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她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人类学博士,不是那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律师..

Scott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Columbia where she obtained a Ph.D. in anthropology. She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 from 2000 to 2002. She was elected a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awarded an honorary D.Sc. by McGill University in 2003 and by Ohio State University in 2005.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最近在美国关于teaching intelligent design in sceince class的讨论愈演愈烈,坛子上也有很多关于这个的争论。今天在TIME上看到一篇Eric Cornell的文章,他是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看看他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Essay

    What Was God Thinking? Science Can't Tell
    By ERIC CORNELL

    Nov. 14, 2005
    Scientists, this is a call to action. But also one to inaction. Why am I the messenger? Because my year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have made me a renowned expert on my topic: God. Just kidding. You'll soon see what I mean. Let me pose you a question, not about God but about the heavens: "Why is the sky blue?" I offer two answers: 1) The sky is blue because of the wavelength dependence of Rayleigh scattering; 2) The sky is blue because blue is the color God wants it to be.

    My scientific research has been in areas connected to optical phenomena, and I can tell you a lot about the Rayleigh-scattering answer. Neither I nor any other scientist, however, has anything scientific to say about answer No. 2, the God answer. Not to say that the God answer is unscientific, just that the methods of science don't speak to that answer.

    Before we understood Rayleigh scattering, there was no scientifically satisfactory explanation for the sky's blueness. The idea that the sky is blue because God wants it to be blue existed before scientists came to understand Rayleigh scattering, and it continues to exist today, not in the least undermined by our advance in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he religious explanation has been supplemented--but not supplanted--by advances in scientific knowledge. We now may, if we care to, think of Rayleigh scattering as the method God has chosen to implement his color scheme.

    Right now there is a federal trial under way in Dover, Pa., over a school policy requiring teachers to tell students about "intelligent design" before teaching evolution. The central idea of intelligent design is that nature is the way it is because God wants it to be that way. This is not an assertion that can be tested in a scientific way, but studied in the right context, it is an interesting notion. As a theological idea, intelligent design is exciting. Listen: If nature is the way it is because God wants it to be that way, then, by looking at nature, one can learn what it is that God wants! The microscope and the telescope are no longer merely scientific instruments; they are windows into the mind of God.

    But as exciting as intelligent design is in theology, it is a boring idea in science. Science isn't about knowing the mind of God; it's about understanding nature and the reasons for things. The thrill is that our ignorance exceeds our knowledge; the exciting part is what we don't understand yet. If you want to recruit the future generation of scientists, you don't draw a box around all ou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to date and say, "Everything outside this box we can explain only by invoking God's will." Back in 1855, no one told the future Lord Rayleigh that the scientific reason for the sky's blueness is that God wants it that way. Or if someone did tell him that, we can all be happy that the youth was plucky enough to ignore them. For science, intelligent design is a dead-end idea.

    My call to action for scientists is, Work to ensure that the intelligent-design hypothesis is taught where it can contribute to the vitality of a field (as it could perhaps in theology class) and not taught in science class, where it would suck the excitement out of one of humankind's great ongoing adventures.

    Now for my call to inaction: most scientists will concede that as powerful as science is, it can teach us nothing about values, ethics, morals or, for that matter, God. Don't go about pretending otherwise! For example, science can try to predict how human activity may change the climate, but science can't tell us whether those changes would be good or bad.

    Should scientists, as humans, make judgments on ethics, morals, values and religion? Absolutely. Should we act on these judgments, in an effort to do good? You bet. Should we make use of the goodwill we may have accumulated through our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to help us do good? Why not? Just don't claim that your science tells you "what is good" ... or "what is God."

    Act: fight to keep intelligent design out of science classrooms! Don't act: don't say science disproves intelligent design. Stick with the plainest truth: science says nothing about intelligent design, and intelligent design brings nothing to science, and should be taught in theology, not science classes.

    My value judgment is that further progress in science will be good for humanity. My argument here is offered in the spirit of trying to preserve science from its foes--but also from its friends.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Agree. Science tells nothing "what is good" ... or "what is God." 不过, 既然中性的科学对於人类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常被科学忽略的理智上之正直,对于科学家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科学与伪科学

      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对认识科学与伪科学的区别,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起点。廿世纪早期,年轻的波普尔住在维也纳城,那里的学术界由各种基于科学的意识形态所支配,如马克思斯主义,弗洛伊德(Freud)与阿德勒(Adler)等精神分析学派。这些意识形态普遍地被接受为自然科学的合法支派,并且因为似乎有很大的解释力而吸引了许多知识份子。波普尔观察到:

      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或精神分析学,会有类似理智的转变或得到启示的作用,令你看见那些门外汉所看不见的新真理。当你的眼目一旦开启,便可到处看见求证的实例,这世界充满了对理论的肯定。不管事情怎样发生都合乎其说。所以真理彰彰,不信的人显然是不愿看见明白的真理。拒绝的人或因与他的阶级利益冲突,或因“未经分析的抑制”而渴望寻求医治……。马克思的信徒翻开报纸在每页中都可找出他们对历史观点的证明。不但在新闻中、也在介绍新闻的方式--表示报馆的阶级偏见,当然更在报纸没有报道的事中。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家强调,他们的理论经常为“临床观察”所证实。

      波普尔发觉,显然可以解释每件事的理论,实际上没有解释任何事。若工资降低,那是资本家要剥削劳动者,正如马克思所预测的。若工资提高,那是资本家要以贿赂来挽救腐败的制度,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所预料的。精神分析者可以解释人为什么要谋杀,又可同样灵巧地解释为什么有人要牺牲自己的性命,去救活别人。无论如何,波普尔认为真正有解释能力的理论,应该在许多可能发生的事之外作出冒险性的预测。当预测很有可能失败的时候,预测的成功才真正有份量。

      当波普尔将马克思与弗洛伊德所用的方法,和爱因斯坦所用的治学方法相比,就得了很深的印象。爱因斯坦不顾一切地以他的普通相对论(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冒反证之危险,作出对实验结果的大胆预测。若结果不如预测,他的理论便会失去权威了。弗洛伊德派的人则不同,他们只去寻找求证的例子,并且将理论作成可以普遍适应的东西,所以任何事都可作为证明。马克思曾作出特殊的预测,例如关于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危机。但当所预测的事没有发生时,他的信徒们便修正理论,使它仍然可以作出解释,而不论所发生的事是正是负。

      波普尔不止解决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与马克思、弗洛伊德的伪科学怎样不同的特殊问题,还着手解决了什么是科学、它与哲学或宗教怎样区别等更基本的问题。从前培根(Francis Bacon)系统地将科学视为归纳之操练。这模式已久为人接受,认为科学家设计理论是为了解释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而累积更多的证据来求证理论。但怀疑派的哲学家,特别是休谟(David Hume),则对能否用一系列所观察到的事实,来建立概括性定律的正确性提出质疑。在我们有限的经验中,一件事与另一件事可以重复发生许多次;但继续观察下去则常有例外,而与常规冲突。这可能性不只限在理论上。科学家因那看似无懈可击的牛顿物理学华厦,在现代技术进步、有新观察方法时崩溃,而目瞪口呆。

