我还要给大家讲几个具体的就是:佛法住世的三大功德。有哪三大功德呢?第一,就是寺院,僧团,仪轨和戒律;第二,就是经论,教法和佛文化艺术;第三,是修持,证悟和觉醒。

    我们佛教,是一个智慧和觉悟的教育。这个智慧和觉悟的教育,主要是以寺院的僧众来完成和体现的。哪里有寺院,哪里也就代表了佛教的象征,那是一个象征;寺院的僧人,也就是僧团,它也代表佛教的象征;佛教的仪轨,早、晚课诵,一切法仪,放焰口也好,普佛也好,它也代表佛教的一种象征。

    当然,我刚才说了,它不是代表佛教,它代表佛教的象征。你要没有一个象征性的东西,人们在思想上就树立不起佛教这个概念。有了寺院,有了僧人后,僧人他本身就有一个仪轨。这种仪轨呢,有法仪、有律仪,有很多种仪轨,这些都是代表寺院的象征,都是代表佛教的象征。

    为了修行减少障碍,我们僧团,及学佛人,制订了不少的戒律,来约束我们自己的行为,以减轻障碍。如果我们僧人,没有戒律来约束我们自己,我们在众生当中就树不起榜样,人们就产生不了信心。 但是要知道,这一系列的东西,都只是一个象征,是使人们产生信的一个基因。大家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啊,它是一个产生信的基因,人们没有它,就不可能升起学佛的信心来。 寺院、僧团、律仪,这些象征性的东西,在我们心目当中形成以后,下一步就要具体的东西了,也就是要用佛教的经典,作为我们学习的依据。三藏十二部经典,这是我们学习的依据。是不是啊?这是一大功德啊!

    经典是用来干什么的?我常常给他们说,居士也好,出家人也好,我也是这样说: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所说的一切道理,都是叫我们生信。起信后,按照这种方法去修行。念经、诵经和研经,就是研究经典,都是让我们生信的!就是把我们修行的信心建立起来,从而在经典中,寻求一些经验,作为我们修行方法的一种依据。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经典都背得,包括这个三藏十二部你都能背得,你都能讲,那还是佛经。那还不是你自己的经。经典,就是要通过对它的学习,让我们提高我们自己的认识,按照这种方法,这种经验,来寻找我们自己的位置。通过这种学修过后,念好你自己的那一本经,那才是真经。

    过去说的无字真经在哪里呢?我们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有字真经。其实,我们到处去找无字真经,无字真经就是我们自己的这本经!如果我们念好了三藏十二部经,不去行持,不去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当中去,那么这些经典跟你不产生关系!哪怕你把这些经典学到了,理解了,悟透了,那么你是不是就得道了?有没有按照这种方法去做了?在修行的过程中,完成了你的愿行了吗? 您得到没有?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有些居士问我:“明心见性是什么回事啊?什么是证悟?什么叫开悟?”能明悟自己照见本性,照见了又如何啊?本性是个啥子还是个啥子嘛!悟了又如何呢?悟了就明白了吗?明白了以前干了坏事还是坏事,干了好事还是好事。明白了你还是烦恼,明白了你还是痛苦,明白你还是那个智慧,明白了你还是那个魔障。明白了,不等于得道了,也并不等于成就了。明心见性和开悟,在修行的道路上,还仅是个开始。

    如果我们不把这个问题提到这个高度来认识的话,那我们的智慧还是不圆满的。明心见性了,点开心要了,觉悟了,都还是才开始。只能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你已经入道了。就象我们从中江到成都,出一级公路到了高速公路,入道了,进了这个高速公路了,如果你进了高速公路你不走,你就永远到不了成都。明白了过后,如果你不继续进行修持,不具足我们的三千功行,八百道果,不去圆满它,知道了就还只是知道,明白了也还只是明白。

    知道又如何?明白又怎样?解决问题了吗?这就是我和很多出家人及居士在认识上的一些区别。明白和知道、悟了,并不等于得道,更不等于成就了。那还要去修行,还要去按照我们自己所明白的道路走下去,这才是究竟的。

    我们很多居士、出家人,对佛教作了不少的贡献。弘宗演教,把佛法用各种形式实现于众生,实现于社会,具足了很多功德。但,功德只能是功德,功德在修行道路上只能是一种资粮,就好象我们到北京去要买飞机票的钱。资粮够了,只是钱够了,但我们还没有上飞机啊!要上了飞机才能去啊!
      所以,在具足了功德资粮情况下,还要继续修行。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不但要明白佛教的道理,明白人生的真谛,明悟自心,也就是说我们觉了,觉了还要修行,还要去具足,才能圆满。具足包括觉悟自己,还要帮助他人觉悟。了却你的愿行,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学佛的目的,也就是成佛。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们学到念几句口号,有什么用啊?学到敲噹噹又有什么用啊?学到装模作样又有什么用啊?成天在那里满口的佛话,一开腔就把人就把众生吓跑了。所以,我们在修行、在学佛这个问题上,我们不但要学佛的仪轨、学佛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要学佛的思想、学佛的方法 、学佛的智慧,要圆融佛的思想,方法和智慧,来对我们的修行,产生作用。

    我原来在给他们讲开示的时候说过:我们要把法,融入我们的自性当中,要把我们的自性,融入法中。要把我们的行为,与佛的行为纳入同一轨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就我们学佛的功德。

    今天下午,我借这个地藏殿开光的因缘,给大家作个开示,提个醒: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对佛教,有个正确的认识,要摆好我们自己的位置,才能实现我们学佛的价值,才能够圆满地、无碍地成就我们的佛果,少走弯路。

    这里讲的,只是一般的对佛教的认识问题。至于佛法的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佛道三根本要义”,今晚上讲,那可是讲具体修持的了。明天,要跟大家讲佛法的概论、修持的方法,还会讲止观双运。今晚和明天的讲座,才是步入对佛教的认识和修行的具体方法当中去的。 今天下午,我先在这里,为大家在思想上树立一个对佛教的正确认识,建立正确的佛法的人生观。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个提醒,在修行的路上,减少些障碍,放下些包袱。让我们在平等的、觉悟的前提下,直入菩提道。

    希望我们这次的学修讲座,能够使大家在学修上,得到一些帮助。谢谢大家!

