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我向:question@amtb.org.tw ,提出你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

我向:question@amtb.org.tw ,提出你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

您好:
阿彌陀佛!
  百丈大師的清規明文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且,在中國大的叢林中,都是由出家人自己輪流煮飯,誰說不能?學佛我們不能依靠學者的講法,應當研習古大德有修有證者的開示。學者的註述,不足為依!
  感恩!  
  謝謝!

          耑此 敬祝
光壽無量
道業精進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敬上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
淨空法師簡體網站 http://www.amtb.net.cn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 http://www.chinkung.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華藏淨宗學會網站 http://www.hwadzan.org.tw
佛陀教育電子雜誌 http://www.amtb.org.tw/magazin.htm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刚刚看了点南怀瑾讲"金刚经",发现也有虚伪之处."佛的戒律规定,佛弟子们不但不做饭,连种田也是犯戒的,一锄头下去,泥土里不晓得死多少生命,所以不准种田。"那他们化的缘难道不是别人杀生的结果?
    如果纯粹不杀生,不如自己饿死算了.
    • 饿死不也是杀生吗?^_^
      • 这个回答很妙啊!
    • 什么书?我觉得,出家人是一种职业啊,他们的戒律不可以应用在非出家人身上。别人杀生与出家人化缘不矛盾。
      • 饭里也有微生物呢....
        • 微生物还在你的肚子里啊。:)
    • 请进
      首先出家人化缘化的是素食。

      另外出家人吃饭之前要“五观”,类似于基督教的饭前祈祷,所以寺庙里的斋堂一般叫做“五观堂”。五观如下:

      故約食時立觀以開心道,略作五門,明了論如此分之:初計功多少量他來處,二自忖己身德行,三防心離過,四正事良藥,五為成業道。」資持記下二之三曰:「境雖有五,總束為三:初即觀食,二是觀身,三並觀心,從疏至親觀法次第。

      所以出家人吃饭也是非常不容易,吃饭也是修心,也是修行,有这样的说法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如果不修行,披毛戴角還’

      披毛戴角還,就是指落入畜生道
      • 明显歧视畜牲嘛
        • 赫赫, 这话说得好!!!专家不愧为专家,佩服佩服!但是在六道轮回中,人道是唯一可以修道成佛的,这不是歧视,这是自然法则:)(当然也有例外,赫赫)
          • 天道和阿修罗道的情况在佛经中讨论的不多,但是他们好像是高于人的,也可以八?
          • "修道成佛"难道不是有所欲,有所求吗? 呵呵,俺并不是想砸砖头, 希望多了解一些佛教佛学的东西, 来参悟"因果".刚开了头,便有很多不懂的东东,还望多多指教.
            • "修道成佛"是有所求。当然要想成佛,就要放弃所有的欲望,包括“"修道成佛"。嗬嗬,有点拗口。
              但是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修道成佛"的欲望,你就不会去修行,就不会上路。到后来,会要你“见佛杀佛、见魔斩魔”的,赫赫,到时候也不要手软啊:)
              • 那就是欲望中求无欲,而无欲又是真正的大欲望。
      • 佛教的戒定惠
        我觉得定和惠都很好,唯有戒不可太严,否则失去宽容,不利于佛法的发扬光大。

        一般认为,戒是定的基础,定是惠的基础,然而严格的戒是很难做到的,比如佛教认为众生平等,那么细菌、病毒、也是众生,无论吃荤吃素,肚里杀死了不计其数的细菌,岂不是作孽?

        而且,要达到禅定和智惠,甚至最后明心见性,只要少吃荤食和惺辣,不做亏心事,多做好事,孝敬父母,服务社会,一样可以做到。
        • 如果从修行的角度出发,"由戒生定",没有戒,肯定无法生出真正的定。以现在人的根器,“只要少吃荤食和惺辣,不做亏心事,多做好事,孝敬父母,服务社会,一样可以做到”,谈何容易??
          试想,一位股票人士,虽然她发愿要把她从股票挣来的钱99%做慈善事业,但是当股票大跌的时候,她能坦然入定吗?