      以归纳法作为科学的基础不止在哲学上不妥当,事实上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科学家并不照这模式作业。在科学的工作中,理论的设计常先于实验和数据的收集,而不是反方向进行的。波普尔说:“观察常是选择性的,它需要一个目标,确实的任务,兴趣,观点及问题。”若无理论,科学家便不知如何设计实验,或何处寻求重要的数据。

      波普尔令人鼓舞的贡献乃在于推翻归纳法、形容科学的起点是从对世界的幻想或臆测出发。臆测可能全部或局部错误,但若充分明晰而可受评判地说出来,则可提供探究的起点。不是只要在世上寻找正面的例子,因这些是一定可以寻见的;而是要寻找反面的证据,故此知道需要更新更好的解释而藉之进步。

      波普尔将他的重点以一句卓越的格言表示:“错误的科学理论,在其热望被视为正确的理论时被出卖了。”在某些个例中,这热望由于发现者的骄傲,他以手头一切的技巧去保护他的理论,因为与他的职业名誉攸关。就马克思与弗洛伊德而言,这热望由于认识世界而得的安全感所致。许多将自己的一生事业建立在那些理论上的人,在该理论被攻击时便觉得个人受威胁。这惧怕令他们不分好坏,不择手段,只要能保护他们的理论不被推翻便可。 [ 相约加拿大:枫下论坛 www.rolia.net/forum ]

      波普尔提议以推翻的标准作为试验来分别科学与非科学;后者包括伪科学与形而上学。这些名词曾有些混乱,因为一般用法将科学作为某些主题的探究,例如,物理或生物为科学;历史与文学则为非科学。但波普尔的逻辑认为,科学的身份基于附从者对批评的态度甚过基于主题的不同。物理学家或生物学家可能使用教条或回避方式,就方法而言是不科学的。反之,历史学家或文学家可能将论文中的意义明晰表达而邀人反驳,这便是使用科学方法了。何处理论接受严谨的实际考验,何处便有科学;何处只实行保障理论而非考验,便没有科学。

      “形而上学”这一概括的名词也有混乱。波普尔将一切无法实际试验的理论都归于这类。或许读者以为波普尔将“形而上学”的一切都作为胡说八道。但这是“逻辑实证论”(logical positivism)时髦的见解,而非波普尔的见解。逻辑实证论者将一切思想都以科学标准来衡量,因此认为可以证实的言论才有意义。把无法证实的言论,例如“奸淫是不道德的”之类,作为无意义的喧哗,或作为仅是个人爱好的表达而已。

      波普尔激烈反对逻辑实证论。他认为若将形而上学放弃,则一切知识,包括科学知识,都是不可能的。宇宙性的陈述,例如普通科学大定律,是无法求证的。(我们怎能求证在整个宇宙中熵永远增加呢?)波普尔认为从形而上学中,即从对世界的想象臆测中,科学产生了。举个例说,占星术与古时的神话曾有助于天文学之发展。科学探究之要点不是直接拒绝形而上学的论调,而是在可能的范围内,企图将之化为可以实际试验的理论。

      波普尔坚持说形而上学屡屡重要而有意义,虽然不能科学化地试验,但可受人评判,取此舍彼都可说出理由。波普尔甚至说,弗洛伊德与阿德勒等伪科学家,也有宝贵的洞察力,将来可能在实际的心理学界中有他们的地位。波普尔对他们的批评,并不是说他们的理论是无稽之谈,仅是说他们在临床检查中,让自己随时可以找到正面的证据而欺骗了自己。

      由于这些复杂因素,自然科学与其它可贵的理智活动,其推翻的标准可以一致。波普尔的贡献乃在提倡不必为科学划出界线,但要强调对科学家或非科学家同样重要的,而常被忽略的理智上之正直。他告诉我们不必惧怕做错,不要遮盖已做错的事;不要躲避在易于解释一切的世界观所产生的安全错觉中。

      我们若用波普尔的格言来判断达尔文主义者的作风,会有什么结果呢?达尔文自己虽较坦白地承认:证据对他的理论要点难于一致。但最后每一难处他都以高调的词藻去解决。他形容《物种起源》是“一冗长的辩论”。辩论的中心便是认为共同祖先是很合理的,所以严谨的试验是不需要了。达尔文没有提出冒险性的实际试验,所以这科学的开头便错了。他领先以理论化解化石记录;引用人工选种繁殖为证据但不提及它的限度;将微变与巨变的重要分别抹杀,因此自己树立了以辩护代替求证的传统。

      遗传递变是达尔文的中心思想,后来被人称为“进化的事实”,从起初便受保护,没有经过实际的试验。达尔文曾让某些问题作为有待解决的题目。例如将自然选择视为生物改变的机制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但最重要的中心思想,已成为教条乃是事实;而有关改变过程的争论延续到今日,已将注意力从这事实上转移了。

      中心思想是极重要的,因为进化的“事实”与达尔文的学说并没有真正不同。当我们断定不同种类的生物,在遥远的过去里都有共同的祖先相联系时,我们便作出很多有关祖先怎样发展新器官、怎样披上新形状的暗示。在百、千万年时间里,祖先产生后嗣的生殖作用,都与我们目前所观察的相同。生物只能产生同种的生物,所以大改变只有聚积历代的小差异而来。这样逐步建造复杂的器官,必须有某些力量的指使,而这力量必只是自然选择。细节或可争论,但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要素,都在祖先遗传的观念中暗示出来了。 < r o l i a. n e t >

      科学家这样不辨是非地接受共同祖先的观念,有什么动机呢?我们只能揣测。达尔文主义的胜利无疑使专业科学家的声望大增。自动进步的观念也与那时代的精神相符,甚至吸引了宗教领袖的大力拥护。无论如何,科学家尚未严谨考验进化论之前便已接受了它,进而利用一切权威说服大众。纯自然作用足以从细菌中产生人,从一堆化合物中产生细菌。进化论科学成为专找符合的证据,以解释排除反面证据的事业了。

      当新达尔文合成论(Neo-Darwinian synthesis)成功之时,它下降为伪科学便完全实现了;1959年在芝加哥庆祝《物种起源》出版百周年纪念中,它达到受崇拜的目的。这时达尔文主义不只是生物学中的理论,也是科学自然主义宗教中的要旨。它有自己伦理的目标,及用社会与遗传工程救世的计划。在芝加哥的大会上,朱里安·赫胥黎是最受尊敬的讲员。他毫无拘束地高奏凯旋:

      将来的历史家或会将这百年纪念周,作为这大地历史上一段重要而有决定性时期的缩影。在这时期中,进化作用在好奇的人身上,开始自我知觉了。这是第一回在公开场合中坦白面对事实,即各方面的实质都在进化,从原子与星宿至鱼类花草,从鱼类花草至人类社会及价值观,的确,一切实质都是单一的进化作用……。
      在进化的思想式样中,超自然没有地位也无必要。这大地不是被造而有的,而是进化而来的。一切动植物也是如此,包括我们自己--精神与灵魂及脑子与身体。宗教也是进化来的……。
      最后,进化的眼光使我们可以看见(虽然不很明白)新宗教的面貌。它必兴起服事将来世代的需要。