    阿弥陀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能把后面的讲座也传上来吗?
      • 好的,我会陆续把上师的开示发上来的,谢谢
        •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学修佛法》------ 2004年7月15日,海空上师于白塔寺讲经堂开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天晚上在这非常殊胜的因缘条件下,跟大家一起探讨佛法。我今天晚上跟大家讲的内容主要是:在现实中如何习修佛法?我们要把佛法运用到我们现实当中去,首先要明白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的真精神是什么?如果我们在思想上、概念上,没有弄清楚佛教的真精神,我们在学修佛法当中,就有可能把我们的习修和学习,经常在现象当中产生一个新的变化。我们现代人对佛教的认识,在很多方面都是片面的,有人说佛教是一种信仰,有人把佛教单纯作为一种佛教文化,有的是把佛教作为历史的考证等等。我认为这都是片面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佛教的真精神就是外面的八个大字来概括它:开发智慧,觉悟人生。就是八个大字。这八个大字非常简单,但是要把这八个大字说清楚,那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呢?就“开发智慧”这一点就贯穿了佛教真精神主要内容,如果我们没有开发智慧,我们就不可能觉悟人生,那就是盲目人生。
            在我们佛教看来,二千多年来佛教的传播,经常以世俗的方式流传至今,也就是我们佛教密宗舆论当中所阐述的,佛教要分为四大部,无论是显宗还是密宗,事实上,也在这四大部之内,这个范畴当中来进行的。佛教要人们承认他,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产生影响,所以佛教普遍的在事业上来产生他们的作用,就是佛教在习修当中,在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用一种事业的观点,和对事业产生作用的方式来进行,也就是事业部。所谓的事业部,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寺院做的这一切佛事活动,包括早晚课诵,制定寺院的一些出家人,和我们寺院本身的一种学习制度,还有呢,做一些佛事, 比如说:普佛、消灾延寿、放焰口、水陆法会等一切,与社会人类生活相关的这些活动,都要适应。所谓适应,是佛教应世的一种方法,是适应众生的一种愿望的方法。
            第二个就是行持部。行持就是在我们懂得佛教道理后,把它作为我们生活当中的一种习修方法。在行持部中有很多,比如说,我们遵守五戒,还有我们搞一些十善、四摄、六度等等慈善的东西,这些都属于我们行持部当中的内容和范畴。在行持当中,有修苦行的,也有做善事的,也有对佛教进行探讨,做一些劝化的,劝人行善的,劝人修行的,来具足自己的功德,修自己的资粮的这种方式。行持部有很多种类,有修自己的,有发愿度众生的,发大愿的。在行持部当中,密宗有密宗的修行方法,显宗有显宗的修行方法。比如说,行持部当中,显宗的修持方法有很多种,净土宗的念佛,是行持;禅宗的参禅也是行持;还有修止、修观。在行持当中的种类,根据各宗各派自己的度化众生的这些方式来进行。我们近代有很多学者,都把这个行持部,按照自己的缘分,和自己适应的条件下,创立了一些修行方法。从古到今,没有一个时期,佛法的修持是统一的,自从释迦牟尼佛涅磐以后,后面的行持这个方面都有争论。释迦牟尼佛涅磐以后,按照佛教的记载,五比丘做后面发扬的佛教传统,都是按照自己的修行观念,过后通过集结经典,在集结这个问题上,每一个人都坚持他们自己的意见,虽然在集结经典的时候,大家对佛说的法是统一的,但是各自的领悟,各自修证方面,没有统一起来,所以佛经常说,佛法没有一个整体、完全统一的、固定的东西。佛为了教化众生,在行持这个方面,跟佛法产生了一个最基本的观点,那就是“诸法因缘生”,佛法在各自的因缘条件下,各自的社会状况下,和各自(每一个人)的修行所需要的根基和基础下,而设立的一种教法,没有统一的,完全统一的佛法的修持方式。那么我们今天谈到佛法的修持,要按照佛陀所说的诸法因缘生,过去是过去的因缘,现在是现在的因缘,将来是将来的因缘,在每一个时期的时节因缘状况下的修行和他的行持,都不是一样的,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是一样的,就禅宗而言,从禅宗初祖到禅宗六祖,现在我们禅宗传下来的,虽然在六祖以后没有直接的传承,但在六祖以后,传到他们现在,传下来,又都很集中,临济正宗就分了很多派,在清朝时候就分成了三大派:天潼、沩仰、昭觉三大派,而修临济正宗,到现在为止,发展了46世,每一世还要分很多派。在这个问题上跟大家讲,为什么有很多宗为什么有很多祖?就是禅宗从一祖二祖到三祖,延至到六祖,每一祖都有新的发现,新的自己的建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建树,就是说二祖在一祖的基础上有建树,三祖在二祖的基础上有建树,那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发展了!那么以禅宗这一宗而言,到现在46祖,都是在各自的因缘条件下发展的,没有固定的东西,所以对于行持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用一个方式和一个观念、一个模式来说清楚行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他的意义,只能说诸法因缘生,根据时节因缘和各人的法缘来弘宗演教。这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清楚,不然的话,我们在学修这个问题上,谈到行持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说自己的好,没有说自己的不好,弄得我们学修的人,不论是出家人,还是居士都无所从下手,都要想找一个最好的、至高无上的法来修,特别是我们在学修当中,发现一些学者,一些修行人,本身就学得很好,本身就找到了自己应该修持的方便法门,也找到了自己学修的本尊了,和主要的学修方法,可是一看到这些小册子,看到这些“佛经书”就乱套了,再加上有些居士,这个说这样,那个说那样,这样一吹,(心)就乱了。所以在行持这个问题上,我要跟大家讲,所有的行持都是因缘而生的,我们有缘份遇上什么方法,得到了传授,得到了加持,我们就要按什么方法去学,你是念佛的,就老老实实念佛,你是参禅的,就老老实实参禅,你是修密的就按照你的传承,你的根本上师所传授的方法,一直修下去,不要三心二意,千万不要去自作聪明,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在行持方面给大家提醒一下,要从一而终。
            第三个方面是瑜伽部。瑜伽部是专门针对密宗而言的,释迦牟尼佛曾经预言,末法时期密法度化众生,最适应,最捷径,最善巧。为什么末法时期的众生,修学密法最实在、最具体、最善巧呢?因为我们末法时代的众生根基浅,要靠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智慧,去悟出个东西,去悟佛法的真谛,说实在的有困难,所以佛在当时就预言,末法时代的众生要自力和他力配合,要我们自己的力量跟佛的力量配合起来,来共同产生作用,扫除我们的烦恼痛苦,跳出我们的业力障碍,这样把握性就最大,得到真实的这一生成就的具体修行方法!但是密法传承,到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有很多成就的高僧大德在传授,这是我们法缘的问题,每一个法缘都有他自己的优点和他的旨趣。就密宗而言呢,也有各宗个派,不管你是哪宗哪派,黄教也好,红教也好,他都是以相互融通、相互瑜伽来达到目的。瑜伽就是相应的意思,是配合的意思。瑜伽是梵语,就汉语来讲,是相互融通的意思,也就是通过传授以后,用三密相应的方式,相互瑜伽,就是自力他力配合。我们现在末法时代的众生,要修学佛法,如果你不通过瑜伽部相互配合,自力他力配合,要靠自己的力量,可以这样讲,很难凑效,以前讲开示经常这样讲,我们现在学修佛法,就是妄想很多,总想天上掉个什么下来,掉个什么大师,掉个什么活佛,传个什么真言一念,天上马上就是满天祥云了,你坐上去一观想,马上就现朵莲花,好多人都是这种想法,看见一些事情都吹起了。如果我们现在习修,不利用佛的力量,我们现在的众生就靠我们自己的乱心来降服自己的乱心,那是很难凑效的。我们举个例子,我们在座的能达到一心不乱,五蕴皆空吗,你们能达到吗?问你们能不能达到一心不乱、五蕴皆空?(众答:达不到!)达不到,那就说明你心是乱的,你用你的这个乱心去降服你的乱心?能降服好吗?用乱心降服乱心,越降越乱。你不去降服他,还有一个乱心,你如果用乱心降服他,没有的事都会冒出来,没有的迹象都现出来,所以我们经常在参禅的时候,“哎呀我一坐,什么都看到了,什么烦恼都出来了,工夫也产生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末法时代,我们的根基浅,我们的定力不够,不如说,我们在累生累劫当中,我们的福德慧命不够。为什么有乱心呢?就是我们的资粮不够,福德慧命不够,所以在行持的时候,心不能定下来,我们的福德不够,资粮不够,我们在行持的时候,魔障来干扰,所以在行持部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力与他力相结合,怎样来结合呢?就是三密相应的方式,通过念咒、结印和观想来达到自力和他力配合,这就是瑜伽部。
            第四个方面是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是针对我们在学修当中,根基比较好的,善根比较好的,在学修当中有一定建树的人,还有我们在学修当中能够达到得定的,一定成就的这方面的人,就是能够达到得定开慧。就是我们的智慧逐渐增加,起码在禅宗当中的参禅能够达到初定,如果没有达到初定的话,就不可能修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是指什么呢?我们修行人本身就具备了这种根性和福德智慧,那么在上师向你传授的时候,在与佛相应的时候,上师有一个意念,你就能接受,还有你在自己观想和行持当中,只要有一个念头,就可以与佛接通。无上瑜伽部不是一般人能修的,你首先要具足我们的功德和资粮,定道要有资粮,我们现在好多学修的人,学佛的人,刚一皈依,刚一学法,刚一授戒,就要求:我要灌大圆满,我要求师父给我传最好的法呀,摸一下我马上业障就排出来了,还有的说,你如果要我相信你这佛法是真的,那么你一定要看到菩萨是什么样子的。如果你真看到菩萨是什么样子,那么你有上乘根性,你就可以修无上瑜伽,如果你能够看到上师是怎么变化的,你知道上师的来历了,那你就可以修无上瑜伽部了。这一点,你要知道上师的来历,你要是看到菩萨的化身,你首先要看到你自己,能明悟自心,照见本性这种基础,如果说你还不能明悟自心,还不能照见本性,想修无上瑜伽部这是妄想,这要跟大家讲清楚,我们不要整天想入非非,一天总想我马上要得到了哪个活佛,成天全国去跑,今年哪里有个活佛,就跑去摸顶,哪里有个法王,又跑去授法,哪里有个堪布,一看见堪布来了,两个腿就软了,这种人呀,我见得很多,在全国见到很多数不清的这样的人,我可以这样肯定的讲,没有一个人成就了,没有一个人得到真正的智慧了,为什么呢?心乱了!他连自身都还没有照见,智慧在哪里呀,自性在哪里呀?没有明悟自心、照见本性,想修无上瑜伽部,想得到大的加持,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无论你修瑜伽部也好,无上瑜伽部也好,得到上师的传承也好,你修念佛也好,参禅也好,一个最起码的鉴定手段:你学佛要认识佛是真的。如果你要皈依哪个师父,你拜谁,你要认为这个师父是代表佛,你不要看到哪个师父学修好有点,哪个师父讲得好听一点,你认为怎么样,你如果常常造分别心,你永远得不到成就,这个问题我们要注意!好多人在学修当中犯这个错误,无论是显宗、密宗,这个都是最起码的常识,特别是密宗要把上师认为是佛法僧的总代表。如果你没有这个概念,你把上师看成跟凡夫一样,跟你自己一样,那上师说的法,你就生不起恭敬心,如果你能看到上师头上的光环,像菩萨一样放五彩光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已经成就了,不说十地菩萨,至少是五地、七地了,你才能看到。你现在自己都还是一个分别心,还到处寻找哪里有一个窍门,你怎么能看到呢?看不到!你满脑子都是“我”、“我见”、“我的认为”,这是不可能见到的,所以我们在学修当中,要认识到佛教的真精神,就是要我们自己开始,要开发自己的智慧。开发自己的智慧,首先要从自己开始第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具备自己的资粮,具足自己的慧命,就是要培福,培养自己的福报。没有福报,你修什么都有障碍,你修什么出现什么障碍,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问题。
            我们在佛教这个问题上,不要把佛教仅仅作为一种教育来看待,佛教对人类是一种教育,但是佛教是通过这种教育,让我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内容的教育,这是我们学修佛法首先要明白的一种概念。在我们认识佛教当中,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庙堂佛教。庙堂就是我们寺院里看到的佛教现象,在寺院看到僧人每天念经、做佛事、参禅、习修,寺院专门做佛事的,专门修持佛法的,主持佛法的僧团,都是有僧团的这些地方所举行的佛事活动,把它称为庙堂,还有一种就是文化佛教,也就是专门经典的传播,佛教当中传播的方式,有很多种类,流传到现在,还是依靠经典来作为传播的方式和途径,由于这个传播方式用文字记载下来,很多人都把它当作文化佛教、文字佛教。文字佛教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其实我要跟大家讲清楚,文化当中所流传下来的佛教,只能是一种经典,别人的经典,是过去已经证得了智慧和觉悟的,有成就的人、比丘和佛,他们所证得的一些东西,我们学修他,只能说我们对过去的佛和菩萨、比丘的一种成就的认识和承认,认识他、承认他,然后产生我们的信仰,如果说我们把过去的佛和菩萨、比丘、成就者,所积累的经验,把他当成一种学术,一种信仰,一种历史来研究,他跟你是没有关系的。他是他,你是你。如果没有把这些经验,把这些佛经,来对照自己,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习修,要念好我们自己这本经,比三藏十二部经更有用,这才是真正成就的经。你们平常说的无字真经,就是我们自己这本经,如果说我们不把自己的这本经念好了,不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去,我们就算能够把三藏十二部经全部背得来,全讲得来,跟你没有关系,并不是你能成就什么,只能成就一点,成就智慧,但是没有成就功德呀,功行没有圆满呀。比如说,前次寂雯讲经就说了,有些人很有智慧,但是没有福报。你看,我们有些出家人,非常聪明,什么都能讲,讲得非常好,就是没有福报,讲一生经,走到哪里,哪里出毛病,要不就是生病,要不就是环境条件与他不相适应,要不就是有障碍,(讲经)一生,听经的人又多还没有人供养他,他没有具足这个福报,很穷,什么都知道,这就是光有智慧没有福报,这就是没有具足资粮,所以说我们学佛的人呀,还是要从培福报开始,从自己修行发心开始,等一下我专门跟大家讲发心的问题。
            还有民间佛教,也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些,民间的各种各样的对佛教产生信仰的一些做法,烧香、拜佛等等。民间佛教的种类很多,应有尽有,但是这个地方,不要接触,你看那西藏,他有很多民间佛教,你看有很多小的法术,比如,西藏过去有一种神通,他是专门抓小偷的,如果小偷在家里面把东西偷了以后,他们每个人家里有个磨,他边念咒,边推磨。你们知道农村的这个磨,石头做的,一般都是顺着转,他边念咒,则反着转,小偷心慌就跑回来了,他以为东西掉了,跑回来了,就被抓了,西藏就有很多这样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它不是佛教正典,不是真正经典当中记载,它是传下来的,所以不把它叫做正门,把它叫做旁门,它不是正道,把它叫做左道,也就是左道旁门,其实左道旁门怎么样呢?它不是一个非常不好听的名字,左道旁门就是说在佛教形成当中,在经典中没有记载的,它产生了伏藏,一运用到民间,有些就说:哎呀,经典上都没有,你是左道,你是旁门,你是外道,这个问题呢,我们不要一概而论,它是左道也好,它是旁门也好,但是它能够在人们当中产生作用,群众信仰,特别是民间最信仰,这称为民间佛教,属于民间宗教当中的一个范畴。当然今天晚上的时间非常短,我只能是大概的介绍一下基本常识,要把佛教的真精神讲清楚,今后有这个机会,但是我相信有这个缘分,我要把佛教的真精神跟大家讲清楚,起码要用两个礼拜的时间,来讲佛教真精神的这一个题目,今天晚上我只能是介绍一下。
            我们现在在座的,有僧人,有寺院的护法居士,也有到处来学修佛法的,在这种因缘条件下,我跟大家介绍一下,僧人的习修与生活,就是我们寺院的僧人如何习修?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的僧人分两种:一种是比丘,一种是沙弥,那是大僧,二僧就是比丘尼和沙弥尼,比丘在寺院里,三人以上叫做僧团。僧嘛,三人为众,就可以成僧团了,也就是说在我们中国寺院开放,起码的条件就是僧人三个以上,才能合乎开放的条件。僧人是主持佛法,把寺院当作自己修行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他是职业性的,他一生当中就是这一种职业,也就是你们社会上来说,他是脱产的,是专门住持佛法的一种职业性的僧人,那么僧人在寺院,他有他的佛制僧规,有250条戒律,他主要是按照戒律来作为他生活的标准和习修标准,僧人的戒律是非常严格的,不仅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早晚课诵、念经,做一些佛事,他们的本身,修行当中是有戒律的,戒行,比如说守戒,还要做一些行善、布施、教化等等之类的工作,寺院僧人要做的一些事情,那么沙弥呢,他是到寺院出家以后来忏悔,自己准备具备成为比丘的一种学修僧,好象是学修班或者是培训班,通过授戒以后,考试以后,完成了,具备了他的条件,具备了他的戒行了,堂堂正正地受了三堂大戒了,比丘戒了、菩萨戒了,沙弥戒了,那就是比丘了。在还没有授戒之前,在寺院里用一种非常简单的话来讲,就叫培福,但是他的生活方式,跟僧人比丘一样,还是要遵守寺院的一些佛制僧规,这是我们出家僧人的生活方式,出家僧人所惯于的,他是按照僧团制度生活的,跟社会上不应该有沾染,所以说我们僧人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有次序的,而且僧人由于他们生起了出离心,又发菩提心,表面上很艰苦,事实上他们内心非常宽广,非常欢乐,如果他们自己有烦恼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说生起了(出离心),是很快乐的,还有一种,就是在寺院里面培福的护法居士,寺院里面有很多在家人,他们是干什么的?他们是培福的,他们是护持佛法的,帮助僧人做些力所能及寺院事务,和社会上融洽的那些转化关系的一些事务,凡是在寺院里的僧人也好,居士也好,把他归纳起来,他们都是属于在寺院里修行的专业的或者半专业的习修佛法的行者,这个我们要把它弄清楚,那么我们在座的也有不在寺院里专门习修的这种居士,即在家居士,刚才说的是在寺院里护法的半脱产、半在家的居士,有些说在寺院,有些说在家里,半脱产的,有些说在家的,这种与在家人有些区别,但是我们在寺院里护持佛法的居士,前一次我们专门讲了这个问题,他们不干涉寺院僧人生活、学习和习修,那么在寺院里习修培福的居士,他有学修上的迷惑和学修上的有些问题呢,可以向僧人请教,那么我们不在寺院的居士,也可以向僧人请教,也可以向在寺院培福的居士请教,这个关系我们要把它分清楚,但是说了这么多,无论你是在寺院出家的僧人也好,比丘也好,在家的居士也好,护法的居士也好,一个最起码的东西是什么呢?如果说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认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不识因果的,不承认因果的,不懂得因果的,那么你就不是一个学佛的人,不管你是出家人也好,居士也好,如果我们说在家的居士,那么生起出离心,他还有个过程,他学佛呀,他还没生起,他还可以去学,如果说我们是比丘了,我们没有生起出离心,那么你这个比丘,还是挂牌的,不是真正的比丘,你没有生起出离心,你为什么出离家呢?出家是假的。你穿着一身大领衣,是为了在寺院找份工作,找个饭吃,就是这样的,所以说我们学修的,寺院里住持佛法的僧人,必须要生起出离心,这是最起码的。要生起出离心了,才能发菩提心啦,如果说你没有生起出离心,不算一个真正的出家人,你没有发菩提心,你不算真修行的,你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你的修行,无论是修显宗还是密宗,都是没有结果的,不可能说是成就了,你连结果都没有。所以我们在学修这个问题上,不要老是去寻求我自己的感受,不要去寻求这个,我们不要去寻求我们自身所产生的一点反应,比如说有病了我一学佛病就好了,还有我运气不好,学佛运气好了,这个不是佛教的真精神,只能说是学佛得到福报了,你积累了一些功德嘛!减少你的障碍嘛!消除了你的一些障碍嘛!当然你的病好了,你的运气也比以前好了,但是这个不是佛教的真精神,佛教的真精神就是要生起出离心,要发菩提心,只有发菩提心才能真正的、完全的、彻底的减轻或消除我们累生的一些障碍,如果我们没发菩提心,光靠念一点经,行一点善,做一点好事,帮助一下人,要把我们累生累劫的障碍消除,这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光是行一点善,做一点好事,劝一些善,具足一点功德,只能是个人自己的这种情况,得到回报也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发了菩提心把我们所有的修行的功德,都回向给众生,特别是回向给那些冤亲债主,受苦受难的六道众生。我们学佛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这一生成就,不是为了我们自己解脱烦恼和痛苦,要发这个心,看到任何众生,看到任何有缘的和无缘的、结缘的众生,都生起悲心,大悲心,把我们的功德回向给他,由你产生这个念头,生起这个信心,这一刹那间,哪怕你只有一天,你生起这一天的心,都可以免掉,可以肯定的讲,你可以免掉至少一百劫的罪业,一百劫指多少?就是你变人变了一百次了,所造的罪业,都可以在生起一天的菩提心当中把它减除掉。我一点都没有夸张,跟大家讲,如果你没有生起菩提心,一味的寻求自己成就的方法,不但非常困难,而且很多障碍,因为你不知道你累生累劫犯了什么错误,犯了什么罪,你还不知道你累生累劫造了什么业,你不知道你就无法去想象,用什么办法能够把它化解掉,哪些重的,哪些轻的,唯有一个最具体的、最安全的,就是发菩提心,只有把我们的业障消除,我们的功德回向给众生了,那么我们现在的行持、功德,才能够圆圆满满的,属于自己,如果你没有消除,你的功德还在消灾,消你自己的业障,所以这个问题,我一再强调,所以我们学修的人,我们既然出家了,我们就要这一生成就,要生起出离心,我们既然生起了出离心,作为一个僧人,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就要求成就,不要对社会上的世俗观点和现象,成天打转,爬不出来。社会现象和社会圈子,把我们整个修行耽搁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我们今天已经出家了,已经得到了佛法的传授了,已经有自己修行的法门了,借助因缘,可以这样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已经遭遇了,已经得到了那种非常珍贵的,一定要珍惜这个佛缘,所以说我们出家不容易呀,一百人,他都没有一个出家,再说具体一点,在我们整个中国一千个人当中有一个出家吗?没有!一万个人也没有一个。所以难得呀!所以说今天晚上我们讲佛教的真精神的时候也讲到,知道了我们精神所在,真正的精神是不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也要发心解决别人的问题,要解决了别人的问题,消除了你的障碍,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连贯的。如果你的问题没有解决好,你的智慧怎么能开发?你的智慧没有开发,你看到还是现象,还在现象当中,所以说我们出家人一定要珍惜这个善缘,特别是对出家的沙弥来说,我们要尽量的培好自己的福报,具足我们的戒行,成为比丘,这一生当中弘杨佛法,在寺院培福的居士,也不容易,首先你要摆脱你的很多困难和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的环境、个人的思想,一定要把它处理好,寺院里护法的、培福的居士,有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必须适应寺院的生活,适应不了寺院的生活,你就不如回家去修行,寺院的生活那就是说,必须按照寺院的佛制僧规,不能违反,你自己心乱学不好不说,你的言行影响了僧团僧人的生活和他们的习修,那种罪就大了。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你们知道苏小妹的故事吗?多少人都不知道,苏小妹是苏东坡的妹妹,苏东坡的妹妹是非常虔诚的佛教徒,有一次她去拜访她的师父的时候,她师父正在参禅,在禅堂里面有108个僧人在参禅,正在入定的时候,苏小妹穿得非常好,也非常高兴,她自己对学修有一定的认识了,她就汇报,她就没有经过允许就这样进去了,进去了就说:师父,请接受弟子三拜。拜一下就讲一句教法,这108个人的眼睛就睁开了,苏小妹一看到师父不但不高兴,眼泪都快哭出来了,气得最后她师父就出来了,也没参禅了,就把苏小妹接到她禅房就说:居士你今天惹祸了!她说怎么惹祸了,你惹了大祸了!苏小妹不解,不是呀,我来汇报,来参禅,顶礼嘛,怎么会惹祸了?(她师父回答说:)你知道吗,你进来就叫我一声师父,大家就把眼睛睁开看着你,这108个出家人心都乱了。正在参禅的时候,大家的心都很集中,看到突然来了一个非常美妙的女子,这样一看,穿得很好,心全动了,大家生了一个欢喜心,这个欢喜心的结果是什么呢,就这108个僧人,你在108世当中,每一个都去当一辈子的老婆,当完以后你再学修佛法,证得人身,如果这个你不把它完了,不了结呀,那你就不可能有所成就,苏小妹当时气得这该怎么办呢? 她的师父就说:你是怎样在这些出家人当中把他们的心搞乱了,那么生起信心来对你产生想念,你就要用这种方法让这些人在他们的心里,把你的形象排除出去,对你产生一种嗔恨不接受。你说苏小妹怎么做的?苏小妹回去就哭了,就跟她的丫环讲:“我这一生的气数已经尽了,我死后,你们一定要按照我交代的去办,不然的话,我这累生累劫都难出离苦海了。”她怎么做呢?第二天,苏小妹马上就坐化,就死了,死了以后,丫环就把她摆到什么地方呢。僧人到观堂吃饭,要经过的路上、门口,就把苏小妹摆在路上,还脱得光光的。在开始那些出家人每个人去看得很过瘾,到了六七天以后就臭了,臭得每个人都把鼻子捂起来,最后就烂了,烂了过后,大家就不看了,然后出家人就全部绕道走,一想到这个苏小妹心里就发毛,就这样才从这些出家人心里面把她隔离,因果扫除啊!所以我们在家人在寺院里,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僧人产生的作用,也有功德,好的功德,就是我们护法呀,做了很多事情,坏的功德就是扰乱了僧团的净心,这个事情是非常严肃的事情,除非你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有成就的,特殊缘分的有成就的人,不然的话,你是没有办法改变的,跟你讲,说的是个很实在的事情,在佛教的公案上是有记载的,所以我们寺院凡是护法的居士,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一点,你培福,不要培得满是包袱,还有不要培福没陪好,僧团搞乱了,自己带了满身罪过,累生累劫永无出期,这是我要跟大家讲的寺院的居士和僧人的关系要摆好,你是护法的,你是修行的,你是培福的,无事就不要与僧人来来往往,这点要讲清楚!要来往必须正常的,在家人到寺院里来也要注意这个问题,这是个千真万确的事情。我们学佛首先要把握自己,当然有些事情,比如我刚才讲的苏小妹本身就没有心念,连念头都没有一个,但是你产生了这种作用,也是有罪过的,也是有因果的,说到这个问题上,我跟大家讲一讲这个居士和僧人在寺院的关系,或者生活、修行当中的关系要摆端正,我们已经明白了,就该知道僧人该怎么做,居士该怎么做,护法的居士该怎么做!
            至于往生证道的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去讲,在学修密法的这个问题上,有个最关键的东西,你不要学好多咒,你也不要去学好多手印,上师教你一个,你就学一个,没教你就按照那种学下去,有一点,只要你做到了,我敢保证你这一生成就,就是上师说什么你要不折不扣的,不要自出心裁的,自作聪明的去做,你按照上师说的去做。只要这一点,不背离上师,不背离佛道,你肯定这一生成就,如果你要自作聪明,自作聪明的本身就是违背了上师的意愿。修学密法是这样,修禅宗也是这样,修净土宗也是这样,你不要去想那么多,经典上说的,书上说的,它都是跟你们每一个人的不一样,这次寂猛来的时候,我就跟他讲,寂猛就说请上师跟我安排这次闭关的课程。我说你的课程就是每天习修两个小时,那么寂琼为什么安排那么多呢?我说:“寂琼安排的跟你是相反,她就要多你就要少,她每天我跟她安排了十二个小时,你就只有两个小时,如果你超出了两个小时,你就会出麻烦,如果她(寂琼)不按照这十二个小时去行持,她也就不可能达到这一次闭关的效果,因为你们两个人的习修是相反的,为什么是相反的,一个是喜欢闹、喜欢动;一个是勇猛精进恨不得今天就成就,所以这两个人是相反的。”任何事情都有个过程,但是要配合得合理契机,方便善巧,如理如法再进行,如果不如理如法,一味的勇猛精进,一天24小时都在念,念那么经咒都干啥。念佛也是这样(如理如法)。所以呢,我跟大家讲,要念佛也好,往生也好,成就也好,自身成就也好,自身成佛也好,你们应该做到一点就是念佛的好好念佛,持咒的好好持咒,你们在学习当中,你们做好三件事就能够成就,第一件事情,学佛的时候就好好的学佛,念咒的时候就好好念咒;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就好好睡觉;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把它们分开,不要混在一起,不要念佛的时候念成佛呆子,念书的念成书呆子,弄得糊里糊涂。也就是或生活、工作、学佛,要把它安排得非常恰当的再进行,这就是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把它搞清楚的,不能混淆了,学佛应该学得非常高兴、非常快乐的,解脱烦恼解脱痛苦的,所以好多人学佛,学得越来越痛苦,烦恼越来越多,吃饭就吃饭,如果你真吃饭就不应该想别的,那就说明你吃得很好,你睡觉的时候就睡觉,做事情就做事情,做到这一点就不错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学佛学法的,显宗也好,密宗也好,师父叫你怎么做的,你不要自出心裁。第三点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不要只为自己,要为了众生发菩提心,只要我们在座的生起出离心,发菩提心,按照我刚才说的三点来修行,我可以这样讲,你们在座的,今天得到我对佛法修学有建树的人,你们按照这个方法做了,我可以肯定的讲,这一世就能得到成就,无论你以前的罪业多大,罪业多深,多重,你发了菩提心,罪业都能消除,你们现在绝大多数都是学修密法的,通过灌顶的,是密宗的弟子,如果说我是这么说的,你不折不扣的,不变的去按照我说的这么做了,你这一生肯定成就,我说的话是要负责任的,如果你自出心裁、口是心非,自讲一套,还在那个地方想入非非,按照自己的意图,在僧团里把僧团搞乱了,在居士当中把居士搞乱了,那我就不能保证了。你不要说成就,下到什么地狱,也不知道,如果我是这么说的,你是这么做的,当然可以保证,我肯定的说,这一生成就,如果说你按照我说的你都没有成就,我跟大家讲你们不成就,我不会成就,说到这一步了,就是说跟大家讲一个开示,我们学修佛法,不但要有恭敬心,要有诚心,勇猛精进心,关键是我们发心要端正,发心要正确,就上我们的起心动念要正确,也就是说我们动机要纯,学佛的动机要纯。如果我们学佛的动机不纯,我们得到再好的法,就是释迦牟尼佛本身、本人在这儿传,你不按照它去做,也不可能成就,这个道理很简单,那么我在这里跟大家讲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句话,如果你认真去听了,运用到你的修行当中,把它(上师所讲的话)作为你的座右铭了,我可以这样讲,这一生当中肯定成就,那么成就往生净土方面,把它比较一下,就是说按照我说的去做了,你没有改变你的成就,你发了这个心,你没有做到,只要发心,你没有生起什么毁谤佛法,没有犯根本戒,在这一生当中都能够往生,都能够往生净土。你看《弥勒上生经》,对弥勒菩萨拜三拜,对弥勒菩萨产生一个欢喜心都能够往生,这是真的,但是这拜三拜是真的。所以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个开示,是一个用这种方式见一下大家,跟大家沟通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心里的距离近一点,对佛法的认识明确一点,对我们的行为端正一点,对我们这一生成就把握性大一点,最终呢只有一个目标,还是希望大家有这个缘分,在这一生当中成为师徒关系,我也希望大家在这一生当中有所成就,不要拖我的后腿,希望每一个人,有一个在这一生跟我有缘的这么一个条件下,能够在这一生成就,祝愿大家每一个人,就是凡是今天晚上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佛法的,能够在这一生成就,最好是不要拖我的后腿,一拖我的后腿,我也就成就不了,我心疼你们,你们也心疼我,希望大家不要瞧不起我,也瞧不起你自己,在这一生当中,希望大家不要拖我的后腿。所以今天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见面是一种缘分,既然有缘,都要珍惜,要珍惜这个缘分,不如大家一起在这一生成就,阿弥陀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什么是佛法 作者: 海空上师 著于:2002-11-18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所谓“佛法”,即成就智慧觉悟圆满的方法。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出家、成道、传教到以后南进的小乘佛教,以及北上的大乘佛教,并至传入中国后,分各宗各派的说法。若用历史的眼光讲佛法,只能说明外表,而没有深入骨髓。我今天试将这个大问题,从三个不同的方面来阐述:至于我这样阐述究竟是否能使各位得到益处,还要请各位指正。
          哪三个不同的方面呢?第一是比较佛法和其他宗教的不同。目的是用衬托的方法来说明佛法。第二是以大乘佛法人人都具有佛性的真理为中心,说明我们还未成佛的原因。第三是针对现代一般人的生活情况,介绍几点符合佛法修持原则而人人可以随时随地实行的方法。目的在使人人易于自己体验,逐渐引入,明白佛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佛法否认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其他任何宗教,除佛教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相信有一个万能的上帝,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上帝;上帝创造世界、创造人类,上帝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能做。
          可是佛法却不承认有这么一位创造世界万能的上帝,因为佛法在基本理论上,根本不承认有一个创造世界的最初开始。佛法的理论:对“开始”这个观念,是因人类“有限”的心理,不能涵括万千的因果关系,为其本身的思想便利起见,所发明创造出来的一个假想或假定罢了。
          一般宗教的“宇宙开始”论,即是犯了这个错误。凭着自己有限性意思,硬说有个开始,因为有这么一个最初开始的假想,所以接着就弄出一个创造世界的万能上帝来。问题是:上帝如果是万能而慈悲的,他老人家为什么不把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这些痛苦的众生,当皮球一样,一脚踢上极乐天堂更省事!可是事实上他没有这样做。
          其实上帝也是人类思想的假定。上帝这个概念,是由于古代人民震慑于宇宙间许多不能解释的现象,如雷电、地震、海啸、瘟疫等而设定出来的。人类创造出来这个“神”的观念,不仅对宇宙现象的奇妙有了解释,同时也满足了当时人类实际的需要,使他们得到了“安全感”。这种观念,在人类政治社会的进展上有它的价值。若要谈真理,这种人为的假定就很难自圆其说。