          不逐步减轻七情六欲,要谈入定,不容易啊!

          而且万事都有因果,你即便做了很多好事,只有你心里有了一咝咝咝咝咝咝的留恋/执著,要想“即身成佛”也无可能。

          当然如果你想生生世世做人,那就另当别论了,赫赫,就像班禅、达赖一样,不过这个也不容易啊!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谢谢讨论。连杀人犯都能原谅,别人吃了个肉包子,也没有问题吧。说到底佛法还是一种世间法,可是现在现在的显教实在是太严格、戒律太多、经典太深奥了,离普通人的生活越来越远。因此,才出现了被认为异端的日莲,甚至低级的法轮功。我认为佛教的人士应该引以为戒,吐故纳新,去伪存真,积极向前看,最大限度的度人。:)
            •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是指形体上的放下屠刀,你要从自性上放下屠刀,如果你不能体会到什么是自性,那又谈何放下?如果你能体会到自性,当然吃个肉包子也没有问题,即便是“酒肉传肠过”也没有问题。
              越来越远的并不是佛法,佛法始终在这里如如不动。

              越来越远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欲望越来越多,道德越来越沦丧,。。。因此人们才越来越觉得佛法的可望不可及。所以才会有附佛外道,往往以对佛教进行改革为借口,转换了一些佛法的基本概念。佛法有很多宗派,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基本概念就那些,当然方法又很多种。如果改良方法,无可厚非。如果改良方法的同时,要对佛法的一些基本概念也要偷梁换柱,那么就有可能是附佛外道。如果再用来达到一些自己的目的,那么就是邪教。

              要不想受戒,可以。前提是你能见到自己的佛性,而且保任不动。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就要从守戒开始。

              六祖慧能见性以后,尚要10几年的保任功夫,何况你我?
              • 我觉得人虽然欲望越来越多,却谈不上道德越来越沦丧。就公元500年之后所谓“末法时代”的历史长河来说,人类的平均道德现在应该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自己的合理欲望,也是应该的。
                • "通过正当的途径,满足自己的合理欲望,也是应该的" -- 无欲则刚。又想成佛,又想正当的满足自己的欲望?嗬嗬,不容易吧?
        • it sounds you got 明心见性. that is great
      • 纠正你一下,好像是“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 谢谢纠正!
      • 问大师一下,如果我不想成佛,就想着每世投胎都做人就满足了,只要不落畜生道就行,需要做到那些?杀点生,但是不做伤天害理的坏事,是不是就行了?
        • 按照藏密莲花生的说法,你需要保持镇定和清醒,直至死亡以后。在你死后第三天,你会看见一道黄色强光和一道微弱的黄光,你必须投向黄色弱光,即得人道轮回。前几天的各色光芒不必在意,否则,嘿嘿。
          • 谋杀杀人犯一般都比较镇定和清醒,难不成他们投向黄色弱光的概率更高一些? :-P
          • 为什么一定要黄色?为什么还是黄色?为什么黄色?为什么已经是黄色了,还去弱黄?
            • 问的好。可惜天机不可泄漏。:-)
              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投向黄色弱光即得人道轮回,那是在典籍里有记载的。
          • 金字塔兄对中阴救都市越来越有研究了,随喜啊!
            • 请问什么是“四缔”、“八正道”和“十二因缘”?什么是四无量心、三十七菩提分法?什么是空、中道、实相、六度、菩萨道、多佛、三乘分别和一心本净?谢谢。
              • 自己找去 >>
        • 那俺不想轮回(无论做人还是做动物,植物)该咋办呢?
        • 不是不是,大错特错。作为普通人,如果不修行,肯定无法决定自己的来生。说点迷信的,人死后,灵魂出现,会出现很多幻觉,现象就像梦境一样。
          人做梦的时候,通常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维,所谓很容易就被梦境所左右。出现什么样的幻觉,由三世因果决定。

