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壹、关于三位一体的争论
一、争论的背景
三位一体争论的兴起
三位一体的争论,就是亚利乌与阿他那修间之争论,这争论于此达于高潮,并有其根源。正如我们见到的早期教父,关于三位一体并无清晰的观念,他们有些人以为道(Logos)是非位格的理性,在创造的时候成为有位格者;而另一些教父则认为道是有位格的,并且与父神同永远,享有神的本质,然而却将从属于父的性格归予道。在他们的辩论中,圣灵并没有占什么重要的地位,只有论到救赎的工作应用在信徒心中与生活中的时候,才提到圣灵,他们认为圣灵不仅从属于圣父,也从属于圣子。特土良是头一个清楚说到神三位一体的人,并且支持这三位在本体上的联合,但是他也未能达成三位一体教义清楚的陈明。
此时,神格唯一论(Monarchianism)来了,强调神的合一性与基督真正的神性,其中含有对真正三位一体意义的否认。在西方教会中,有特土良与西波利达(Hippolytus)间的意见不合,而在东方教会中则有奥利金给予以上二者严重的打击。他们维护三位一体的信仰,正如使徒信经中所透露的,但是奥利金就三位一体教义的言论与解释,则也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他坚称圣父与圣子有属神的位格,但未能提出圣经有关于神性中三位格与一个本质之间关系的经文。奥氏虽然是藉着引用永远生出来解说父与子关系的第一人,但是他却也说,本质上第二位还是从属于第一位的,而圣父、圣子间的交通,只能用神性的第二种类来交通,这第二种类可以称之为神(Theos),但不能称之为唯一的神(Ho Theos)。奥氏有时候称圣子为次等的神(Theos Deuteros)。这是奥利金三位一体教义中最基本的缺点,并为亚利乌铺下了道路。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缺点,是在他的辩论中发现的,那就是子之生出,并非父神的必要作为,乃是出自父神主权的旨意,然而他却小心翼翼地没有提出暂时持续的观念。在其有关圣灵的教义上,离圣经的教训还是太远,他不但将圣灵从属于子,而且也将圣灵当作由子所创造的事物。在奥氏的言论中,似乎有一处说到圣灵是受造之物。
二、争论的性质
1、亚利乌与亚利乌派
三位一体的大争论,往往被称为亚利乌派之争论,因为是亚利乌反三位一体所引起的。亚氏为亚利山大里亚的长老,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辩论家,但在灵性上却非常肤浅,他主要的思想、观念是属于神格唯一派一神论的原理,那也就是说,只有一位神,他不是被生下来的,也没有源始,也没有存在之始。亚氏将潜在神里面,也仅为神能力的道,与圣灵或最终成为肉身的道之间加以区分,而后者是有起头的:他是为父所生,用亚利乌的语法,基督只仅仅等于是被造的。他在创造世界以前被造出来,就是为了这个理由,基督的本性不是永远的,也没有神的本质,是一切受造物中最伟大、最初的,藉着他世界才被创造,同时他也是易变的,因为他预见的功德被神所拣选,也想到他未来的荣耀,被称为神的儿子,也由于他被神认为义子,所以他才能受人的崇敬。亚利乌从圣经中所找到的章节,似乎是说圣子次于圣父,来支持他的见解,即如箴8:22(在七十士译本中)、太28:18、可13:32、路18:19、约5:19、14:28、林前15:28。
2、对亚利乌派的反抗
(1)阿他那修的势力
亚利乌首先受到他自己的主教亚利山得的反对,亚利山得为圣子的真神性据理力争,同时主张由父生出永远之子的教义。然而亚利乌真正最大的敌对者,是他教区中的大主教阿他那修,阿氏在教会历史中,被证明为一坚强不屈不挠的真理斗士。西波尔说到阿他那修的伟大能力,在于下面的三件事,即:(a)他伟大坚定不移的性格;(b)他有一稳固的根基,那就是他坚持神合一的观念,保守他不至于与当日最流行的从属观念同流合污;与(c)他用正确的方法教导人承认基督位格的性质与意义,他觉得若以基督为受造者,就是否认相信他而得救,并与神联合。