        二、佛法是平等的

        佛法的目的是要使人人成佛。佛教里至尊的“佛”却与其他宗教的上帝完全不同。要说明这一点,我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即通常我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他是一位印度的思想家;在佛教徒心里,他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千千万万、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
          “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大智、大悲与大能的人。但佛不是万能赐赏我们得以解脱,他只能教导我们,我们还是要凭自己的努力去得解脱。佛不能使我们上天堂,或判我们入地狱。一切都是人们自证自取,自行自得的。佛告诉我们:人人都能达到最圆满境界的人格,人人原都具有。只是失去了明镜似的水面一样:人类恋着于外境及现象,与假定诸般设想,为所谓生存、名利、情爱、权力疲于奔命,一直到老死,还不觉悟!因此埋没了本具的佛性;使其本具的至高的理智、至富的情感,及无限的能力,不能同时达到圆满的境地,不能从烦恼苦痛中解放出来。佛陀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人人及一切众生都成为和自己一样至善至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没有高下之分。
          在其他的宗教中,上帝和人是两个永远对立的单位。上帝是上帝,人是人。这位万能的上帝,是一切教示的中心。人要信奉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救拨。人要得到上帝的恩典,死后才可以上天堂,去和上帝住在一起;可是人却永远不能成为上帝,上帝与人之间始终有一条鸿沟。
          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求人人成佛,得到正等正觉,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总之,佛法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开显我们本具的佛性,使人人成佛,完成理智、情感、能力之最圆满境地的人格,就是真正的佛法所说的道理。

        三、佛法的教理是圆融的

        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教的中心思想,是建筑在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找不出像“你不可相信假神”之类的教义。问题是哪一个宗教的神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呢?这个争端,甚至用战争去求解决,都是没有结果的。佛法相信佛性平等,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没有排外和专横的气氛。佛教不但与其他宗教有共同圆融的讲法,还进一步有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的说法。广大菩提心和无尽庄严的菩萨行愿,以及甚深广大的空慧学,也是在任何宗教中找不出来的。佛教绝不诋毁其他宗教。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因而教导之法各有所殊。各种宗教,皆能在某一时间空间中,对某一类众生发生教化与利益作用。任何一种好的宗教,都可以使人在现世和未来得到利益和安乐。佛法这种包涵容摄万象的特性,真是广大无边,不尽其际!而损人利己、危害社会的不是佛法!

