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觉得“痞子”文化是中国的一大文化特色。
这个文化传统的理论体系主要来自于老庄哲学,与庄严儒学遥遥相对,偶尔呼应。痞子精神雏形于魏晋,贯穿于以后整个中华历史。在今天狭义的文化领域里,痞子精神的表现形式有相声等,文学领域里代表人物则是王朔。至于中国人的癖性之广泛,我基本上可以称其为“十人九痞”。
我偶尔到国外去走走,每一次回到国内我都感到一种巨大的反差。在国外一切是严肃的(不是刻板冷酷的),或者说是有尊严的,而在国内,一切的话题都被痞子化了。人们在痞子的外表之下来进行一切方面的交流,甚至不痞就是古板,不痞就是落伍的象征,不痞生活无法为继。尽管我个人表面看来是很痞的,事实上我并不愿意痞,痞使我不愉快。
我试着问为什么人们要痞?我发现“痞子”哲学的核心是逃避,对现实的逃避。痞子是一种将严肃掩饰后的无奈笑脸。本质上,痞子是在在严肃(尊严)遭到损伤后的一种补救,痞是一种人格的弯曲。
类似方面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对比中我还发现,中国人喜欢笑,无缘无故的笑,西方人也很亲切礼貌,但却不爱笑,或者说笑的几率要比中国人少一些。尤其在没有清晰对象的情况下,西方人是不会给笑脸。在早几年时髦明星挂历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的女明星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冲着镜头傻笑,所以你拿到的挂历美女都是笑的;而我找到同期的西方美女挂历,发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皆做严肃状,甚至性感女郎也未必就笑容满面。我这个不规范的调查几乎屡试不爽!最后我有了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贱?你当然可以说是中国人质朴。我承认这算一个解释,但有肯定还有另外的解释。
我们不妨从从大的文化构成看看。西方人的文化主体来自于两希——希腊和希伯来文明。中国的文化构成主要为儒、道。在中国的道学流派具有痞子特征的前提下,我在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中不仅没有找到痞子的根据,相反找到一种中国所不具有的相反特点:崇高。
继续到更具体的美学中去,我们发现中国人崇尚的是“阴柔与刚阳”,西方所坚持的是“优美与崇高”,这两个特征为中外哲学家所这种公认。阴柔是一种最大可能发生弯曲变态的品性;而崇高则是来自于神性的延伸。
我们经常说到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别,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历史上一直没有摆脱过依附地位,而西方知识分子却相反,在各自的国家似乎具有天然的崇高地位以及独立性。这个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异固然有其他的原因,例如,西方知识分子群体最初来于教会等,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来源于他们的知识底蕴,美学底蕴,哲学底蕴。“崇高”的准则在每一个方面支撑着他们的信仰天空,同时“崇高”深入到社会与知识分子的人格中去,也广泛地沉淀在历史长河的各类艺术作品中。在优雅的维纳斯雕塑上,在蒙娜丽莎不卑不亢的神秘微笑中,在仰望众多希腊神殿的高大圆柱上,我们无不感受到“崇高”的存在,尊严的存在,独立人格的存在。在西方最典型的建筑——基督教堂,以及在西方众多艺术的集合体芭蕾上面,我们都能感受到向上提升的力量,他们的心理指向都只有一个:神圣和崇高。在音乐、建筑、舞蹈、雕塑和绘画方面无不体现了“崇高”原则。仅在音乐一个方面来比较就更明显,甚至这是长期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西方人的音乐为什么那样壮阔神圣,而中国音乐却多幽怨,或甜美,至多可以做到散淡,崇高主题极其鲜见(现代音乐不能作为参考,因为已经文化交和)。
崇高精神深入西方社会,使那些养尊处优的贵夫人乐于跟随他们的丈夫无怨无悔地被发配西伯里亚;依然是受神圣与崇高的指引,成千上万的教徒会前赴后继被送上火刑柱而面无畏惧宁折不屈——这些群体本身就是西方知识分子精神的一部分,更是鼓励更多知识分子走向独立的范例。中国的痞精神,在知识分子使他们从容后退,在市井使赖皮作风大兴其道,最后撒谎没有诚信成为普遍。
在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内向来有这样一个规律,进取则儒,败归则道(一部分败则痞)。中国人的这个文化体系无意中实在组合得太完美了,任何知识分子很容易在人格上就成“两窟狡兔”,非儒则道,非道则儒。这个退路设计得如此完美,人们根本不必过分坚持,不必为难自己就找到了左右逢源的为人之计。其实,这也是中国没有如基督一样可以最终归依的精神缺失的一个弥补。当然其中一部分走向佛,如李书同等。当一个西方人孜孜不倦地坚强寻求主的精神支持时,中国人很轻松地就找到了道(或者佛)的虚空家园,瞬间就可以化解掉儒学与现实的碰撞矛盾。中国历史上的大痞更多是对于政治的无奈逃避,最典型的有籍康、刘伶等坦胸露背醉生梦死,有李白的不拘小节狂放不羁。当然老庄并不只生产痞子,它还生产如陶源明那样的隐士,但这个范例并不能排除老庄哲学对于中国整体痞精神的形成。而痞子哲学之所以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一直发达昌盛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国有一个特殊的举世闻名的历史特征:中国是东方专制社会的典型代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这个文化传统的理论体系主要来自于老庄哲学,与庄严儒学遥遥相对,偶尔呼应。痞子精神雏形于魏晋,贯穿于以后整个中华历史。在今天狭义的文化领域里,痞子精神的表现形式有相声等,文学领域里代表人物则是王朔。至于中国人的癖性之广泛,我基本上可以称其为“十人九痞”。