      这些见解当然远超任何实验科学所能证明的。为了支持这世界观,达尔文主义者不得不用波普尔所警告的,追求真理者应当避免不正当的策略。他们最重要的计谋,便是将“进化”作为含糊之词,欺诈运用。

      “进化”一词在达尔文主义者的用法中,包涵一个自然主义形而上学的整个体系。在这体系里,无需创造主的参与,物质自己进化,组织到目前复杂的状态。但“进化”也指远较适度的观念,例如微进化或生物之间彼此相似。深色飞蛾在背景的树皮深色时,会在飞蛾群体中占优势,所以显示进化。同时将话语一转,便说人由细菌以纯自然遗传而来。若老练的批评家看穿群体中的变异与巨变无关时,则达尔文主义者便否认微进化的证据,而指出生物彼此相似为“进化的事实”。或者他们说在生物的分布中,外围岛屿的物种近似附近大陆上的物种。因为“进化”指许多不同意义的事,所以任何例子都可引为证明。其诡计仍是以证明最起码的意义,作为证明形而上学的整个系统。

      自然选择名词的使用可以巧妙地使它或明或暗。当没有不友善的批评者在场时,达尔文主义者将自然选择作为创造的力量,解释任何的改变成不变。但当批评者要求实验求证时,达尔文主义者会说,科学家已发现另一机制,特别是在分子的层面;因之将自然选择贬为次要而避免考验。即使对理论有一些健康的辩论,进化的事实是不容置疑了。当批评者的目标被转移时,“盲目的造表者”又用后门回来了。达尔文主义者会解释说,没有一个生物学家怀疑达尔文自然选择的重要性,因为没有另一因素促成生物外形适应的特征。

      当反面的证据无法否认时,达尔文主义者便临时设立新的理论来反抗。菲秋马的教科书告诉大学生说,“达尔文较任何人更能给一切生物……下结论,即变异性而非稳定性乃自然定律”。所以化石记录中遍在的稳定性被他及化石学家漠视了。除非将稳定性扮成“间断平衡”的证据,否则是不能公诸大众的。“间断平衡”初听好像是新理论,实际只是达尔文主义的微小修改而已。达尔文主义者也可将稳定性解释为稳定性淘汰,或发生过程之约束,或多样进化,因此,正如变异性一样,稳定性也变成达尔文主义所期望的了。 { 枫下论坛 www.rolia.net/forum }

      达尔文主义者有时会寻找正面证据,正如马克思主义者找到资本家剥削劳动者,或弗洛伊德分析要杀父亲而娶母亲的病人一般。达尔文主义者找到了更多微进化的例子,或生物自然相似的另些样本,或可能含有现代哺乳动物祖先的化石群。但是反对共同祖先理论的证据他们从来寻不到。因为就达尔文主义者而言,这些证据是不存在的。“进化的事实”是定义上的确实,所以反面的知识是无意义的,一般也是不可发表的。

      若达尔文主义者有意采用波普尔的科学探究标准,便需将“共同祖先”的定义作为需要实验证实的假设,而不得作为生物彼此相似之逻辑推理的结论。生物间相似的式样,包括一致的遗传密码,实有共同因素的涵义。生物有共同点正告诉我们生物在许多不同场合中藉机遇进化而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相似可能由于共同祖先,可能由于非聚积微变而改变的祖先,也可能由于科学知识范围之外未曾考虑的作用而致。不管怎样倒唯物论者的胃口,共同祖先只是假设,而不是事实。因为是假设,它该受注意尊重。所以根据波普尔,我们必须加以严谨的试验。

      若要那样做便该预测,若共同祖先的假设是真的话我们该找到什么。到目前为止,达尔文主义者只在找正面的证据。它的结果显示波普尔的警言“证明若由于冒险性预测的结果方可重视”何其可贵。至于一百多年来化石的探究,若达尔文已预先作出冒险性预测的话,他便不至预测单一的“祖先群”如兽孔目(therapsids)或凑杂的东西如始祖鸟,为广进化仅有的证据了。因为达尔文主义者只去寻找正面的证据,才会将这些例外的样本视为证据。达尔文主义者前未预测到所谓分子时钟的分子关系极具规律性;但当他们将理论大幅修改以迎合这新证据之后,便说这分子时钟现象“正如进化理论所预料的”。

      经波普尔的原则分析之后,达尔文主义者所引用的求证例子实似反证的例子。但我们在此不需急于作裁决。若达尔文主义者将共同祖先改为科学的假设,进而鼓励寻求反面的证据,则更多的反面证据自会出现。对达尔文主义最后的裁判,便可因此无虑地让科学界自己慎密思考。当然科学界必须证实他们愿意不存成见地探究这问题。

      成见是主要的难题,因为科学界的领导者认为他们正与宗教的基要派作垂死的斗争。他们将所有相信有创造者参与这世界的人都当作基要派的教徒;并且认为这些人是开明、自由之威胁,更是支持科学研究经费之威胁。科学自然主义成为荒诞的创造故事时,达尔文主义扮演了与基要派作战的观念上的重要角色。为着这缘故,科学界尽心保护达尔文主义而不去试验它,进而歪曲科学探究之规则,以帮助达尔文主义。

      若达尔文主义的目的在乎说服大众在自然世界之上没有超越的意向和智慧,则他们这目的对科学探究产生了两个重要的限制。第一,科学家不能考虑一切的可能性,只能考虑在那些符合狭窄的自然主义哲学的范围中探索。例如他们在探究遗传资讯时无法假定,可能是智慧传达的产物。第二,科学家不可反证达尔文主义中的要旨,如自然选择的创造力;除非他们有其它视为可以接受的选择。这规则是必要的;因为自然主义的拥护者,必须随时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可用,才可避免相反的哲学观念生根。

      达尔文主义者因为热衷于被视为正确,以致采用了错误的科学观念。科学的同僚让他们逍遥于伪科学的道路上,乃因许多科学家不了解波普尔所说的科学探究之方法与科学自然主义的哲学计划之间的分别。科学家难于分别二者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惧怕自然主义哲学的削弱,会导致宗教狂热的滋长。但是不论科学参加什么别的目标--宗教、政治、种族--之后,科学家本身必然沾上狂热。当科学家回想前辈所犯的错误时,便可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但他们难于相信:自己的同僚今日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暴露达尔文主义可能是伪诈,并不暗示支持别的理论,更不是支持基于宗教教条的伪科学。接受波普尔的挑战乃是踏出知识的第一步,即是承认无知。“证伪”不是科学的失败而是科学的解放。“证伪”可以除去成见的赘累,让我们重新自由地寻求真理。