          你想决定生人,那么你要有能力在梦中决定你自己的想法。

          要想梦中自主,现实的生活就不能太执著。“杀点生,但是不做伤天害理的坏事”根本就无法帮你达到这一点。
          • 我没有说清楚。我并不想决定自己的来生,只是听说做孽要下地狱,这应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吧。依照“规律”,如果我仅仅达到不落畜生道,不下地狱,是否满足一定的要求,比如不做大的坏事就行了?
            • 什么是大的坏事,什么是小的坏事?何为大?何为小?
              • 那何谓好?何谓坏?
                • 好坏无常论。
            •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 这里面没有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你死后,不会有个阎王、或者上帝会对你的一切来进行审判,赫赫,放心!一切唯心造。你去哪里,其实由你自己决定。只是那时候你做的决定通常是身不由己。
          • 呵呵,你的佛教领悟太少。注重法门而忘了内心的持定。佛教的无欲无求,到你这里就是求不进畜生道了。不求名利而求轮回。痴啊。
            • 是啊,我是越来越体会到佛法的博大精深,而我对佛法领悟又真是太少太少。不过,我学佛可不是求轮回,赫赫
              • 本心为根本,法门持咒为末梢。佛法本无常,无中幻为有。何为博大精深?
                • 赫赫,佛有八万四千法门,并无高下之分,只有应机之说。有参禅、有持咒、有礼佛、有拜忏,目的只有一个,道路有多条,能到就行。对啊,佛法本无常,那又是谁在分谁是末梢,谁是最高层次?
                  • 世上万物,皆无层次。佛法中的只有人才可修佛参道。本就是人的无知和盲目自大。八万四千法门,只是根源至少的衍衍相生。殊途而同归。即如此何不从根源而修,何要末梢?
                    • 从根源而修? How? 既谈修,便有法可依,万法平等,何来末梢之说?当然,你认定的话,我也没办法。
                      • 内修者,从自心而修。外修者,从宇宙而修。一念起,万念皆随。内修者,意念缩微,外修者,意念扩展。无所谓好与不好。持咒修佛,抱持法门修佛,跟从本心和宇宙修的感觉,跟所谓伐倒一棵树,从根部伐起还是从枝梢伐起的感觉是一样的。
                        • 意念缩微,意念扩展? 那又是谁在指挥这个意念缩微或者扩展?又是谁在念起而万念皆起?
                          • 万法皆自然,谁让小孩小草长大?谁让我们在变老?自然的变化,奇妙啊。自然而然。而非力量。
                            • 打开你的内性看看,“自然”不就在你的内心里吗?要不然怎么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法最后不就是这点佛性吗?
                              • 佛性本无,佛法本也无。一切本为无。
                                • 人人皆有佛性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个个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 黄同学,不要对“谦虚”过分的执著啊。:)
                • 这次倒真的不是谦虚了,真的是在实证中的感触。
                • 你怎么知道我姓黄?怪了:)
                  • 名字就是名字,你还是你。:)
            • 定慧定慧,修定和领悟都不能少啊。互相促进吧。:)
              • 持定者,乃心如死灰,死而后生。追求内心新生后的完美状态。此不同于人间界的繁华,而佛法在人间,却无法避免繁华。
                • 人间界的繁华,佛自喜人间界的繁华。人间界的苦难,佛当度人间界的苦难。
                  临急抱佛脚嘛。:D
                  • 万金油?事实上,佛法早就说过,福祸无常,唯人自招。那何谓佛喜佛度?
                    • 对啊,佛是我的万金油啊。:)佛法早就说过什么,于我何干?无得无说啊。:)
                • 当在“追求”内心新生后的完美状态,又如何让自己“心如死灰”。持定的目的是要由定发慧,就象到了止以后,要起观。不起观,慧何以发?这些好像和你说的“追求内心新生后的完美状态”是两码事吧?
                  • 呵呵,这正是由生到死,而又由死到生的过程。不然你把你的止改为死,观改为生看看?
                    • 摩诃死生?
                      • 呵呵,不持是为持,持即为不持。你是持还是不持?
                        • 我还是持:)
                          • 如果你持错了呢?
                            • 如果我没持错呢:)
                              • 持即为痴。持是修道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持的过程就是不持。不持就是随时准备持。修一法门,在悟的过程随时准备放弃这一法门。万法皆由心。
                                • "持是修道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 说得好。
                                  “持的过程就是不持。”--没看懂。持戒的过程就是不持戒?那我到底可不可以近女色啊?:)