        四、佛是无烦恼的大自在

        佛是自在的、从容的。佛不会发怒,不审判众生;佛不会发脾气,送人入地狱。如果人会入地狱,那是他自己的业力送他入的;佛不但不送人入地狱,佛还要入地狱去救他出来。所以,佛法决不会恐吓人说:“你不要冒犯佛陀,否则佛陀发了怒,就会送你入地狱”。相反的,佛法却鼓励人入地狱去度众生。地藏菩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这种精神的表现!所以佛是度人无烦恼的大自在。

        五、佛教是民主的

        佛法的基本教义,有其先天的平等性、宽容性和包涵性,所以在佛教史上所表现的,是宽容和民主精神。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有绝对自由的发言权,都可以随便发挥自己的意见,还可以批评其他宗派的主张。其民主精神和重视真理的态度,发挥到极致时,竟至于“呵佛骂祖”;在阐明诸法空寂,一切不可得的道理时,居然说佛是“干屎橛”,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这种精神,何等彻底!何等豪放!在哪一种说教里,找得到这些表现呢?在其他宗教里,上帝或教主所说的话,是神圣不可过问的。所谓上帝的话,错也好,不对也好,教徒只许全部接受。但佛法却不然,佛教徒对佛陀所说的话,可接受或不接受。因为佛陀所说的道理,是由于佛教徒根基智慧的不一致而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方面的;佛教徒可以接受佛陀所说的某一部份道理,而不接受其他一部份的道理。在佛经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向弟子及听讲的人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总是劝导听众,研究真理,注重理性,从没有用威吓强迫的口吻或手段来叫人听从的。这是何等的包涵、民主及伟大!

        六、佛法的爱是无限的

        佛法博爱和大悲,是无限的,绝对的,无条件的。佛法的爱,不只及于全人类,而且及于全生物。佛法不但叫人爱仇敌,而且叫人要爱异教徒。佛说“恒沙众生,若不度尽,誓不成佛!”进一步从哲理的观点来说明佛法的爱,它是超越一切相的。这超越一切相的爱,和不可思议的空性合一,于了达一切法不可得中,无缘大悲,任运兴起!这个空悲不二的哲学思想,是佛教教义中,最高深不可思议之处。这些教义,一下子是不容易弄懂的,需要我们去证悟、去实修。
          佛见众生之本性皆是佛性,因此佛本能地觉得众生未成佛,是他们自己不够圆满。有修证的学佛人,能常常有“我与诸佛同一体”的境界;而十方诸佛,却时时刻刻在“我与众生同一体”的境界中。惟有从这种高深的法尔境界里兴起的大悲与博爱,方才是平等的,无偏私的,最彻底的,最圆满的和超越一切分别和限量的爱。这才是佛法的真精神!

        七、佛法往生净土和永生天堂不同

        一般不够了解佛法的,认为死后登天堂,和往生净土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仔细研究一下,就知道其中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对于其他说教里所宣传的天堂、地狱,似乎是和这个人世间相对立的处所。人世是暂时的考验场,天堂或地狱才是真正人生之终点。这是一个有限的消极的错误论调。佛教所讲的净土,却根本与此不同,佛法的宇宙观是无限的。佛法中的净土是广大无边的,无穷无尽的。进而言之,佛法中了义的净土,可以在西方,也可以在东方,也可以即是这个世界。《维摩诘经》里说:“心净则国土净”。你能自净其心,此土即是净土。所以往生净土,与投身这个世界,本质上并无不同,也绝对不是一切的终点!
          所谓的登天堂、永生和上帝在一起去享乐,是一般其他宗教的假设。佛法根据因果的原理,认为以有限的善因,是不可能得到无限永生的善果的。所以上“天堂”去享受,将你的善因享受完了之后,还是要掉下来的。像仰天射箭一样,势力尽了之后,箭又会跌下来。
          前面所举的七点,目的是想用衬托的方法,帮大家对“什么是佛法”增加一些了解。
          因此,我对“佛”试下了一个定义: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还须说明的是:这个定义并不能表示绝对的佛性,而只是凭人的脑筋在思想范围内,想对佛性作一个比较容易了解的解释罢了。
          什么是大智、大悲及大能呢?
          佛的大智,包括有两方面的大智慧:一个是纵深的,一个是横面的。这个纵深的智慧,佛家称为“如所有智”;这个横面智慧,佛家称为“尽所有智”。“如所有智”,就是深入法性最深一层的智慧;“尽所有智”就是遍知一切法相,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智慧。
          佛的“如所有智”,不但要透过凡夫、科学家、哲学家的境界,而且要透过圣哲们的境界,处于法性尽地,不可思议的如如境地——法性实相。这种境界,非语言思虑所能及到,只能以“如”字来代表,所以这个智慧,佛法里名之曰“如所有智”。
          什么是“尽所有智”呢?“尽所有智”就是无所不晓的智慧。这种智慧的说法,是很难为一般人所接受的。一个人怎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呢?在今天,一个人一辈子研究某一种学问的一个专题,就够他一辈子努力了,哪能谈得上“无所不知”呢?因此,一般人都认为这种智慧是不可能的。
          基于上述的道理,佛法不教人在“所知的境”上努力,如科学家对于研究现象界的努力,或佛学家们对于考据经典的努力,却教人在“能知的心”上下功夫,把“能知的心”扩大和发展到最高峰,大智大悲和大能都会自然而然的显现。
          佛法是什么?如果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可以用很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止观双运略释) ---- 作者: 寂雯  日期:2005-02-06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佛陀告诉我们快乐与痛苦的根本并非取决于外在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心,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的话,永远都不可能如愿以偿地得到真正的快乐。
          止和观被称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止和观必须兼修,使止观的势力平均,才能了明真义。如果只是修止不修观,那么就不能够得到断无明的智慧,不能够究竟圆满;但是如果只修观,不修止,那么已经修得的止,也容易退失。


          习修禅定,是佛法的一个特质,我们在六度法门中有“禅定度散乱”。禅定对我们习修者,可以带来的利益可以分成两个方面:
          一方面,从入世间来看,禅定可以断除我们的烦恼,可以使我们获得平静的心灵,获得快乐的生活。
          另一方面, 从出世间看,禅定可以使我们得定开慧,转识成智,即身成佛。
          一直以来,我们大家为了止息痛苦,寻找快乐,大部分的人都在竭尽全力去追求身外之物,以为金钱、地位、名利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然而,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可能不尽然,这种快乐即便是有,也是一瞬即逝的。接之而来的就是因为不满足而形成的更大的苦恼,我们的一辈子痛苦如影随形,仍然摆脱不了。
          佛陀告诉我们快乐与痛苦的根本并非取决于外在世界,而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心,如果不了解这一点的话,永远都不可能如愿以偿地得到真正的快乐。而且仍是徒劳无功地把精力和希望投入到对外在世界的诉求上,最终给自己带来的往往都是不快乐的因素,而真正的快乐,是向自己的心中去求证。
          我们所学习的禅定就是和心有关,它就是要教会我们怎么样用心来寻求我们内心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真正的幸福。禅定是佛学的一个特质,也是佛法的宝贵之处所在,因为佛法的这种可操作性——也就是可以通过行者自己的身体力行的操作来达到目的,所以佛法也成为我们人类最宝贵的一项精神财富。
          作为一个学佛人,如果没有学会掌握正确的禅修方法、以及学会处理在禅修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就不能够真正品尝到佛法的甘露,也得不到佛法的法力加被。在这里将论述禅定的止和观的两个部分,以及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对治方法。

        第一节、 禅定的真正内涵

          什么是禅定?
          禅定也称“瑜伽”或“禅那”,“禅那”也可译为静虑或思维修。
          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止和观,也叫寂定和思虑,止观双运为其法要。
          止,梵语为“奢摩他”,即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海空法师在《开示心要》里这样定义“止”:“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定不动,其心寂止之处,心得凝住,依止于定,此定即是凝心住处,故名奢摩他。”
          止,可以称息内,就是使我们的心平息下来,不受杂念的纷扰,如同平息水面上的波纹,我们把它称之为“止”。
          观,在梵语里称为“毗婆奢那”,即正观察力,指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我们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个阶段叫做“慧观”,就是用产生的如佛一般的知见观察分析,如同透过平静的水面透视水底世界。即用缘起性空的真智去破除轮回的根本(我执)而证入涅磐。
          另外一个阶段叫做“胜观”,是在慧观的基础上产生了轻安而成就“毗婆奢那”。如果我们产生了佛陀一般的正智慧,并且学会了用这种正见来分析宇宙世间的一切真相的时候,在慧观的基础上产生了“轻安”,这是无法用语言所能够描述的,那么就成就了“胜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毗婆奢那”,如佛一般智慧分析、透析宇宙的真如实相。
          止和观被称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止和观必须兼修,使止观的势力平均,才能了明真义。如果只是修止不修观,那么就不能够得到断无明的智慧,不能够究竟圆满;但是如果只修观,不修止,那么已经修得的止,也容易退失。当遇到烦恼障碍的时候,不知道去怎么样对治,因为我们的心不能寂定,那么观也就不能成就了。所以止与观必须是势均力敌的,缺一不可。
          对初修禅定的人,重点在于如何去“止”。此时他心中是乱的,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怎么样去收回自己的乱心,怎么样让水面平静下来;
          对于久修禅定的人来说,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去“观”。这个时候,虽然心已经静了,但是如果不能产生如佛一般的智慧来分析对治所遇到的障碍和烦恼,学修就不能够进步,使禅修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对一个训练有素的禅修者,这个时候的重点,既不在止,也不在观,而在于如何将止和观两个方面,能够在同一层面上技巧性地把它结合在一起。这需要一个技巧性,是非常有实际操作性的,每个人因人而异。当然,还需要有丰富的禅修经验的上师的指导,还有我们自己脚踏实地地实修实证。
          佛法的实践方法虽然是各异的,可以有这样那样的方法,但是我们如果从止观这个方面来看的话,我们可以把这个路径归为两条:
          第一条,从修止上入手。先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得心一境性和轻安,达到三摩地,在寂定的心中,逐渐地产生佛的智慧,再进一步了明真义,证得空性,在此基础上成就毗婆奢那,使止观双运,得以成就。
          第二条:从修观上入手。从观修上达到通达无我的正见,由我们的正观察力也就是慧观,而引生轻安,随着观而达到轻安,得心一境性,然后还是止观双运,得以成就。
          这是两种不同的方法,前一种比较适合于烦恼、障碍比较多的,心比较散乱的习修者;后一种比较适合有一定禅定基础的,而且心相对来说比较清静的这一类习修者。
          鉴于目前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属于第一种,所以我们所进行的金刚禅定,就是从修止上下手,首先来摄受我们散乱的心,用三密相应的方法,以咒印观挟持住我们散乱的身口意,得心一境性及轻安,入三摩地,得定开慧,以般若对治烦恼,并且通达无我的正见,止观双运,成就佛果。

        第二节、金刚禅定的修止

          金刚禅定的修止,就是用三密相应的方法来摄心于所缘之境上,使用这种方法来摄持我们的散乱的心。海空法师在《开示心要》里讲:“金刚禅定的修止,它的目的就是从有相瑜伽入无相瑜伽,无上瑜伽,生起次第入圆满次第,于专一瑜伽入于离戏瑜伽、无上瑜伽、无二瑜伽、无修瑜伽四大法位中,摄于三密瑜伽旨趣,直入三昧地”。
          金刚禅定的修止,又分为正行和加行两种。
          (一)加行
          加行,就是指在修止之前,让行者生起四种心性,以保证行者能够精进、勤勉、不懈怠地习修。 加行是为正行做准备的,是为了给正行打一个基础。所以,要想使我们的正行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首先要把加行的基础做得扎实,也就是在修止之前生起四种心。
          第一种:欲求心。欲求心就是端正习修的态度和目的,知道禅修能够让我们断烦恼、出离轮回、得大自在,从而产生一种欲求心。
          第二种:精进心。精进心就是指奋发追求,不懈怠的意志。做世俗的许多事情,都须要勤奋进取,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意志,别说是了生脱死这件最大、最重要的事情了,有志者事竞成,所以在我们禅修之前,一定要生起无坚不摧的精进心;
          第三种:信心。就是认识修禅定的意图,加强对修禅定的信心;
          第四种:愿心。愿心就是伺察禅定对自他的利益,而发起习修的志愿。
          实际上这四种心性的学习,和我们所学习的《佛道三根本》是离不开的。
          如果说真正生起了一颗出离心,那么就有了欲求心、精进心。因为升起出离心的时候,看到了人生是苦,人生的无常,人生的无我性,所以就会欲求地,就会精进地去习修;
          如果说生起一颗菩提心,那么就可以有真切的信心和愿心。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树立了佛陀的清净见,那么就可以使我们这四颗心更加得到巩固和加强,更加圆满、完美。
          所以,这四颗心的习修完全可以配合我们的《佛道三根本》来习修。佛法的习修是互相配合的,互相通融的。 我们在习修加行的时候,完全可以配合出离心的生起、菩提心的阐发及空性正见的树立来融通习修。《三根本》的修持,实际上就是为真正的禅定打好坚实的基础。有人禅修时偷懒,不够精进等等,都是《三根本要义》没有修好,修好了,就不会有这种现象。我们唯一的选择的就是加紧《佛道三根本》的修持,只有打好了基础,禅定才会上路,才有进步。
          (二)正行
          正行就是指悉心专注所缘一境的行持。以三密相应来摄心一境,就是金刚禅定修止的正行。
          金刚禅定修止的所缘之境,又可以分为内、外两种:
          第一种,内缘。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观身,一种是观依身法。
         (1)观身。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观自身和上师相应;
           第二个阶段就是观自身和本尊相应;
         (2)观依身法。就是指观光明,观中脉、观喜乐、观细相等。
           第二种,外缘。金刚禅定取的是观殊胜之缘,即上师的法相和本尊的法相。 金刚禅定的所缘之境,从生成次第到圆满次第,有分别而不同。从一开始观上师到观本尊,然后观光明,到观喜乐,因为我们的习修次第而不同,具体的方式以上师传授为准。