      感谢一休哥惠赠此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你的这篇文章是摘自"审判达尔文" - 一个法律教授吃饱撑的去批判进化论的文章,骗骗你们教徒还可以,就不要拿到外面来现眼了....
        • 我摘录的这段仅仅是为了说明什么是科学的态度。科学上的“证伪”不是科学的失败而是科学的解放。“证伪”可以除去成见的赘累,让我们重新自由地寻求真理。 既然你下结论说是骗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就把这个被称为骗人的书的LINK 放在这里。 有兴趣的自己去看是不是骗人。 并且,如果你认为本书中对於科学证伪的方法有问题, 欢迎赐教。

          因本书颇长,我把一个人读本书的内容概括也放在这里。 希望能节省一些时间。



          《审判达尔文》读书报告
          作者: 赵刚

           一、引言
            以自然主义(Naturalism)为背景的进化论与基督教信仰冲突的关键,其实不在于细节的解释差异,而在于根本出发点的不同,在于其建构的基础,所采用的信仰体系的问题。这里首先要澄清的是「进化」这个词的意思。通常许多人认为,进化就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但这是不准确的。进化和创造相对立仅仅在于(自然)进化必须是无目的、无方向的完全自然过程,而创造是可以有设计和目的的因素的。由于“上帝不存在”这种自然主义的信仰前提,在解释生命的起源时,诉诸绝对随机的进化论是唯一可能的选择。因为去掉上帝,就意味着去掉终极的原因和秩序的提供者,剩下的就只能是完全的无序和随机。进化的过程或许看起来是有方向的,但是造成进化的最终机制在本质上必须是无目的、无方向的随机过程。这种信仰背景使得进化论虽然自称是科学,但却在许多方面表现得更象宗教。进化论不是(卡尔-巴柏〖Karl Popper〗意义上的)经验科学(empirical science),而只是一种宗教信仰,或许就是本书作者菲利普-詹森〖Phillip Johnson〗想在这本书中传达的信息。当然他不仅仅是用上面这种纯粹思辨性的考虑,而是通过具体考察进化论者所提供的各种证据以及他们处理这些证据的方法,来一步一步向读者阐明进化论怎样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宗教信仰的。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为我的思路清楚起见,我没有完全依照詹森的章节顺序。
            
            二、原理
            有改变的传代(descent with modification)是进化论的中心思想。其中由达尔文提出来的变异和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进化机理。虽然现代进化论提出了许多新的进化机制的可能性,但是在进化论文献中,自然选择仍然是最重要的,即使不是唯一的机制的话。所以詹森花了两章的篇幅来分别考察自然选择和变异这两个最重要的原理。其他的进化机制则多多少少地散布在其他的有关证据的讨论中,比如对间断平衡理论(PuncutatedEquilibrium)的讨论在考察化石证据时进行,而对中性进化学说(Neutral Evolution)的讨论则在考察分子生物学证据时涉及到。
            1、自然选择对自然选择质疑的关键不在于自然选择在自然界是否存在和发生,而在于其效果究竟有多大?或者说,自然选择过程是否真的有那么大的能力,把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变成现在这五彩缤纷的花鸟鱼虫和人的世界?詹森发现进化论者对这个问题并没有给出有足够说服力的证据或者道理。
            达尔文自己最初给出的例子后来发现完全不能说明问题。他举的是人工饲养的例子。但这是人工选择而不是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意思就是说选择过程中加入了智能和设计的因素。另外两种常见的错误回答,一种是把自然选择说成了同义反复,另一种是试图把自然选择看成是一种演绎逻辑的推论。把自然选择说成同义反复的是说,那些最适应环境,就是能产生最多后代的,将生存下来,就是将产生最多的后代。换句话说,能够产生最多后代的将产生最多的后代。这种论调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以致于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巴柏也曾因此断定进化论不是科学。另外试图把自然选择建立在演绎逻辑上的尝试,比如,按柯林-帕特森〖Colin Patterson〗的说法,是:①所有生物都繁殖;②所有生物都有遗传变异;③这种变异会影响繁殖能力;④因而对繁殖能力有利的变异将生存下来,不利的将被淘汰。但是这说明的只是会有变异和选择发生,而不是变异和选择的将导致新物种。
            绝大多少现代进化论者还是把自然选择看成是一条可检验的科学假设的。这条假设说,自然选择(和变异一起)是一个可以产生新物种的进化过程。詹森检查了著名进化论者道格拉斯-弗忒玛〖Douglas Futuyma〗提供的六条证据:①细菌对抗体和昆虫对杀虫剂的抵抗;②1898年在麻省一场风暴中,麻雀体形对生存率的影响,体形大的更容易在风暴中生存;③1977年Galapagos岛上一种鸣雀体形随环境的变化;④导致镰刀形红细胞贫血(sickle-cell anemia)的基因变异同时也有利于抵抗一种疟疾(malaria),因而在这种疟疾流行的地区这种变异就高,而疟疾不严重的地区这种变异就小得多;⑤当一种导致不育的基因在老鼠中传播时,老鼠的数量就减少,甚至灭绝;⑥克勒威尔〖Kettlewell〗著名的斑点蛾(peppered moth)例子。詹森得出的结论是,①毫无疑问环境会导致生物形态或数量的涨落;②但没有任何理由相信这些涨落会导致诸如产生新物种〖注〗、新器官等等大的变化。一句话,微进化和宏进化的差别。
            最后詹森发现进化论者对这种差别的质疑的回答是,你还有更好的自然机制解释吗?所以在这种时候,自然选择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哲学前提的必然。因为在自然主义哲学的前提下,自然选择多少还有一些微进化的证据。
            2、变异变异最主要的困难是对复杂器官,如眼睛或翅膀,形成的贡献。按传统达尔文主义的要求,变异必须是微小的(微变异,Micromutation)。但这就有两方面的困难。在理论上这要求极漫长的时间,长到甚至可能大过地球的年龄,同时还要求自然界有很好的机制保护变异的每一步中间环节,这些中间环节不一定是有利于物种的生存竞争的;在实际证据上将要求大量的中间环节的化石。但这种证据并不充足。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变快点,或者说,每一步变大点,即所谓的宏变异(Macromutation)。但这又面临的是一个几率的问题。同样我们能说的只是,虽然这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但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而且这里我们也不能接受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在这里了,所以这种进化过程一定发生。这是根据自然主义哲学背景的推理,不是科学的研究。现代进化论者如古得〖Gould〗等还有一些宏微杂合的理论,但本质上还是有这些困难。而且最后,大多数这些天花乱坠的理论共同缺乏的都是试验证据的观察。对复杂器官或结构的问题,分子生化学家Behe的书《Darwin‘sBlack Box》有更好的阐述。
            