                                  “不持就是随时准备持。”-- 要持就持,还要什么准备?拖拖拉拉的。

                                  修一法门,在悟的过程随时准备放弃这一法门。--就象坐船渡岸,你到了岸以后,当然要弃舟,但是没到之前,你把船扔了,你坐哪儿?
                                  • 好。心的战斗力10000。
                                  • 缘由愿生,而弃者亦为汝愿。一切随法,而万法自然。何处是岸?你修佛法,何处是岸?
                                    • 自觉觉他方是岸。万法自然?你做得到吗?就担心你法的只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然
                                      • 欲望本来自然生。难道他方是岸就是岸么?内心认定是岸则处处是岸。
                                        • 欲望本来自然生?赫赫, 那就到此为止了。
                                          • 呵呵,到此为止了。
                                        • 哈哈,这句露了马脚 :-)
                                          • :)
                                          • 呵呵,你看出什么来了?
                                            • 看出你所证悟并非究竟 :-)
                                              • 呵呵,我知你所悟,但你不知我所悟。大象过河,太浅太浅!:)
                                                • 泥象入海,何处是岸。 :)
                                                  • 小马过河,太深太深。心即是岸。无处是岸,无处不是岸。
                                                    • 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
                                                    • 再问一句:应无所住,岸在何处?
                                                      • 无往无所,岸在内心,内心无岸,求岸即无岸,无求即是岸。
                                                        • 先生无所来,先生无所去,要岸何为?
                                                          • 本自无中来,还自无中去。
                                                            • 捏你的鼻子!!!!
                                                              • 本来混沌,何来耳鼻?呵呵。
                                                                • 无鼻无耳,可得大解脱,占小便宜。 ;P
                                                                  • 哪里哪里,随心而生,随心而去。
                                                • 你要是想印证开悟后的境界,应该去找已开悟的大德、善知识,而不是在这里斗嘴。在这儿斗嘴有什么意思?不过你的佛法见地却是有问题
                                                  佛说:“心外无法”,你却说:”欲望本来自然生。“ 活脱脱一个自然外道。

                                                  还有,”缘由愿生“,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另外,追溯到这个话题的开端(#1527689) - yellow 的回答是针对 seyou 的发问:“如果我不想成佛,就想着每世投胎都做人就满足了,只要不落畜生道就行,需要做到那些?” (#1527535),到你这里 yellow 却变成了“佛教的无欲无求,到你这里就是求不进畜生道了。不求名利而求轮回。痴啊。” (照你说法,佛法是求名利?),很有断章取义之嫌。

                                                  佛法的修行次第应该是:“无常、出离心、业因果、五戒十善、菩提心六度、止观双运、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似你这种上来就大谈开悟后的境界,很有空中楼阁之感。
                                                  • 呵呵。。。
                                                    他和那个“-yellow(一心持咒......); ”都是太执着了。
                                                    唉,所谓“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不过悟道,可顿可渐,一切随缘,也不是一切都有定规。
                                                    • 呵呵,你这话应该早说。齐桓公在堂读书,
                                                      轮扁(做车轮的)上前问:公读何物?齐桓公曰:圣人之言。轮扁问:然圣人在否?公曰:已去。轮扁曰:然公读乃糟粕也。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而君之所读者,古之糟粕已夫。
                                                      • #1528150
                                                    • 谢谢你一再的提醒,我会提防这个“太执著”:)。。。如果你的执著针对的是“一心持咒”,那么我得承认我还没有见到本地风光。在没有悟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之前,“真心不现,妄心不断”
                                                      如果只是单纯的认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那么和放任自流没有什么差别,最终的结果还是“道理是道理,佛是佛,我还是我”,这也是非常容易犯的禅宗的弊病--口头禅。狂禅:)