(2)阿他那修论圣父与圣子之关系
阿氏特别强调神的合一性,并坚持在三位一体教义的解说上,不得影响此合一性。虽然说,圣父与圣子是属于同一的,是属神的本质,但在基本的神性上是没有区分的,并且若说有次等的神,那是非常错误的说法。虽然阿氏非常着重神的合一性,但他也承认在神性中有三个不同的位格。他拒绝相信亚利乌派所说,圣子是在创立世界以前造的,并且主张圣子独立,永远位格上的存在。同时,他牢记神性中的三位格并非是分立的,若是这样的话,将导致多神主义。根据阿氏来说,神的合一性以及在他本性中的区分,最好是用“本质上的一体”一词来表明,这就清楚地说明,圣父与圣子是同质的,但也暗示二者或许在其他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在圣父与圣子的生存方面。阿氏正如奥利金一样,教导圣子是由父所生的,但是却与奥利金的主张有所分别,阿氏描述此生出乃如神的内在作为,因此是必要的与永远的作为,并非要依赖圣父主权旨意的作为。
默感阿他那修,并决定他神学见解的,非仅由于逻辑上一致地要求,在他对真理解说的主要因素,乃在于宗教的主要信念。他的神学教义是自然而然地从他的拯救论信仰上产生的,他的根本立场是主张,要与神联合就必须得救,除了他本身是神的那一位之外,没有一个受造之物能叫我们与神联合,因此西波尔说:“如果基督是神,他来到人间,就是神来到人间,那么藉着他我们才能与神有交通、罪得赦免。他把真理以及永生,确定地带给世人。”(教义史,卷一,211页)
三、奈西亚会议
为了解决此争端,于主后三二五年召开了奈西亚会议。会议中讨论的问题是非常清楚明了的,可用一句简单的话表明,即亚利乌派拒绝永远生出的概念,而阿他那修却坚称此点。亚利乌派说,圣子是从无中被创造出来的,而阿他那修主张,他是从圣父的本质中而生出来的。亚利乌派主张,圣子与圣父并非是同质的,而阿他那修坚称,他是与父同质的(homoousios)。他在争论的双方之外,还有一个较大的中间派,即优西比乌所领导的,构成了中间派中的较大多数。优西比乌是教会中最有名的历史家,此派又称为奥利金派,因为他的思想是来自奥利金的原理。
奈西亚会议及其决定
奥利金派倾向于亚利乌派,反对圣子与圣父同质的教义。该派事先由优西比乌起草了一项声明,在此声明中除了上述之外,一切都与亚利山得与阿他那修相同,并建议用似质(homoiousios)一词代替同质(homoousios),以此教导说,圣子与圣父有相似的本质。经过相当的辩论之后,皇帝最终运用他的权威,倾向阿他那修派,因而获胜。会议就所争论之点,采纳了下列的声明:“我们相信一位神,就是全能的父,有形与无形之物的创造者。又信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是生出而非被造,是与圣父同质(homoousios)。”等等。这是一个非常清析的声明。“同质”一词,除了圣子的本质与圣父相同以外,不能谬解作其他的意义,这样,就把圣子放在与圣父相等的地位上,并非被造者,乃承认他本身就是神。
四、奈西亚会议争论的后果
1、不圆满的会议决定
会议的决定并没有止息争端,只是成为争端的开始。会议的决定是由于皇帝高压手段的结果,未能达成圆满,而且平息的期间也不太确定,使得基督教信仰的决定,似乎在于皇帝的善变与宫庭中的谋算。阿他那修本人虽然得胜,但对于此种解决教会争论的方法,也深表不满,他宁可藉着辩论的威力来说服对方。结果清楚证明,皇帝态度的改变,影响着结论的改变,占优势的一派可能立刻受到挫败,这在以后的历史中是履次发生的事。
2、半亚利乌派在东方教会中暂时的兴盛