            三、证据
            在看具体的证据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应该找什么样的证据,或者说,我们要证明的是什么?我们要证明的是有改变的传代是现在我们观察到的这么多生物多样性和分类关系的原因,而不是生物存在这样的多样性和分类关系。现代进化论者常常提到进化论是科学事实,而在被要求提供(或展示)这样的事实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给我们的是误导性的生物分类学的事实。但是生物存在这样的分类关系并不表示有改变的传代是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生物存在这样分类关系的事实,实际上在进化论被提出以前就已经被观察到。生物的分类关系,加上自然主义的信仰前提,才是进化论。进化论说的不是生物间存在这样的分类关系,而是这种分类关系是由完全自然,没有任何智慧或非自然因素介入的,有改变的传代所产生的。所以我们要找的证据不是生物间存在某种分类关系,而是共同祖先和中间过渡型的确存在,要证明的是自然选择加上随机的基因变异的确具有所宣称的那样创造新物种、新器官的能力。
            古得曾提出了三类进化论成为“事实”的证据。第一类是微进化。但这在对物种进化的证明上,要求把在一个层次上的规律推广到另一个层次上的信心的跳跃。第二类是缺陷。这一类的“证据”是说,如果生物是上帝设计制造的,怎么会有缺陷?这实际上是一个修辞学的辩论术。且不说这种论调在神学上的幼稚,单就自然科学来说也不足取。因为自然科学的任务不是要来研究为什么上帝这样或不这样,而是研究某些现象是否可以找到一个自然的原因。不能因为找不到而又必须要求一个自然原因,就硬凑一个原因。当进化论者这样做的时候,所证明的不是进化作为生物分类关系的原因,而是进化论者的自然主义信仰。第三类就是化石证据。
            1、化石进化论者最常提到的化石证据是脊椎动物化石序列(VertebrateSequence),这包括从鱼类到两栖类,从两栖类到爬行类,从爬行类到鸟类和从爬行类到哺乳类,以及从猿到人。在这些环节中,“类哺乳动物的爬行类(Mammal-like Reptiles)”化石和“猿人(Ape-men)”化石被认为是最具有决定性的证据。让我们先考察其他几个环节的证据,然后再处理后面的两个环节。
            对于从鱼类到两栖类,曾经发现一种叫做Rhipidistian的鱼类化石,由于它的骨胳特征有些象早期的两栖类,而被推测是介于从鱼类到两栖类的过渡型。然而,1938年在印度洋捕获的一种叫做Coelacanth的活化石鱼给这种推测投上了疑云。因为这两种鱼被认为是关系非常接近的,而对Coelacanth的解剖表明它没有任何特征是可能为上岸作准备的。对于从两栖类到爬行类,虽然有一种叫做Seymouria的两栖类化石有一些爬行类的骨骼特征,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它是完全的两栖类。曾经轰动一时的始祖鸟(Archaeopteryx)化石为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定起了很大作用,被认为是从爬行类到鸟类进化的强有力的证据。然而,始祖鸟究竟真是现代鸟类的共同祖先呢,还是象鸭嘴兽(Duck-billed Platypus)一样,只不过是有某些另一类生物特征的异常生物呢?现代古生物学家更倾向于后者,换句话说,始祖鸟并不成为从爬行类到鸟类的过渡型证据。
            詹森对从爬行类到哺乳类的过渡型化石目Therapsida的质疑包括两方面:一是不能满意区分爬行类化石和哺乳类化石的标准仅仅是下颌的结构。因为爬行类和哺乳类有如此多的不同之处,找到其中一点颌骨差异的中间形态是很容易的,但很难证明有颌骨的中间形态就是整个爬行类和哺乳类的中间形态。另一个质疑则实际上是进化论者常用来做正面证据的,即存在如此多的候选过渡型。在詹森看来,候选过渡型态的多仅仅在可以排成一条纵向传代的线上才是符合进化论的共同祖先的要求的。而如果候选型态多是体现在同一个时代的横向选择上,说明的不是共同祖先,而是各从其类。事实上,近代已经有一些古生物学家在考虑哺乳类不是单线,而是从几支不同的Therapids多线、分别进化来的。
            詹森对猿人证据的质疑更多的是从方法论上着眼的。即认为进化论者是本着“一定猿和人之间的过渡型态”的前提来寻找证据,所以无论什么化石在进化论者手中都可以成为支持猿人的证据,因为古猿化石的多样性是如此的丰富,以致于任何人只要挑选一些与人类似的特征,就可以断言那是过渡型。
            詹森的这个质疑分开单独来看时,可能比较缺乏说服力。但是如果结合到整个化石证据--原生物、植物、动物等等一起来看时,就有一定的合理性了。因为如果绝大多数化石证据都显示缺乏过渡型的话,就有理由对个别支的“证据”丰富抱合理的怀疑态度。事实上,用间断平衡理论的提出者之一古得的话说,化石证据总体显示出来的是静态(化石在整个地球历史中看起来很少有变化)和突现(新物种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以完整、成熟的型态出现)这两个明显与传统达尔文渐变论相矛盾的特征。但是除非诉诸神秘主义,间断平衡理论,象突变理论(saltation)一方面要面临Behe的“How?”的疑问,另一方面也要面对达尔文的“逐渐、细微、累积进化”的尴尬,使其和创造论的区别变得越发模糊。历史上若干次生物物种大灭绝显示的也是一个突然,而不是逐渐的变化。基于这样整个化石的分布结构证据(而不仅仅是脊椎动物序列),詹森认为总体来说,化石证据对进化论不是支持,而是划下了更深的问号。
            2、分子生物学许多进化论者津津乐道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实际上不是进化论的证据,而是生物分类学的证据。用分子生物学进行分类得出的结果与另外的分类方法吻合得很好,只是加强证明生物间的确存在这种分类关系,却并不表示这种分类关系是通过完全自然的进化过程产生的。著名的中性学说除了部分地与自然选择矛盾以外,(这是进化论者之间自己要辩论的事。顺便说一句,进化论者之间的这种辩论虽然不一定成为进化论不成立的理由,但显然也不成为进化论成立的理由。)实际上是以共同祖先为前提的。所以以为中性学说证明了共同祖先的想法并不成立。
            撇开对分类关系的证据,分子生物学带给进化论的与其说是支持,毋宁说是麻烦。一个例子是一个生物基本大类的发现。在生化学家沃斯〖Woese〗做RNA序列比较前,一般把生物分为两个基本的大类:prokaryotes(细菌)和eukaryotes(所有动、植物)。但是沃斯及其合作者们发现细菌王国里面其实包含两种完全不同的种类,二者之间的差别和每一种分别与动、植物之间的差别一样大。结果就多了种叫做archaebacteria的新的基本生物类别。现在的问题是,这几种基本类别的共同祖先是什么呢?詹森发现,进化论者对这些困难的回答是出人意料的信心答案:虽然现在没有找到共同祖先,但是肯定有。在詹森看来,这是基于自然主义信仰,而不是经验科学的回答。
            3、化学进化的困难如果进化论只是关于共同祖先以后的事情(生物进化),则对于共同祖先怎么来的问题仍然无法排除上帝的影子。这对自然主义信仰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完整意义上的自然进化论者就不能不谈前生物进化(PrebiologicalEvolution),或者化学进化。
            詹森在这里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比较哲学性的几率问题,即,自然发生这样化学进化反应的概率有多大?被验证程度有多少?这里,虽然现代许多生化学家能够在人工环境里合成许多大分子蛋白或者核酸,但其中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矛盾,即实验室人工合成可控制环境与自然进化不可控制环境的矛盾。这个矛盾使得许多现代成功的合成试验,如果说要证明什么的话,所证明的不是自然进化,而是智能设计。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是与第一个问题相关联的。詹森关心的是,虽然有许多化学进化理论,比如“裸基因理论”,“蛋白质先成论”,“粘土理论”,“生命地外产生论”,甚至一些所谓的计算机模拟,但真正有实际实验验证的有多少?所声称有验证的实验,又有多少是真正解决了人工可控制环境和自然不可控制环境的矛盾的?这样的实验詹森考察的包括有著名的米勒原始汤(prebiotic soup)实验,而结论是,这些实验不仅不能减轻,反而是加深了这对矛盾。再一次地,詹森发现进化论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么是“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自然解释?”,要么是“人已经在这里了(进化已经有结果了)”,甚至不惜把「生命」就定义为进化的产物。在詹森看来,这又一次不是在经验科学,而是在自然主义信仰里的回答。
            