                                                      我也从中深受其害,在参禅的过程中,自以为参的了一些什么境界,其实什么都不是,更何况“莫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隔一重关”。

                                                      即便是在了见自己的本性以后(禅宗的初关),也是非常容易的流失,这时候还是要非常非常小心的作着保任功夫,很多的时候,闭关在这个阶段是必需的。直到破了禅宗的初关,进入重关,那个时候,在有点基础可以说不必一心。。。。。。在这之前,我还是老老实实的。。。:)

                                                      多谢提醒
                                                      • 持著于念咒,无妨;持著于争竞之心,有碍,打嘴仗不是机锋。想了很久,还是直说了吧
                                                        • 嗯,这个说得很对,很中肯。不过我觉着 yellow 还好,至少嘴仗不是他跳起的。:-)
                                                        • Hehe, 我可很少拿一些以前大德的偈来作为自己的回答:)--泥象入海,何处是岸。--再问一句:应无所住,岸在何处? --先生无所来,先生无所去,要岸何为? --捏你的鼻子!!!! -- 无鼻无耳,可得大解脱
                                                          我唯一的目的在于能让一些对佛法略微产生疑问或者兴趣的人,如果能通过我们的讨论逐渐加固对佛的“信”(毕竟信是信、愿、行、证的第一步),那么即便是起了一点争竞之心,我也愿意,我也有办法对治,毕竟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觉照念空!

                                                          如果能通过我们的讨论,能让某个人真正的进入真修实证,那么我入地狱又何妨?

                                                          最后,随喜Dennis兄说的,“佛法的修行还是要有一些执着的精神的”。如果说一门专入就是执著的话,那么我就执著着,我也希望我能一直执著下去。。。。。。
                                                          • 我又不是什么大德,否则说了这么多还是不能让你明白呢。就不要取笑了
                                                            • 你说的在你说之前我就明白。但是明白归明白,能不能做到那是另外一回事。“应生无所住心”,道理容易明白,但是生理/心理上做不到那还是没用,那还是口头禅而已。所以我才执著在修行上
                                                              如果能通过我们的讨论,能让某个人真正的进入真修实证,那么我入地狱又何妨?

                                                              最后,随喜Dennis兄说的,“佛法的修行还是要有一些执着的精神的”。如果说一门专入就是执著的话,那么我就执著着,我也希望我能一直执著下去。。。。。。
                                                    • 也不能这么说,佛法的修行还是要有一些执着的精神的。否则密宗里那么多繁琐的仪轨都是干什么用的?虽说“色即是空”,但也别忘了“空即是色”啊。:-)
                                                  • 你还认为我所说的是佛法吗?释迦牟尼涅磐都无话可说,我又能说何话?
                                                  • 借此请教一下,如果无欲无求,那怎么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之道,求生难道不是欲望的一种? 另外,既然要戒嗔,那么是否也要戒除快乐?那么何谓"苦海"? 人的七情六欲都戒掉,跟"麻木"又有什么区别?
                                                    • 世尊当时曾乞食,青州也有好布衫。闲敲庭前柏树子,随流犹作等闲看
                                                      • 不好,不好。不如随风入云去,且伴青鹤游。
                                                      • 不懂这个典故.:(
                                                    • 三脚猫在佛法中真正是无论无行,如同赤诚小儿,然则一言却点破佛教的死穴。呵呵。
                                                      • 非也非也。是你自己不通啊
                                                        • 是啊是啊,你有何见解?
                                                          • #1529328
                                                            • 1529348
                                                      • 想"一言点破佛教的死穴",却也不那么容易。:-)
                                                    • "无欲无求",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还是要的,只是不要你执著,或者起妄念而已。比如说“饿来吃饭,困来睡觉”,常人吃饭/睡觉的时候,脑子里妄念一刻不停,从一个妄念联想到一个妄念,从今天吃青菜可以联想super 7, 真是天马行空
                                                      妄心不断,真心难现