奈西亚会议后期的三位一体争论中的伟大人物,就是阿他那修,他是当代的一位伟人、杰出的学者,拥有坚强性格的一位,他也是一位为他的信念有勇敢抱负的人,随时准备为真理受难。此时的教会,逐渐归属于亚利乌派,皇帝也随风倾倒过去,所以当时有一句通俗流行的话说:“一个阿他那修抵抗全世界。”这位神的忠实仆人,五次被放逐,其职位由一些不配的阿谀者所取代,他们为教会带来了奇耻大辱。
(1)对奈西亚会议决定的反抗
对于奈西亚信经的反抗,分为不同的几方面。甘宁汉说:“比较更凶悍、更诚实的亚利乌派说,圣子是非本质的(heteroousios),是属于与神完全不同的本质;又有的人说,他不象父神;又有些人说(一般认为是半亚利乌派者),他是有与父相似的本质(homoiousios);但是他们却都异口同声的拒绝奈西亚信经中所说的,因为他们反对奈西亚信经中圣子真正神性的教义。”(历史神学,卷一,290页)半亚利乌主义在东方教会非常盛行,然而西方教会在此问题上采不同的见解,并且忠于奈西亚会议的决定。这在以下的事实上得到了说明,那就是东方教会受到奥利金从属主义(subordinationism)的影响,意即圣子是在圣父之下的主义;而西方教会多受特土良的影响,并发展出一种神学,与阿他那修的主张趋于一致。然而除此之外,西方教会与东方教会之间的抗衡,也需予以检讨。当阿他那修从东方教会被放逐的时候,他受到西方教会的欢迎,其中罗马会议(主后三四一年)与撒底迦会议(Sardica 主后三四三年),都无条件地赞助他的见解。
(2)安吉拉之马赛路(Marcellus of Ancyra)
由于马赛路在西方教会晋升为奈西亚神学的健将,因而导致阿他那修思想活动的逐渐没落。马氏又重回到神性中永远地与非位格的道之间的古老区分上,此非位格的道,意即在创造之工上显明为神的能力,而此道在道成肉身时成为一位格。马氏否认“生出”(generation)一词可以用在先存的道上,因此把“神的儿子”这名词,仅限于成肉身的道上;并且主张在他道成肉身生活的末了,这个道(Logos)要回到他在创造世界以前与父神的关系。马氏的学说,明显是属于奥利金派或优西比乌派的见解,如此成为加深东西教会分裂的工具。
(3)协调的努力
为了挽救分裂,曾有多方面的努力。在安提阿所召开的会议中,接纳了奈西亚的定义,虽然有两项重要的例外。他们坚称,“似质”并子之生出,是由于父之旨意的作为。当然这不能满足西方的教会。以后,又有其他的总会及会议,在这些会议中,优西比乌派要求西方教会不承认阿他那修的见解,并另起草一折衷派的信经,均遭失败。后来,康士坦丢斯登基,用一种狡猾的手段及势力,强迫西方教会主教在亚勒尔与米兰的会议上,与优西比乌派站同一阵线。
3、潮流的转变
(1)反抗的受阻
不正当运动的得胜,再次证明此为一件危险的事,这事实上是反奈西亚派的症侯。这一派的中间分子,就是主张三位一体中之第二位不是生出来的,他们一旦解除了外部的压力,就显露出内部的不合,这是非常明显的事。亚利乌派与半亚利乌派并不相投合,后者并无组织上的合一,在三五七年的舍米安会议(Council of Sirmium)上,他们就想将各派联合起来,将本质、同质与似质等名词丢在一边不加理会,认为这三名词并非是人的知识所能及。为求解决这件事,深感棘手,至此亚利乌派原形毕露,就逼迫保守的半亚利乌派进入奈西亚阵营。
(2)加帕多加三教父
此时新兴的奈西亚派,为奥利金学派的弟子所组成,但对真理更完全的解释,则有负于阿他那修与奈西亚信经。其中主要的人物就是加帕多加的三位教父,巴西流、尼撒贵格利,以及拿先斯贵格利。他们看出,使用本质(ousia)与位格(prosopon)等名词,是导致误解的根源,因此禁止用它们来指明圣父与圣子位格上的本质(personalsubsistence) 他们又想出一个方法不走阿他那修的路线,即不走在神里面有一个本质(本体)的路线,这三位教父思想的出发点则集中在神性中的三个位格上,并企图将此三位格置于神本质的观念中。二贵格利将神性中的三位格与神性的关系比作三个人与一般人类间之关系。正因为他们强调神性中的三位格,所以他们才使奈西亚有关三位一体的教义,脱离了在优西比乌派眼中所看见的撒伯流主义的色彩,这样一来,道(Logos)的位格就得到了充份的保障。同时,他们三人极力主张三位格在神性中的合一性,并多方予以说明。