         第三节、修止的次第

          宗喀巴大师把修止分为九个住心,九个住心又分别由六种力成就而就。实际就是非常详细地论述了在修止的时候所经历的由低到高的九个过程:
          第一,内住。就是由闻知修止的法要的“听闻力”入手,即知晓了修止的方法,然后开始安坐习修,摄心系缘。然定力小,散乱多,杂念丛生不断,犹如河流一般。
          第二,续住。它是由“思维力”提起正念。这个时候,正知很巩固了,就是思维力——人生无常、人生是苦的观念已经增强了,习修禅定的正念进步,能于一段时间内专注于所缘之境,心无散乱,此时的杂念,如溪涧水,时隐时现,就好像那些在山里流的溪涧水,一会儿流出来了,一会儿又不见了。行者只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专注于所缘一境,能集中在念咒、结印、观相上去,但是很快又跑掉了,如溪涧水时隐时现,这个时候就叫续住;
          第三,安住。安住是由“忆念力”时时忆念回想所缘之境,定力渐增,杂念产生时能够较快察觉,系心于所缘之境上。这时一旦产生杂念,心马上就察觉了,心立即又回到所缘之境上,就是说这个时候的心,又比续住的时候,有了更长的时间集中在所缘之境上,而且还能够时时忆念所缘之境,心好像回归了似的,所以叫做“安住”;
          第四:近住。由忆念力时时摄心,较前更进一步,而且在产生散乱掉举的时候,能够及时地察觉,并且还会予以对治。其实这个时候已经配合观修了,因为“忆念力”的加强,佛之正见已经产生,产生散乱掉举的时候会察觉并且会对治。如果没有学会任何对治方法,最多到“安住”;学会对治的时候,就已经到了“近住”了。
          第五:调伏。因“正知力”调伏散乱、掉举之境,摄心不动,已可以尝到入定的喜乐了。尝到了入定的甜头后,很自然就乐于修止,因为知道修止所带来的好处。到了第五阶段的时候,定力的成绩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就体现出来了,习修者会有一种很优雅的气质,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非常专注的。行者会感觉到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都是如鱼得水,生活的时候专注在生活上,工作的时候专注在工作上。这时候,我们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心是非常清明、放松的,禅定的效益就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了,我们会品味生活中的每样东西,包括痛苦。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会换到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个不是痛苦,它会给你带来一种益处。到了“调伏”这个阶段,习修者就已经是一个快乐的人了,会游刃有余地对付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顺缘和逆缘,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慌乱,这就是禅定的功夫了。甚至有人比喻说:到了这个阶段,人的身上有一种“艺术家”的优雅气质。我们的禅修到了哪一步了,在生活中就能见真功夫,生活是禅定功夫的“试金石”。
          第六:寂静。寂静是由“正知力”摄心入定,已经断灭了厌修的情绪,更加精进了。厌修的情绪,一丝都不会生起来了,心更寂静了。
          第七:最极寂静。由于“精进力”的鞭策,持续不懈,定力易增,而且自主的情绪能力增强,座中能够断除贪欲、忧凄、昏沉等各种情绪了。
          第八:专注一境。由精进力的勤修不懈,到了此阶段的时候,就能够任意入定,虽然偶起杂念,但是起的时候,就马上灭了,已经没有起灭这个分别,起的时候就是灭掉的时候,起已即灭。
          第九:等持。由于不断的习修的“串习力”,精进努力地去习修,同时提起正知正念,定力已经达到非常纯熟的程度,不需要刻意摄心,就可以随时随意地入定,这个时候就没有摄心的这个概念了,不需要去念咒、结印、观相,因为心本来就寂静。
          在以上的这九种阶段中,听闻力、思维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这六种力量是使我们的修止能够得以按次第顺序来进行的保证,至于这六种力是怎样使我们能够按次第来得以顺利进行,那只有习修者在具体操作中才能够知道。
          以上我们所说的这九等住心,在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的时候,由于我们习修的人散乱多、定力小,需要用力摄心,所以我们又称之为“力励运转作意位”;
          到了第三、四、五、六、七这个阶段的时候,虽然能够持续地入定,但是定心还是有散乱、掉举。因为还会经常被散乱和掉举等把它打断,所以又被称做“有间缺运转作意位”。
          到了第八个阶段,虽然仍需要鞭策其心,但是这个时候的散乱、掉举已经不再是障碍了,因为已经专注一境了,虽然有杂念,但是起已即灭,所以散乱、掉举已经不成为其障碍,而且定心能够恒常相续,所以又称为“无间缺运转作意位”;
          到了第九个阶段,这个时候定力已经相当地纯熟了,已经到了不需要刻意摄心,就能够随意入定,达恒久不动之境界,所以又叫做“无功用运转作意位”。
          以上讲解这个九等住心,以及次第作意位的这四个阶段,目的是让大家在禅定的过程中有一个对照的过程,大家可以根据这以上所讲的阶段,能够有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可是在习修的时候不要执著于这九个阶段,拼命的要把自己去对号入座,把它变成一种非常生硬的东西,那样的话,我们很快就对禅修就会失去信心了,本来禅修是一种非常自然、放松的状态,不要过于执着。


        第四节、“奢摩他”的界定

          当习修达到了第九个阶段“等持”时,能够不需要用功就能够随意入定,而且能够恒久不动,和定心相应,具备“心一境性”,但是如果并没有得到“轻安”,那么仍属低层次的“欲界定”,还没有达到“奢摩他”的境地;如果达到了第九等住心,同时又有“轻安”的生起,那么才叫“奢摩他”。“心一境性”和“轻安”是判断是否达到“奢摩他”的两大标准,如果说只有“轻安”的生起,但是又没有“心一境性”也不叫“奢摩他”;如果只有“心一境性”,但是又没有“轻安”,也就不叫“奢摩他”。
          “心一境性”就是摄心一境的定性。
          “轻安”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叫做“身轻安”,一方面叫做“心轻安”,这两部分的“轻安”缺一不可。
          “身轻安”就是指入定的时候自然有一种气从身中生起,渐渐的溢满全身,身体变得极为的舒适、快乐和轻松坦荡,自然。
          “心轻安”就是指在入定的时候,心如止水一般宁静无波,安定愉悦,自然的摆脱了贪欲、嗔恚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在轻安生起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身轻安和心轻安同时生起,心轻安的时候,身轻安就会生起;在身轻安的时候,心轻安也会更加增长,会感觉到更加的寂静,更加宁静。
          在《摩诃止观辅行》里,用“八触”来描述坐禅的时候,身体的觉受。
          “八触”,是指在坐禅入定后身体上所发生的八种感觉。它产生的原因是心境的转性。
          在密法里把人的身心层次分成了三层:粗身、粗心;细身、细心;还有最细微风、心三层。在修定的时候,因为心由粗心转变成细心、最细微风心,而引起了组成身体的诸大元素——地、水、风、火,由粗转细,那么身就由粗身、细身到最细微风。由于这个诸大元素从粗转细,它发生了质变,引起了我们身体上的感受,由粗转细,发生质变,产生了“八触”。
          “八触”分别是:动、痒、轻、重、凉、暖、涩、滑。当“八触”发生的时候,每一触必须同时具备十种功德,如果不具备这十种功德就不是佛家所讲的“正八触”。练气功也会有觉受的生起,但它不是佛家所讲的“正八触”。
          “八触”的每一种触的感觉发生的时候,它必须同时有十种功德表现,就是: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
          在《摩诃止观》中给我们这样的解释:
          空:是指自觉虚豁无碍;
          明:是指定心明净皎洁;
          定:是指一心安稳,无有散乱;
          智:是指对心智境定的益处,没有疑惑;
          善心:是指心自然地具有惭愧敬信,对佛陀生起一种崇敬和信仰;
          柔软:是指心具有自主性,不粗犷浮躁,不是指身体的柔软,是指心具自主性,不粗犷浮躁,心具调和性;
          喜:是指所得定心生庆悦;
          乐:是指触法悟心,恬愉美妙,乐是指心得定以后的恬愉美妙;
          解脱:是指摆脱了贪欲、嗔、睡眠、掉悔、疑,就是“五障”。摆脱了“五障”的束缚,就是解脱。
          境界相应:就是“八触”与“定心”相应。虽有“八触”但不能扰乱定心,要达到这个境界,叫做境界相应。
          我们在生起“八触”的时候,同时应该具备以上的这“十种功德”,如果没有具备以上这十种功德,就不是佛家的“正八触”。这实际上也就是心轻安必须是身和心同时生起来的,如果说缺了一个,就不称之为佛家所讲的轻安,只有在心一境性和轻安都已经达到了,那么才达到了修止的目的,叫做“奢摩他”。那么,身轻安和心轻安又可用“八触”和“十功德”的方法来描述,最后一个功德叫做境界相应,定心不能够被触所打扰,如果要被触打扰了,那么就不叫“轻安”,在这个基础上,保持心一境性,就叫做入“奢摩他”了。

        第五节、修止时的障碍和对治方法

          在修止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习修时所遇到的障碍,归结为两类:
          其一,我们称之为“散乱”和“掉举” ,主要是摄心用力过猛所至,因而又被称之为禅定中的“急病”;
          其二,我们可以称之为“昏沉”和“沉没”,主要是摄心过于懈怠所致,就是太松了,因而又被称之为禅定中的“宽病”。
          所以在禅定的时候,如何对治急、宽二病是禅修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如果说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那么我们在习修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就没办法克服,就会影响到习修的顺利进行。
          我们为了能够对付这个急、宽两病,特别设置了如下的对治方法:

           (一)对治“散乱”和“掉举”。
          “散乱、掉举”是初修止时的最大障碍。
          “散乱”是指在修止的时候,念头驰荡流逸,思此念彼,难以控制,不能够专注所缘之境上。
          “掉举”是指在修止的时候,虽然能够达到片刻的入静,只是在定中还是不由自主的生起各种的念头,经常回忆起日常所贪恋、嗔恨的东西,这实际上犯了禅定中的“掉举”。“掉举”可分为粗细两种:“粗掉举”是指心中忽然想起了可爱可恨的事情,而且生起了贪爱;“细掉举”,就是心中即将现了可爱可恨之际,但是心里没有去执著它,没有完全放弃了禅定。在“粗掉举”的时候,完全放弃了禅定;而“细掉举”时,虽然已经出现可爱可恨的境界,但心还没有生起贪爱,还未完全放弃禅定。这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去仔细体味它。
          当这个散乱、掉举力大的时候,我们的禅修是没办法顺利进行的,应采取如下的对治方法:
          第一、立即察觉,提起正念。在修止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正知,即能够及时的察觉念头将生、已生、未生这个界限,心一定要保持明觉,当散乱和掉举将生和已生的时候,要立即警觉,将我们的念头转到念咒、结印、观相上。禅修时怕的就是忘了结印、念咒、观想,就是心不够明觉,不够警觉,当这个情况发生的时候,就要立即察觉,赶快念咒、结印、观想,心专注一境,那么念头就可以断在未生之际。
          第二、心系脐下。因为“散乱”和“掉举”多半是因为我们心力上浮所至,心力上浮就会引起我们的粗气上升,所以在观想时位置在脐下1寸3分处的位置,令气随念下沉,心随之平静。
          第三、放缓其心,令其自然。因为“散乱”和“掉举”的生起是因为摄心过猛所至,这个时候往往会有一些现象,如胸闷、头疼、头晕等等。因此习修的时候,可以不要摄心过于紧,放宽其心,自自然然的系心于念咒、结印、观相上,心意往下沉,放宽,松紧适度,即可对治。
          第四、暂停修止,修观对治。如果“散乱”和“掉举”过于的猛烈,以上的方法都不能够平息的话,就可以采取暂停修止专修对治的方法。针对“散乱”和“掉举”产生的景象而分别加以观修,并且辅以加行:
          第一种,针对多贪欲的障碍修“不净观”。比如说财、色、名、食、睡“五花箭”,就是多贪欲的一种表现。修不净观,就是观自他的身体污秽不净,不值得贪恋。配合《佛道三根本要义》的修持,用“苦集灭道”的胜谛加以观析,就能够观到人生无常。“苦集灭道”就好像一个显微镜,会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一下就看成了一个老太婆。学会了用不净观对照自己和事物时,就会发现自己贪恋的东西是不值得贪恋的,看透了这一点,就不会加以执著了。并且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加行《百字明咒》。以念《百字明咒》为主配合观修,克服了障碍以后,再来修止。
          第二种,针对多嗔恚的障碍,修慈悲观。多嗔恚就是老是嫉妒愤恨别人,或者说是脾气特别大。这个时候就要配合慈悲观,慈悲观又可配合修行菩提心,以“七支因果”的教法观一切众生皆同父母兄弟姐妹,在无始的轮回中各有各的苦难,生起慈悲心,如果说我们把所有的人都当作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那种嗔恚自然就消失了。同时加行《大悲咒》,用观世音菩萨大悲的力量来使我们生起慈悲心来。
          第三种,针对无明和邪见以及所知障碍,修因缘观。因缘观就是佛所说“缘起性空”的真谛,用佛所说关于“十二因缘”来分析:现在这一世所受的苦是前世所造的业果,而今世所造必然会种下来世的生死之因,而造成生死之因的种子就是因为我们的无明所致,因为无明不能够真正认识宇宙真如实相,不能感知“缘起性空”的真谛,形成了各种的所知障,所以要断除生死的恶性循环,唯有熄灭心中的无明,了知真谛。这实际又配合了《佛道三根本》清净见的习修。在此同时还可以加行《百字明咒》。《百字明咒》可以破除邪见、生起正见,而且还可以破除犯戒的过患,可以帮助我们生起智慧,破除邪见。
          第四种,针对障碍重的习修者,我们可以把它分为身体上的障碍和心理上的障碍两种:
          (1)身体障碍比较重的,主要是指身体有病患,因病痛无法修止,这个时候,就应经行或法行作为习修的主要部分,并且要常持《六字大明咒》,常持,就是行、走、坐、卧持诵不断。同时忆念观音菩萨的相好、光明和功德,忏悔自己的罪障,这个时候还可以加行《除万病咒》对治。
          (2)心魔障碍比较重的时候,主要是指在禅定和在生活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幻听幻觉,以至于打断了自己的习修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心摩障碍比较重的表现。这个时候主要是以观修来对治。若出现幻觉,无论是令人恐怖、或者是令人喜欢的形象也好,或者看见佛菩萨的形象、或者是听见佛菩萨的声音也好,都应该用佛法的观点来分析它:这无非是在寂定中,意识中显现的一种幻觉,无其实体,决不当真,“凡所有相,必是虚妄”,不为其动,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我们还可以加行《降魔咒》和《百字明咒》,还有《五字根本真言》。文殊菩萨的《五字根本真言》后面加一个“呸”字,也可以降我们的心魔,效果非常好。因为它加一个“呸”字,就有了一个定向的降魔作用。
          