            四、科学、哲学和宗教
            有了前面的许多证据考察后,詹森在本书的后面部分开始集中精力处理进化论不是经验科学,而是宗教信仰的问题。虽然这个观点的提出者卡尔-巴柏后来收回了它,但那主要是针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自然选择不是进化论的全部。詹森要处理的是进化论作为整体是否满足经验科学的要求的问题。下面我试图整理出一个思路来。
            或许是由于巴柏关于经验科学的证伪论(falsifiability)的影响,许多人认为科学和宗教从此分了家,在讲“科学和宗教不冲突”时,实际上讲的是一个互不侵犯意义上的不冲突。然而巴柏自己是强烈反对把一切形上学视为垃圾的逻辑实证主义的。因为他意识到如果把一切形上学都否定掉的话,知识本身,包括科学知识,也被否定掉了,从而陷入完全的不可知论。事实上,巴柏相信科学正是从形上学中产生出来的,科学研究的关键不是抛弃掉一切形上学的教条,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它们转化成为可被经验检验的理论。科学是在一个比宗教更窄的范畴下对世界的部分理解。
            然而进化论者并不认为科学和宗教不冲突,特别是当进化论和包含有创造信仰的基督教面对的时候。这或许是为什么一个由基督徒科学家和教师组成的团体The American Scientific Affiliation(ASA)试图把进化论和《圣经》创世纪作调和的时候,遭到了进化论者的强烈反对。(不过在基督徒中对ASA的立场也有争议。因为就象后面将看到的一样,这种冲突不是科学和宗教的冲突,而是两种信仰体系的冲突。所以这种调和也就成了试图在两种对立的信仰体系之间调和。)一个突出的例子是1981年以大法官威廉-奥维顿〖Judge William Overton〗为代表的一个联合会对“科学”下的定义:①被自然律所引导;②解释必须依赖自然律;③在经验世界中是可检验的;④其结论是暂时性的--即,不必然是最后结论;⑤可证伪。并根据这个定义,断定《圣经》创世纪的记载是不科学的。
            然而仔细考察这五条定义就可以发现,只有后面三条是与巴柏的经验科学吻合的,而前面两条表达的是依据自然主义的形上学前提。所以进化论与基督教信仰的冲突(在进化论者眼中科学和宗教的冲突)实际上是自然主义信仰和基督教信仰之间的冲突。进化论者的自然主义信仰假定了自然是一个完全由物质因果组成的封闭系统,所以不可能有任何“外来”(超自然)的干扰。这就是进化论者在面对许多理论对于证据的困难时,常常反问“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解释?”的原因。事实上,认为进化论与基督教信仰冲突是科学和宗教的冲突的进化论者还不仅仅是在自然主义的信仰前提下作这个结论的,他们的信仰实际更窄,即所谓的科学主义(Scientism)。他们的信仰认为,科学是唯一获得知识和研究实在的途径。这几乎等于是说,凡不是科学所能研究的,就是不真实的。科学就等于真理。这在许多进化论者的言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康奈尔大学的威廉-普罗文〖William Provine〗就曾明确地宣称,根据现代科学的结论,一切都没有目的;道德律是不存在的;人只是极其复杂的生物机器,没有任何意义;因而也没有任何所谓的自由意志。
            詹森认为,由于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所提出的科学范式(Paradigm)赋予进化论者的信心,以及科学主义的信仰前提,使得进化论者鼓吹进化论远超过了科学的范畴,而进入了宗教信仰的领域。这从前面普罗文的宣言可窥一斑。其他更多的是进化论者在宗教方面,伦理方面,社会政治方面,甚至教育方面等等的引申和应用。这些进化论者无论有意无意在把进化论往宗教方面发展的努力,无一不是建立在他们的自然主义或者科学主义的信仰上面的。因而最后成为从信仰到信仰的这么一个循环,也是不奇怪的。
            不过詹森在最后根据一系列进化论者的行为,这包括,从信仰出发而做的论证,例如“你还有什么更好的(自然)解释?”,即逻辑的必然结论;或者从信仰出发而做的研究,例如虽然没有找到共同祖先,但是一定有;以及在术语意思上从信仰出发而做的跳跃,例如“进化”一词可以根据需要在“微进化”和“宏进化”之间转化,等等,作出结论说,进化论不是经验科学。对此我个人倒有一点保留。因为如果进化论把所有这些从信仰出发的论证和方法抛弃掉的话,虽然也许剩下的东西就不多了,但或许仍然可以约化为一些可供经验检验的假设。尽管这些假设在面临实际的检验的时候,可能问题很多。詹森自己在前面其实就提了很多进化论面临证据检验时的困难,并且在引用库恩的理论的时候,还是把进化论作为一个科学范式在考察的。对于进化论背景信仰的问题,比如自然主义或者科学主义的错误和局限,我倒更愿意从信仰的角度来讨论,而不是归结为进化论的问题。
            〖注〗詹森在这里对宏进化的定义规范到「种」的差别。在南开与方舟子的讨论中,方指出至少应该拓宽到「种群」的差别。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种」还是「种群」,宏进化和微进化的问题依然存在。或者说,詹森的质疑在大方向上还是成立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一个是美国科学教育全国中心(NCSE)常务主任,一个是法律教授,前者说后者的文章"不论是关于科学的本质,还是关于进化论,都未能提供什么精确的内容。"你相信谁对科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你我都不是科学家,你觉得你,我还有那个法律教授有资格凭断进化论吗?希望你尊重科学,不要自以为是...