4、关于圣灵的争辩
关于圣灵的早期见解
虽然关于这题目有许多不同的意见表露出来,但到目前为止,圣灵还没有受到广泛的注视。亚利乌主张,圣灵是由圣子所产生的头一个受造者,此观点与奥利金的非常符合,而阿他那修则坚称,圣灵与圣父是同质的,但是奈西亚信经则仅包括一不确定的说明:“我信圣灵。”至于加多帕多加教父则跟随阿他那修,强烈主张圣灵与圣父的同质。在西方教会有圣希拉流(Hilary of Poitiers),主张圣灵是为帮助人寻求神深奥之事,所以不可能没有属神的本质。康士坦丁堡的主教马西顿纽斯(Macedonius)则发表了一完全不同的见解,他声明圣灵是被造的,从属于圣子;但他的见解被认为是异端,而其从者被人称作“反圣灵派”(Pneumatomachians)。主后三八一年,在康士坦丁堡大会席上,宣布承认奈西亚信经,并在拿先斯贵格利指导下,接受有关圣灵的下列信条:“我们信主圣灵,是生命的赐予者,是从父而出,与圣父、圣子同得荣耀,并藉先知发言。”
5、圣三位一体教义的完成
(1)圣灵由圣子而出
康士坦丁堡会议的声明中,有两点并不完善,令人不得满意:(1)“同质一词未能使用,所以圣灵与圣父是属于同一本质的关系没有说出;与(2)圣灵与其他二位格之关系未能确定。声明中写着说,圣灵由圣父而出,但这里没有确定也没有否认圣灵也是由圣子而出,在这一点上没有完全的一致性;若说圣灵只从圣父而出,这似乎是否认圣子与圣父在本质上的相同(Essential Oneness):若说圣灵也是从圣子而出,那么似乎又将圣灵置于依存圣子的地位上,并对圣灵的神性加以侵犯。阿那他修、巴西流与尼撒贵格利坚称,圣灵由圣父而出。但并不反对圣灵也由圣子而出的教义;而伊比法纽与马赛拉斯也赞同此教义。
一 般西方教会都主张圣灵是由圣父与圣子而出;在主后五八九年的托理多会议(Synod of Toledo)上,又加上了“和子”(fileoque)二字。东方教会则有大马色约翰提出圣灵教义最终的信条,根据他所说,只有一个属神的本质与三位格,而这三个位格被认为是神性中的实体,并不象三个人彼此间的关系。除了他们存在的方式外,神一体中的三位,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合一的,而圣父的特性是“非生的”(non-generation),圣子是“生出的”(generation),圣灵则是“发出的”(procession)。三位格彼此间的关系,被描述为一互通的关系,并没有混杂不清。大马色约翰虽然极其反对从属主义,但他仍然说到圣父为神性之源,并说圣灵是藉着道由父而出,这依旧是希腊从属主义的遗物。东方教会从未采取托理多会议所附加的“和子”二字,这也是东西教会分离的主因。
(2)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
西方教会有关三位一体的观念,在奥古斯丁的巨著《论三位一体》(De Trinitate)中,达于最终的阶段。奥氏也强调本质上的合一与位格上的三分,说三位中的每一位都拥有全本质,并与本质是同一的,且与位格中的其他二位也是同一的。圣父、圣子、圣灵并不像我们世间的三个人,只拥有出生人性的一部份;此外,三者不能缺一而独立,即父不能没有子,子不能没有父,圣灵不能没有子和父,他们中间有相依存的关系。每一位都有属神的本质,但具有不同的观点,如使之生出、生出的,或者说由感化而存有的,这三位格之间,有一种互通、互住的关系。以“位格”一词来指明三位之间彼此的关系,不能令奥氏满意,但他仍然继续使用,正如他所说:“我用这词句,并不是为了表明三者间之关系,乃是为了不甘寂寞。”论到三位一体这一方面的观念,圣灵自然是由圣父而出,但也是由圣子而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一、争论的背景