          (二)对治“昏沉”和“沉没”。
          在修禅能够达到片刻入定的时候,“散乱”和“掉举”已经不成为主要障碍了,取而代之的是“昏沉”和“沉没”。
          “昏沉”是指昏昏欲睡,头不自觉的低垂,无力摄心专注于所缘之境上。
          “沉没”又译作“退弱”,此时,心沉重的程度,比昏沉要轻的很多,心还比较明了,也未离所缘之境上,只是对所缘之境不太明了,心缓懈无力。习修者很多都沉醉在“沉没”中,还自认为在定中,如此习修,久而久之非但没有智慧,反而增长了愚痴和妄念,乃习修者的大敌。甚至在这种情况中,还有轻安的生起,心也挺专注的,但是这个时候,心是不够明了的,而且心太缓懈无力。如果通过一段的习修感觉自己打坐打的挺好的,但是智慧却没有跟上,那么就不是真的在定中,而是在“沉没”中了。如果能够真正的专注一心,保持心地明了,那么对佛学的理解会进步,这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得定开慧”;如果说非但没有开发智慧,反而还增强了很多的邪见、偏见,那么就要考虑一下没有在定中,而是在沉没中。所以这一点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因为很多人都会在这个问题上走偏,特别是对很多习修多年的人,为什么多年都不能进步?就是把“沉没”当成“入定”。要从这种状况中走过来,就要借助于经验丰富法师的力量,我自己是非常有体会的。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挺“定”的,但是发现出了定以后,各种习气障碍并没有得以消除。有一天,我坐在那儿正在沾沾自喜,师父问我:“你最近怎么样?”我说:“挺好的,打坐觉得最近特别定、挺舒服”。那段时间,我坐在那里确实很定,很舒服,还很喜欢去打坐,觉得自己挺精进的,满心以为师父会表扬我。没想到师父听了我的话,反问我:“是吗?!”,师父这样一问,我心里也动了一下,自己也问:“是吗?”我回想一下,怎么这一段时间打坐的时间挺长,坐的很好,但为什么我对佛学的理解和认识及对自己的习气上的铲除,好几个月没有什么进展,这时候我才反问自己,后来在师父的指点下我终于从里面走出来。我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这真是个大陷阱呀!
          “昏沉”和“沉没”产生的原因,那是因为摄心过缓或是饮食睡眠不调而造成的。对治的方法如下:
          第一、是要及时察觉,警策其心。要知道这是在沉没中,并不是在定中,心就会有所警觉。在修止的时候,应该保持明觉,在昏沉、沉没将生未生时,策心提念,专注于念咒、结印、观相,令其明显,让它显现出光明的境界,所以我们的“身轻安”和“心轻安”必须要配合这十种功德来进行,实际上心的“空”和“明”的警觉,就是指我们要保持一种明觉。
          第二,观想光明。在“沉没”的时候,虽然专注一心,但是绝没有“空、明”的这种光明境界,所以在“昏沉”和“沉没”的时候,就会产生口中流涎,身体曲倾,头低垂,心中昏暗不明,虽感觉心定,但木木地僵在那个地方,一种僵硬的感觉。此时可观想日月灯光,以光明来打破心中的昏暗,明能破暗,能使清明之气上冲,心自明利,然后再继续修止。如果感觉昏沉,可以在脑袋中间、眼睛后面,想有一个明点照着你,这时候,就会感觉到一种明清之气上升,昏沉就消失了,这个方法非常行之有效。
          第三、暂停修止。昏沉太重时,应该暂停修止,干脆站起来,用冷水洗脸、活动四肢,使身心振作,让昏沉消散,边走边念念《百字明咒》、《六字大明咒》,不必强迫自己一定坐下去,这样会升起对禅修的厌恶感。还有一点要注意,昏沉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造成的,每个人每天应该有一定睡眠时间,睡的太少,打坐就要睡着,这是身体的自然反映,所以不要强迫自己,凡事适可而止。

          以上讲的散乱、掉举、昏沉、沉没的对治方法,是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也是在师父的指导下,自己走过的一条路,至于是不是行之有效,仅供大家参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对治自己的障碍时,可能每人有自己的一套,我讲的只是提供参考。如果障碍太重了,自己没办法对治,最好是请教善知识,能够得有效的指导,切不可自己盲目行事,造成更大的障碍。

        第六节、出离轮回的不共之法----修观

          “修止”是佛教显密各派乃至佛法以外的所有修炼者必由的共同路径。比如说修道,甚至一些传统的气功,它都需要“修止”。然而如果说仅仅停留在“修止”的境界中,要想“出离轮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修止”这个基础上进行“修观”,这也是佛法有别于其他修行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他的一些修行方法它没有“修观”的这个内容,它最多也是到达“修止”这个层次。
          “修观”,是指在寂定的心中生起智慧,产生正观察力,用佛法的世界观来观察分析,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修“缘起性空”的空性正见。因为给我们造成痛苦的起因就是“无明”,执着于“我执”和“法执”造成的,所以“修观”就为了破除“我执”和“法执”。“修观”首先要树立通达无我的正见,依所缘通达无我的真义,进一步产生正观察力,并且由正观察力引发“轻安”,其“观”即成,即我们所称为的“毗婆奢那”。
          首先建立正观察力。如果没有正观察力,“修观”就没有基础,不可能用“我执”、“我见”来“观”,用“我执”、“我见”来观那就不叫“修观”,还是执着一个“我”字,所以要想去进行“修观”首先就是要树立正观察力,这就是说的正知、正见。怎么样来树立呢?
          首先要树立通达无我的清净见,这是观修的基础。“修观”者没有清净见作为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正观和正观察力。
          清净见也可以叫做中道正见。所谓缘起性空的“中道正见”是指我们学修的人,在缘起的时候就看到其性空的本质;在看到性空的本质时候,就知晓其之所以性空是因为缘起而存在的,有不等于实有,空不等于虚空,这才是真正的缘起性空的清净见。
          有位师兄问我,他说:“既然是缘起性空的,但是上师相应法又要我们去观相,不是‘有’吗?”“空”不等于没有啊!就是要大家观上师相,是因为心不能够集中,所以设立了一个观想目标,在我们观相的时候,因为有散乱的这个缘,所以有了上师这个“相”存在,上师的相是因缘起而存在的。如果大家通过观上师的相达到了“心明寂静”,上师的相就不存在了,它就是“性空”,因为上师的相存在的这个缘起就不存在了。上师的相存在的缘起是因为大家的心不能够静下来,需要有一个摄心一境的所缘之相,如果心已经定了,那么这个缘也就消失了,不存在了,所以观上师相这个问题本身也是缘起性空的。上师的相是我们从有相入无相的一个工具,一个桥梁、一个台阶作用。如果说我们已经达到无相了,那么是不是还要返回来把上师相背上呢?不需要!从这个方面来看,才能看到它的性空的本质。
          以中道正见来了知佛陀的:“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是苦、涅磐寂静”的四法印,又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苦集灭道、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就是“缘起性空”;“诸受是苦、涅磐寂静”就是“苦集灭道”;
          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观,我们把它才称之为“正观”,也叫“正观察力”。用这种方法去分析,对照自己的烦恼、对照宇宙人生,才能看到它的真相,而不是我们的妄执,
          第二,以清净见断除我执。
          清净见就是为了断除一个“我”字,能够做到“人无我”、“法无我”,那么就断除了我执,证得空性,成就空观。
          修观的人,必须先认清所执著的境像,然后再依正见通达所执是空,看清我们所执著的境像,然后,再用正观察力去分析它,结果得出的结论是——空性,没有什么可执著的。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断除妄执。
          修观不是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切都不分别。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坐在那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想,什么都不干,工作也扔在一边了,学习也扔在一边了,生活一塌糊涂。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不是学佛,学佛是要学会佛陀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我们自己,改造我们自己的方法,是要学会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黑暗中,误以为绳是蛇,生起了恐怖,此时必须打开电灯照亮它,看清楚是绳子而不是蛇,恐怖才能够消除。“修观”实际上就是用佛的知见,用佛的正知正见给大家照亮一盏灯,让你看清楚事物的本质,就不会去执著它,也不会去害怕它,障碍也随之消失了,这就是“修观”的目的。如果说我们看不清楚,恐怖是不会消除的,有一句话:“若未破此境、非能断此执”。没有真正看清楚本来的面目,就会执著一个“我”字,等用佛的知见一照,那么这种执著就自然放弃了,这也是“修观”的一个秘诀。

        第七节、成就胜观---毗婆奢那

          在我们正观察力树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因为正观察力而引发了“轻安”,就成就了“毗婆奢那”。
          我们讲的四种“毗婆奢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成就。如果只有正观察力,但是并没有因为正观察力而引发轻安,那么就不叫成就了“毗婆奢那”,也就是说我们没有成就“胜观”,都还局限在“慧观”的基础上。即用智慧观照,但是还并没有因观照而产生的离戏的一种证量境界,还只能叫“慧观”,还没有成就“胜观”,也还不能称之为“毗婆奢那”,只有说通过观,产生了离戏的证量境界,才能够叫它成就了“胜观”,叫“毗婆奢那”。
          在《瑜伽师地论》里,对“毗婆奢那”有这样的定义:“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择、周遍思察四种毗婆奢那”。这是一个难点,当初宗喀巴大师在写到这里的时候,他写不下去了,因为“胜观”的成就,完全是一种离戏的证量境界,用语言是没办法描述的,当然在这个时候,文殊菩萨现前告诉他,你必须要写下去,又给了他极大的加持力,在这种情况下,宗喀巴大师才完成了四种“毗婆奢那”的论述。
          以上这一段话,就是述说了四种“毗婆奢那”的一个次第过程,哪四种呢?叫: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择、周遍思察四种“毗婆奢那”,在此“观”的基础上,产生的定性,才能被称之为“灭尽定”,它是行者能够脱离生死轮回的一个保证。如果只是在“世间定”的范畴,最多也就是能达人天福报,出离轮回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想出离轮回,就必须要达到“出世间定”——“灭尽定”境界,那么才可能保证出离生死轮回。
          那么“世间定”和“出世间定”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
          “世间定”虽然有心一境性和轻安兼具的奢摩他,但没有进行“毗婆奢那”,只是止,并没有观修的内容;“出世间定”是要在奢摩他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观,而且具备四种“毗婆奢那”,由观而生起毗婆奢那而产生的定性。
          四种毗婆奢那如下:
          第一:正思择,就是以无我的,无我执的正见,全方位的观察,一心观想广大虚空,心念明净,远离苦乐。唯见虚空无边,不见有自身与世界,脱离了身体与物质的束缚;
          第二:最极思择,是指思择诸法如所有性,尽所有性。什么叫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已灭除虚空无边的观念,不见一切,唯见最细微的心识,念念不住,过去心识已灭,未来心识将起,心识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无限,这个时候被称之为十触地,奥妙无穷,不见一切;
          第三:周遍寻思择,指用有分别的智慧思择诸相,观心识亦无所有,人亦无所有处定中,一心内静,空无所依,佛法奥妙无穷,自己就跟宇宙一般虚空无边;
          第四:周遍思察,指深度的、细微的观察思考对象的真如,进一步观察“无所有”的观念亦空,已离“无所有”的念想,连无所有这个念想都已经消失了,到了这个地方就是禅之大成。
        以上讲的这四个阶段,实际上就是成就“毗婆奢那”的从低到高的一个次第程序。

        第八节、修禅之法要——止观双运

          修止和修观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修止时遇到障碍,就要用观修来对治;修观的时候,又必须有修止的心一境性作为基础。如果修观时,没有“奢摩他”,我们心是乱的。乱心中根本不可能产生佛知佛见,只是妄念,所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将两者有机地要结合起来,就叫做双运。
           修止是修观的基础,而修观又是佛法特有的修法。如果说我们仅仅修止,那么得到的结果是,烦恼和障碍可能暂时可以压伏,但是却没有得到彻底斩断烦恼障碍的智慧,不能够消灭烦恼的种子,所以就不能达到出离生死轮回的目的。
          什么叫止观双运?是指习修者能够将“止”和“观”在同一层面上技巧性地结合起来。要想止观双运,首先就要得止观,这是一个基础。
          学双运法的前提是先得止观,止观二法在佛法中被喻为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修次第论》说:“若时多修毗婆奢那,智慧增长,由奢摩他力微劣故,如风中烛令心摇动,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意思是说我们如果只修观,智慧虽跟上来了,但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定力,这个时候的智慧就好像风中的蜡烛一样,随时会熄灭,它是有漏的,不能够明见真实义,所以在这个时候就应该修止,增加自己的定力;“若奢摩他势力增长,如睡眠人不能明了见真实义,故而时适当修智慧”。如果说我们只是止,没有修观,没有树立佛的正知正见,好像睡着了的人,不能够明见真实义,不能够明见宇宙的真如实相,所以这个时候,应该修智慧,就是修观。
          可见止观必须兼修,而且止观必须势均力敌,两条腿不可能一长一短,一般长走起来才能健步如飞。只修观不修止,那已经得到的智慧也如风中之烛一样容易熄灭,所以止观要双运。
          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就是让行者从修止入门,摄心一缘,渐入定境,当能随意的恒久入定的时候,于寂定的心中修观,观至妄念消失,明了真义,心则更加的寂定,引发身心轻安,定慧双得,是为止观双运。我们学习的金刚禅定是以三密相应的形式,使“身口意”构成的自力与“咒印观”构成的佛力相应,海空法师在《开示心要》中这样论述:“于三密相应的旨趣,直入三摩地(奢摩他)点开心要,得定开慧,能除一切恶,能断一切烦恼,能明一切见惑,能得无量智慧,以至明心见性,而达慧照之妙用。”
          学修的人在得止和观以后,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技巧性地把止和观结合起来,这种技巧性的结合因各人障碍、因缘不同而有所不同,只能在实际修炼中体悟,就比如学开车,告诉了怎么踩离合、油门、换档……但若不亲自驾驶,还是不会开车。这车到底怎么开得配合得当?则必须通过实证了悟。 只有通过行者的习练和具体应用,才能使我们达到定慧一体不二,“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通过体证,灵活应用,断灭妄念,安然自如,最后达到解脱的境界。
        关于止观双运,只能说给大家举一些实例,前面给大家介绍了一些应用“止观双运”的对治方法,大家可以予以参考。大家还需要在自己的习修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止观双运”的方法,至于止观双运在个人习修中的运用,则全凭行者个人的体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第九节、禅定的误区