            而且我也不屑于看这种外行冒充内行写的驴唇不对马嘴的文章...每次看到某些教徒上窜下跳批判进化论时,都让我觉得他们跟国内那些声称已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民间数学家”,水变油的“民间化学家”发明"永动机"的“民间物理学家”一样的可笑....
            • 看到你对美国科学教育全国中心(NCSE)常务主任这个头衔的态度, 使我想起了以前红卫兵对伟大领袖毛主席。 希望你尊重科学,不要盲目崇拜...
              • I hope you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credibility too.
              • 如果你连术业有专攻的道理都不懂,那你就请这个美国科学教育全国中心(NCSE)常务主任帮你打官司,请这个律师教你孩子科学知识好了..我不拦着你...
                • 你对NCSE了解吗?
                  • 谢谢提醒。我本来还以为这是美国的国家教委呢。它自己的网站上说它是 a not-for-profit, membership organization providing info .......to keep evolution in public school science education.
                    • 她是个真正的科学家,人类学博士,不是那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律师..
                      Scott studied at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 - Columbia where she obtained a Ph.D. in anthropology. She served a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nthropologists from 2000 to 2002. She was elected as a Fellow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awarded an honorary D.Sc. by McGill University in 2003 and by Ohio State University in 2005.
                      • 所以,这个争论在于人,而不是观点。
                        • 你觉得如果不是科学家,你,我有资格争论一个科学观点正确与否吗?要不咱们也探讨一下相对论是否正确?如果咱们在这里都能分辨出正确与否,科学家还需要做几十年学问吗?每个人岂不都是科学家了?
                          我不会去讨论一个科学理论的对错,关于科学我相信科学家,打官司我相信律师..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还需要我提醒吗?
                          • 随便谈,不要怕亮出观点。只要资质不太差,Ph.D 六年就可以了。
                            • 那你就先花6年拿到这个Ph.D再说...如果没有最好先听那些Ph.D 的...
                              • 以前打工的时候,一哥们说,Ph.D算个X
                            • 这话也就是没有读过的人说的。
                          • 关于科学我相信科学家,打官司我相信律师..这是最基本的常识.还需要我提醒吗? ----不需要,因为我们知道你这种人容易轻心所谓的什么“家”,我们这种专业人士骗的就是你这种人,这也需要提醒,我们就不要混了。
        •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假说,不是定论。是可以探讨的,我个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基本上是不正确的。
          • 又蹦出了个牛人,请问做了多少年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生物学家们简直是白痴,几代人,一百多年的研究,竟然还坚持这样一个明显的错误理论...干脆让他们去刷盘子算了...要不您再谈谈对相对论的看法,物理学家是不是也去刷盘子就看您的意见了...
            • 如果科学研究的假设和前提是错误的话,有可能科学家毕生的心血就是白费。当科学发展到细分化如此详尽的今天,确实有很多人为科学研究浪费的宝贵的生命。(其实作为一个产业,只要有人出经费,也无所谓浪费生命的,人家也是赚钱养家)
              基因突变理论已经给出了比进化论更合理的生物进化假说
              • 进化论的基础就是遗传和变异,为什么遗传,还有变异怎么来的达而文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解释原因,但后来生物基因学的发展恰恰补充了发展了进化论..你连这都不知道就认定进化论是错的,实在是荒唐...
                • 我问你,水变油你相信吗?
                  • 你看来还有些理智. 我问你,耶酥五块饼喂饱几千人你信吗?
                    • 那个是神话,和盘谷开天辟地一样的
                      • 这个可不一定,一定不要小看当时的人,那一个也不比我们笨。 书写成的时候,5000人也好,4000人也好,总有还活着的。想骗人,可不容易。
                      • 谢谢你说了实话。如果大家都把圣经当神话来读,世界就太平了,基督徒与非基督也没有这么多架好吵了。你见过为盘谷开天辟地的真假费口水吵架的吗?因为大家都知道那是神话。
                    • 那是神迹, 不是神话
                      • 你信吗?
                        • 为什么不尼?有足够推翻这件事的证据吗?
          • not only that, now evolution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origin of life. Personally I don't think that is convinsible at all.
            • 生命起源这么高深的问题可不是我们这悲回答得出的,同感吧
      • 你是不是没有看懂英文原文啊?知道这人在说什么吗?
      • 梵蒂冈的chief astronomer自己也说”intellgient Design“ not science。
        Vatican City — The Vatican's chief astronomer said Friday that “intelligent design” is not science and does not belong in science classrooms, the latest high-ranking Roman Catholic official to enter the evolution debate in the United States.

        Rev. George Coyne, the Jesuit director of the Vatican Observatory, said placing intelligent design theory alongside that of evolution in school programs is “wrong” and is akin to mixing apples with oranges.

        “Intelligent design isn't science even though it pretends to be,” the ANSA news agency quoted Father Coyne as saying on the sidelines of a conference in Florence. “If you want to teach it in schools, intelligent design should be taught when religion or cultural history is taught, not science.”
    • I can not agree with this guy!
      On one hand, he claimed that science can not explain if there is God or not. On the other hand, he entire idea to keep Intelligent Desing (ID) out of science class is that ID basically claimed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cause once you pushed it that way, there is no need for scientific study.

      What a stupid idea! In fact, our research topic/method/conclusion are consistantly biased by our view of the world. For example, a study of rybosame can be explained as a step for revolution while the entire idea of revolution is so contraversy. So gives the children the idea of another way of explainnation would open another completely new direct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How can this be interpreted as the END of science?
      • 很明显你连基本的科学原则都不懂,竟然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嘲笑一个科学家,一个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的想法愚蠢,如果美国的学校在自然科学课要讲神创论讲上帝,那中国的学生是不是也该在自然科学课上学习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呢?
        • 对!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当然不讲,但四大发明一定要讲,5000年文明史一定要提。神农有巢都有份。但是万万不可提上帝。小孩子信了就不听自然老师的了以后咋整?
          鄙视连四项基本原则都不懂的人!
          最关键的原则是:
          千万不可嘲笑一个科学家,一个诺贝尔物理奖的获得者和他的中国金牌总代理——自然课
          老师以及某常务主任兼长住Rolia代表!
          • 你是哪个村办小学毕业的?历史,生物,自然一个老师兼了.教出你这样文理都分不清的学生...
        • he he, maybe he is a Nobel reward winner and i do respect his opinion on his research. But I don't think that gives him more power than me when the topic is phylosephy.
      • 他的意思是说如果上帝是所有这些事情的创造者,你就不用研究什么科学了,任何事情直接解释上帝就可以了。科学当然是受不同的观点左右,但是研究方式基本上还是遵循一定的道理。
        • I know.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even if it is "任何事情直接解释上帝", there is still a lot to be discovered. Maybe even more.
          • 现在讨论的问题不是上帝是否存在,而是”intelligent design“是不是应该在科学的课堂上教。科学的研究方式和上帝的研究方式是不很一样,不是什么to discover,而是如何解释。
            • No, my point is not to limit the possibility. If you close the door completely, claim that everything over there is not science and should not even be considered,
              how can u expect the students have the desire and braveness to even THINK that way?


              Science is a process to discover, so don't limit the possibility.

              To me, ID is a way more convinciable possibility than so called revolution.