三位一体争论的兴起
三位一体的争论,就是亚利乌与阿他那修间之争论,这争论于此达于高潮,并有其根源。正如我们见到的早期教父,关于三位一体并无清晰的观念,他们有些人以为道(Logos)是非位格的理性,在创造的时候成为有位格者;而另一些教父则认为道是有位格的,并且与父神同永远,享有神的本质,然而却将从属于父的性格归予道。在他们的辩论中,圣灵并没有占什么重要的地位,只有论到救赎的工作应用在信徒心中与生活中的时候,才提到圣灵,他们认为圣灵不仅从属于圣父,也从属于圣子。特土良是头一个清楚说到神三位一体的人,并且支持这三位在本体上的联合,但是他也未能达成三位一体教义清楚的陈明。
此时,神格唯一论(Monarchianism)来了,强调神的合一性与基督真正的神性,其中含有对真正三位一体意义的否认。在西方教会中,有特土良与西波利达(Hippolytus)间的意见不合,而在东方教会中则有奥利金给予以上二者严重的打击。他们维护三位一体的信仰,正如使徒信经中所透露的,但是奥利金就三位一体教义的言论与解释,则也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他坚称圣父与圣子有属神的位格,但未能提出圣经有关于神性中三位格与一个本质之间关系的经文。奥氏虽然是藉着引用永远生出来解说父与子关系的第一人,但是他却也说,本质上第二位还是从属于第一位的,而圣父、圣子间的交通,只能用神性的第二种类来交通,这第二种类可以称之为神(Theos),但不能称之为唯一的神(Ho Theos)。奥氏有时候称圣子为次等的神(Theos Deuteros)。这是奥利金三位一体教义中最基本的缺点,并为亚利乌铺下了道路。另外一个比较次要的缺点,是在他的辩论中发现的,那就是子之生出,并非父神的必要作为,乃是出自父神主权的旨意,然而他却小心翼翼地没有提出暂时持续的观念。在其有关圣灵的教义上,离圣经的教训还是太远,他不但将圣灵从属于子,而且也将圣灵当作由子所创造的事物。在奥氏的言论中,似乎有一处说到圣灵是受造之物。
二、争论的性质
1、亚利乌与亚利乌派
三位一体的大争论,往往被称为亚利乌派之争论,因为是亚利乌反三位一体所引起的。亚氏为亚利山大里亚的长老,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辩论家,但在灵性上却非常肤浅,他主要的思想、观念是属于神格唯一派一神论的原理,那也就是说,只有一位神,他不是被生下来的,也没有源始,也没有存在之始。亚氏将潜在神里面,也仅为神能力的道,与圣灵或最终成为肉身的道之间加以区分,而后者是有起头的:他是为父所生,用亚利乌的语法,基督只仅仅等于是被造的。他在创造世界以前被造出来,就是为了这个理由,基督的本性不是永远的,也没有神的本质,是一切受造物中最伟大、最初的,藉着他世界才被创造,同时他也是易变的,因为他预见的功德被神所拣选,也想到他未来的荣耀,被称为神的儿子,也由于他被神认为义子,所以他才能受人的崇敬。亚利乌从圣经中所找到的章节,似乎是说圣子次于圣父,来支持他的见解,即如箴8:22(在七十士译本中)、太28:18、可13:32、路18:19、约5:19、14:28、林前15:28。
2、对亚利乌派的反抗
(1)阿他那修的势力
亚利乌首先受到他自己的主教亚利山得的反对,亚利山得为圣子的真神性据理力争,同时主张由父生出永远之子的教义。然而亚利乌真正最大的敌对者,是他教区中的大主教阿他那修,阿氏在教会历史中,被证明为一坚强不屈不挠的真理斗士。西波尔说到阿他那修的伟大能力,在于下面的三件事,即:(a)他伟大坚定不移的性格;(b)他有一稳固的根基,那就是他坚持神合一的观念,保守他不至于与当日最流行的从属观念同流合污;与(c)他用正确的方法教导人承认基督位格的性质与意义,他觉得若以基督为受造者,就是否认相信他而得救,并与神联合。