                                                      所以才要逐步的断除七情六欲,但是有时候的快乐是会自己产生的。例如坐禅时候到了一定阶段,也会产生愉快地感觉,这种是本自产生,这个时候就要不执著,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当你逐步断除七情六欲,再加上正确的方法,就容易达到自己的本地风光以后,那时候山河大川自然就在眼前,妄念对于你自己已经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了,七情六欲也是同样,当然和麻木完全不同。麻木其实也只是一种妄念而已
                                                      • 俺再想想,hehe,有意思.
                                                      • 那为啥少林寺和尚要练武,既然无欲无求,被杀就被杀呗.
                                                        • 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还是要的,要不然根本就不用被杀,自己不吃东西就可以饿死了:)
                                                    • 我来试着回答你的问题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如果无欲无求,那怎么维持最基本的生存之道,求生难道不是欲望的一种?

                                                      求生自然是欲望的一种,但请不要忘记,有生必有死。佛教里讲八苦,即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而生是排在第一的。所以佛教最主要的观点之一就是“人生是苦”。归根结底,就是执着幻身为我,而生出种种苦恼。

                                                      给你引一段《维摩诘所说经》中,长者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

                                                      “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从渴爱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如影,从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夷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是身不实,四大为家;是身为空,离我我所;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是身无作,风力所转。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是身如丘井,为老所逼;是身无定,为要当死。是身如毒蛇、如怨贼、如空聚,阴、界、诸入所共合成。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从慈、悲、喜、舍生;从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进、禅定、解脱、三昧、多闻、智慧诸波罗密生;从方便生;从六通生;从三明生;从三十七道品生;从止观生;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生;从断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从真实生;从不放逸生;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诸仁者!欲得佛身、断一切众生病者,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如是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疾者如应说法,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 另外,既然要戒嗔,那么是否也要戒除快乐?

                                                      平常人的快乐是短暂的快乐,不是真实的快乐。佛教追求的,是常、乐、我、净,是真常、真乐、真我、真净。这个要摊开说就太广了。

                                                      > 那么何谓"苦海"?

                                                      苦海,就是众苦之海,比喻苦的众多。

                                                      > 人的七情六欲都戒掉,跟"麻木"又有什么区别?