我偶尔到国外去走走,每一次回到国内我都感到一种巨大的反差。在国外一切是严肃的(不是刻板冷酷的),或者说是有尊严的,而在国内,一切的话题都被痞子化了。人们在痞子的外表之下来进行一切方面的交流,甚至不痞就是古板,不痞就是落伍的象征,不痞生活无法为继。尽管我个人表面看来是很痞的,事实上我并不愿意痞,痞使我不愉快。
我试着问为什么人们要痞?我发现“痞子”哲学的核心是逃避,对现实的逃避。痞子是一种将严肃掩饰后的无奈笑脸。本质上,痞子是在在严肃(尊严)遭到损伤后的一种补救,痞是一种人格的弯曲。
类似方面在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对比中我还发现,中国人喜欢笑,无缘无故的笑,西方人也很亲切礼貌,但却不爱笑,或者说笑的几率要比中国人少一些。尤其在没有清晰对象的情况下,西方人是不会给笑脸。在早几年时髦明星挂历的时候,我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的女明星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冲着镜头傻笑,所以你拿到的挂历美女都是笑的;而我找到同期的西方美女挂历,发现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皆做严肃状,甚至性感女郎也未必就笑容满面。我这个不规范的调查几乎屡试不爽!最后我有了一个问题:中国人为什么这么贱?你当然可以说是中国人质朴。我承认这算一个解释,但有肯定还有另外的解释。
我们不妨从从大的文化构成看看。西方人的文化主体来自于两希——希腊和希伯来文明。中国的文化构成主要为儒、道。在中国的道学流派具有痞子特征的前提下,我在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中不仅没有找到痞子的根据,相反找到一种中国所不具有的相反特点:崇高。
继续到更具体的美学中去,我们发现中国人崇尚的是“阴柔与刚阳”,西方所坚持的是“优美与崇高”,这两个特征为中外哲学家所这种公认。阴柔是一种最大可能发生弯曲变态的品性;而崇高则是来自于神性的延伸。
我们经常说到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别,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历史上一直没有摆脱过依附地位,而西方知识分子却相反,在各自的国家似乎具有天然的崇高地位以及独立性。这个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异固然有其他的原因,例如,西方知识分子群体最初来于教会等,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来源于他们的知识底蕴,美学底蕴,哲学底蕴。“崇高”的准则在每一个方面支撑着他们的信仰天空,同时“崇高”深入到社会与知识分子的人格中去,也广泛地沉淀在历史长河的各类艺术作品中。在优雅的维纳斯雕塑上,在蒙娜丽莎不卑不亢的神秘微笑中,在仰望众多希腊神殿的高大圆柱上,我们无不感受到“崇高”的存在,尊严的存在,独立人格的存在。在西方最典型的建筑——基督教堂,以及在西方众多艺术的集合体芭蕾上面,我们都能感受到向上提升的力量,他们的心理指向都只有一个:神圣和崇高。在音乐、建筑、舞蹈、雕塑和绘画方面无不体现了“崇高”原则。仅在音乐一个方面来比较就更明显,甚至这是长期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西方人的音乐为什么那样壮阔神圣,而中国音乐却多幽怨,或甜美,至多可以做到散淡,崇高主题极其鲜见(现代音乐不能作为参考,因为已经文化交和)。
崇高精神深入西方社会,使那些养尊处优的贵夫人乐于跟随他们的丈夫无怨无悔地被发配西伯里亚;依然是受神圣与崇高的指引,成千上万的教徒会前赴后继被送上火刑柱而面无畏惧宁折不屈——这些群体本身就是西方知识分子精神的一部分,更是鼓励更多知识分子走向独立的范例。中国的痞精神,在知识分子使他们从容后退,在市井使赖皮作风大兴其道,最后撒谎没有诚信成为普遍。
在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内向来有这样一个规律,进取则儒,败归则道(一部分败则痞)。中国人的这个文化体系无意中实在组合得太完美了,任何知识分子很容易在人格上就成“两窟狡兔”,非儒则道,非道则儒。这个退路设计得如此完美,人们根本不必过分坚持,不必为难自己就找到了左右逢源的为人之计。其实,这也是中国没有如基督一样可以最终归依的精神缺失的一个弥补。当然其中一部分走向佛,如李书同等。当一个西方人孜孜不倦地坚强寻求主的精神支持时,中国人很轻松地就找到了道(或者佛)的虚空家园,瞬间就可以化解掉儒学与现实的碰撞矛盾。中国历史上的大痞更多是对于政治的无奈逃避,最典型的有籍康、刘伶等坦胸露背醉生梦死,有李白的不拘小节狂放不羁。当然老庄并不只生产痞子,它还生产如陶源明那样的隐士,但这个范例并不能排除老庄哲学对于中国整体痞精神的形成。而痞子哲学之所以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一直发达昌盛的原因正是因为中国有一个特殊的举世闻名的历史特征:中国是东方专制社会的典型代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