(2)阿他那修论圣父与圣子之关系
阿氏特别强调神的合一性,并坚持在三位一体教义的解说上,不得影响此合一性。虽然说,圣父与圣子是属于同一的,是属神的本质,但在基本的神性上是没有区分的,并且若说有次等的神,那是非常错误的说法。虽然阿氏非常着重神的合一性,但他也承认在神性中有三个不同的位格。他拒绝相信亚利乌派所说,圣子是在创立世界以前造的,并且主张圣子独立,永远位格上的存在。同时,他牢记神性中的三位格并非是分立的,若是这样的话,将导致多神主义。根据阿氏来说,神的合一性以及在他本性中的区分,最好是用“本质上的一体”一词来表明,这就清楚地说明,圣父与圣子是同质的,但也暗示二者或许在其他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在圣父与圣子的生存方面。阿氏正如奥利金一样,教导圣子是由父所生的,但是却与奥利金的主张有所分别,阿氏描述此生出乃如神的内在作为,因此是必要的与永远的作为,并非要依赖圣父主权旨意的作为。
默感阿他那修,并决定他神学见解的,非仅由于逻辑上一致地要求,在他对真理解说的主要因素,乃在于宗教的主要信念。他的神学教义是自然而然地从他的拯救论信仰上产生的,他的根本立场是主张,要与神联合就必须得救,除了他本身是神的那一位之外,没有一个受造之物能叫我们与神联合,因此西波尔说:“如果基督是神,他来到人间,就是神来到人间,那么藉着他我们才能与神有交通、罪得赦免。他把真理以及永生,确定地带给世人。”(教义史,卷一,211页)
三、奈西亚会议
为了解决此争端,于主后三二五年召开了奈西亚会议。会议中讨论的问题是非常清楚明了的,可用一句简单的话表明,即亚利乌派拒绝永远生出的概念,而阿他那修却坚称此点。亚利乌派说,圣子是从无中被创造出来的,而阿他那修主张,他是从圣父的本质中而生出来的。亚利乌派主张,圣子与圣父并非是同质的,而阿他那修坚称,他是与父同质的(homoousios)。他在争论的双方之外,还有一个较大的中间派,即优西比乌所领导的,构成了中间派中的较大多数。优西比乌是教会中最有名的历史家,此派又称为奥利金派,因为他的思想是来自奥利金的原理。
奈西亚会议及其决定
奥利金派倾向于亚利乌派,反对圣子与圣父同质的教义。该派事先由优西比乌起草了一项声明,在此声明中除了上述之外,一切都与亚利山得与阿他那修相同,并建议用似质(homoiousios)一词代替同质(homoousios),以此教导说,圣子与圣父有相似的本质。经过相当的辩论之后,皇帝最终运用他的权威,倾向阿他那修派,因而获胜。会议就所争论之点,采纳了下列的声明:“我们相信一位神,就是全能的父,有形与无形之物的创造者。又信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是生出而非被造,是与圣父同质(homoousios)。”等等。这是一个非常清析的声明。“同质”一词,除了圣子的本质与圣父相同以外,不能谬解作其他的意义,这样,就把圣子放在与圣父相等的地位上,并非被造者,乃承认他本身就是神。
四、奈西亚会议争论的后果
1、不圆满的会议决定
会议的决定并没有止息争端,只是成为争端的开始。会议的决定是由于皇帝高压手段的结果,未能达成圆满,而且平息的期间也不太确定,使得基督教信仰的决定,似乎在于皇帝的善变与宫庭中的谋算。阿他那修本人虽然得胜,但对于此种解决教会争论的方法,也深表不满,他宁可藉着辩论的威力来说服对方。结果清楚证明,皇帝态度的改变,影响着结论的改变,占优势的一派可能立刻受到挫败,这在以后的历史中是履次发生的事。
2、半亚利乌派在东方教会中暂时的兴盛