                                                      人的七情六欲,乃是妄心的显现。欲望的满足所带来的快乐,如前所说是短暂的快乐,不是真实的快乐。人没有了妄心,真心就会显现,就会体会到常、乐、我、净的境界,那个才是真实的快乐的境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先谢谢! 别的俺再消化消化, 最后一点先提点异议, 如果人的欲望没有了,那么快乐从何而来?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吧?
                                                        • 解脱的快乐是难以形容的,非我辈凡夫俗子所能体会的。只有勤修佛法,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快乐。而这种快乐,是世俗的快乐根本无法比拟的。
                                                        • 这个何不作为话头参参看?:)
                                                      • Dennis兄说得头头是道啊!
                            • 那也是我的事:)
                              • 混沌为何态?无形无色,无质无味。但是却可以无到有,二而四,四而八。
                                • 怎么从无到有?为什么二而四,四而八,而不是2而3?
              • 随喜随喜!
            • 各位要讨论佛法,还是先把心中的贪、嗔、痴、慢、疑去掉,没有了心障,自然清明。做得到吗?呵呵
              • 这不正练着吗?:)
                多谢提醒
                • 这事可是练不出来的。
                  你一心持咒,咒从何来?
                  每日念咒之音,可如本师真言?
                  一切之持戒、诵经、禅定只是方便法门,
                  一但持着,便是魔道。
                  脱了
                  • 没有执著啊,只是现在在一心持咒而已,觉得比较相应而已。到该放的时候自然会放的。谢谢
                  • 对!光靠练是练不出来的,光靠想也是想不出来的。:)
              • 谈何容易?:((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看佛教演化,实际上修生道和修死道的两种法门。且不说哪个正确,就连释迦牟尼最后坐化的时候,都无话可说了。佛教在于悟,自心的悟。
      • "佛祖心头坐"了,那又怎么能“心中无一物”呢?好奇ing :)
        • 有和无本无对立而又相互对立。混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文字非般若,言语口头禅。何处波罗蜜,只是碗中茶
        • A MI TUO FO
        • 碗中茶已是千千万世界。呵呵,你好厉害呀。
          • 今日碗中茶,明朝马牛溲;或者成甘露,跃上柳枝头。呵呵,不多说了
            • 善哉,善哉。施主怎知马牛溲在甘露之“下”?E=MC^2, 世间本无物,何来上下?你所见到的表象都是虚幻,无非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无=万物:E=MC^2
    • 如果全世界人民都修佛,谁来种田做饭,这些虔诚的佛家子弟不是要饿死?那些修炼的人把违反戒律的事情留给别人,自己倒得道了,嘿嘿。
      • 如果全世界人民都修佛了,我来种田做饭。:P
      • 该种田做饭还是种田做饭,该上班玩电脑的还是上班玩电脑。
    • 拙见
      佛,既是一种哲学,人生观,也是一种宗教。哲学思想帮助宗教向深度发展,宗教帮助哲学思想向广度发展。
      人生观,世界观,当然是一种领悟,是一种心灵的力量。宗教对心灵力量的训练是最强的。
      当然,可以有其它很多种人生观,也可以生活的很好,管它今生来世。:)
      欢迎大大的砖头。
      • 人生观,不单单是一种观点,你更要去实行。例如,甲的人生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他就要去做,要不然,只是纸上谈兵而已。同样,佛教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观,那么你相信这种人生观,那么你就要按照她的教诲去实践
        • yes人生观者,即非人生观,是名人生观。:)
          • 不错不错,但是能做到无我相吗?
            • 该种田做饭还是种田做饭,该上班玩电脑的还是上班玩电脑。看你们在讨论佛,好玩才多说了两句嘛,哪里有我相啊?:(((
          • 喝!!!!!!!!!!!!!!
            • :)同喝茶。
    • 总结发言:一屏荒唐言,再加一行水;都云作者闲,谁解其中味。做晚饭去了。
    • 向大家推荐净空法师的弘法VCD,CD,录音带,录影带,弘法精舍三楼图书馆有很多。
    • 佛教入华, 自成一派, 于佛第32,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祖弘忍之后, 分为南北二宗. 南宗为六祖慧能, 居曹溪, 其门人尚耕作, 自食其力. 北宗为神秀, 居长安, 武则天供奉, 其门人鄙耕作, 多为豪门供奉. 所以, 楼主所言不尽
      • 所答非所问。:P
        • 呵呵.....................问非所答呀......................
    • 我向:question@amtb.org.tw ,提出你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
      我向:question@amtb.org.tw ,提出你的问题,他们的回答是:

      您好:
      阿彌陀佛!
        百丈大師的清規明文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且,在中國大的叢林中,都是由出家人自己輪流煮飯,誰說不能?學佛我們不能依靠學者的講法,應當研習古大德有修有證者的開示。學者的註述,不足為依!
        感恩!  
        謝謝!

                耑此 敬祝
      光壽無量
      道業精進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敬上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 http://www.amtb.org.tw
      淨空法師簡體網站 http://www.amtb.net.cn
      淨空法師英文網站 http://www.chinkung.org
      佛陀教育網路學院 http://www.amtbcollege.org
      華藏淨宗學會網站 http://www.hwadzan.org.tw
      佛陀教育電子雜誌 http://www.amtb.org.tw/magazin.htm
      • 谢谢!看来不同的人对佛经的理解也不同。俺上面的帖子就是引用南怀瑾讲经的文字。
      •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解脱生死,实在看不出煮饭和修行有什么联系。谁会做就谁坐,谁想做就谁坐呗。他们自己也说“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观的
        • 看君一席话,只能让人对君一声叹息呀,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