              So should not be eliminated even it leads to some superpower.

              Welcome debate, but let them know. That is my altitude toward education.
              • You still don't understand me and the author. Science and Relligion have different ways to discover. Revolution is part of science because it uses the method of science to explain nature.
                ID uses God's way to explain instead. How you can teach students these two totally different things in the same class? It is for sure students can learn them in different classes and still got both explainations. They can definately choose what to believe based on their own judgements.

                God is superpower. How you can explain ID without leading to superpower?
                • 单从生物演变的的层次来看,进化论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不断“进化”的科学。 基督教的信仰不但不是研究科学的障碍,而且还是寻求真理的动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进化论是科学吗?

                    进化论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生物演变的理论(“天择”与“突变”),一个层次是它背后形而上的预设立场(“偶然”,无目的,甚至无神)。第一个部份是科学范围的讨论,第二个部份则属于哲学的范围。因为一般人没有分清这两个层次,所以也无法清晰地思考。

                    从生物演变的层次来看,我们讨论的是经验科学,所以除非能够找到超自然力的痕迹,否则人们只能寻求以自然力为依据的解释。达尔文就是以“天择”与“突变”两种自然力,来做他解释的模式。但是生物学家们也都知道,进化论有许多的疑点,有无数的漏洞,进化论学者之间也有许多的岐见,要达到观点的统一,还有很大的距离。

                    纵然如此,就如知名基督徒生物学家Theodosius Dobzhansky所说:“除非是放在进化论的亮光下,不然生物学就失去了一个整体性的意义。”极大多数生物学家还是支持进化论的基本原理的。所以,只要不与哲学相混淆,单从生物演变的的层次来看,进化论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不断“进化”的科学。

                    近年来有智慧设计论的兴起,但是除非它能够在生物学上提出足够的建设性的论点,进化论还是会不断地演变,修正,也会不断地被人们接受。

                    
                  科学与诠释圣经
                   基督教的信仰认为,圣经是上帝的话,是无误的,是上帝救赎人类的蓝图,也是给耶稣基督作见证的。把圣经的诠释建立在任何科学的基础上,或是用圣经来支持某种科学理论都是不智的,也不符合圣经写作的原意。

                    基督教的信仰若是真理,它就是不会错的,也没有必要征求其它学说的证明。同样地,信奉真理的人也不可能用教条主义,来压制他人对真理的寻求。认识基督信仰真谛的人,对科学的立场是客观的,心灵是开放的,他能够接纳新的信息,也敢于向迷信权威挑战。虽然他有信仰上的预设立场,但是这立场并不会使他违背真理。相反地,因为他对上帝有信心,能够体会创造的伟大,他可能更有洞察力。如此,基督教的信仰不但不是研究科学的障碍,而且还是寻求真理的动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创造论,心胸就可能比较开阔。从文字的表达,以及圣经写作的原意,都没有宣称这个世界和其上的生物是如何创造的。与进化论一样,我们对创造的过程也有许多疑点,许多困惑。我们不能把绝对的东西相对化,但是也不可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

                    进化与创造的观念,最大的相左之处就是人类的起源。基督徒相信,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是上帝所造的(今天的科学也同意,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圣经上所描写、所着重的,不是如何创造人类的细节,而是上帝创造的人类的特质,以及上帝对人类的期望。

                    虽然创世记写作的目的,并不在于说明人类如何被造,但是如果人类仅仅是用进化的手段被造的,那就无法解释人有超越生物性的素质(例如心中有永恒的概念),也无法解释人类有上帝的形象(良心,利他行为,正义感)……。就一个有理性的人而言,哪一种理讑更能反映现实呢?

                    从基督教的观点而言,上帝对人类是情有独钟。人类不只是万物之霊,更是有生存的使命,是祂同情关爱的对象。人不是孤独的,因有祂同在,而且祂关心人类的福祉。
                    

                  社会达尔文主义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虽然在十九世纪受到许多地攻击,这个主义在廿世纪的前半期,仍获得了很大的响应,也带来了许多的灾难。

                    这个主义挂着达尔文的名字,但是与他没有直接的关系,它是社会学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所倡导的。当年达尔文与斯宾塞,都受到人口论作者马尔萨斯的影响。马尔萨斯提出的是人类社会演化的(错误)理论。斯宾萨斯又将达尔文动物王国中“天择”的观念,应用在人类社会学中,把它叫作“适者生存”,这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种观念带来的最大危机是,“适者生存”不单成了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规则,在道德上也成了正当的、必然的。如此一来,赤裸裸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优生学,种族歧视,“白人的负担”,帝国主义,侵略性战争,反对社会救济等等,就都有了道德的基础。十九世纪(如爱尔兰马铃薯大饥荒)和廿世纪(如纳粹)的许多的人类的悲剧,都是这种理论推行的结果。

                    其实“适者生存”的道德所推崇的,不是天择(自然选择),而是贪心和弱肉强食。当这种行为成了“放诸四海而皆凖”的道德标准,社会的堕落就可想而知了――这不就是今日社会最大的问题吗?难怪有人说:“达尔文的人类,虽然彬彬有礼,但至多不过是一个剃光体毛的猴子罢了”(W. S. Gilbert)。我倒觉得这或许还是对猴子的侮辱呢,因为猴子还不会自相残杀。

                    我们虽然不能把社会达尔文主义完全“归功”于达尔文进化论,但确实是受到其影响的。我们知道,这种世界观带来的不过是灾害。

                    与此相对的,是圣经提示我们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权,要我们用上帝的真理和慈爱来指导人生。虽然我们对创造论的细节可能有些不同的观点,这种世界观带来的是彼此相爱,和谦虚宽恕,是一个美好温馨的世界。在我们讨论进化与创造的时候,请不要忽略这个重要的对比。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the question is "can we do research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God create everything?" I think so.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Why not?

                  Did we finish discover the entire world? Every respect of the natural as well as people mind? No. And I think this is a no end jouney.

                  With respect of so called Scientific way, is evolution really been studied Scientific way? If it is not, why should it be taught while ID should not.

                  When people's idea is restricted to that "Evolution is Schience while ID is not", then whenever new evidences or discoveries come out, people would not question them in thinking that ID is another possibility. This is no different than what the Religion Judge did in the middle age.

                  Back to my teacher's rybosame study. The only evidence he found is that this rybosame has a similiar shape to a DNA Polymerase. So his hypothesis is that rybosame is an earlier stage of life in evolution. I was quit admirable at the beginning when I took his course. But later on, after I converted to Christian, I restudied this topic. rybosame is consist of RNAs while DNA Ploymerase is consist of Amino Acids. It is like saying that two doors, one made of wood while the other made of steel. But since they are so alike, so it is evidence that steel door is an evolution result of wood door.

                  Guess if ID can stay in Scientific field, ID argument can be made. I am not saying his hypothesis is completely wrong, but at least ID gives us a ne way to look at the evidence.

                  Isn't that Science?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for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is debate, check http://www.venganza.org/, you will get a good la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