奈西亚会议后期的三位一体争论中的伟大人物,就是阿他那修,他是当代的一位伟人、杰出的学者,拥有坚强性格的一位,他也是一位为他的信念有勇敢抱负的人,随时准备为真理受难。此时的教会,逐渐归属于亚利乌派,皇帝也随风倾倒过去,所以当时有一句通俗流行的话说:“一个阿他那修抵抗全世界。”这位神的忠实仆人,五次被放逐,其职位由一些不配的阿谀者所取代,他们为教会带来了奇耻大辱。
(1)对奈西亚会议决定的反抗
对于奈西亚信经的反抗,分为不同的几方面。甘宁汉说:“比较更凶悍、更诚实的亚利乌派说,圣子是非本质的(heteroousios),是属于与神完全不同的本质;又有的人说,他不象父神;又有些人说(一般认为是半亚利乌派者),他是有与父相似的本质(homoiousios);但是他们却都异口同声的拒绝奈西亚信经中所说的,因为他们反对奈西亚信经中圣子真正神性的教义。”(历史神学,卷一,290页)半亚利乌主义在东方教会非常盛行,然而西方教会在此问题上采不同的见解,并且忠于奈西亚会议的决定。这在以下的事实上得到了说明,那就是东方教会受到奥利金从属主义(subordinationism)的影响,意即圣子是在圣父之下的主义;而西方教会多受特土良的影响,并发展出一种神学,与阿他那修的主张趋于一致。然而除此之外,西方教会与东方教会之间的抗衡,也需予以检讨。当阿他那修从东方教会被放逐的时候,他受到西方教会的欢迎,其中罗马会议(主后三四一年)与撒底迦会议(Sardica 主后三四三年),都无条件地赞助他的见解。
(2)安吉拉之马赛路(Marcellus of Ancyra)
由于马赛路在西方教会晋升为奈西亚神学的健将,因而导致阿他那修思想活动的逐渐没落。马氏又重回到神性中永远地与非位格的道之间的古老区分上,此非位格的道,意即在创造之工上显明为神的能力,而此道在道成肉身时成为一位格。马氏否认“生出”(generation)一词可以用在先存的道上,因此把“神的儿子”这名词,仅限于成肉身的道上;并且主张在他道成肉身生活的末了,这个道(Logos)要回到他在创造世界以前与父神的关系。马氏的学说,明显是属于奥利金派或优西比乌派的见解,如此成为加深东西教会分裂的工具。
(3)协调的努力
为了挽救分裂,曾有多方面的努力。在安提阿所召开的会议中,接纳了奈西亚的定义,虽然有两项重要的例外。他们坚称,“似质”并子之生出,是由于父之旨意的作为。当然这不能满足西方的教会。以后,又有其他的总会及会议,在这些会议中,优西比乌派要求西方教会不承认阿他那修的见解,并另起草一折衷派的信经,均遭失败。后来,康士坦丢斯登基,用一种狡猾的手段及势力,强迫西方教会主教在亚勒尔与米兰的会议上,与优西比乌派站同一阵线。
3、潮流的转变
(1)反抗的受阻
不正当运动的得胜,再次证明此为一件危险的事,这事实上是反奈西亚派的症侯。这一派的中间分子,就是主张三位一体中之第二位不是生出来的,他们一旦解除了外部的压力,就显露出内部的不合,这是非常明显的事。亚利乌派与半亚利乌派并不相投合,后者并无组织上的合一,在三五七年的舍米安会议(Council of Sirmium)上,他们就想将各派联合起来,将本质、同质与似质等名词丢在一边不加理会,认为这三名词并非是人的知识所能及。为求解决这件事,深感棘手,至此亚利乌派原形毕露,就逼迫保守的半亚利乌派进入奈西亚阵营。
(2)加帕多加三教父
此时新兴的奈西亚派,为奥利金学派的弟子所组成,但对真理更完全的解释,则有负于阿他那修与奈西亚信经。其中主要的人物就是加帕多加的三位教父,巴西流、尼撒贵格利,以及拿先斯贵格利。他们看出,使用本质(ousia)与位格(prosopon)等名词,是导致误解的根源,因此禁止用它们来指明圣父与圣子位格上的本质(personalsubsistence) 他们又想出一个方法不走阿他那修的路线,即不走在神里面有一个本质(本体)的路线,这三位教父思想的出发点则集中在神性中的三个位格上,并企图将此三位格置于神本质的观念中。二贵格利将神性中的三位格与神性的关系比作三个人与一般人类间之关系。正因为他们强调神性中的三位格,所以他们才使奈西亚有关三位一体的教义,脱离了在优西比乌派眼中所看见的撒伯流主义的色彩,这样一来,道(Logos)的位格就得到了充份的保障。同时,他们三人极力主张三位格在神性中的合一性,并多方予以说明。