          我们在学修的过程中,由于我们对禅定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和认识,具体的止观双运的方法掌握的不是很得当,所以这个时候,经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禅定的误区。我总结出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误区:
          误区之一:就是在刚刚开始习修的时候,很多人马上就会有很多美好的体会,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眷恋这种感觉,而且会期待着它的不断地重复。但是很糟糕的是这样的感觉不来的时候(因为你拼命在找感觉,它就不来了),我们会感觉到失望和悲伤,不断地期望带来的是无尽的失望,甚至有可能使有些初修的人就此放弃了习修的禅定的信心。
          其实,我们在旅途中是不可能因为某个美丽的风景而驻留观赏,如果只在那儿看这个风景,那就忘却了所要达到的目的地而驻足不前了。如果我们在禅修的过程一味的去玩味光景,那么我们的禅定就停滞不前了。对于初修的人而言,禅定的感觉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进行了禅修,有没有持之以恒的去坚持,这是最重要的。在我们走向目的地的时候,看到的一个美丽风景,增加我们的信心,但是不能去停留在这个地方,而应该是跨步往前走。
          误区之二:对于很多初修的人来说,把“止”这个境界,当成是“什么都不想”。这样的话,就把我们产生的每一个念头,都视成是洪水猛兽,最可怕的敌人,只要一个念头来了,就拼命的和它打仗。结果一场禅修下来,不但没有这种清明和平静的感觉,反而是被自己的“念头”折磨的精疲力尽,没有丝毫愉悦。
          波卡仁波切说:“大部分的人都认为禅修就是阻断一切念头,并保持在那种状态之中,这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我们并不试图阻断念头,而是让心保持开放、轻松、不涣散地安住在当下的觉知之中。”让我们的心能够不涣散的集中在念咒、结印和观想上即可,不要把念头视作可怕的敌人,实际上“念头”对于每一个禅修的人,就是对禅修的老手来说,都是不能够完全避免的。“念头”它是既无益处,但它也没有害处,它只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现象,关键是我们禅修的人,是不是执着这个“念头”,是不是心随念转了。如果心随念转了,念头就是最可怕的敌人;如果我们在念头来的时候,心只是安住于当下的念咒、结印和观想上,既不回忆过去、也不追寻未来,那么这个念头就是过眼云烟。用放松、宽广的心来对待禅修,才能够法喜充满。就好像楼上看汽车,你不可能要求楼下的马路上没有汽车来,关键是我们的心是否跟着那个汽车跑了!若无其事,就如过眼云烟一般,这个时候才能真正体会禅修的真正含义,给你带来那种清明的、平静的、平和的感觉,使我们的心安住当下。
          误区之三:就是“沉没”。实际上,很多久修的人都可能会陷入一种近乎无知觉的迷糊状态里头,空洞的平静,表面看起来是很不错的,一动不动坐在那里,犹如一个枯木头一样,并会使人误以为自己是在较深的定中,这已是有点本事的人了,那么才可能达到这个境界,这种感受犹如坐在“铁桶”里一般,所以又被称之为“铁桶禅”,它会使久修者深陷其中不能够自拔,令人陷入昏沉而徒增顽愚。其实我自己也真是深受其害,我走出“铁桶禅”,差不多用了整整半年。有半年的时间都是处在那种状态里头,而且糟糕的是自己还觉得挺不错的。
          实际上我们真正禅修的觉受,它应该是光明的、清晰的、平静的这么一种状态,因此要求行者在心安住当下的同时,还要保持一种明觉,只有这样才能在心昏沉的时候也有所察觉,把心从中解脱出来,不至于迷惑。在这个时候,对于善知识的依止,如果说没有经验丰富的法师的指点,那么我们就会在种种的禅定过程中陷到种种的误区之中而走不出来。
          所以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学佛根本就不用找善知识,因为现在根本就没有善知识,而我们只要去读经书,经书就是我们的善知识。”说这种话的人,本身就是没有任何的实际修证,他才说这种话,如果说你真正有自己的实际修证,你就会感觉到,师父引进门的重要性,如果前头没有一个人领着你走,那中间有太多的陷阱随时会跌进去出不来,对此,我深有感触。 所以为了能够避免我们在禅定的过程中种种的误区,在习修禅定的时候,接受善知识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千万不要自己去盲修瞎炼,那样很容易误入歧途,因为处处都是陷阱啊,这是我在禅修方面的一些体会。

        第十节、理事双行

          佛法的习修需要理事双行。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什么是“理”?就是“苦集灭道、缘起性空”;
          什么是“事”?就是“止观双运”;
          实际上任何法门,都可把它分为智慧门、方便门。在智慧门上,也就是在“理”上是一致,任何的习修法门,不管它净土也好或者是禅宗也好,或者是密宗的红、黄、花、白等教派也好,在“理”上是没有分别的,都是“苦集灭道、缘起性空”作为理论基础。八万四千法门的差别在于其方便门上,只是在事上不同。那么事上之所以不同,也是因为我们众生不同的根性而显现的不同接引方法,所以就有密宗和显宗,禅宗和净土宗等等分别。判定一个法是否是佛法,不是看它的“事”上,而是在于“理”上,在它的智慧门上。也就是说,看它是不是以“缘起性空、苦集灭道”作为习修的正知正见。佛陀的“四法印”是判定邪法还是正法的一个准绳。一个法门显现的接引众生各种方便,那是它的究竟圆满相。它只要在“理”上,没有离开佛陀所讲的“缘起性空、苦集灭道”,没有离开佛陀所讲的“四法印”就是正法。如果说一个法门在“事”上,好像跟佛经讲的一模一样,但是它在“理”上根本就违背了佛陀所讲的“四法印”,根本就没有以“缘起性空、苦集灭道”作为它的指导思想,那么它就不是正法。它虽然显现出的好像是佛法,但它在教法上的知见离开了佛陀的所教导的路,所以我们判断是正法还是邪法的时候,不是以它的表面形式来作为重要的参考的,而是以它在智慧门上,是否是以佛的智慧作为指导思想来作为一个判定标准。
          作为一个佛子而言,不要随随便便地对别的法门产生分别心,妄下结论。因为佛菩萨为了接引众生,它可能会显现出各种各样的方便,在我们还不能够断除我执,不能够断除法执,不能够明见宇宙世间的真相的时候,有时候可能会被表面的现象所蒙蔽,不能够看到佛的真实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是紧闭起口。随便妄下结论,本身就不是佛子应有的德行。因为我们不具备这样的智慧,不知道是不是佛菩萨的显现的一种方便,不要随便去谤法,不要去说别人的不是。最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修证,用正知正见来指导自己学修。而不是修正别人!
          愿将此功德回向给无量的众生,愿他们早日能够种菩提圣果,离苦得乐!


          顶礼慈悲金刚父——海空上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学佛入门的方便捷径 ----- 释海空法师主讲 ---- 二零零六年二月初九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今天晚上,这个因缘非常殊胜。大家从全国各地来,还有从香港来的,在这个大好时机和非常殊胜的因缘情况下,我跟大家讲一个开示。现在我要给大家讲的开示,是我们现在学佛人中普遍存在的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跟大家讲一讲学佛的基础和观念;第二个问题,讲一下如何把握入门的方向。就是说,我们学佛的人从什么地方下手,什么地方入门。我们要把握好这个方向。第三个问题,跟大家讲一下,如何生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得到清净见。
          自从佛教在中国经过十年动乱以后,我们中国的佛教基本上是处于一个断代的时期。也就是在文化大革命后的一段时期里,佛教基本上在中国停滞下来,销声匿迹了。但是,佛教的精神和弘扬佛法的人,还是依然保存下来了。在改革开放恢复宗教自由和落实宗教政策以后,我们存在着对佛教盲目的信仰和盲目的行持。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无论是出家人也好,居士也好,在学佛和佛学这个问题上,到现在为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很大的距离。
          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修行上,经常出现极端的现象。比如说,自从佛教落实政策、恢复开放以来,首先是承认大家的信仰,就是承认和允许大家有个信仰,而这种信仰只能是对佛教的历史和它的民族现象、群众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可,人们对佛教和宗教的思想倾向被认可了。所以,在中国的土地上,信仰宗教的这种风气慢慢的就开始形成了。特别是在佛教这方面来讲,很多人的信仰,他们对信仰的基础和观念是不明确的,基础是淡薄的。开始为了迎合人们的需要。比如说,大家对佛教的信仰,认为佛和菩萨能保佑我们。在寺院里,我们常看到的就是做佛事,以佛教形式,佛事活动,(有人)认为这就是佛教,或者是我们有灾、有烦恼、有痛苦、有不平的地方,就找一个寺院,在那里做一些佛事活动,就认为佛菩萨能保佑我们。比如说,放一场焰口,打一场普佛,就认为把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消除了,在思想上形成对信仰的依赖性,不是主动地去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是一个信仰问题。
          再则,只是把佛教当作一个历史的、学术的、理论上的东西去研究。也就是,要不就是迷信,或者是单纯的学术。这两个极端。由于我们学佛没有明确这个观念问题,学佛究竟是为什么,是怎么一回事?没把它弄清楚,所以,很多学佛人,学了几十年,都是懵懂一生。不仅仅是居士,很多出家人都是这样。我有些时候,跟出家人开玩笑,我说,我们真正弘扬佛法的、发心承担佛教家业的这些出家人,真正有修证的,在我们的出家人当中,为数是很少的。但有些是懂得一些理论的东西,有些懂得一些佛事活动,更可悲的就是有些出家了几十年,连一个因果都不相信,还在做梦!87年的时候,我到四川的一个有名的寺院去会见一个著名的出家人。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他们就高兴地做了一个晚上的佛事活动。为什么呢?他当时看到我,交了一本书给他们。看了,高兴得不得了,还说前天他就做梦了。梦到我来了,他梦到了,他这是神通,高兴的哭了一个晚上。也就是说,学了一辈子的佛,当了一辈子的出家人,七十多岁了,还认为做了这个梦就是开了智慧了。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所以,我们学佛,首先要把观念明确、摆正。学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怎么一回事?如果观念不正确,我们是永远得不到真实利益的。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第二个,那就是基础,什么基础呢?就是学佛,发心的基础和我们的根性。我们的根基不牢固的人,学佛是有很多障碍的。比如说,我们平常讲到的,没有善根的人,学佛是有很多障碍的。用我们佛教的话讲,那就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法器。如果你是一个法器,你的根基比较牢固。那就是说,他只要认识佛教,皈依学佛,投身佛门,一点就破。根基不牢固的人,没有善根的人,怎么学,他都是烦恼重重。什么叫根基?就是我们累生累劫种下的福德慧命和我们现在发心的基础。为什么发心?根基不牢固,观念不正确的人,就是投身佛门,皈依三宝,都只能说种下了一个善根,生起了一个信仰,也只能是这样。这几十年来,我的皈依弟子几百万哪!真正的生起出离心、发了菩提心来学佛的,要了生脱死的,恐怕还没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只是一种什么呢?皈依三宝,皈依佛门了,有菩萨保佑了。还有的呢,我多灾多难,皈依佛门以后,菩萨保佑我们平安吉祥了。还有一种是,为了学点神通。还有一少部分是听热闹的,听说那里有个什么师父神通广大,就奔我来了。听说他神通广大呀。见到这个师父,教一句话,念几个字,病也好了,神通也出来了。好多把我传得是神兮兮的。所以,我们学佛的人,首先要建立我们的思想基础,信念基础和发心的基础,观念要正确。我们学佛,说白了,简单地讲,因为今天晚上还要传法,这个开示不能说得太多。我们学佛就是学佛的事迹,学佛的思想,学佛的行为,学佛的品质,用佛的智慧来开发我们的智慧,用佛的方法来了解世间的真相,明确我们自己,明确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自己在这一生当中,过一种随顺真理的生活。这个学佛的目的,就是成佛,像佛一样的觉悟,佛就是智慧和觉悟的代言词。用这种方法,让我们产生一种圆满的智慧,让我们觉悟。由于我们本具的光明觉性,被我们无始以来的业力障碍所蒙蔽了。由于我们被贪嗔痴烦恼蒙蔽了,我们来到这个世间,受到很多干扰,受到很多影响。所以,我们没有能力把握我们自己,我们跟着现象走,用现象来迎合我们这颗贪心和嗔心。这样下去是永远不得安乐自在的,永远得不到幸福的,永远都是痛苦的。
          所以,学佛就是要开发智慧和觉悟人生,用佛的智慧来断除我们的烦恼,解脱我们的痛苦,开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自己把握我们自己的方向。既然如此,我们要学佛,我们要真正得到我们的智慧和神通,来调理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身心清净。