4、关于圣灵的争辩
关于圣灵的早期见解
虽然关于这题目有许多不同的意见表露出来,但到目前为止,圣灵还没有受到广泛的注视。亚利乌主张,圣灵是由圣子所产生的头一个受造者,此观点与奥利金的非常符合,而阿他那修则坚称,圣灵与圣父是同质的,但是奈西亚信经则仅包括一不确定的说明:“我信圣灵。”至于加多帕多加教父则跟随阿他那修,强烈主张圣灵与圣父的同质。在西方教会有圣希拉流(Hilary of Poitiers),主张圣灵是为帮助人寻求神深奥之事,所以不可能没有属神的本质。康士坦丁堡的主教马西顿纽斯(Macedonius)则发表了一完全不同的见解,他声明圣灵是被造的,从属于圣子;但他的见解被认为是异端,而其从者被人称作“反圣灵派”(Pneumatomachians)。主后三八一年,在康士坦丁堡大会席上,宣布承认奈西亚信经,并在拿先斯贵格利指导下,接受有关圣灵的下列信条:“我们信主圣灵,是生命的赐予者,是从父而出,与圣父、圣子同得荣耀,并藉先知发言。”
5、圣三位一体教义的完成
(1)圣灵由圣子而出
康士坦丁堡会议的声明中,有两点并不完善,令人不得满意:(1)“同质一词未能使用,所以圣灵与圣父是属于同一本质的关系没有说出;与(2)圣灵与其他二位格之关系未能确定。声明中写着说,圣灵由圣父而出,但这里没有确定也没有否认圣灵也是由圣子而出,在这一点上没有完全的一致性;若说圣灵只从圣父而出,这似乎是否认圣子与圣父在本质上的相同(Essential Oneness):若说圣灵也是从圣子而出,那么似乎又将圣灵置于依存圣子的地位上,并对圣灵的神性加以侵犯。阿那他修、巴西流与尼撒贵格利坚称,圣灵由圣父而出。但并不反对圣灵也由圣子而出的教义;而伊比法纽与马赛拉斯也赞同此教义。
一 般西方教会都主张圣灵是由圣父与圣子而出;在主后五八九年的托理多会议(Synod of Toledo)上,又加上了“和子”(fileoque)二字。东方教会则有大马色约翰提出圣灵教义最终的信条,根据他所说,只有一个属神的本质与三位格,而这三个位格被认为是神性中的实体,并不象三个人彼此间的关系。除了他们存在的方式外,神一体中的三位,不论从哪方面说都是合一的,而圣父的特性是“非生的”(non-generation),圣子是“生出的”(generation),圣灵则是“发出的”(procession)。三位格彼此间的关系,被描述为一互通的关系,并没有混杂不清。大马色约翰虽然极其反对从属主义,但他仍然说到圣父为神性之源,并说圣灵是藉着道由父而出,这依旧是希腊从属主义的遗物。东方教会从未采取托理多会议所附加的“和子”二字,这也是东西教会分离的主因。
(2)奥古斯丁论三位一体
西方教会有关三位一体的观念,在奥古斯丁的巨著《论三位一体》(De Trinitate)中,达于最终的阶段。奥氏也强调本质上的合一与位格上的三分,说三位中的每一位都拥有全本质,并与本质是同一的,且与位格中的其他二位也是同一的。圣父、圣子、圣灵并不像我们世间的三个人,只拥有出生人性的一部份;此外,三者不能缺一而独立,即父不能没有子,子不能没有父,圣灵不能没有子和父,他们中间有相依存的关系。每一位都有属神的本质,但具有不同的观点,如使之生出、生出的,或者说由感化而存有的,这三位格之间,有一种互通、互住的关系。以“位格”一词来指明三位之间彼此的关系,不能令奥氏满意,但他仍然继续使用,正如他所说:“我用这词句,并不是为了表明三者间之关系,乃是为了不甘寂寞。”论到三位一体这一方面的观念,圣灵自然是由圣父而出,但也是由圣子而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