          要如何才能把握好我们入门的方向呢?就是要涉及到第二个问题。

          事实上,我们现在学佛的人,把握入门的方向是个首要的问题。现在,在学佛的人当中,由于历史的问题和佛教传承的问题,我们这个末法时代众生的根基浅陋,定道资粮不足,最容易跟着感觉走。所以,现在我们佛教的说法有很多,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唯识宗等等。在我们四川最盛行密宗的甘孜阿坝州,就密宗而言,就有很多的教派。比如说,密宗的黄教、红教、花教、黑教、白教、乌教。谁都说自己的优胜,谁都说自己是最好的,都说别人的不如我的好。禅宗呢,在我们汉地的禅宗,有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也是我们自己建立的。在理论上,什么中观、唯识争论几百年啦。到现在为止,还是争论不休。特别是我们的修行人当中,如果说我们自己没有定力,没有这种思想头脑,很容易左右摆动。现在,在汉地最为广泛的是净土宗,所以现在我们学佛人当中,都抱着一种思想——究竟哪一宗好?学净土宗的人说,我们现在这些人呀,业障深重啊,学密宗要上等根性,学禅宗,又定不下心。学净土宗不管,我照吃照做照玩,就念一句阿弥陀佛。我罪过再大,阿弥陀佛说了的,发了四十八愿。一念佛,我就去了。学禅宗的就说,你念佛心是乱的,先要把这颗心收回来才行啊!要自己明心,要觉悟呀,要悟道才行啊!学密法的就说,现在光靠自己不行了,要三密相应啊!要佛菩萨加持,这世成就才行哪!都说自己是对的,都说自己是殊胜的。
          那么,要怎样来把握入门的方法呀。我跟大家讲,这里没有什么玄妙的东西。无论你是学哪一宗的,密宗的、禅宗的、净土宗的。如果你是抱着一个贪心来学,可以肯定地讲,你学哪一宗,你都不可能有成就。这是肯定的。如果说你是抱着一种嗔心来学,你不但不能成就,而且还要带很多业障,有身业、口业、意业,身口意三业。如果带着一个痴心盲目地学,你连门都摸不到。带着痴心学佛的人,是很普遍的。今天是学密法的,听说禅宗好。哎呀,密法这么辛苦。我坐那里打坐,又不念佛,又不干什么,眼睛一闭,坐下来马上就成佛了。有这么一回事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把心平静下来。平等心是道啊!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要说念佛,我们在座的有念佛的,有人担心:我是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我念阿弥陀佛,我念其它的又怎么办呢?
          所以说,这些思想不排除,我们就找不到一个入门的好方法。念阿弥陀佛好,我最开始学佛的时候,就是学的净土宗念佛,什么悲忆念、十念、五念、数数念(就是数数啊)。我们在座的,你们可以考虑一下,我当时每天念五万,你们想一想在座的有几个一天念五万的。你们举一下手,五万,念过的有几个?举一下手,看看。每天念五万阿弥陀佛的,有几个?你念了,你见到阿弥陀佛了吗?什么样子?讲来我听听,讲啊!大声说话,大家听你介绍。我每天念五万,念了好几年。我有个弟子叫释隆珍,从14岁念阿弥陀佛,念到74岁,多少年啦?我问她见到阿弥陀佛没有?没有。88年的时候,我在彭州市九峰山碰到她。一见到她,她就跪在我面前,放声大哭,要我告诉她出世间法。我说你以前念的什么?她说:“我念的阿弥陀佛。”你念了多少?“我念了六十年了。”我问:“见到佛没有?”她答:“没有。” 我说:“好!我今天晚上告诉你方法,今天晚上你就能见到。”她高兴得要命。当天就准备在九峰山风景区附近的居士牟登高的家里,组织了一个佛堂。我就在那里跟她传授。我就说,“今天晚上呢,我跟你传最好的法。”她高兴得要命。什么法呢?念阿弥陀佛。她当时一听,就泄气了。“我念了六十年了,你还传这个,你不是蒙我吗?”我说:“我不蒙你,今天晚上你一念就要对呀,就要见到阿弥陀佛。”她说:“真的”。我说:“是呀,但是你必须照着我教的方法去做”。结果,我给她传授了“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不到一刻钟。正月初三哪,是什么时候啊,九峰山的温度比我们这里还低十到五度左右。不到十五分钟,满身冒汗,到半小时,把棉衣脱了,穿一件衣服。一个小时下来,衣服全打湿了,头上在冒汗。我说你念“南无阿弥陀佛”,怎么念的呀?两手合十,观着阿弥陀佛的相。就是说,对方就是阿弥陀佛,像救命一样地念,越念越快,就这么十五分钟,念佛、合十和观想。但是,这个念佛,我是先跟她传授了的。因为我是得到了传承的。她就这一念,佛就跟她相应了。她自己的心就跟佛的心相通了。她看着墙上挂着的阿弥陀佛金光闪闪,还吓住了。从那以后,不到一年,她自己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了。三年以后,早三个月,她预知时至,安排好后,含笑而去。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哟。
          也就是说,念佛也好,念咒也好,没有得到传承,就这么念,只能说是得到一种加持。如果你口念心不念,念一辈子也枉然。你是真心的念,又有传承,把握好方法,就是方向明确,方法正确,得到传承了,真心的念,当下接通,生起了出离心,发了菩提心。我们在座的,我跟你们传授密法也好,叫你们参禅也好,叫你念佛也好,如果做到了一心不乱,五蕴皆空,真正的全身心地投入。每天两座,一座两个小时,只要三年,就能够成就。成就什么呢?你有什么智慧,你有什么愿望,你就成就什么功德。那为什么好多人没有成就呢?你没有做到嘛!就是我在82年传的心中心也是如此,六印一咒,每天一坐两小时。这两个小时,念咒、结印、观相。这两个小时做到什么呢?五蕴皆空,一心不乱,万缘放下,照此做去,一年六百坐,就是六百个两小时,都能做到,你就能点开心要。能做得到吗?不要说两小时,六百坐,你连二十分钟都办不到。什么五蕴皆空,一心不乱。我有个出家人,学了三十多年佛了,他说五分钟都办不到。万缘放下,五蕴皆空,一心不乱,你真办得到吗?所以,那时候,我传授的心中心法,是好啊!但是,你办不到,我们没有条件。最好的法,没有条件,办不到的哟。
          我在闭关的十年当中,总结了一个经验,十年当中在想什么?就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三密相应,念咒、结印、观想,就这么简单嘛!每天都这么想,为什么有些学二十年都没有得道,为什么要六百坐才开心要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其实我还是三年就通了,老在想。三年通了以后,就做实验,主要是存在什么问题?就是突破。
          什么叫做突破呀?就是念咒、结印、观相,这种方法掌握好,配合好,以后通过这种方法,把我们的自性,用念咒、结印和观想这种方法,与佛性相通。把这种方法与法融通,把法融入我们自性当中,一下法性就圆成了,就是这种方法融入我们自性当中去了。我们的自性融入法当中去了,产生一种法力,对我们自己进行调理,对身心进行调理。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力量就是法力。由于有这种力量,自动的全方位的无穷无尽地运行。很快就使我们的身心清净,打通我们的七经八脉。这种力量一旦产生,扫荡我们的习气。我们的自性就跟佛性融通了,佛性就跟我们的自性融通了。一融通,这种力量就跟法融通了。法界也就跟我们自性融通了。法性就圆成了,法性一圆成,百千界如的三千诸法,都从法性中流出。很快,只要三密一相应,法力融入自性当中。自性融入法中,心要就点开了,我们的心就打开了。在过去有一个弟子跟我说,点开心要,跟圆成法性和明心见性,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明”就是明白了,“见性”就是见到了。它并不等于打开了,这还是概念上的问题。心要一打开,我们本身所具备的一种力量,那是自性的力量,就排除了我们自己的烦恼和痛苦。所以说,很快就使自己得到了无量无边的利益。
          然后,我用这种方法对很多人传授,去实践。事实证明了,原来我们的觉者说的“超凡入圣”,确实有这么回事。“超凡入圣”,关键是“超”。我们的自性跟法界为什么不通,关键是突破。我们的迷糊,关键是觉悟的问题。我们的智慧不明朗,都是烦恼在障蔽嘛!所以,念咒、结印、观想的这个方法,一旦突破了我们自己的障碍,跟法界就相通了。那么,我们用三十年、二十年,来念咒、结印和观相。我们可不可以用三年呢?可不可以用三个月呢?可不可以用三天、三个小时呢?所以,最后决定在三个小时,只要我们这三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念咒、结印、观想,当下立心,万缘放下,突破就是胜利。一突破了,你就入道了,就这么简单。但是,你是不是能放下,是不是能够把自己的自性跟法性融通,跟佛性融通?所以,念咒也好,念佛也好,是不是能够把你自己跟佛融通,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能不能够融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个力量去融会。我们为什么没有这种力量?就是没有得到传承,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行,要佛力的加持,要佛的力量。比如说参禅,有的说参禅,就可以明心见性。我经常跟他们说,你是什么心啦?我们用我们这个本身就非常散乱的心,这颗贪心和嗔心,成天就去问为什么?你问得出什么名堂来吗?好多人是越问越糊涂,无论,你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我们要用平常心,不要用贪心、嗔心,不要去追求这样、那样,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去毁谤别人。一切法都是平等的,一切法都是好的。关键是我们是不是有这个缘份,具足了这种功德。
          所以,我们如何把握入门的方法。第一个,就是看你有没有这种善根;第二个,就是看你有没有这种缘份。关键是看你下这个决心没有?这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旦认准了一个法门,不管是净土宗也好,密宗也好,禅宗也好。你只要认准了,就不要三心二意的。你得到了传承,就按照这种方法一直走下去,最终都能够达到目的。你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到头来,一事无成。我们想一想,我们从东门进,西门出。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呀?什么时候能达到目的呀?话说回来,你们以前学的净土也好,学的禅宗也好,学的密宗也好,都是对的。这是你的缘份。我们不要三心二意的,都是对的。那么今天晚上,我说这个问题,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今天晚上你们来见我,你们就具足了跟我的缘份。所以说,我就要把这个道理跟你们讲。你们不要去起分别心,你们只要来见到我了,我们的缘分就具足了,我按照这种方法传授,你下定了决心,你就能够在这一生当中得到成就。这就是佛门的方便。实际上,方便是没有什么玄妙可谈的,关键是缘份。行持和成就的多少,在于你们的决心和具备的资粮如何。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呢,跟大家讲一下,如何生起出离心、发起菩提心、得到清净见。我们学佛,佛教导什么?走向光明,走向智慧,觉悟我们自己。要怎么样才能把握呢?

          我们有很多烦恼,有很多痛苦。我们立不起心来,为什么立不起心来呀?就是我们有障碍,有思想障碍,有精神障碍,有环境障碍,有业力障碍,都是我们自己累生累劫造作的。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些业力造作的来因。我们到现在还继续造业,也不可能有成就。所以,我们要生起出离这苦海的决心,出离这种业力根源和土壤的决心。娑婆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围绕着我们自己清净自性的一种障碍。所以说呢,我们不要被现象所蒙蔽,要从现象中解脱出来。如果没有出离心,你是不可能入圣界的。也就是说,凡心不除,圣道难入啊!我们要学圣道,要学清净,那么首先就要断除我们的烦恼,断除我们那种俗世贪欲的心性,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所以说呢,学佛的人,首先要生起出离心。我们来了,我们要修到解脱,我们要奔向光明。我们要从糊涂中得到智慧。以前的东西,不要去留恋,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要除掉世间的烦恼,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为什么除不掉?我们好多学佛的,为什么越学,烦恼越多?虽然你学了好多年,但是烦恼也多,障碍也多。还有的说,我以前没学佛时,身体也好。学了佛,怎么病也多了。我以前有个弟子呢,跟大家讲,是个笑话。他前几年呢,去做了人贩子,就是去贩卖人口呀。他就跟我皈依。他心想,“我皈依了,有师父保护了,有菩萨保佑了,将来做这个事情,恐怕是更来劲,更顺利。”他哪知道,皈依三宝过后,不到三个月,栽了。关了三个月过后,他来找我。他说,“你为什么要骗我呢?你说佛门这么好,我皈依了过后,菩萨不保佑我,我才做一次就栽了。”我笑嘻嘻地跟他讲,“你先别动气。你来跟我皈依是叫你皈依三宝,叫你行善,叫你做好事。三皈五戒里,讲得清清楚楚,你皈依佛门了,你作为一个居士,带着一个菩萨的身份去做坏事,你违法犯罪,当然你该栽啊!”他说,“哦!原来是这样呀,早知道这样,就不该来皈依。”我说,“那你就更错了。”所以,我们学佛呀,要生起出离心,不要去埋怨天、埋怨地。皈了依,什么顺利不顺利,有没有病。有没有病,有没有障碍,那是你累生累劫的业力障碍。
          我们现在学佛,不但我们心要清净,愿力要大,关键我们还要培福。我们的资粮够不够?所以,好多人皈依三宝,学佛学得很好,几年以后,大有成就。有些学佛过后,烦恼更多了。人家学得好,人家资粮够呀,人家累生累劫做了很多的善事,具备了这种资粮。你烦恼多,就要多培福,多做好事嘛!还有几个居士跟我讲,我在庙里做了这么多年了,服务也服务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我现在还是这么多障碍呀?就这个思想又错了。就说明你在庙里呆这么多年,你不是为了行善,你是为了做几年过后,捞点油水嘛!如果你在庙里做几年,你不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把自己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回向给那些冤亲债主。这才是真正的学佛。做的事情多少,得益多少,或者是功德多少,关键在于你的动机如何。那么,我们培福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除了行善,除了做好事,除了弘扬佛法,最大的功德是法布施;最大的功德就是劝人为善;最大的功德就是让更多的人都能够开发智慧,发菩提心;最大的功德就是我们所有的修行,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为了社会,这才是真正的功德。如果你没有这种思想,你认为作一个揖,磕一个长头,你做一件好事,捐一点钱,你就能够扫除累生累劫多少障碍。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要生起出离心,要发菩提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清净的见解。我们的认识才不会被迷惑,我们才能发起真正的清净心来。
          所以,我们今天晚上讲一下简单的开示,就是说我们大家见一次面,不容易呀。有的从很远的地方来,我就长话短说了。我们见面是缘份,我的希望是你们这一生能够成佛;我的希望是你们这一生成就。不是叫你们学点什么东西,消点什么灾,积点什么福的问题。我的希望是在这一世通过传授给你们一把智慧的宝剑,斩断你们的烦恼,是传授一种方法。让你们把握自己的命运,在这一生当中就用这种方法,可以开发智慧,可以断除烦恼,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驱除病魔,可以觉悟,可以具足功德,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把自己本具的光明觉性阐发出来,用你们的智慧和觉悟去照亮别人,让更多的人得到智慧,得到幸福,让这个社会更安宁,把我们这个人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变成净土,比我们往生净土功德更大,你们说对不对啊!对(众答)!希望我们在座的菩萨呀,不要贪生怕死,动不动这里不好,跑到那边去,(这样做)不好!那边如果不好,往哪里跑,西方不好又往哪里跑?往东方跑呀?我们大家都发心,用一种方法开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智慧的力量放出光明,照亮这个世界。让我们的力量给社会添一点和蔼,添一点和谐,添一点和平,添一点温暖。我们每一个人用我们自己的智慧做一点贡献。不仅仅是为了调养身体,得点神通。我有个弟子的笑话。他说,“师父呀,我拜你为师就是要在三年里练出一点本事来,让所有的人都怕我。”我说,“这样的话,你学出来都是一个魔王。”我不赞成这样。
          我希望你们今天晚上来学法的人,每个人学出来,不要成魔王,每一个人学出来都成菩萨。阿弥陀佛!这一生当中把握这个宝剑,斩断这些命运的锁链,开发自己的智慧。这一生当中成就,这一生当中让这个世界更繁荣昌盛得到光明,变成娑婆世界的极乐净土,好不好?好!(众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